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教学的优化策略探讨

2022-07-06 17:14葛寒兵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教學策略初中物理核心素养

葛寒兵

【摘要】物理能提升学生在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而言也有着很多好处.然而在中学教学当中,物理相对语数外这些学科开设得比较晚,学生刚开始可能会在学习当中觉得有难度.物理这个科目较为严谨,对学生现有的能力有着很高要求,其对刚开始接触物理科目的学生而言是一种考验,可能让学生觉得课堂较为枯燥,没有太大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的质量难以获得提升,会造成教学的难度变大,布置的授课目标及任务难以完成.本文结合物理科目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深入开展中学物理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學策略

新课改落实的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少年,物理可以增强学生思维及逻辑能力,让学生在碰到问题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去处理,借此来引导着学生去关注并热爱自然,形成良好的品格,推动学生更为全面地进步.

在初中物理的授课当中,因为所学知识的难度相对较大,造成初中物理的授课难以深入开展,教学当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导致物理教学难以达到新课标提出的要求,难以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这对学生以后进入社会是非常不利的,也难以在就业当中有较为显著的优势.下面就学科核心素养下如何开展中学物理教学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

1 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习兴趣不高

初中物理包含着很多抽象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应该仔细听讲,并且在课后温习,如此才可以理解并把握知识,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及生活当中,很多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的时候,都较为消极,最为普遍的就是学生对于学习没有兴趣,仅把学习作为一项任务去完成,将老师所规定的作业作为目标,只想快速完成这些任务,并没有将把握知识作为最终的目标.

另外,兴趣也可以从某个角度体现出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习惯及效率,对学科感兴趣才会给自己留出学习的时间,创造更多学习的机会,而在接触一些事物的时候,只要存在着关联就可以想到对应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思维和逻辑能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状态.

然而,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大部分学生都做不到这样,以课下作业作为案例,很多学生都是老师留多少自己就做多少,并不会主动去学习,还有少数学生把完成作业作为应付老师的方式,有着抄袭的情况.

1.2 老师教学方法过于传统

中学物理当中有很多比较难懂或是微观的知识,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对老师所运用的授课方式有着很高的要求,其中有许多相对复杂的内容或是现象及成分容易被弄混,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所用的方式,对容易混淆的知识做对比教学,复杂的知识则是尽可能用类似的事物去代替,借助简单的原理来让学生去理解较为复杂的知识.然而在平时的授课当中,很多老师难以借助不同的方式来教学,仅是借助口述及板书的方式来讲解,这都是较为老旧的授课方式.

伴随我国教育的进步,以往的授课形式已经难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并且,因为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老师与学生都觉得考试的部分才是重点,对不考的知识点了解就可以了,这也是阻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

1.3 难以实现因材施教

学生就像包含着玉的石头,其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打磨的过程,学习的习惯及教育情况就是评价玉本身质量的标准,但是众所周知,好玉出产的质量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应该借助合理的打磨方式来帮助其消除浮尘,精湛的方式能够让原料变为玉石,展现出自己所具有的价值.假如学校的教育就是打磨石头,那么老师所用的授课方式就是雕刻的过程,因此,老师应该了解所有学生的特征,选取最为适合的方式来授课,确保各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发展.然而,在平时的教学当中,一些老师只重视优等生的学习状况,对学困生则并不重视,缺少因人而异的教学特征,还有个别学校的老师会结合成绩来给学生安排座位,在中学阶段就给学生灌输了等级差异,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措施

2.1 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中学时期的物理知识大多都来自生活.在教学当中,老师应该结合所学的内容,重视对学生平时生活当中的场景及素材做进一步挖掘,同时对有关课堂教学进行优化,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并且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当中,处理一些生活当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借此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 厨房当中就包含着很多物理有关的知识.其一,电学部分所对应的现象:(1)电饭煲、电炒锅及电水壶都有三个插头,是为了避免电器漏电而触电;(2)微波炉的加热非常均匀,且效率较高,不会产生污染.加热的原理就是借助电能转变成电磁能,然后再把电磁能转变成内能.其二,和力学有关的现象:(1)电水壶壶嘴和壶肚共同组成了连通器,让水面做到相平;(2)菜刀柄、锅铲柄及其水壶把手都有着不平的花纹,比较粗糙,加大摩擦.其三,和热学有关的现象:(1)煮熟之后很热的鸡蛋放到冷水中一会儿,就很容易去剥壳.因为很热的鸡壳和蛋白遇冷之后就会收缩,但是其收缩的情况不同,进而让二者间脱离;(2)烧水或是煮食物的时候,产生的水蒸气要比热水和热汤要更热,这是由于水蒸气在变成同等温度的水和汤时会放出很多的热量;(3)腌菜通常需要很多天才可以完成,而炒菜则仅需要几分钟即可,这是由于温度越高,盐所做的离子运动就会越快;(4)经常放煤的角落,如果用小刀去划薄层,能够看到里面也是黑色,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在经常放煤的角落,因为煤分子扩散到墙中,因此即使刮了一层,里面还是能看到黑色.

2.2 设计教学情境,培养物理观念与科学态度

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借助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有更好的情感态度及体验,学生也能够在情境之中将较为抽象的内容逐步变得具体,进而对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及认知,因此,这种授课模式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并运用所学知识.初中时期的物理老师能够在平时的教学中把贴近生活的元素运用到课堂的授课中,给学生设计生活化的授课情境,借此来让学生和知识间的距离变得更近,使得学生能够形成较好的物理思想观念,这也可以让学生了解物理在运用当中所具有的价值,进而培养学生较好的科学态度,借此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 在学习“滑轮”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情境体验,老师就应该让学生形成较好的物理观念及科学态度.老师能够借助在课堂中设计教学情境的方式,促使学生对知识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及分析,在学校升国旗的时候,就会发现本来是向下拉,但是国旗却是往上走,待达到一定高度后进行固定,国旗就会处在这个高度不变.这里升国旗所用的工具是什么?其有着怎样的原理呢?

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现有的生活经验,对这部分知识进一步分析与了解,进而了解滑轮运用的原理及种类.这也可以让学生现有的科学态度得以提升,更可以在形成良好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思想认知,创造出较好的课堂环境,推动学生快速进步.

2.3 借助巧设问题,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

学习本就开始于思考,因此,在中学物理的教学当中,老师应该合理设计一些问题,如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并且在学习当中主动进行探究,让学生现有的思维获得更大程度的发散,同时也是学生针对知识做进一步分析和理解的渠道之一.老师应该依据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及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进一步挖掘知识本身,要求学生运用疑惑的思维对问题进行设计,如此才可以让学生现有的思维能力得以提升,对有关知识做进一步的探究.

例如  在学习“动能和势能”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于物理这个科目有一定的思考,老师就应该指引学生分析动能和势能两者间是不是可以彼此转化,并且变成另外一个能量?是不是能够运用两者间的关系来做一个永动机?学生结合着这些问题,开始主动对这部分内容做进一步的思考及探究,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现有的科学思维,也使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能力得以增强,同时形成自学意识,这也是学科核心素养产生的必要条件.

2.4 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进行中学物理的学习,不只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去发展并探究的过程.

在目前的教育当中,老师应该对学生的发展予以更多的关注,不能只关注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领会.物理科目主要学习的范围本就相对较广,如果只是从课本当中获得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应该在掌握基礎知识的前提下开展相应的实验,真正动手去操作,并做进一步理解.

物理这个科目有着严谨这个特征,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获得新知,检验自己的结论,进而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 在学习电流和电压有关的知识时,老师事先把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实验,借助自己现有的知识,通过实践来研究电流和电压有着怎样的关系.同时让其进行合理的分工,如谁去操作、谁去记录以及谁去观察,这样不只可以提升实验的效率,同时也能够发挥出学生所具有的优势.借助多次的实验操作,能够使学生获得“电流越大,电压越高,电功率越高”这个结论.这样的方式还能够让学生逐步对物理产生兴趣,从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开展有关知识的学习.

可见,在中学物理的教学当中,主动引入实验教学,是引导学生深化理解的方式之一.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快速把精力投入到目前的学习当中;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在实践当中提升自己的认知.并且,借助小组合作这个方式来进行实验,还能够增加学生间的沟通,使其逐步形成团队精神.

3 结语

总而言之,开展物理学习有利于开启并培养学生现有的科学意识以及科学能力.老师在实践的过程当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现有科学素质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进一步挖掘其所存在的潜力,激发出其对于学习的热情.在学生拥有这种素质之后,学生也就想要参与平时的学习当中,享受学习所带来的快乐,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此外,老师还应该注重学生学习意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育,这是目前社会对于人才所提出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蔡红娟.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J].试题与研究,2021(35):125-126.

[2]黄平安.学科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教学优化路径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16):10-11.

[3]杨春.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教学初探[J].广西教育,2021(21):132-133.

[4]王来林.核心素养视域下搞好初中物理教学的探索[J].文理导航(中旬),2020(02):22-23.

[5]黄滢毅,洪兹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物理,2019,37(12):57-59.

[6]葛乾铭.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教学的优化策略探讨[J].学苑教育,2019(04):67.

[7]王苏,文定婷,薛锁,冉江,胡雅,王小兰.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探究[J].科普童话,2018(39):13.

猜你喜欢
教學策略初中物理核心素养
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策略浅析
多元建构感受方程思想精髓的研究
高中历史课堂材料教学的策略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