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体育课堂教学 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2021-04-27 11:19段瑞莉
体育教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会体育教学

段瑞莉

摘 要:“教会、勤练、常赛”是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从实现体育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角度审视,教会是实施勤练和开展常赛的必要前提,勤练是掌握技能和增强体能的重要条件,常赛是运用技能和培养品德的有效平台。不断改进和强化体育课堂教学,是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会;勤练;常赛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2-00-02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在解读体教融合问题时强调指出:“学校体育必须做到教会、勤练和常赛。”他还认为:“学校的体育课,体育锻炼做得比较好,但是体育竞赛做得很差。”[1]“教会、勤练、常赛”是新时代学校体育面临的重点工作,也是摆在全体体育教师面前的一项新任务和新课题。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这一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任务,我们必须厘清“教会、勤练、常赛”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必须明确实施“教会、勤练、常赛”的有效策略。

一、聚焦“教会、勤练、常赛”

教学、训练、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头戏,反映了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特点,而“会、勤、常”则是对教、练、赛提出的基本要求和评价标准。“教会”是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彻底改变学生上了十几年体育课,却没能很好地掌握一两个项目的运动技能这一尴尬局面。“勤练”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合理,持续不断的体育锻炼或课余训练,除了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之外,还应涵盖课外体育作业、社区和居家体育锻炼、体育俱乐部活动等。“常赛”要求学校推广普及体育竞赛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班际、校际的体育竞赛,通过“常赛”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教会”主要涉及体育教学。怎样充分利用每周几节的体育课时间,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是一个困扰体育教师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很显然,体育教师必须摒弃过去那种什么都教、什么都没教会的教学行为,必须在教材内容的取舍问题上,在教多少和教到什么样等问题上进行深入探索,寻找一种能够实现“教会”目标的有效路径。

“勤练”不仅涉及体育教学,还涉及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当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再加上每天一小时校外体育活动之后,学生在这些时间内练什么和怎么练,就成了体育教师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不断改进课余训练工作,有效提高運动成绩,发挥体育特长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骨干带动作用,也是“勤练”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常赛”是体育独特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但过去的学校体育赛事往往是少数人参赛,多数人观看,喊加油成了大多数学生在体育竞赛中的主要任务。王登峰司长认为,如果体育课仅仅只是教会了体育技能,而没有竞赛,学校体育工作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在体育品德成为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竞赛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和意义需要重新认识和深度挖掘。而如何做到经常有比赛和全员能参赛,则更是需要在学校体育实践中不断探索的新问题。

二、“教会、勤练、常赛”的关系

“教会、勤练、常赛”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依存。从实现体育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角度审视,教会是实施勤练和开展常赛的必要前提,勤练是掌握技能和增强体能的重要条件,常赛是运用技能和培养品德的有效平台。

(一)教会是实施勤练和开展常赛的必要前提

只有教会学生必要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学生才有可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从事体育锻炼和参加体育竞赛。因此,掌握运动技能是参加体育锻炼和竞赛活动的必要前提与坚实基础,如果学生不能掌握一些基本和专项的运动技能,勤练和常赛就成了一厢情愿和纸上谈兵。

(二)勤练是掌握技能和增强体能的重要条件

运动技能是大量反复练习的产物,是熟练化的动作行为或熟练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任何运动技能都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形成。只有勤奋刻苦、经常不断地进行身体练习,才能切实巩固技能和增强体能。因此,勤练是掌握技能和增强体能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主要手段。

(三)常赛是运用技能和培养品德的有效平台

竞赛是体育活动的显著特征和价值体现,是运动技能和体能的综合展示,也是对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程度和体能发展水平的实战性检验。竞赛为学生巩固、提高和运用技能、发挥体能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同时,竞赛还是实现体育特殊育人价值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遵守规则、责任担当等良好体育品德发挥积极作用,离开了竞赛,体育的育人价值会大打折扣。

三、“教会、勤练、常赛”实现策略

“教会、勤练、常赛”涉及学校体育工作的教学、训练和竞赛等多个方面,考虑到体育教学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我们可以从改进体育课堂教学入手,在教、练、赛等几个方面重点发力,把“教会、勤练、常赛”落实到体育课堂之上,进而推动“教会、勤练、常赛”在学校体育各领域的全面实现。

(一)分类教学主次有序,帮助学生掌握技能

学生上了十几年体育课,却没能很好地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其症结在于教师什么都教,但没有主次之分,而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结果什么都没有教会。针对这一问题,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种解决思路。方案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把体育课学习内容分为掌握类、体验类、锻炼类和知晓类等四种类型。掌握类内容是教师能教、学生爱学、条件允许的运动专项,要求学生较好掌握并能实际运用,要多安排课时并且采用大单元教学集中排列,使学生有较多的学练时间掌握所学内容。体验类内容只要求学生初步入门,有所体验即可,并不要求必须掌握,可安排较少课时,小单元排列进行体验性学练。锻炼类内容多属于基本运动技能,动作技术简单,主要用于发展一般体能和基本活动能力,要融入每节课的课课练,经常反复练习。知晓类内容是学生应当了解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可利用雨雪天气机动安排,提高学生的运动认知[2]。

这种体育学习内容的安排思路有主有次,详略有序,为体育教师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序编排教学进度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指导,是针对什么都教,但什么都没教会这一突出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教师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掌握类、体验类等学习内容,并按照对掌握程度的要求科学安排单元与课时数量,为帮助学生较好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提供必要的课时保证。

(二)技能体能相互融合,促进学生体能发展

发展体能和运用技能是运动能力的重要基础和主要表现,也是体育核心素养的基础和关键。技能学习和体能锻炼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而应当把技能学练和体能锻炼有机联系起来,融为一体,促进学生体能和技能的共同提高。

学练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大量的反复练习产生运动负荷,同样具有发展体能的功效,体能锻炼的过程则可以进一步巩固和熟练相关运动技能,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3]。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树立技体融合的理念,在学练技能过程中促进体能发展,在体能锻炼过程中巩固提高技能。例如,教师在技能教学中要注重安排足够的练习次数,强调练习的规格和质量,提高练习的密度和强度,使学练运动技能的过程有较高的运动负荷,产生增强体能的作用。在组织体能课课练的时候,要根据所学运动技能的特点及其对体能的专项化需求,精心设计体能锻炼方法,促进学生一般和专项体能的提高,把“教会”和“勤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得到协调发展。

(三)开展课堂竞赛活动,培养学生体育品德

全校性的综合运动会和班际、校际比赛等,无论是学生的参与广度,还是竞赛活动的频率,都很难达到“常赛”的要求。如何落實“常赛”和充分利用竞赛活动的教育价值,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使学生在竞赛氛围激励下和竞赛规则约束下,逐步形成习惯化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是学校体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广大体育教师应该积极思考、探索解决的问题。

在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视域下,竞赛活动已远远超出原本作为一种体育教学方法的意义,被赋予更多的育人价值[4]。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在2018年提出了一个“打造四有体育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主张,明确提出体育课要有灵活多样的竞赛活动,并且还指出,体育课上的竞赛活动并非指那种正规、完整的竞技赛事,而是泛指体育课上一切有竞争、分胜负的游戏、练习、展示、比赛等复杂情境。竞赛活动可以出现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技能学练、体能发展等各个环节,根据教学需要,竞赛时间可长可短,竞赛规模可大可小,竞赛形式灵活多样。体育课要有竞赛活动这一教学主张,对于落实“常赛”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5]。

把竞赛的含义拓宽为广义的有竞争、分胜负的各种复杂练习情境,既能充分发挥竞赛的育人价值,又是对实现“常赛”要求的另辟蹊径。利用体育课组织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竞赛活动,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与魅力,有助于学生学习、巩固和运用运动技能,还能促进学生体育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在组织竞赛活动时,可合理吸纳“运动教育模式”的理念与方法,采取固定分组、伙伴合作、角色扮演等多样化方法与形式,利用集体荣誉感促进小组内部的互相监督和激励,促使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产生强烈、多维的运动体验,帮助学生在竞赛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登峰.学校体育中的竞技运动及其价值[J].体育教学,2016(11):4-5.

[2]刘俊凯.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研制与分析[J].体育学刊,2014(09):94-98.

[3]赵超君.“技体融合”是强化体育课的重要切入点[J].体育教学,2015(02):

23-25.

[4]刘俊凯,赵超君.体育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与实现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20(12).

[5]刘俊凯.打造“四有”体育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J].中国学校体育,2018(10):30-33.

猜你喜欢
教会体育教学
奥本大学:一个教会你热爱生活的地方
画与理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对别人说“您好”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