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作业有效设计方法

2021-01-03 19:16马少君
考试周刊 2021年93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摘要:作业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获取、巩固知识的渠道,而且还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策略的有效手段。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备受关注的今天,教师需要进一步完善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作业设计,充分发挥课后作业的优势,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使学生语文素养及全面能力发展。为此,文章总结了目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例谈了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作业有效设计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一、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成为教师研讨的热门话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对提升教学品质、促进学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相应的课后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检验并巩固学到的知识,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可以说,课后作业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也是师生互动的平台。但从目前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无法满足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改革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成为摆在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提升教学品质、完善教学结构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 目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形式缺乏灵活性

从目前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形式来看,教师选择的作业形式通常以抄写和背诵为主,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的作业设计,随着教材中古诗词及生字的增加,抄写和背诵类型的作业明显增多。在语文教师看来,这种形式的作业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所学的知识,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站在学生的角度,抄写和背诵形式的作业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对知识的记忆并不长久,可能当时完成了记忆,但过不了多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语文作业形式缺少灵活性,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会感觉到异常枯燥、无聊,不能积极互动地完成语文作业,甚至会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去做作业,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缺少灵活性的作业设计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实践,而且还束缚住了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及全面能力的发展。

(二)作业设计“一刀切”

每一名学生在学习能力、思维方式、个性特点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与心智快速成长时期,学生有着很大的起伏与波动。在教学实践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引导。但在实际的作业设计中,部分教师却没能做到这一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所有层次的学生都安排统一的作业内容。这样的作业设计对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不仅会导致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吃不饱”,语文能力发展受限,而且还会令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吃不了”,渐渐地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遵循差异性原则导致的,无法满足不同认知能力和不同认知需求学生的发展要求。

(三)作业内容把握不准确

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助推器”,可以帮助学生检验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的时候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不仅要准确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而且还要注意作业内容的重复度,以及新旧知识的兼容度。从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情况来看,教师对作业内容的把握存在很大的问题,作业内容的选择太过于随意。部分教师忽视了作业内容中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新知识所占的比重非常大,这很不利于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会限制学生语文思维及核心素养的发展。另外,部分教师在作业内容设计中忽视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成功应用于生活中,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四)作业评价体系不完善

作业评价是整个课后作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表现对其进行评价,既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又能对学生起到激励与引导的作用。但在实际的作业评价中,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不较大,所以往往不会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评价,经常会以“优、良、差”或“A、B、C”的形式来表示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这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而且缺乏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久而久之,学生会认为教师并不在乎自己完成作业的情况,自己非常认真、努力地完成作业,得到的回复和其他同学是一样的,所以会选择以敷衍的态度完成作业。除此之外,部分教师为还会选择让学生相互查看作业,这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作业的错误认知,认为做作业是没有必要的。由于作业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 核心素养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作业有效设计方法

(一)调整作业方式,增加作业的趣味性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与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自控能力比较弱,难以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语文作业。另外,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来调整作业方式,增强作业的趣味性与创新性,使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获得快乐,由此充分調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作业,学习状态会更加出色,作业的教育作用也能被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教师可以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设计一些多样性的趣味作业内容。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时,教师为学生安排了特殊的家庭作业。该篇课文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社会各民族之间的有爱和团结。教师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并结合课文内容动手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小学。这样的作业设计与以往的语文作业不同,不仅增加了作业的趣味性,而且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帮助学生有效地巩固了课文内容,将书本语文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想象能力。

(二)尊重个体差异,分层进行作业设计

小学生都存在着个体之间的差异,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都会有所不同。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需要有意识地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进行作业设计,以此来尽可能地满足不同情况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学生在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时,更容易激发自身的学习潜力,促进语文素养及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全面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设计一系列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作业。例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及能力水平进行选择。比如,第一类的作业大多是比较基础的知识,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检查和巩固已学的知识;第二类的作业则会稍微有一些难度,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与学习;第三类作业的灵活性较强,更加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多种类型的作业设计能够有效满足不同情况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作业获得提升,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变化,对学生的层次划分进行适时调整,以确保分层作业的有效性。

(三)设计实践作业,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让学生善用、会用语文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需要充分结合实际生活,更加注重作业的实践性,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实践探究,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经过实践获得的知识,往往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能够为其之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赵州桥》之后,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探究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观察本地的各种桥梁,并且搜集各种资料整理出所调查桥梁的长度、宽度、高度、形状及年代,然后结合自身经验和所学知识对桥梁的作用进行简单分析。这种实践性的作业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教师让学生利用周末或节假日与家长一起进行考察,并且在网络中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或者询问当地的老人。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丰富自身的知识视野,而且还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及资料整理能力,为学生学习说明文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通过设计实践性较强的课后作业,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四)关注个性发展,设计开放性的作业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更新及深入推广,小学语文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需要扮演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而不是“学习机器”的制造者。每一名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性格特点,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多种作业选择,由此来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因此,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将目光放长远一些,以核心素养基本理念为指导,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包容性,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学完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之后,教师将作业的设计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形式及作业内容。学生经过思考提出各种类型的作业:抄写古诗并进行背诵和默写、根据古诗内容画一幅画、收集整理其他类似的古诗、整理与这首诗所说明的道理相关的例子……看到学生设计的多种类型的作业,教师决定让学生按照“1+X”的方法选择作业,先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设计一份作业,然后再选择一份或多份其他人设计的作业。这种开放性的作业设计有效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五)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评价形式具有一定的单一性,通常是教师按照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而且评价的方式也比较单调,不能直观地体现出学生作业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作业的教育价值,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多元化的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完善作业评价体系,由此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对学生进行作业评价的时候,要综合学生的作业完成态度、进步程度等情况,并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评语,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而且要多多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通过对作业评价体系的完善与优化,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需要意识到作业设计的重要价值。教师需要反思当前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积极改变教育观念及教学思路,将目光放长远一些,以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指导理念,充分发挥课后作业的优势。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设计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使學生语文素养及全面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湘泉,严红山.探究如何利用小学语文作业来提高教学质量[J].学周刊,2021(10).

[2]武俊英.浅谈如何科学化布置小学语文作业[J].当代家庭教育,2020(11).

[3]汪海侠,刘涛.立足以生为本设置小学生语文作业[J].华夏教师,2020(1).

[4]王玉容.新教材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指导[J].中国新通信,2020(10).

作者简介:

马少君,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闽侯县青口东台小学。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