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

  • 毛泽东:我想编一本《不怕鬼的故事》
    常重视,从选目到序文都亲自过问。书稿从古代笔记小说里选了几十篇和鬼魅斗智斗勇的故事,毛泽东让何其芳进一步精选充实书稿,遂成70篇,共6 万多字,每篇又相应进行了注解。初稿完成后,何其芳将其交给毛泽东审阅。1960 年,毛泽东看完初稿后提了一些修改意见。全书定稿后,毛泽东让何其芳先起草一个序文,再送给他过目。毛泽东亲自作序1961 年1 月初的一天,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了何其芳,再次商讨序文写作事宜。毛泽东建议:“除了战略上藐视,还要讲战术上重视。对具体的鬼,

    新传奇 2022年44期2022-11-23

  • 珠山昌水皆留情 ——新发现的两篇唐英撰写序文释读
    督陶官唐英撰写的序文,一篇为黄姓故友之妻撰的六十寿辰序(以下简称序文一),另一篇为浮梁梅潭吴氏撰的宗谱序(以下简称序文二),这对于了解唐英督陶之余的生活状态、交游范围及其心境有一定的帮助。两篇序文均未录入《陶人心语》、《陶人心语续选》,也未见有其他公开刊布,故录于此,以飨同仁。序文一纶老庚大弟尊阃李太君六秩寿序予自奉命督陶以来驻景镇历年,嗣榷淮关有年,今理浔阳关务又三年,予年不觉忽忽六十矣。回思初驻景镇,与邦人士晋接风流如昨,未尝不叹日月之易逝也。今三月三

    景德镇陶瓷 2022年2期2022-08-16

  • 序文入杂记的分类标准与演化轨迹
    ,却与序跋文、赠序文相异,既不依附于诗文,也不具备赠言饯别的功能,而是另为一体的记事之文。对于这两类与序文名同而实异的文章,今人多关注赠序文,对其体式、诞生、流变等多有探究,但对归入杂记类的序文着墨不多。本文以被前人选入杂记的序文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析同辨异,界定其文体性质,厘清其归类标准;另一方面溯其源头,探究这类特殊文章的形成轨迹。一、杂记中以序为名的篇目辨析以序为名的文章并非都是序跋之序,在序跋文之外,送人之文可以归入赠序,记事之文则可以归入杂记。吴曾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04-07

  • 一字千金故事多
    奘和尚撰写的圣教序文。怪事自有根由。当初玄奘从印度带回佛经,精心译成后,请李世民作了一篇序文。该序文加上太子李治所作的述记及玄奘的谢表,合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当时朝廷要将它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碑。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感到是佛教界的光荣,下决心承担此任。怀仁和尚经过到处寻觅,终于按序文把王羲之的字,一个一个地搜集起来,刻成了这块王羲之字体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传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1期2022-01-11

  • 艰涩的序跋之道
    希望说些好话,把序文发出来,也是为他的书作宣传。这也是人之常情。有些请我写序的作者,写作的水平确实不高,出一本书在他们也许是作了毕生的努力。对这样的作者,当然不能有不切实际的褒扬,但对他们追求文学的热情却也不能兜头泼上一盆冷水。这样的序,常常写得艰涩,有时实在是勉强为之,只能王顾左右而言他,谈一些自己对文学和写作的看法,赞扬作者热衷写作的态度,对书中的文字,反而是一笔带过。这样的文章,收在书中我也感到汗颜。对我的这些无奈和窘境,但愿读者能谅解。曾读余光中《

    民主 2021年7期2021-09-05

  • 什么叫卑贱?
    序的高手。他对于序文中自序的“吹牛”和他序的“拍马”一类恶习,十分厌恶。崔万秋是《大晚报》副刊主编,敬仰鲁迅,厌恶拉大旗作虎皮。一个叫曾可今的小文人出了一本诗集《两颗星》,“代序”署名“崔万秋”。崔万秋郑重其事地在《大晚报》《申报》刊发声明:曾可今的“代序”压根儿不是他写的,是曾可今本人操觚署了他的名。崔可秋對曾可今的小人行为一点面子也不给,让曾可今这个《新时代》月刊的主编出尽了丑,丢尽了人。刘江滨对花钱买序深恶痛绝。“这不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吗?这样的序铁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1年5期2021-06-02

  • 关于序的闲话
    者有很大的帮助。序文或在书前,或在书后,后来一般称书前为序、书后为跋。文学史上也产生了序跋的经典篇章,如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等等。现代文坛“盟主”鲁迅先生是写序的高手。他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序,称作“题记”“小引”“序言”“导语”不等。他的许多序文成为不朽的名篇,如《〈呐喊〉自序》,是阅读这部小说集的金钥匙,是研究鲁迅极为重要的资料;如《野草·题辞》,起首就是金句:“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1年2期2021-04-19

  • 明清易代之际寿序文研究 ——以吴伟业的寿序文为例
    528200)寿序文从序跋类文体发展而来,属序文类文体中的一种。古人喜赠人以言,故有赠序文,在此基础上,将所赠场景设定为寿宴,由此便产生了寿序文。学界对寿序文产生的时代略有争议,此处不做探讨,不过寿序文在明代真正勃兴。究其缘由,跟当时的社会风气有着极大的关系。每一种文体的产生与发展都有着某种社会行为的支撑。明代社会风气多表现为享乐之风,当然免不了各种聚会宴饮的场面。在这种场合,士人需要发挥其作用,于是出现了各种酬唱应和之作。一、明清易代之际寿序文的发展寿序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01-15

  • 论李世熊序文书写的现实关怀和道德关怀
    0007 )明代序文创作极为盛行,“其达官贵人与中科第人稍有名目在世间者,其死后则必有一部诗文刻集,如生而饮食、 死而棺椁之不可缺”[1],然序文在繁盛的同时,亦有不少流弊,如明末魏禧所言: “书之有叙,以道其所由作,或从而赞叹之,或推其意所未尽。 古者美疵并见,后世有美而无疵。”[2]至明末,不少士人对此有所反思与补救,如明末清初福建汀州府文坛领袖李世熊。李世熊(1602—1686),字元仲,别号媿庵,自号寒支道人,汀州宁化人。 他是古今中外学者公认的汀

    莆田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12-19

  • 李绂佚文《汀州府志序》考释
    署名为李绂的方志序文。此序文的落款时间为“乾隆十五年次庚午仲秋中浣”,而《穆堂初稿》《穆堂别稿》分别刊刻于乾隆五年(1740)和乾隆十二年(1747),因此该序文未被收入进这两部文集。目前,学界在对李绂的各项研究中,均未有人提及此篇序文,故而有必要对其进行考析。为便于说明问题,现将原文摘录如下:汀州府志序《周礼》:“小史掌邦国之志,外史掌四方之志。”志者,列国之书、诸侯之事也。说者谓后世变史称志,自陈寿始,不知寿盖有微意存焉。其称三国者,不与魏以统之正也。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12-04

  • 一字千金故事多
    请李世民作了一篇序文。该序文加上太子李治所作的述记及玄奘的谢表,合称《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12),当时朝廷要将它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碑。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感到是佛教界的光荣,下决心承担此任。怀仁和尚经过到处寻觅,终于按序文把王羲之的字,一个一个地搜集起来,刻成了这块王羲之字体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传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一千金。因此后人

    文史博览 2020年5期2020-11-30

  • 一字千金故事多
    请李世民作了一篇序文。该序文加上太子李治所作的述记及玄奘的谢表,合称《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此碑立于唐高宗成亨三年(612),当时朝廷要将它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碑。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感到是佛教界的光荣,下决心承担此任。怀仁和尚经过到处寻觅,终于按序文把王莪之的字,一个一个地搜集起来,刻成了这块王羲之字体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传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一千金。因此后人

    文史博览·文史 2020年5期2020-06-22

  • 韩愈送人序文中的儒学观念
    愈经常作送人诗的序文,在其中宣扬他的儒学观念。借助送人序文的传播形式,不仅使儒家学说得到进一步传播,同时也得以窥见韩愈自身的儒学观念。学界对韩愈送人诗序文之材料研究成果不足,本文从韩愈送人序文切入,梳理韩愈的复杂儒学观念及其形成原因。一、送人序文中对儒学的重视韩愈送人序文可归于赠序文一类。姚鼐的《古文辞类篆》将“序跋”与“赠序”分开作为独立的文体[1]1。赠序早已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活跃在文学领域。《韩昌黎文集校注》收录韩愈序文(含有个别诗作)共三十八篇,送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5-19

  • 清末方志《西藏图考》序文研究
    称“《图考》”)序文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书前的序文,包括崔序、丁序、黄序、顾序四篇他序。书序有介绍、评价、补充、阐明等功能,是全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又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是《图考》中特殊的存在。将四篇序文视作一个整体,通过对序文作者和文本书写的分析和考察,既能还原当时以川官为主的知识分子群体对藏事的关注与了解程度,又能更好地理解黄沛翘和《图考》的价值和意义。第二类是《图考》小序。《图考》中的小序包括有题小序《藏图小引》和位于卷之首、篇之首、或以

    吕梁学院学报 2020年6期2020-03-03

  • 序文相生”读懂词 ——《浅谈<扬州慢>教学思路的探索》
    词当然不能忽略其序文之间相存共生。例如,可以设置问题一:词的正文中写道:“过春风十里”,为什么不是小序中的“过维扬”?因为正文中的“过春风十里”,当然更有春风拂面的温暖之感。还可以追问:词的正文中写道:“清角吹寒”,为什么不是小序中的“戍角悲吟”呢?学生就会进一步思考,从而得出:诗词正文中的“吹寒”二字,似乎把扬州城如今的破败与荒凉都吹在空中,恰逢小序中的“至日”(冬至),更能表现出寒气弥漫于天地之间,营造出凄清的氛围。这样一来,学习全词的过程中,不断地“

    科学咨询 2020年3期2020-01-08

  • 关于序的闲话
    者有很大的帮助。序文或在书前,或在书后,后来一般称书前为序、书后为跋。文学史上也产生了序跋的经典篇章,如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等等。现代文坛“盟主”鲁迅先生是写序的高手。他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序,称作“题记”“小引”“序言”“导语”不等。他的许多序文成为不朽的名篇,如《〈呐喊〉自序》,是阅读这部小说集的金钥匙,是研究鲁迅极为重要的资料;如《野草·题辞》,起首就是金句:“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

    文学自由谈 2020年6期2020-01-02

  • 《圣泉宴》诗序为王勃所作考论
    得泉》,并未出现序文。其全诗如下:圣泉宴韵得泉披襟乗石磴,列籍俯春泉。兰气薰山酌,松声韵野弦。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兴洽林塘晩,重岩起夕烟。[1]元代收录情况跟宋代相似,诗与序分离,《唐音》并未出现序文,只收录了诗,诗题为《圣泉宴》[2]。明代对于王勃诗文的收录较多,主要呈现在崇祯年间张燮编著的十六卷《王子安集》和陆时雍《唐诗镜》中,二者均并收诗与序,题目均为《圣泉宴并序》,不同之处在于张燮本诗序末尾无“诗得泉字”四字[3]。诗的内容与《文苑英华》和《唐

    图书情报研究 2019年4期2019-11-23

  • 《增订海门联谱》《类联集古》
    一千八百多副。看序文,这本书上的对联,可能并非原著,似是丁家三代搜集的海门为主的一地古今对联。从序言看,这个《海门联谱》是早就有的,丁氏只是做了一些增删整理工作,因而书名有『增订』。『徧兹《联谱》』是到处搜集来增益《联谱》的意思,序文『惟我海门丁先生面拥百城,旁搜四库。鲁宫藏篆,洛诵千篇;汲家[疑为『冢』]遗书,暗窥三箧。』是具体描述他如何遍搜的。第一篇序文很可能是侄孙所写;而把稿子拿去付印的,可能是他的父亲,就是编者中的『侄』,他的父亲可能没等到书正式出

    对联 2019年8期2019-05-25

  • 试论王富仁序文的风格
    之一,王富仁作有序文多种。这些序言既有自序,也有为他人学术著述所作。自序是王富仁对自己学术观点的进一步补充、完善、说明和省察;为他人所作序,一方面是引领读者对所序著作的理解,同时更是王富仁进一步引申、深度阐述相关问题的重要平台。关键词:王富仁 序文 风格如果把春秋时期的《孔子诗论》称作《诗序》的话,序作为一种文体,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文体写作角度来看,序并不被当作必须掌握的重要的文章体式,但却一直非常富有生命力地、活泼泼地存在着,并有不少脍炙人口的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6期2018-10-20

  • 刘禹锡诗序研究
    ]刘禹锡;诗序;序文[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8)01-0190-03诗序是指由诗人自己(或其他人)写的、位于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主要用来说明作诗的缘由、宗旨和经过。由于诗序多数是由诗人本人亲自完成、较少杜撰和夸饰的成分,因此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不仅是研究诗人的生平、思想和创作的可靠资料,也是文学史、文体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唐朝是中国古典诗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诗序这种起源于《毛诗序》、受上古赋序、书序和文序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1期2018-05-25

  • 张耒的记序文研究
    ,发现关于张耒记序文的专题研究很少,只有少数几篇关于张耒散文的综合研究,以及关于苏门文人散文的综合研究和专题研究中,对其作过的简单论述。“序”是一种出现很早的文体,“记”大概产生于唐代,这两种文体在宋代都十分盛行。另一方面,由于“记”与“序”两种文体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在张耒的散文中,记序文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张耒集》中共收录他的记体文20篇,其中包括学记2篇,亭台楼阁记11篇,山水记1篇,其他种类的记6篇;收录“序”14篇,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2-09

  • 早期书法史著述 北窗读记
    的论述皆由记事的序文、赞颂的铭辞组成。每篇序文记述该书体的源流,著名书家及其传承,书家轶事,兼有比较的评论。四篇序文连贯起来,就是一卷上古至西晋的书法简史。《采古来能书人名》则以书家为本位。按朝代先后条列历代名家,记叙书家的籍贯、朝代、官职、擅长的书体以及书事,上及秦朝李斯、赵高,下至東晋王献之、王珉,凡六十九人,而提到的书家不止此数。同是简约的书法史,作者都是书家,何以体例截然不同?卫氏为汉代河东儒门。曹魏西晋时期,卫觊、卫瑾、卫恒三代是精通文字学的书家

    读书 2018年2期2018-02-08

  • 奇赏斋刻本考辨
    书坊名,《三续》序文并无“奇赏斋主人诠次”等字眼,其序文作于天启甲子初夏,落款印章为“明卿”、“古史氏”、“壬戌探花陈仁锡之印”。陈仁锡在其文集里以及同时期人对其生平的描述中,提及陈仁锡的书坊名有“无梦园”、“阅帆堂”、“潜确居”,无“奇赏斋”,故以一本伪托的书里提及“奇赏斋主人诠次”来判定“奇赏斋”为陈仁锡的刻书堂是有失妥当的。2 奇赏斋出版书目真伪考辨《无梦园初集》马四文目里收录了:《苏文忠公奇赏序》、《古文奇赏自序》、《续古文奇赏序》、《三续古文奇赏

    卷宗 2018年2期2018-02-08

  • 不忘少年意
    却因为一名少年的序文泛起墨香。一朝退尽寒潭水,但看暮山紫光凝。当晚霞自下而上地蔓延,水天分界线便模糊起来。此时,推杯换盏的人群已将所有喧嚣收敛干净,定格成繁华盛世下最纯粹的背景,而钟灵毓秀的自然之色也心甘情愿地成了陪衬,静待那个指点山水的少年。据史书记载,那日适逢重九佳节,都督阎公办此嘉宴,意在扬其女婿之才,甚至已令其事先有所准备。故题诗之时,仅王勃年轻气盛,不懂辞让,挥笔而就的辞章好像自高而下的春水,明明看似一发而不可收,却偏偏止于恰到好处。少年此举太过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7年6期2017-11-25

  • 不忘少年意
    却因为一名少年的序文泛起墨香。一朝退尽寒潭水,但看暮山紫光凝。当晚霞自下而上地蔓延,水天分界线便模糊起来。此时,推杯换盏的人群已将所有喧嚣收敛干净,定格成繁华盛世下最纯粹的背景,而钟灵毓秀的自然之色也心甘情愿地成了陪衬,静待那个指点山水的少年。据史书记载,那日适逢重九佳节,都督阎公办此嘉宴,意在扬其女婿之才,甚至已令其事先有所准备。故题诗之时,仅王勃年轻气盛,不懂辞让,挥笔而就的辞章好像自高而下的春水,明明看似一发而不可收,却偏偏止于恰到好处。少年此举太过

    恋恋中国风 2017年6期2017-11-14

  • 从黄宗羲的寿序文管窥其文章观
    1]从黄宗羲的寿序文管窥其文章观⊙车军敏[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黄宗羲作为明末清初重要的文学家、经学家、史学家,著作颇丰,所写作品题材多样,内容广泛。同时作为浙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对甬上诸学士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黄宗羲的寿序文为切入点,探讨其所阐发的文章观。从黄宗羲的寿序文中所管窥到的文章观有:强调文章的传世价值;倚重古文,轻鄙时文;注重六经对文学的影响。黄宗羲 寿序文 文章观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

    名作欣赏 2017年17期2017-06-19

  • 那是值得追求的事业和人生
    夜没睡,想了一篇序文,准备赠给他,当时叫人记了下来,然后召唐僧上殿,将序文递给唐僧说∶“为答谢你的功德,我想了篇序文,不知好不好。”唐僧忙叩头谢恩。……四大金刚驾着香风,带着唐僧师徒和白马返回灵山,连去带来,刚好八天。这时,灵山众神,都来听如来佛祖讲经,四大金刚领着唐僧师徒进殿,拜见如来,缴了金旨。如来把唐僧师徒叫到座前封职。唐僧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封为净坛使者,沙和尚封为金身罗汉,白马封为八部天龙,各归佛位,超脱凡尘。封职后,唐僧师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6年44期2017-05-31

  • 权德舆三篇唱和集序文的创作背景与诗学思想
    权德舆三篇唱和集序文的创作背景与诗学思想⊙杜光熙[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权德舆是中唐文坛由大历向元和过渡时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古文家、诗人。作为当时的文坛盟主,权德舆写作的大量集序文反映了大历、贞元时期的一些文学活动、创作风貌与理论观点。其中,《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唐使君盛山唱和集序》《韦宾客宅宴集诗序》三篇唱和集序文体现了儒家诗教观指导下的言志与缘情并重理念,既提供了唐代士人诗歌唱和的基本情况,也在理论上对唱和这一形式进行了一定阐

    名作欣赏 2017年8期2017-04-17

  • 神奇的汉字
    成后,请唐太宗作序文,再加上太子李治作述记及玄奘的谢表,通称《三藏圣教序碑》。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当时朝廷要把它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碑。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感到是佛教界的光荣,因此,下决心承担此任。经过怀仁和尚到处寻觅,终于按序文把王羲之的字,一个一个地搜集起来,成了这块王羲之字体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传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一千金。这个故事成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 2017年13期2017-04-14

  • 宋代私修医书序文特点初探
    0)宋代私修医书序文特点初探霍玲玉(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宋代医书数量丰富,统治者重视医学,崇医之心甚于以往,且宋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大大益于医书的出版,医书序文大量出现。私修医书序文数量不少,内容充实,对其序文特点的探析可以增加今人对医书序跋文献的了解层次。宋代;私修医书;序文特点一、宋代医书序文概述(一)宋代医书序文发展背景宋代是古代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经济、文化等若干方面都在此时期有了跨越式发展,医学的发展也不例外,正是“有宋一代于医学最为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2期2017-01-24

  • 一字千金
    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旁观的文人学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这个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应该是“独”字。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满意,怪他们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大人,阎大人心里暗想:“这分明是在敲诈本官,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 2016年39期2016-11-18

  • 书人茶话
    发现,刘海粟这篇序文竟然是抄来的,而且抄的还是大名鼎鼎的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郑板桥集》中的《十六通家书小引》也有一个自题的小引:板桥诗文,最不喜求人作叙。求之王公大人,既以借光为可耻;求之湖海名流,必至含讥带讪,遭其荼毒而无可如何, 总不如不叙为得也。几篇家信,原算不得文章,有些好处,大家看看;如无好处,糊窗糊壁,覆瓿覆盎而已,何以叙为!乾隆己已,郑燮自题。郑板桥的这通小引,名气很大,读者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两文不但思路一致,用语也基本相似,很多文字

    南方周末 2016-09-082016-09-08

  • 韩媒揣摩朝鲜新宪法内容
    会主义宪法最新版序文序文中“首领”金日成、“领导人”金正日等称呼被删除。韩联社称,朝鲜宪法修订版写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体现伟大的金日成同志和金正日同志思想和领导的主体社会主义祖国”。修订前的2013年版称呼金日成和金正日为“伟大首领金日成同志和伟大领导人金正日同志”。韩联社称,朝鲜宪法修订版中没有出现劳动党委员长金正恩的名字。宪法在新增第六章“国家机构”第二条“国务委员长”部分详细介绍了国务委员会委员长的地位和职责。今年6月,朝鲜召开第13届最

    环球时报 2016-09-052016-09-05

  • 最字诀
    话可说!”●最短序文欧阳修诗话集《六一诗话》的序文只有一句话,仅13字:“居士退居汝阳而集,以集闲谈也。”●最短古代小说晋代陶渊明曾写过一篇题为《陨盗》的小说,全文只有24个字:“蔡亟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入室,亟附床一呼,二盗俱陨。”●最短科幻小说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的一篇科幻小说,仅25个字:“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最短演说“二战”中,法国被纳粹占领,戴高乐将军在英国伦敦向法兰西人民发表演说,只讲了一句

    文苑·感悟 2016年5期2016-05-16

  • 《狂人日记》读法 ——内外叙述者“中间物”形象分析
    小说的特色正在于序文与正文所构成的矛盾这一结构之中。序文与正文为我们塑造了两个不同的狂人形象,序文在颠覆正文“狂人”的形象;但是,序文的外叙述者却又与内叙述者“狂人”的立场一致,他们都是作为“中间物”而存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这篇小说就像一个迷宫,亟待我们解决。狂人;新思维;外叙述者;内叙述者;中间物收录在《呐喊》集中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众所周知,《狂人日记》并不是鲁迅先生最好的小说,它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4-16

  • 隋唐序文发微
    与文化研究·隋唐序文发微赵纪彬 (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南新乡453007)序文在隋唐时期趋于成熟,呈现出全面繁盛的态势,其题写范围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文体,产生传奇序等新的序文。再者,隋唐序文类型相对完备,其中赠序及游宴序大量涌现,大序与小序兼而有之,自序与他序并存。隋唐序文的成熟,是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既与序文的属性有关,又与所处时代及其文学的全面繁荣密切相关。隋唐;序文;成熟一、隋唐序文的成熟历经先秦时期的萌芽、汉代的成型、魏晋南北朝的深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3-07

  • 论著作序在文学传播、接受中的特点与作用
    100021)序文与文学传播和接受的关系,大致包含以下两个层次。首先,序文作为一种文体,最初诞生于经典阐释学,本身就是文学接受的产物。早期序文如《诗》序、《书》序,均是秦汉时期学者对于儒家经典文献进行阐释的成果。“《书》列典、谟;《诗》含比、兴,若不先序其意,难以曲得其情。故每篇有序,敷畅厥义。”故而序文从诞生之初,就和文学接受结下了不解之缘。其次,序文是一个类型丰富的文体范畴,从序文与文本关系的角度划分,可分为与文本关系密切的著作之序(如解经序、集序、

    中国文学研究 2015年3期2015-11-14

  • 魏晋南北朝序文刍议
    摘要:与先秦两汉序文比较而言,魏晋南北朝序文进入深入发展阶段,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均有一定的提升。一是书写范围进一步扩大,于该时期首次出现的志怪与志人小说被题写有序文;佛典序文数量有所增加;吊文序、铭文序、诔序、碑文序、祭文序、哀辞序、哀策序等新的序文类型层出不穷。二是艺术特色进一步提升,呈现出骈文化的倾向。三是与文学理论的关系进一步强化,成为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载体。四是抒情意味浓厚。所有这些既是序文自身发展的结果,又是受外部因素影响的结果。关键词:魏晋南北

    西部学刊 2015年10期2015-11-09

  • 读书说序
    的时候也总是先把序文看过,然后参酌序文中关于题旨、关于背景、关于内容的提示去读正文。书序不出彩,读了让人提不起精神,书被弃置不顾,我想这也是大家都有的经历。大学学英文时,曾经读到一篇名为“How to Study”的文章,也是教人在读书前先阅读“preface”(序文),可见外国人对书序的看法与中国人差不多,都知道它对阅读的帮助。不过比较起来,我觉得中国的古人更懂得书序的妙处,不仅将它本有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还巧妙地把序文作为展现其才情,披沥其肝胆、怀抱的

    书屋 2015年11期2015-09-10

  • 韩柳序文之比较
    ,韩愈和柳宗元的序文在二人散文中占有重要地位,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上同中有异,韩文“雄奇”,多记事说理,表达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而柳文“峻洁”,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多揭露吏治的腐败,阐述为官之道,表现自己既渴望出世又追求淡泊的矛盾心理。关键词:韩愈;柳宗元;序文;赠序文一、柳宗元的记序文记序,意即记录的序文。柳宗元最有名的记序文是《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和《愚溪诗序》。前者主要论述偕文之趣和文章须有益于世的观点,感情真挚,语言朴素直白,议论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9期2015-05-30

  • 小序,不容小觑
    着重要的价值。其序文这样写道: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5年2期2015-03-27

  • 黄宗羲寿序文刍议
    志类等等,其中寿序文是黄宗羲散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陈乃乾编修的《黄梨洲文集》中留存至今的寿序之文尚有19篇,考其全集共有23篇寿序文,相较其在经学和史学方面的著作真是沧海一粟,然而黄宗羲寿序文中也有许多优秀之作,是我们研究黄宗羲散文值得重视的。一 黄宗羲写作寿序文的原因和方式寿序文是应运于生日之礼而产生的一种应酬文学。清方苞先生在《张母吴孺人七十寿序》中称:“以文为寿,明人始有之”,[1]寿序文是从明代开始流行起来并成为一种时代风气。虽然在这之前文人集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5期2014-04-01

  • 晁补之序文研究
    0041)晁补之序文研究岳振国(西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成都 610041)晁补之《鸡肋集》中的序文题材多样,书序、画序、字序、赠序等诸体皆备,其序文或叙友谊、或道别情、或劝德行,内容充实丰富,感情真挚深沉。同时序文中也寄寓作者对世事人生的看法,见解精辟,思致深邃,文章融叙事、说理、言情于一炉,情文并茂,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取得较高的成就,对后世作家序文创作产生重要影响。书序;画序;字序;赠序一北宋文学家晁补之善作序文,书序、画序、字序、赠序皆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3-31

  • 论黄宗羲寿序文的内容及其艺术特征
    不扣的文学家。寿序文是黄梨洲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23篇,数量相比其在史学、经学方面的著述真是九牛而一毛,但是其中却不乏佼佼之作。笔者通过内容和艺术特征两方面对黄宗羲的寿序文进行分析论述。一、黄宗羲寿序文的内容首先,作者通过寿序文来述交情。在《张母李夫人六十寿序》中明确指出自己写寿序目的也是为了述交情、论学术,不为应酬刻启之文。“……年来刻启征文,填门排户,不异零丁榜道,……”[4]506表明写寿序文成为一种时代风气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不得不写的无奈之下,“

    语文学刊 2014年4期2014-03-13

  • 略论汉代序文之新变
    00071)汉代序文序文发展史上处于特殊阶段,它上承先秦时期的萌芽,下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序文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序文趋于定型,相关文献得到了整理,并且在内容、形式、功能等方面日益完善,其价值也得到进一步认可,特色进一步彰显,于多处求新、求变。这种新变由内外多种因素促成,于此一一论之。一、整理《尚书》西汉时,官方组织人力整理《尚书》,致使遭遇秦始皇焚书之祸而销毁的《尚书》重现于世。此举在序文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从《尚书》的内容来看,其中确实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3-03

  • 陶渊明诗文序研究
    ,次事。”最初的序文,就是对书、文等著述进行说明的文字,即所谓序跋之文。如《毛诗序》,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班固《汉书》中的《叙传》等。魏晋南北朝是序文创作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序文由著述的附庸渐成独立的文章。文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诗赋序创作,并开始表达自己的文学观念、审美追求,一些优秀序文,渐由某部著作或某一诗文短小的说明性文字发展为具备了相当艺术性的文学作品。虽然这一时期序文写作数量并不繁盛,但是序的写作形式明显趋向成熟:序内容的丰富,他序、自序、

    焦作大学学报 2013年1期2013-08-15

  • 民间流传欧阳修之佚文《郭氏族谱序》辨伪
    者几无二异。这篇序文当今各大版本的欧阳修全集均未收录,学界也不见有人评议。该文真实性何如?是否欧阳修散落民间的佚文呢?笔者认为可疑,详述如下,以求教于方家。一从来源上看,这两篇序文(实为一篇)都是民间族谱记载或宗亲会之类网站发布的,缺少其他文献支撑依据。比如本文开头提及的 《郭氏族谱序》,是笔者目前见到的没有被收入欧集的纸本序文,刊于道光五年《梅洲郭氏重修族谱·古今谱序》首端,而网络版署名欧阳修《郭氏族谱序》(或《麻冈旧谱序》)则是出现在各地的郭氏宗亲会网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5期2013-04-20

  • 略论六朝文学图书的编辑体例
    范意义。四、附加序文在编辑过程中附加序文,虽起源甚早,但于六朝之前,却不多见。从现存文献来看,先秦时期,《易·序卦》堪为序文的雏形,《诗序》、《尚书序》为序文之发扬光大者。秦汉之时又有《吕氏春秋·序意》、《淮南子·要略》、《史记·太史公自序》、《法言序》、《汉书·叙传》、《说文解字·叙目》等序文。这些序文的特点是由本人写成,并且附录于作品之中。因此,内容自由宽泛,形式不拘一格。如《法言序》只列举了各篇要旨和排列顺序,内容比较单纯,而《太史公自序》却包括司马

    文艺评论 2012年10期2012-08-15

  • 序文之体与古今嬗变
    版)、 王玥琳《序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等,其中仍有诸种问题值得商榷,下文将一一展开。当今学界,或将其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给予使用,*如郭坚的《古代“序跋”浅说》(《阅读与写作》2003年第3期)、 何玲《文必有诸其中——韩愈书、 序类文章浅论》(《社科纵横》2006年第7期)等文章。或对其中的数种分体,出现许多矛盾的解说。*将诗集序划归在诗序的范围内,如昝风华《六朝“诗序”管窥》,《济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又有将诗序与游宴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期2012-04-13

  • 生命意识的觉醒 ——简论《兰亭集序》中的“痛”与“悲”
    结合、文质兼美的序文。整篇序文的感情脉络也是很清晰的,这从文中关键性的语句中不难看出,如“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但是,笔者在听评此课时,发现有不少老师对“痛”与“悲”存在一定的误解,他们认为“痛”与“悲”所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都是因生命的易逝而生发的惆怅和感伤,两者没有什么区别。其实不然,在我看来,“痛”和“悲”两字在课文中所表现的内容是有区别的,但两者又都表现出作者生命意识的觉醒。兹作简要论述。何谓“痛”?首先要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分析,

    中学语文 2011年36期2011-08-15

  • 论陶渊明的诗赋序文
    了公正的评价。而序文为散文之一体,灵活多样,长短不均,而《桃花源记》则为陶渊明的上乘佳作,是散文之精品。一、从诗序到魏晋之序文文前写序,以言所次,首为诗用,文后为之。万陆在《中国散文美学》中说:“序,系写在一部书或一篇诗文前边的文字,《文章缘起》释:‘序者,所以序作者之意,谓其言次第有序,故曰序也。’序又写作‘叙’、‘绪’,徐师曾说‘言其善叙事理,次第有序,若丝之绪也。’ (《文体明辨》)……序起于汉代,如按作者分,则有自作与他人所作两种。自序的最早名篇是

    名作欣赏 2011年26期2011-08-15

  • 王勃序文之探
    有新时代的特点。序文是王勃骈文中最有声色的一部分,其文结合个人际遇,内容相对充实,情感抒发浓烈自然,于六朝骈文之外,别开高华、阳刚之气。关键词:王勃;骈文;序文中图分类号:I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09)01005705王勃一生短暂,仅二十余个春秋,留下的篇篇华章,千古之后仍熠熠生辉。王勃生活、创作于高宗朝,这是体验、感受贞观之治成果的特殊时期。勃年少而仕,却因《檄英王鸡文》、“交构”之罪而逆转,远离都城,与其他有才华的文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1期2009-05-07

  • 萧伯纳的回信
    请老先生给新书写序文的作家更多,有的干脆只求他赐两三百字做做宣传就够了。萧翁回信说他的读者花钱买他写序的书不可花冤枉钱,因此,他写的序文从来不短于三万字,再说,读了我写的序文,谁还愿意读你的烂书?【素材解读】“读了我写的序文,谁还愿意读你的烂书?”富有爱心与耐心的萧伯纳,说出此语,痛快淋漓,给这“投机者”有力的回击,其实也是最为真诚的忠告。【适用主题】爱心、耐心、投机取巧、忠告、质量……(薛海潮荐稿)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8年17期2008-10-17

  • 为历史留下文本
    次看到。邵先生在序文中坦白承认:“在我,无论违心的或真诚的认罪,条件反射的或处心积虑的翻案,无论揭发别人以划清界线,还是以攻为守的振振有词,今天看来,都是阿时附势、灵魂扭曲的可耻记录。”“在我,这是可耻的十年。”因此他把书名定为“人生败笔”,副题是“一个灭顶者的挣扎实录”。邵燕祥是“右派”,“文革”中正宗的“牛鬼蛇神”,他在自己的文字中极尽挣扎之能事。用今天的眼光读这本书,满纸是荒唐可笑的文字,可对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从字里行间读到的是极为复杂的人生感

    读书 1998年8期1998-07-15

  • 无权的知识与无知的权力
    颤的心灵。作者在序文中写道:“在干校,农活和盖房等劳动,虽然艰苦沉重,但很快就适应了,说明知识分子在这方面既不弱,也不笨,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政审运动……有的人受不了屈辱和冤枉,甚至轻生自杀;有的人被批斗得形销骨立,两眼发呆。笔者也是无数接受隔离审查和批斗的‘牛鬼蛇神之一,亲自体会到长期处于非人状态下的痛苦、恐惧、屈辱与无奈的心情。”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的诗句:“写不完的交代,有嘴难辩;听不完的帮助,有口难咽。”序文中还说:“干校周围的风景非常美丽。自然的美丽风景

    读书 1998年11期199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