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2021-01-06 08:56孙兴民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愚公小学生阅读教学

孙兴民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有了变化,强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进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语文的综合素质。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新课程标准中也对语文阅读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学生不但要流畅阅读文章,还要有意识地思考文章中蕴含的思想以及抒发的情感,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和自主阅读的能力,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发展。为此,本文将探究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阅读 有效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0.004

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然而,在过去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都是在教师的指引下阅读整篇文章,缺乏自我思考的意识,无法充分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引起內心深处的共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作者文章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教师更应当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让他们能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而进行自主阅读,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在脱离课堂之后,也能够继续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由此可见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与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加强对学生自主阅读技巧与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和情感体验,以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适当延伸和拓展,收集多元化的阅读素材,充分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1.提供多元化的阅读素材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素材主要来源于教材或者辅材中的内容,类型比较单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来说,这个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阅读素材的收集,尽可能地为学生挑选多元化的阅读素材,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文章的魅力,进而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深层次的阅读,从而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习惯。多元化的阅读素材,包括但不限于古诗词、名著、寓言童话、时报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合理引导他们展开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收获不同的情感体验,提升对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

除了课堂阅读学习,学生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进一步提升阅读量,增加见识,启发思维。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选择课外读物时要基于学生的语文水平,小学生识字能力不够,思维发展有局限性,过于晦涩难懂的文章对于他们来说不但枯燥,还会引起他们对阅读的反感,所以教师推荐的文章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特点,选择适合他们这个年纪的课外读物。其次,课外读物还要能够为学生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净化学生的心灵世界。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知识迁移,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可以推荐杨红樱系列丛书、郑渊洁的皮皮鲁系列丛书等,这些都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类型。

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阅读指导的时候,需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开展教学,对于孩子的阅读方式也不要过分干涉,要学会让小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放松心态,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下进行阅读,进而启发思维,培养情感,理解文章的思想。

2.根据不同时期的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阅读素材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智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的身体和思维都在飞速发展,教师在选择阅读素材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合理推荐素材。例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正处于拼音识字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由于识字不多,会存在较大的阅读障碍,相比之下更喜欢色彩艳丽的图画,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画面强带拼音的简单绘本给学生阅读,这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汉语水平。小学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也开始接触作文写作,这个阶段应当推荐一些人物个性鲜明,情节丰富的阅读素材让学生阅读,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他们的认知能力得到了较大发展。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让他们自主选择阅读素材,教师可以从中进行把控,让他们尽量挑选正面积极的阅读素材。建立自主阅读的体系,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促进他们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3.鼓励学生质疑,提高和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多鼓励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提出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阅读的过程中加入自身的理解与认知,提高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这篇文章中,教师可以由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愚公的做法是否合理?如果你是愚公会这样做吗?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学生认为,愚公的精神在于不抛弃不放弃,我们应当学习愚公持之以恒的精神;而有些学生认为愚公这种不讲方法,不切实际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思考更多有效的方法,帮助自身达到想要的目的。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都倾向于开放式的问题,因为开放式的问题答案不一,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得出更多的答案,且言之有理即可。开放式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和理解出发,去感知一篇文章的精神内核,这对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影响。学生对愚公的做法褒贬不一,也说明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乐思考,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提高他们阅读时的自信心以及成就感。

4.探索阅读感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在阅读教学的时候,学生通过学习一篇文章,可以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他们喜欢去分享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应当利用学生这一特点,为他们提供探讨的平台,讲解文章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以及鲜明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分享自己对文章的感受,进而正确认识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例如教师可以在每次课前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时遇到的有趣的情节,可以是课文中的情节,也可以是课外阅读中的有趣故事,甚至可以是报刊杂志上看到的故事片段。在进行口头分享的时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欲望,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口头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中,爱上阅读。

5.提升阅读兴趣,创设读书的氛围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他们对阅读的渴望来自对阅读的兴趣。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对于一些阅读能力基础较差的学生更是要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将阅读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有自主选择的空间,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大人的榜样作用能够影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如在班级内可以建立图书角,形成浓厚的班级阅读氛围,还可以帮助学生制定读书计划,每天留出半小时时间作为阅读的时间。家长也可以积极配合教师的计划,在家里展开与学生的亲子阅读,放下手机,捧起书本,学生潜移默化中也会受到学校和家庭氛围的影响,进而产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慢慢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与习惯。

综上所述,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指导他们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让他们感受阅读的魅力,进而增强情感体验。因此在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和家长,让他们逐渐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马军《浅议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年第8期。

[2] 孙彩云、韩淑霞《培养中小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刍议》,《新课程(小学)》2018年第10期。

[3] 丁春兰《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甘肃教育》2018年第8期。

猜你喜欢
愚公小学生阅读教学
现代愚公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我是小学生
谁更应当“愚公”
愚公移山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