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研究

2023-02-23 14:46李晓强
求知导刊 2023年36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新课标实施后,小学数学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其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突破创新。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地应用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基于此,主要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李晓强(1982—),男,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齐润小學。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运用。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完成任务清单,并将学习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答疑解惑、合作探究等活动,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先分析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不足,以“先学后教”为核心思想,应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通过优化教材内容、调整教学节奏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融入信息化教学资源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出发,通过讨论环节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应用分层教学法,更好地引导学生;教师可以优化教学评价,积极接受学生的反馈,不断改善和调整翻转课堂实施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

要实现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一个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基于“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优化教学内容,通过设计讨论环节、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多种方式,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

(一)基于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现阶段,部分小学数学课堂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比较被动,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变得僵化,导致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不会主动思考。为了体现翻转课堂“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有充分的认识,通过设计思考问题、开展师生互动、进行课前导入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强化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1]。

例如,在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介绍分类与比较的概念,再教学分类与比较的方法,最后联系实际案例进行知识巩固。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教师可以优化教学安排,先以垃圾分类为例,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分类和比较,随后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类似的分类和比较问题?”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理解分类和比较的概念。最后,教师开展分类和比较概念的教学,并与学生探讨进行分类和比较的方法,实现“先学后教”。

在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热闹的民俗节——对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相同的优化思路,先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物体,随后通过“你们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物体有什么特征?”这一问题来引出关于对称话题的讨论,让学生补充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称的物体,思考对称的性质。通过优化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实现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实施,将“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融入教学之中,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融入信息化教学资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可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拓展教学,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源来做好课前导入工作,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元化表现形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例如,在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和六年级数学下册“冰淇淋盒有多大——圆柱和圆锥”等章节的教学中,部分空间想象能力不强的学生可能会存在学习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物体,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并找出这些物体的共性,引导学生对空间几何图形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空间几何图形的性质。

又如,在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美术学科开展融合教学,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以“黄金比例”为教学主题展示大量具有黄金比例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在品鉴艺术作品的同时,思考比例这一数学概念。信息化资源能够拓展教学内容,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课堂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堂活动来实现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形式多样、有趣的课堂活动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能够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

(一)以讨论形式开展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的开展形式有很多,为了实施翻转课堂,教师可以开展讨论活动,通过设计难度适中、知识点涵盖范围广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思考,实现“先学后教”。为了缩短课堂活动所占用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开展课堂活动[2]。

例如,在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奥运奖牌——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中,为了巩固小学阶段有关“统计图”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开展“观察数据,绘制统计图”的课堂活动。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随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一些数据,让小组观察数据后使用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统计,并进行简短的数据汇报,以突出学生作为课堂活动主体的地位,提升学生的数据统计能力。

又如,在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航线规划”的课堂活动。教师先给学生分组,随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一片海域的地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给出距离最短、风险最低的航线规划。教师通过构建情境化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对数学知识点进行合作学习与探究,促进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

(二)以游戏形式开展课堂活动

除了以讨论形式来开展课堂活动,教师还可以以趣味性更高的游戏活动来实现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很容易被游戏所吸引,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数学知识趣味化,通过开展趣味活动来实现寓教于乐。

例如,在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牧童——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使用七巧板来認识图形”的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之前,发给学生一套七巧板,引导学生使用七巧板拼出一些现实中的事物,让学生了解有关图形的数学知识,实现“先学后教”。

又如,在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摸球游戏——可能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概率论的经典模型——摸球模型,来开展课堂游戏活动。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盒子中有10个黑球、20个白球和10个红球,在摸完放回的情况下,摸球40次,大概有多少次能够摸到红球?”学生带着问题去开展游戏活动,有助于在轻松快乐的游戏活动中理解概率,对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形成初步的认识。通过游戏形式开展课堂活动,教师能够将“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三、应用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策略注重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策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引导,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科学分层,科学引导学生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等多种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进而科学引导学生,促进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对于参与积极性不高、数学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在实施翻转课堂时可以积极地与他们展开互动,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和他们沟通交流,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对于参与积极性高、数学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展开自主学习,或合作讨论难题,发散思维,拓展看问题的角度,从而优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大大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基于分层开展合作讨论

教师可以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课堂合作讨论之中,基于分层结果,采用异质分组的合作讨论模式,让每个小组的学习水平、活跃程度处于同样的水准,使每个小组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翻转课堂的合作讨论之中。

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以及对合作讨论的参与积极性,并以此进行科学分层,引导学生有效开展合作讨论,保证每个小组之中都有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和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较差的学生,让积极性强的学生来带动积极性较差的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保证每组都有数学思维活跃的学生,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够对数学问题发表看法,保证不同小组能够有思维上的碰撞,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以此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效率[3]。

四、推进教学评价

翻转课堂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部分学生可能不适应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因此,教师必须推进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给出合适的建议,帮助他们调整学习习惯,适应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

(一)接受学生反馈,优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科学转变学习思想和行为,教师必须做好教学评价工作。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课堂讨论参与度等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学生合理的学习和改进建议,并通过面对面沟通或者其他交流方式来接受学生的反馈,对教学进行调整,以此来优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例如,在每次翻转课堂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分别与一些参与积极性高的学生、参与积极性低的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对翻转课堂游戏活动进行评价,为翻转课堂游戏活动的优化和调整提供参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对他们在学习上的困惑做出解答,以优化翻转课堂的实施,最大限度地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合作讨论,开展自评与互评

仅仅依靠教师评价很难对翻转课堂进行优化和完善,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以及其他同学在合作讨论之中的表现来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通过同伴的视角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对优点加以保持,对缺点进行改进。

例如,在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的教学中,“航线规划”课堂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互评,以此来相互勉励,激发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投票选出本组对解决数学问题贡献最大的学生,并对其进行嘉奖,发挥榜样作用,激励学生在下次的活动中更加努力,积极参与。

结语

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地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突破,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活动、应用分层教学、推进教学评价等策略,体现“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和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祁莉.小学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108-109.

[2]李军林.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113-114.

[3]蔡李平.融合“翻转课堂”,优化小学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64.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