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模式与大学生个性化培养

2021-08-24 06:54许立茹
文教资料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个性化培养高校教学

许立茹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科教学及人才培养呈现很大进步,工作室教学模式成为新社会环境下的高等教育模式。工作室模式已经开始在各学科专业教学中推广应用,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高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提出工作室模式下的大学生个性化培养策略。

关键词: 工作室模式   个性化培养   高校教学

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有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的单一技术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需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教学水平,输出符合新时期社会需求的人才。工作室模式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在高校各专业中广泛应用。但是高校的教学及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工作室模式教学改革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大学生的教学及个性化培养方面不够突出,因此需要相关教师能够认真分析和总结工作室模式的推广和试验经验,不断完善工作室的教学模式。

一、工作室模式概述

(一)工作室模式的概念

工作室模式这一理念最早在十九世纪德国包豪斯学院时期提出,包豪斯设计学院强调将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中,强调知行合一,产生多个手工工作室。工作室教学模式就是以工作室为依托,将课程、教师与项目实践融为一体,将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实际生产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和竞赛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1](119-123,128)。工作室模式的建立是针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及课程设置实现的,能够使学生在高校学习过程中有机会接触与专业相关的社会生产实践内容,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增强实践能力。

(二)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

工作室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课堂单向授课模式。首先,教学方式不受教室或者实训室的限制,工作室是面向市场开放式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直接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可以通过固定的项目直接与社会生产实践相沟通。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传统模式下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2](76-77)。其次,工作室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自我提升和发展有很大优势,教师能够通过实践项目不断掌握当下的最新行业情况及专业技术。

工作室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工作室模式更加需要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创新理念,以充分满足现代教学的基本需求。教师可以在工作室中进行实践教学,结合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项目进行教学实践,使课程教学内容既创新又丰富多彩,提高制度管理及教学创新价值。在课下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积极推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制作、课程内容的研究,以充分满足现代教学的质量需求[3](174-175)。

工作室模式的实行有利于学生提前接触企业相关项目,为毕业实习做准备。工作室导师可以在校外洽谈企业项目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合同,带领工作室学生共同制作完成项目,以导师为主、学生为辅,在完成项目的同时,让学生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提前接触企业的项目,为日后实习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二、高校工作室模式的构建

(一)工作室的设置形式

高校工作室模式的构建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一种创新发展模式,以工作室为载体,以实际项目案例为依托,将教科研、教育教学、大赛项目及学生的毕业设计等融合在一起。

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内容及岗位需求,在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建立与专业岗位相对应的教学工作室。教学工作室可以是个人负责制,也可以是项目负责制。

个人负责任制由具有丰富经验及专业知识的导师进行管理,构建工作室的基本教学任务和机制。由学生选择导师负责的工作室,依据学生兴趣,选择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导师工作室。个人负责制工作室对导师的要求比较高,导师在负责整个工作室运营的同时,要接谈企业项目,布置教学任务,管理工作室,更重要的是不断提升自己,学生则需要跟随导师的脚步,不断地自我提升。

项目负责制由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实施项目,不同专业通过建立学习小组或者项目小组,实现整个项目的具体实施[4](68-69)。目前來看,高校工作室模式都是以建立相关的专业及项目小组,以相关竞赛活动为基本导向具体进行的,这样的模式不仅能够方便工作室的管理,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项目参与热情和参与能力,实现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通过项目训练及大赛的比赛成果,真正落实产、学、研相融合的教学理念。

(二)工作室的管理模式

工作室的管理模式要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避免过于束缚学生。尤其是在学生个性化培养理念下,工作室的管理要相对宽松和自由,建立一种弹性的学习和工作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在建立宽松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要建立最基本的管理细则。规范化管理学生的考勤、学习状态。另外,对于项目的立项、运行、考核和奖惩,都应该有较明细的划分[5](32-34)。对于以学生小组为单位的团队的管理,要明确考核任务及小组责任人相关内容,以保证团队能够实现高效的学习和实践状态。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工作室的其他内容,比如设备管理、环境卫生及场地维护等提出制度化要求。

以学期为单位,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各个小组都需要领若干任务,学生是工作室的主导,导师负责辅助及偶尔指导学生,在任务开始前制定验收标准、验收时间、验收质量、验收要求等相关规定,并且要求学生记录在工作室中的学习、研究、实践行为,为他人提供经验[6](74-77)。

(三)工作室的运作方式

工作室一般指由几个人或一个人建立的组织,是一处创意生产和工作的空间。大学工作室一般配备不同专业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学习,导师制的工作室运作模式需要设置一个责任导师,由该导师全权负责工作室的管理及正常运作。工作室导师能够与社会相关企业沟通,承接相关项目。其他专业的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小组中,担任学习辅导工作。在工作室的运行中,要保证每个学习小组及每个学生都能够深入项目工作中,并且能够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学习考核和反馈,全面掌握学生在工作室模式下的学习和实践状态。

三、高校工作室模式的大学生个性化培养策略

(一)尊重和鼓励学生的创新型思维

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实施相关的项目内容完成学习任务。项目的实施和操作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作业是有本质区别的。一方面,项目比较具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内容比较复杂,并非单一的学科和专业能够完成,需要一个团队才能够完成项目。在团队整体协作中,必定出现不同的思维和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项目的正常进行。若教师能保障项目的实施效率,则能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统一管理和实施,但会忽略团队中某些学生的个人观点。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很大的打击,遏制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因此,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中,要尊重和鼓励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允许学生对项目内容和其他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发散型思维意识,同时保证在学生小组等团队协作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开展丰富的交流和讨论活动,使项目实践能够保持轻松愉悦的氛围。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够提出更具有创新性的建议。

(二)提高学生的项目独立实施能力

在工作室模式教学中,学生的项目实施情况是考核教学成果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实施中,教师要注意保证学生尽可能独立完成。尽管学生处在学習状态,但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实践经验都不够完善。在项目实践中,只有每个学生都参与项目的整个过程,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项目。要注意总结和归纳学生出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及时纠正。在工作室模式下,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参与项目实施的完整度有很大的关系。若学生只以旁观者的姿态参与实践的项目,则很难让学生深入体验项目学习的优势,失去项目教学的意义。

(三)教师要注重辅助和引导

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中,教师要突出体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放在主导位置,激发大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把握项目实施的每个步骤,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并且给予及时的解答,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独立完成项目。另外,在项目实施工程中,指导教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设置不同难度、不同阶段的项目要求教学目标,使学生不断打破常规、激发创新活力。

四、结语

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同专业和学科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工作室模式在实践型较强的专业学科建设中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改革方向。在工作室模式中,注重对大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化可塑性非常高,通过项目实施和课程安排,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只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端专业人才,才能符合当下社会及行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汪海燕.基于工作室的大学生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教育技术专业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20(005).

[2]孔翔国.基于名师工作室的中职专业教师个性化培养研究策略——以旅游专业教师成长为例[J].当代旅游,2019(002).

[3]舒鹏飞,徐玉婷.高校“动画工作室”模式的构建分析[J].戏剧之家,2018(24).

[4]许筱.“工作室模式”的培养对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的影响[J].智库时代,2020,229(09).

[5]宗利永,邓林菲.基于互联网开放式创新的大学生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高教学刊,2020(002).

[6]张振岳.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山东华宇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本科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JG32。

猜你喜欢
个性化培养高校教学
导师制下的个性化专业素质及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科研课题驱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中个性化培养
浅析分层次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
从教育的本质意义浅谈微课的作用地位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基于分层教学,促进高中生个性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