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2021-12-23 02:06范本秀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范本秀

摘要:初中数学有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思维能力,实用性非常高。数学学得好的学生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专注于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所学到的东西有了更多的印象,提高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同时他们发现数学对解决问题很有吸引力,最终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018

初中的数学学习仅仅是基于计算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实践,这样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才能提高,才能达到数学教学的基本目的。因此,在数学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应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不小的帮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通过教学手段和其他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也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提高课堂参与度,强化数学思维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及以自身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课堂归还给学生,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培养、锻炼与强化。当然,教师也应注意不可一味地将课堂交给学生,从而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而是应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合理地调整教学方式及手段。比如,对于基础性理论知识的学习,可由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而学生则应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而在进行實际例题训练时,则应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解题思考中,让学生在实际探究思考中强化数学思维,学会灵活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沪科版数学“二元一次方程”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向学生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及解题方法,增加学生对该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后,教师再以例题训练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例题形式选择上,可以尽量的多样化,如同一个知识点的例题呈现方式,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填空题或者是综合的大题,让学生在多种不同题型的练习中,强化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升其知识应用能力。通过不同题型的练习,还能对学生的思维认知产生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同一个知识点的呈现方式、考查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题型也是多样的,避免学生将思维局限于单一题型中,活化学生的思维,提升其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促使其解题能力得到提升。

二、学会搜集已知条件,展开逻辑推理

若是学生在解题时有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相对应部分的基础知识,落实基础知识。如有困难,教师可以针对基础知识然后进行重新讲解,让学生在课上提出自己的问题由教师进行解答。教师如果想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一步一步带领学生去做一些例题。比如说教授学生如何在一道题目中去收集已知条件教授学生提炼已知条件的本领。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教他们用已知条件转化成他们所能理解的知识去做题,还要会将已知条件转化成解题所需要的条件。

比如,在学习沪科版数学“有理数”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讲授完基础知识之后,立马让学生去做一些习题巩固有理数这个知识点。有一些学生就会因为没有掌握好而产生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做题时产生错误的同学进行发言,看他们是哪一部分没有掌握好,然后再叫他们如何去改正他们的错题。要让他们在自己的错题中去反复的阅读题目,在提炼有用的知识为做题进行服务。解题的关键一定是题目,要教授学生合理的运用题目,把题目中有用的知识一定要完全提炼,不能遗漏一个条件。

三、建立师生良好关系,加强方式互动

传统的数学解题教学课堂中,教师是权威的主导者,学生是被动的听从者。学生和教师之间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反思活动,教师无法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疑惑,既帮助学生找准反思的点和反思问题的解答。因此,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让学生敢于直接向教师进行反思并且乐于进行反思互动。和教师共同推进自己数学成绩的提高。因此在初中数学的解题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和善的语言,平等的态度等多种角度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树立反思重要性的理念。

以沪科版数学“有理数的乘除”相关题目的解题教学为例说明。首先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中,可以询问学生是否掌握上节课有理数加减法的原则,正数加正数,负数加负数,正数加负数。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测,反思自己是否掌握上节课的基本知识,同时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同时教师可以对回答正确的同学进行奖励,对回答相对比较困难的学生要进行鼓励,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熟悉基本的原理知識。其次在具体的题目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当学生解题的旁观者,而不是缺席者。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不断的进行实践,采用灵活的教育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够让学生的解题能力获得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见文.从教师角度浅谈初中数学反思能力培养[C].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三),2019.

[2]张帆.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