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综合性活动促习作表达

2022-03-17 22:51李明媚
江苏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李明媚

【关键词】语文教学;综合性活动;习作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9-0069-02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影响学生习作表达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写作素材、语言积累及写作方法。因此,习作训练的重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丰富写作素材、增加语言积累及习得写作方法,以期实现学生习作表达素养的提升。

统编语文教材以单元的形式呈现,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到习作练习,单元主题贯穿始终,内在逻辑性很强。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整个单元来设计习作目标,把独立的习作指导课转变成综合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中真正经历习作表达的全过程,在材料有所积累、方法有所支持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获得发现与表达的乐趣。五下第七单元以“异域风情”为主题,编排两篇精读课文《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两篇略读课文《金字塔夕照》《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口语交际”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情境,做一名小小讲解员”,习作部分要求学生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下文,笔者以本单元的习作教学为例,通过开展综合性活动,促进学生习作表达素养的提升。

1.立足单元,明确习作任务。

在综合性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明确活动目标,从而更好地规划活动过程,并反思活动过程的每个环节。在初读五下第七单元整个单元的几篇课文后,学生明确了本次习作任务:介绍一处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而学生要想介绍清楚文化遗产,需要在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对象;根据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写作并交流修改。习作任务的分解有利于综合性活动的有序开展。为了实现写作目标,笔者引导学生把本次写作任务分解成可操作性的步骤(如下页表1)。

2.精读课文,习得表达方法。

学生写好习作需要掌握精准的写作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第三学段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本单元的课文文质兼美,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也是学生习得写作方法的重要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关注“课文是如何来表达”的,转“教材”为“学材”,促使学生在阅读分析中领会多种表达方法。

[任 务 要 求 操 作 确定对象 有一定了解,感兴趣 课内交流,根据兴趣确定写作对象 查阅资料 多途径、多方法搜集与分享资料 小组分工,开展活动 整理材料 占有、筛选资料,对比中思辨 组内交流,分享資料 自主写作 选取角度,确定重点,自主写作 运用课内学习的方法完成习作 交流修改 交流展示,自改互改 组内外、课内外交流,听取读者意见并修改 ][表1 五下习作任务可操作性步骤]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从多个方面来展现描写对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来介绍描写对象的方法;阅读《牧场之国》,有助于学生学习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通过阅读《金字塔夕照》《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这两篇课文,学生认识到了既可以利用资料科学、严谨地介绍文化遗产,也可以利用描写、抒情等手法来增强习作的感染力。

3.合作对话,丰富习作素材。

在综合性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对话,不仅体验到了交流的乐趣,而且有助于其丰富写作素材。学生确定自己的写作对象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组成合作小组,并进行交流:对于本小组要介绍的文化遗产,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还需要补充哪些资料?如何优化搜集的途径和方式?在学生明确小组任务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组员的情况进行分工,开展资料收集、分享交流活动。

不少学生选择介绍本地的文化遗产——明孝陵。为了学生更好地查找资料,丰富习作素材,笔者引导学生进行集中讨论,总结搜集资料的方法:

要求: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相关比对及印证,力求资料真实可信、全面完整。

基本情况:明孝陵的地理位置、建造年代、建造布局、构造方式;

重点建筑:神道石刻、文武方门、治隆唐宋碑、享殿、石像生武将、御河五龙桥、六国文字碑、陵墓地宫等;

建筑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

其他资料: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及民间相关的历史传说等;

收集资料的途径:网络收集、查阅图书、实地查看、采访相关专家……

在笔者的指导下,各小组学生优化活动流程,进行合理分工,并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搜集资料之后的分享交流活动,也是组员对资料的筛选与甄别的思辨过程。

4.融会贯通,获得写作智慧。

为实现精彩表达,笔者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写作智慧。同时,笔者也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与总结中助力学生收获写作智慧。如为了使介绍顺序更清楚,可以先画游览示意图;介绍时为了突出重点,可以在游览示意图上标注介绍重点;为了描绘得更有画面感,可以把相关的照片贴在相应的地方;针对相同的介绍对象,可以根据写作角度,筛选已有资料,根据重点,进行资料比对与细化,以便甄别或相互印证;为了避免写作内容的雷同,除必要的直接引用之外,要用自己的话语来描写,借鉴课文阅读时积累到的表达方法,追求自我特色的表达,展现习作表达的个性化等。

5.分享诊断,提升表达素养。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学生习作过程中读者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得是否清楚、生动?读者迫切需要知晓的内容是否全面?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介绍,读者最喜闻乐见?表达素养的提升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通过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习作,来检验自己的表达效果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同时,同伴习作内容中的闪光点会成为激发学生优化习作表达不断提升习作素养的动力。

习作综合性活动突破了日常习作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给予学生更多的习作准备时间,有助于其更从容地丰富习作素材,更扎实地练习写作方法、提升习作素养。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

3493501908209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绽放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