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探析

2021-06-10 02:35徐福林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学技术教学环境个性化教学

【摘 要】本文阐述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具有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实践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等特征,认为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由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技术、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要素构成,建议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与教学场所设计、教学语言运用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个性化,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政课 个性化教学 教学环境 教学方法 教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3-0088-04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环境与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职院校思政课在新时代人才培养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在大学生个性和学习个性化特征凸显的当下,很有必要对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的实践路径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及其主要特征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

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是个性化教学的特殊表现形式。个性化教学的实质是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尝试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使他们在个性、社会性和学术性等方面的成长超过传统的非个性化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视野下,个性化教学实际上是思政课教师围绕思政课特定的教学目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适应学生学习兴趣、意愿和需要,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与个别性为中心,以学生个体而非群体为基础的教学形式。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形成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是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与思政课传统的非个性化教学不同,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强调主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重构教学内容,创设独特的教学情境和環境,开展个性化的考核评价,以求达到思政课教学目的。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的主要特征

1.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一方面,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一种形式,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与其他层级学校的思政课教学并无本质的区别,与思政课的其他教学组织形式也无本质的区别。这是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共性的一面。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具体表现为:这是基于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办学环境和办学模式而形成的思政课教学形式,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中等职业学校、高中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思政课教学形式;这是基于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形式,区别于高职院校专业课、公共课等课程的教学形式;这是基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个体的教学形式,每一位思政课教师中都有自身的教学特点与优势,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2.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一方面,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形成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有着自身独特的形成发展历史,是对古代个性化教学、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个性化教学、其他课程个性化教学的扬弃,有着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源和教育文化根基,并在高职院校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历史性的一面。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具有现实性,必须立足现实社会发展变化,立足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际,从社会历史发展中汲取营养,在现实中不断改革创新。同时,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要服务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引导广大学生认识现实,关注现实问题,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现实中传播正能量,并在现实中汲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力量。

3.实践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是实践性与发展性的统一。一方面,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是思政课教师基于高职院校的独特教育教学环境而开展的教学实践,也是思政课教师教育理念、教学观念的实践检验形式。同时,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个性化教学的认识,把握个性化教学基本规律,提高开展个性化教学的能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不是单一的、完全独立的,而是在与其他思政课教师、非思政课教师的交流互动中,在借鉴其他教师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进步的。这表明,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具有明显的发展性。也就是说,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必将在多方面因素的积极影响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是思政课教师这一主体的教育自觉,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表现,必然伴随着思政课教师的成长发展而发展,必然伴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而发展。一定的教育技术是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先进的教育技术,或者恰当地运用教育技术,是促进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的重要力量。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也必将随着教育技术的进步而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要素分析

(一)教师要素

思政课教师是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的主体。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实践中,思政课教师是组织者、实施者和反思者。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主动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整合教材内容、教学素材,设计教学情境,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个性化教学。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借助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个性化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可以说,离开了思政课教师主动适应学生和主动反思教学,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就无从谈起,也无从发展。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并不是要脱离思政课教学本身,而是在坚守思政课目标价值的前提下,主动适应学生开展教学实践。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师是影响思政课质量和效益的关键要素,教师主导着思政课教学活动,决定着思政课以怎样的模式和形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在个性化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定政治立场,厚植师德情怀,以深邃的思想,深厚的学识,宽广的视野,带着家国情怀,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学。只有思政课教师站稳了立场,坚定了方向,才能更好地组织开展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

(二)学生要素

学生是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的对象。学生是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的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体。一方面,学生基于思政课主动向思政课教师提出自身的学习需求与愿望,表达自身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困惑、知识困惑、生活困惑,参与思政课教学设计,参与思政课堂教学活动,以期让自身的学习需求、期待和困惑在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回应。从这个角度而言,学生是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的参与者、促进者。另一方面,学生在思政课个性化教学中认同教师所讲授的思想观点、理论知识,受到教育,提高思想境界和政治觉悟,得到成长,是思政课个性化教学的受益者。从这个角度而言,学生是影响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如果学生不认同思政课个性化教学这一形式,或者不认同思政课个性化教学重构的教学内容、设计的情境方案,思政课个性化教学就难以取得实效。“每个学习者的确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别人的历史混淆的。他有他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被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合体做决定。”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要素,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思政课教学规律、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学生的学习期待。

(三)教学环境要素

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依托一定的教学环境而展开。针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思政课教学环境可以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就内环境而言,主要包括物理环境、人文环境、制度环境,包括进行思政课教学所需的各种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校园文化和相关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就外环境而言,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环境、校企合作环境等方面。无论是内环境还是外环境,都对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教学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要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善于利用外部环境积极的一面,规避外部环境消极的一面,不断改善内部环境,尤其是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具体就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而言,要重视课堂教学环境建设。课堂教学环境是“实体存在”,也是“关系存在”,既要建设好课堂教学环境“实体”(也即物理环境)的一面,又要建设好课堂教学环境“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一面。

(四)教学方法要素

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是思政课教师运用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助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改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针对思政课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差异,面对学习基础、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思政课教师往往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面对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唯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回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解开他们的学习困惑。基于个人的教育经历、成长经历、知识储备和视野等方面,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因此,当学生由高中阶段进入高职院校,或者在不同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便面临着教学方法的适应问题。无论是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思政课的课堂学习活动中,都无法避免这样的情形。如果思政课教师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不做变通,就难以有效开展个性化教学。

(五)教学技术要素

技术现象源于人类的工具制作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常见现象。工具与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强大动力。一定的教学技术是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托。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媒体逐渐在课堂教学中淡出,而以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教学媒体则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了思政课堂教学效率,增进了师生的互动,也为课堂带来了丰富的内容,造就了高效率、高质量的思政课堂。但是,现代教学工具与技术不能替代思政课教师。在众多教学工具与技术面前,思政课教师有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使用或者不使用某一现代教学媒体,或者可以选择使用某一现代教学媒体的程度与范围。但无论怎样,包括思政课教师在内的教师群体已经离不开现代教学媒体。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需要警惕教学技术对思政课教师的异化,并充分利用多样化教学技术改善师生关系,改善教学内容的传播,促进学生思政课学习的个性化。

(六)考核评价要素

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面向学生,其效果如何,相关思想理论、知识、规范与行为准则等是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职院校必须做出考核评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考核评价内容以知识性内容考核为主,评价方法以考试为主,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显然,这无法适应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课程考核评价是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与手段、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周期等方面。加强课程考核评价,有助于观察和了解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的实际效果,有助于不断改进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内容个性化

首先,重新整合教材内容。教材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为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理论知识架构,帮助思政课教师理解和把握课程教学价值目标。面对不同个性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教师有必要在掌握教材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打破教材体例,重新整合教材内容。既要发挥教师的理论优势、知识优势,提炼关键内容,突出重点,关注热点,把握难点,又要把握脉络,把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础性知识讲明白,避免面面俱到、一一详细讲授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教材内容要注意把握逻辑性、整体性,使课堂呈现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教材内容保持连续性,不能随意割裂各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否则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

其次,个性化整合教学素材。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需要整合不同的教学素材,如原著原文、名人名言、历史故事、先锋模范事迹、时事新闻等,使之融于教学内容,既確保维护思政课的本色,又体现思政课教师的知识优势、理论优势,增强课堂教学感染力。如思政课教师具有依法治国相关理论、政策、知识和案例等方面优势,则可以把相关的教学素材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六章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法治知识需求与期待开展教学。个性化整合教学素材,并不是要求思政课教师标新立异,而是要注意发挥个人知识储备与知识结构优势,打造具有自身个性的思政课堂。

(二)教学方法个性化

正确、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结合小组学习采取讲授的方法、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的方法等开展课堂教学。粗看起来,这样的课堂教学组织得有声有色,实际上可能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难得展示的机会,擅长调查研究的学生可能无法施展,长于理论分析的学生可能缺乏足够的时间阐述观点,等等。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表现,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他们参与课堂教学,以个性化教学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同时,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个性化,要建立在把握学习需求和学习期待的基础之上,以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多方面学习需求,使每一堂课的教学方法都具有不同之处。教学方法的个性化,不能照抄照搬专业课的教学方法,不能脱离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更不能为了迎合学生的不合理学习需求而削弱思政课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道德引领。

(三)教学情境设计个性化

一定的教学情境是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情境是思政课教师综合分析研判学生学习需求、整合教材内容与教学素材的结果,也是教师把教材内容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中介,体现了思政课教师的学识,反映了思政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把握和教学理性。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需求,思政课教师应当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情境。一方面,教学情境要基于思政课教师自身的知识与能力、学科素养、信息技术素养等,形成具有思政课教师个性特点的教学情境,以区别于其他思政课教师创设的情境。另一方面,要围绕思政课教学目标,创设具有思政课特色的教学情境,以区别于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和知识需求吸引到思政课价值目标上来。基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应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思政课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接受思政课程内容,认同思政课程价值体系。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情境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不仅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而且要基于同一班级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创设独特的教学情境。

(四)教学场所风格个性化

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教学场所展开。高职院校应当发挥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打造个性化的教学场所,以利于开展思政课个性化教学。一方面,围绕思政课理论教学需要,可以在教室墙壁、课桌增加思政课元素,设计具有思政课特色的教室环境。由于高职院校教室资源有限,某一教室除用于思政课教学,还可能用于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教学。因此,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对部分教室进行改造,赋予教室鲜明的思政课元素。另一方面,围绕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在高职院校校园建设实践教学主题场所,以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实训实践教学场所,同时也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场所。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与行业企业、社会机构等合作,建设具有本校特色、行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场所,以适应不同专业学生和不同个性特征学生的思政课学习需求。

(五)教学语言个性化

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应当使用个性化教学语言。

首先,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语言是科学的语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在个性化教学实践中,要准确、规范、系统地表述教材理论与知识、概念与原理,呈现课程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呈现课程知识与原著原文的关系,呈现课程知识与历史、社会现实的关系等。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读原著原文,深悟原理,养成严密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语言习惯。如果思政课教师不能准确、规范地运用语言,思政课堂教学就容易陷于庸俗化,削弱思政课的思想力量和真理力量。

其次,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语言是带有情感的语言。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实践中,思政课教师要倾注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职业情感、爱国情感、民族情感,表现出对思政课价值的坚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忠诚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心。带有情感的语言,同时也是能够激发学生情感、引起学生共鸣的语言。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真信真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以赤诚之心奉献于思政课教学,以赤诚之心积极回应学生的思想困惑、道德困难、人生困惑,真心引导学生走在人生的正确道路上。离开了丰富的情感、真挚的情感,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语言就失去了魅力,思政课堂教学就毫无生气。

最后,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语言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语言。也就是说,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应当讲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而不是通篇枯燥的学术语言,要让教学语言生动起来、形象起来,带有生活的趣味、人生的趣味,让学生在个性化教学语言中保持着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进而走向期望中的思政课教学目标,实现思政课内容与价值由教师群体认同向学生群体认同的转变。

(六)课程考核评价的个性化

首先,考核评价要区别于专业课、公共基础课,凸显思政课个性。思政课程的学习与专业课、公共基础课的学习不同,思政课程的学习更强调养成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强调把相关思想理论内化于心,积极践行。因此,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的课程考评评价中,要关注学生政治立场、思想层面、道德层面、情感层面。在课程考核的具体操作上,要把知识性内容考核与日常践行结合起来,不能光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闭卷考试得了多少分,而且要看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是否做到认真践行、积极践行。

其次,考核评价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效率都不一样,这就必然导致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效不一致。因此,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实践中,课程考核评价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提供多种考核方式,丰富考核內容,增加考核周期,设计个性化考核标准,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验学习的成功。

综上所述,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面对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教育大学生的新任务,高职院校思政课担负着重要使命。思政课个性化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在新时代用先进理论武装学生、教育学生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需要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学部门、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构建相应制度机制,激发各相关主体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需要思政课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反思,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陈伟宏.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养[J].思想理论教育,2019(12).

[4]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杨雪.生态哲学视域下课堂教学环境的内涵[J].教学与管理,2012(3).

[6]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五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注: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喻文化环境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机制研究”(GXGZJG2017B016);2019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高职思政课教学个性化理论与实践研究”(2019SZ021)

【作者简介】徐福林(1981— ),男,汉族,广西岑溪人,硕士,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中教一级职称,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教学技术教学环境个性化教学
矿物岩石学教学方法研究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刍议高校体操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浅谈儿童音乐教育方法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技术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