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

  • 卞之琳最大的“象征主义”
    刘博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的诗歌创作多有古典意境,又受后期象征派如艾略特、瓦雷里影响,理思敏锐。一首《断章》,短短四行,方寸之地,数十年来竟引得无数诗人、评者驻足,叹为观止。有李健吾评卞诗而争“鱼目”,有余光中仿诗意而作《连环》,其诗其意,大致曰“相对”(作者自释),曰“装饰”(李健吾语)。若再仅仅依意象、结构等诗歌基本元素夸夸其谈,即便所言有些许见解,在如云屯雾集一般的已有成果面前,亦难免成

    书屋 2023年8期2023-08-21

  • 断章》之韵
    饰了别人的梦。《断章》一诗,是著名诗人卞之琳的名作。22年前,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报道卞之琳去世的消息,结尾还引用了此诗,其魅力可见一斑。有人曾用七八万字来解释这短短的四句诗,越说越玄。诗人自己认为,此诗无非是表达了一种相对、平静的观念。你把我当风景,我也把你当风景。“你”“我”的形象互换在双方的窗口与梦中,这就是一种常有的生活经验而已。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此诗作于1933年。那年秋天的某一天,从北大毕业的青年诗人卞之琳与巴金、靳以去好友沈从文家小聚。在这

    阅读时代 2022年12期2022-12-19

  • 论诗歌翻译之相似与最佳关联
    此为基础评析了《断章》七个英译本并尝试进行重译。关键词:诗歌翻译;相似性;最佳关联;《断章》中图分类号:I049;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8-0143-05引言弗罗斯特(ROBERT FROST)曾言“诗意乃翻译中失去的东西。”[1][2]然而古今中外诗歌翻译从未停息,无论对于源语还是译语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若无菲茨杰拉德(FRANCIS FITZGERALD)之功,《鲁拜集》(Rubaiyat of Omar

    西部学刊 2022年8期2022-05-13

  • 鹤鸣之乡
    空 间 ——《断章》语言明白如话,运用两组意象,表达了万事万物互相关联、互为依存的思想。这首诗则描写了一段静谧如画的自然景致:桥卧水上,船行水中,女子立于桥头,白墙青瓦,宛如水墨画卷,一切都是那样安宁祥和,呈现出整体和谐的美感。——读 有 所 思 ——1.《断章》表达了一种“相成之美”(李健吾语),即世间万物彼此关联。这首诗又是怎样体现“相成之美”的呢?2.怎样理解“守礼的女子/在桥上/挥手就是一生”?

    初中生世界 2021年47期2021-12-29

  • 解决幼儿倾听“断章”的阶梯型通道
    的问题就是总爱“断章取义”。在日常教学中,当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总会有很多幼儿举手愿意回答问题,但是在举手的幼儿中有绝大一部分幼儿只是因为一时的从众心理,根本没有听清楚老师的。当被请到回答时,总是答非所问或者支支吾吾说不出答案。下面笔者将实际课堂实践总结和教育体系相结合,探讨锻炼幼儿倾听能力的阶梯型通道。一、第一阶梯:倾听与基础,巩固加强幼儿用耳倾听的能力在《指南》和《纲要》中均体现了倾听的重要性,因此加强巩固幼儿用耳倾听的能力尤为必要,根据幼儿的能力不同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6期2021-11-18

  • 断章》扩写
    李博文今天的雨怎么形容呢?也许就像莫泊桑所描绘的那样——是一种使人无从辨别点滴的极细的雨,一种不断地把那种无从目睹的纤小点滴对人飄过来,不久就在衣服上盖着一层冰凉而有渗透力的苔藓样的水分。呢子大衣垂在你的膝盖两侧,你又来到了那座熟悉的桥,靠在熟悉的栏杆上,看着熟悉的景色,只是今天雨蒙蒙的,你看着远方的霓虹,一瞬间不知道是雾遮住了景,还是热气蒙住了眼。雨停了,雾散了,月亮好像也快来了。你已经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他站在那个楼上,对他来说,也是个熟悉的楼吧。他看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41期2021-11-03

  • 断章》中的爱情抒写与诗人的情感状态
     康侠【摘要】《断章》是京派作家卞之琳的代表作,改革开放后,《断章》多次作为中国现代诗歌代表作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断章》往往被认为是体现“相对性”的哲理诗而非情诗,但从诗中对爱情的抒写以及当时卞之琳的情感状态看,这是一首抒写作者本人对所爱之人思恋而得不到回应的情感之诗。【关键词】卞之琳,《断章》,爱情抒写,情感状态《断章》是京派作家卞之琳的代表作,该诗不仅成为文学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也被广大读者津津乐道。改革开放后,《断章》多次作为中国现代诗歌代表作被选

    语文建设·上 2021年5期2021-05-30

  • 断章》中的爱情抒写与诗人的情感状态
     康侠【摘要】《断章》是京派作家卞之琳的代表作,改革开放后,《断章》多次作为中国现代诗歌代表作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断章》往往被认为是体现“相对性”的哲理诗而非情诗,但从诗中对爱情的抒写以及当时卞之琳的情感状态看,这是一首抒写作者本人对所爱之人思恋而得不到回应的情感之诗。【关键词】卞之琳,《断章》,爱情抒写,情感状态《断章》是京派作家卞之琳的代表作,该诗不仅成为文学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也被广大读者津津乐道。改革开放后,《断章》多次作为中国现代诗歌代表作被选

    语文建设 2021年5期2021-05-25

  • 鹤鸣之乡
    鉴赏空间 ——《断章》语言明白如话,运用两组意象,表达了万事万物互相关联、互为依存的思想。这首诗则描写了一段靜谧如画的自然景致:桥卧水上,船行水中,女子立于桥头,白墙青瓦,宛如水墨画卷,一切都是那样安宁祥和,呈现出整体和谐的美感。—— 读有所思 ——1.《断章》表达了一种“相成之美”(李健吾语),即世间万物彼此关联。这首诗又是怎样体现“相成之美”的呢?2.怎样理解“守礼的女子/在桥上/挥手就是一生”?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21年12期2021-01-21

  • 试论卞之琳《断章》的开放性结构
    空灵”是卞之琳《断章》诗歌意境的特征,“因果”是《断章》对生命状态的解读,而“静观”则是诗人对人生的领悟方式。基于《断章》开放性语言结构,侧重于诗歌具体诗句之间可能隐含的因果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和递进关系,对《断章》“风景”进行别样的解读,领会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智慧言说。 关键词:空灵 因果 静观 人生 开放性结构现代阐释学提出了循环解释的概念。所谓循环解释指的是我们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并不是也不可能一次性解读就意味着对文本意义解读的完成和终结。文本解读的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2期2021-01-03

  • 雨景
    景》与卞之琳的《断章》一样,意象清晰,具有直观的画面感。薄暮时候,客居异地的主人公面对雨景黯然神伤。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打在游子心上。主人公独对雨景,生出了怀乡思归的真切感受。这一点与《断章》借景物揭示宇宙万物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的理性不同。《雨景》在描写外在景象之后,接着写内心活动,以一组“仿佛归了家”的幻想流露出主人公盼归的心理。诗尾的一个“厌”字既见出“他”的无聊和无奈,又显出归心的急切。整首诗以动景衬静思,意境悲婉,表现出与《断章》不同的意趣。读有所

    初中生世界 2020年47期2020-12-17

  • 卞之琳《断章》赏析
    中国传统诗美。《断章》作为卞之琳最为读者所熟知的作品,短小精炼但却意蕴无穷,解读《断章》也被看作是了解卞之琳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关键词:卞之琳;断章;古典诗美作者简介:胡可(1994-),女,汉族,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0-0-02一、诗人整体观照卞之琳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活跃于我国文坛的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他一方面接受西方象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0期2020-07-26

  • 冬日断章
    不出梦里曾经一曲断章,踩疼了谁的忧伤,又冷却了谁的痴情仰起头,期待一场盛大的雪飘只为,不让你看见我含淚的模样雨   季在一扇窗前触摸雨季潮湿的,不仅仅是心情檐下有风,在一串记忆中来来回回,且环佩叮当再次提到雨,提到那个夏天拥挤的句子,悬挂于角落伞花,以一种姿态注释疼痛深深浅浅的声音,漫过旧场景无孔不入从一场孤独走向另一场孤独抵达,只是一场沉默曼珠沙华的语言,石凳不懂影子喑哑了季节迷失的不仅仅是夏天光阴的故事入木三分

    金山 2020年4期2020-04-27

  • 雨景
    断章》拓展阅读——薄暮的雨声在檐前,在倚门人的心上。他是怅惆了,像送走一个远游客,又像在等候着谁。聪明的流浪子,该停下了,撑开旧时的油纸伞,仿佛归了家,一件风尘的薄衫,沾染几处的雨点。他是听熟了异乡的雨声,倚门人都看厌了,西天的晚云。 (选自《北大百年新诗》,臧棣、西渡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1 8年版)鉴赏空间方敬的《雨景》与卞之琳的《斷章》一样,意象清晰,具有直观的画面感。薄暮时候,客居异地的主人公面对雨景黯然神伤。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打在游子心上。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20年12期2020-03-10

  • 梦的解析:《断章》与《预言》之比较
    到梦境的影子。《断章》与《预言》两首诗都运用了梦境建构的手段,但若细论,《断章》以梦境建构的手段来阐释关于爱情和哲理的思考,而《预言》则是托梦境之笔来描绘纯情的青春追求。作为诗性的栖息之地,梦境为这两首诗的创作提供了一种诗意的手段。关键词:《断章》 《预言》 梦境建构 哲理一、梦境:作为一种建构手段梦境建构即作者通过梦幻想象的方式而创造出来的世界与事物或情节桥段,它为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技巧,比如《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就在曹操“梦中杀人”的桥段中运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6期2020-03-01

  • 瘦了月亮,肥了《断章
    瘦了月亮,肥了《断章》。白鹭如纸,写下诗情画意一行白鹭不仅因诗圣名句出尽风头,而且还因超凡脱俗的气质以及轻盈洒脱的身姿赢得人们青睐。朦朦胧胧、朝雾飘飘的旷原之野,白鹭来了。像来自蓬莱仙境的沉默舞者,又像游历江湖、浅吟低唱的诗人。它们以辽阔的苍穹为背景,以一首流传恒久的唐诗为引子,挟裹一股古朴之风翩跹而来。白鹭者“不大不小、不胖不瘦、不长不短、不浓不淡、不艳不素”此乃形也。白鹭不依附它物而生,崇尚自食其力,清清白白甘居烟雨一隅,把曼妙的身影连缀成诗歌,再用飞

    翠苑 2019年2期2019-04-30

  •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断章》认知诗学解读
    本文以卞之琳的《断章》为例,借助图形—背景理论对现当代文学中主题难辨的新诗进行认知诗学的分析。通过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断章》,对其进行创新性的解读,推动学界对于新诗中不确定主题的解读,为现当代文学中的新诗在语言学层面的研究作出一定的贡献。一、认知诗学在当下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很多研究者的前沿研究方向,在越来越多的跨学科研究的作用下催生出很多的交叉学科。认知诗学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它是认知语言学和文学在相互渗透研究、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2019-01-20

  • 小蜻蜓
    文非 马《断章》拓展阅读——满院子的鸟语花香阳光灿烂这只小蜻蜓却只顾在树荫底下全神贯注地阅读摊开的书页上一首后现代诗根本不理会我正用前现代的眼光盯着她高高翘起的透明的小尾巴构思(选自《〈上海诗人〉作品精选:2007—2017》,赵丽宏、季振邦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鉴赏空间卞之琳的《断章》,短短四行,两组意象,描绘了四幅画面,形象直观地揭示了宇宙万物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的哲理,构思新颖,结构巧妙。这首《小蜻蜓》同样短小精悍,令人回味无穷。作者以碎片

    初中生世界 2019年47期2019-01-11

  • 断章》及其英译本的主位分析
        要: 《断章》是现代诗歌的名篇之一,有多个英文译文。主位结构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主位结构理论对《断章》及其四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希望通过分析,能帮助读者对原诗及译本有更深刻的理解。关键词: 《断章》    英译本    主位分析《断章》,全文34个字,创作于1935年,是“新月派”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卞之琳的代表作,中国现代诗歌传诵最广的佳作之一。《断章》语言朴素、平实,但蕴含人生哲理,深受读者的热爱,同时受到包括杨宪

    文教资料 2018年33期2018-02-16

  • 断章》不断意蕴无穷
    诗人。他的名作《断章》虽然仅仅四行,却蕴藏着丰富的哲理,展示了开阔深广的境界,是卞之琳所追求的一种美好的精神家园的象征。关键词:不确指性:传统意象:精神家园卞之琳是中国现代诗史上一位重要诗人,他强调“诗要有别于散文”,“要显示内在的像音乐一样的节拍和节奏”,他擅长运用口语,而他内心的隐秘使诗歌含有丰富的哲理,其作品往往通俗易懂而又寓意深厚,耐人寻味。第一次知道卞之琳,是《断章》这首小诗。言其小,是因为才短短四行而已,比起卞之琳自己的其他作品以及别人的作品,

    魅力中国 2017年15期2017-09-16

  • 情在似有若无间
    学科中接触到的《断章》一诗,来源于作者卞之琳所创作长诗中的一个片段,所以被命名为“断章”,可就是这样短到只有四句的断章,却包含了无限深远的意蕴,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艺术空间,如同“魔方”一样,可以扮演出无数的可能、辐射出无穷的魅力,成为现代诗歌的经典。《断章》有情吗?有,但又不是特别清晰,读者从中读到的,是源于诗歌本身,也是源于自己的经历,很多情感都是属于猜测,而谈起这猜测的起因,又不能不提及作者的创作手法。一、多种猜测有人认为,《断章》所表达的,是一种哲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7期2017-07-12

  • 断章》意象的古典美及多解主题
    情结。卞之琳的《断章》只有三十四个字,简约却不简单,完满地体现了根基于古典的多层意境之美,其主题也有多种不同理解。一、意象的古典美《断章》中出现了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如桥、楼、月等。这些意象融合了传统意象的丰富内涵,造就出优美的意境,呈现古典美。1.桥美《断章》中的桥是小桥,架于涓涓细流之上,只容二、三人通过的小桥合乎该诗的逻辑推理,因为能让楼上看风景的人注意到“你”,足见你与桥的比例适中,在桥上能突显你的存在,所以桥的规模不能大,“小”桥最宜。而且原本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12期2017-01-07

  • 落下的断章
    吕子涵一我不擅长目送因为大地不介意目送二等秋雨一来到我就涂抹上细细的银丝然后,一个人走向城市三等瓦墙褪了在墙角下埋着的信笺也应黄了四安静的风安静地浮游因为它不想让我们知道它其实很安静五一壶水中的秋天没有别的颜色只有透明六这里还有冬天留下的沙砾以及夏天留下的冰一切的一切,有棵树在见证着七看着大雁再一次搬家原来我离南方也不远了八已经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去捡落叶了因为我的书签太少了九没有镰刀叫谁去收获叫谁去表演受伤的结局十我的确不想去清扫落叶请让她们在走之前能够追

    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11期2016-12-05

  • 断章〔组诗选三〕
    周所同断章〔组诗选三〕周所同马伦草原赋孤高、冷僻,闲人一样散漫;风里的羊群和马匹像排比句,随草浪起伏两只锦鸡三枚鸟蛋是遗世的秘密,也是递进的闲笔至于美,是看见先于想象或想象先于看见?都是对偶句被一座山举至空中远而独立,像万物拥戴的真理自我鉴定一生食素,喜欢粗茶淡饭不杀生也不想混入什么天堂有米充饥有水止渴就挺好的活得散淡,喜欢三尺清水养一片闲云。至于卑微和清贫就不说了,相似的人太多而我属虎,还藏着低吼长啸的花纹像两色笔,黑的犯错红的改正我喜欢这样写诗这样抹掉

    中国诗歌 2016年2期2016-11-26

  • 断章》主题多样性的文本世界阐释*
    00067)《断章》主题多样性的文本世界阐释*李汶璟(重庆工商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67)摘要:文本世界理论是认知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文本世界理论中的话语世界、文本世界和亚文本世界三层次将作者、文本和读者密切结合起来,以文本为分析对象,在兼顾作者的基础上,读者根据文本信息和已有的文本经验形成心理表征,构建不同的认知世界,对文本进行解读。运用文本世界理论对《断章》主题多样性成因进行统一阐释,验证了文本世界理论对语篇意义构建的强大阐释力,并揭示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7-18

  • 中国现代诗歌赏析之《断章
    孟凡灵摘 要:《断章》是“新月派”诗人卞之琳的代表作品,创作于1935年10月,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此诗含蓄蕴藉,但语言却极朴素、平实。以人人能懂的语词,写人人能悟却不能道尽的哲理与人生智慧,体现了诗人刻意求工的美学态度与追求。《断章》建行均齐,明显地体现了新格律体诗对诗人早期创作的重大影响。关键词:断章;意象;风景;朴素作品原文: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2期2016-05-30

  • 卞之林《断章》多义主题浅析
    海雁内容摘要:《断章》是著名诗人卞之琳的代表作,在中国现代诗歌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这首哲理诗在读者的欣赏与再创造中生发出丰富的审美意蕴。它是能充分体现现代诗歌艺术鉴赏多样化原则的典范佳例。半个多世纪以来评论家们亦从不同角度对其主题进行了阐释。本文通过收集和分析已有的研究资料,试对《断章》的五种多义观即相对观、爱情观、热爱生活观、参禅观、人际和谐观作一研究综述,以达到挖掘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和提高阅读鉴赏水平的目的。关键词:《断章》 主题 多义1935年10月,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5期2016-05-14

  • 凝视的虚像:戴望舒《雨巷》与卞之琳《断章》比较一则
    巷》与卞之琳的《断章》展现了凝视的神秘性。其共同的构造逻辑在于,诗语一直在隐秘的寻求交互凝视,但最终却走向了交错凝视,从而迷失在重重镜像之中。但《雨巷》通过凝视,将外在空间自我化,而无意使自我封闭在无限循环的时间幻象中;而《断章》则经由凝视,将内在自我空间化,却无意使自我陷入多重局面的空间幻象中。总而言之,基于对凝视的想象性建构,《雨巷》与《断章》分别开启了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诗化路径。关键词: 交互凝视;交错凝视;雨巷;断章中图分类号: I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2016-04-20

  • 信手拈来成“经典”——从选本看卞之琳《断章》的阅读接受
    3007)提起《断章》,卞之琳晚年回忆说:“这首短诗是我生平最属信手拈来的四行,却颇受人称道,好像成了我战前诗的代表作。”[1]真应了那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老话,卞之琳“信手拈来”的《断章》不但在当时受到李健吾等名家的青睐,还和作者反复讨论解读,而且在今天仍然是卞之琳知名度最高的作品,入选各种新诗选本,得到论者不厌其烦的解读阐释,成为不可多得的“新诗经典”。不过《断章》的经典化并不是直线发展,而是经历了一个起伏、曲折的过程。一《断章》创作于193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2期2015-04-23

  • 《左传》中的断章赋诗现象
    6)《左传》中的断章赋诗现象张艺赢(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断章赋诗在《左传》中十分普遍。所谓断章赋诗就是在特定场合,截取《诗经》中某句或某段,改变原有意意旨而赋予全新的意义。断章赋诗既是政治的需要,也是礼节上不可或缺的,有时还有讽谏作用。《左传》;断章赋诗;春秋先秦时期,诗歌舞乐活动十分发达,早期是只有上流社会的人才能够接触到的,后来孔子创办私学,才使得《诗经》能够被广泛认识,但是在孔子的观念中,《诗经》并不是可以随意提及和探讨的,这一点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2015-04-10

  • 四年孤独(断章
    波兰]四年孤独(断章)切斯拉夫·米沃什 [波兰]你因梦想而在这个世界上受苦,就像一条河流,因云和树的倒影不是云和树而受苦。你是刮在黑暗中又消失了的风,你是去了不再回来的风。你爱过希望过,但没有结果。你追求过而且几乎抓住,但世界比你更快。现在,你终于能见到你的幻影了,一切是多么古老,不可补救,而又空虚。荒废的时光,未被征服的顶峰,以及突然出现的卑劣。眼泪,眼泪。但是,我们后来才哭,在光天化日之下,决不恰在那个时候。名家名作欣赏“新能源杯”国际散文诗大赛征文选

    散文诗世界 2015年6期2015-02-27

  • 永远的断章(节选)
    首简练而隽永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多少诗评家围着这四行诗孜孜不倦地加以诠释,雄辩滔滔或者细语潺潺,都留存在中国现代诗歌研究的资料库里,至今依旧意犹未尽。我一读这四行诗,就会想起丰子恺的漫画——只有丰子恺的漫画,简洁而隽永,明白而深邃,刻画出一种心态之美——才能形象地道出《断章》的真谛。《断章》也许是卞之琳灵感瞬息迸发的印记,又是精微而冷隽的诗风的一次不经意的显现。这不是李商隐的“深情绵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4年20期2015-01-20

  • 旧材料新安排的结构意义——论《断章》的形式及其意义
    造能力。我们读《断章》很容易把诗人描写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看成是诗人对他经历到或观察到的实际经验的真实写照,这是对《断章》的误读。诗的最根本的任务并非客观事物的再现而是主观情感的艺术表现。《断章》不是诗人对一个现成画面的复写而是诗人创造出来的意象,这意象是诗人为他体验到和理解到的思想情感创造的某种外观,或者说是一种艺术符号的创造。我们对《断章》的误读包含着我们对诗的理解理念的错误。当我们把《断章》意象看成是对一个既成画面的再现时,“

    名作欣赏 2010年2期2010-08-15

  • 断章
    :卞之琳诗作:《断章》推 荐 人:王向峰推荐理由:物我关系、人我关系的思考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王向峰 评语:小议《断章》这是一首众说纷纭的诗,自1935年问世后,诗人与评论家各有不同解释,已成诗学公案。李健吾认为是人生的互相装饰,蕴藏无可奈何的悲哀情怀。诗人自己不同意李解,申明:“着重在相对上。”李说,与其把两种解释看成冲突,“不如说作有相成之美。”这是一首多义而无定意定解的寓意玄理诗。就诗的具象形

    诗潮 2009年11期2009-11-24

  • 从《断章》管窥卞之琳的哲思世界
    面深刻地阐释了《断章》的哲理意趣,从诗歌的题目、结构、选取意象的隽永涵义及其隐藏关联,着眼于诗中反复出现的“你”、“看”、“风景”,另辟蹊径地阐释本诗的哲学意味,以全新的视角引领读者达成对卞之琳“平淡中出奇、晦涩中见巧”诗风的深切体悟,探索多重变化视角在切入解读的彰显。关键词:《断章》 卞之琳 哲理诗中国现代白话诗之于古典诗词是伴着镇痛、撕裂而革命诞生的宁馨儿。它虽受到充沛的“欧风美雨”的滋养,但却与古典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也就是说,它有着丰厚的“中华文化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5期200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