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腔

  • CTA诊断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分型及评估临床症状的价值
    假两腔,部分伴有真腔或假腔血栓形成;(2)既往无肠道手术史;(3)入院后2 d内完成CT、CTA检查,需要行DSA检查者于CTA检查次日完成DSA检查;(4)能配合完成相关检查;(5)患者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 (1)神经系统疾病者;(2)伴有主动脉夹层或其他内脏动脉夹层者;(3)医源性或创伤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者;(4)血液系统疾病患者.1.2 方法 仪器为美国GE optima CT680 Quantum CT机器,患者平躺,扫描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扫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3年10期2023-06-11

  • 主动脉夹层合并灌注不良综合征
    机制如下:①AD真腔灌注分支动脉血管,导致夹层累及范围扩大、收缩压升高、心率加快以及外周阻力降低,加剧假腔(高压)和真腔(低压)之间压力梯度导致真腔塌陷,阻塞分支动脉开口;②主动脉撕裂的内膜覆盖分支动脉开口,导致重要脏器缺血。静态型MPS是由于病变累及分支血管,内膜破裂、卷曲或假腔血肿形成从而阻塞、压迫真腔,导致分支动脉血液淤积,血液呈高凝状态,加速血栓形成,故静态型阻塞以血管狭窄与闭塞为特点。上述两种类型并存时,则称为混合型MPS。根据分支动脉形态学和血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4期2022-11-11

  • 真腔覆膜支架点状植入联合假腔内栓塞技术治疗腔内修复术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技术方法主要通过真腔修复夹层动脉瘤,亦有国外学者提出“糖果塞”(candy-plug)技术等直接行假腔内干预以促进假腔血栓化,但仅局限于胸降主动脉段。本中心在总结上述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真腔覆膜支架点状植入联合假腔内栓塞技术(spot stenting combined with false lumen endovascular occlusive repair,SS-FLEVOR),治疗特定 TEVAR术后远端夹层动脉瘤病人并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5期2022-11-10

  • 基于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胸主动脉夹层血流定性和定量分析
    ,右肾动脉血供经真腔-RT1-假腔灌注,胸主动脉段假腔完全血栓化,RT1处假腔内仍有血流灌注。病例2合并3处继发破口(RT1、RT2和RT3),术前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均由假腔供血,左肾动脉由真假腔骑跨供血;术后随访12个月,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血供经真腔-RT2-假腔灌注,左肾动脉血供经真腔-RT3-假腔灌注。病例3合并2处继发破口(RT1、RT2),均位于髂动脉段,术前左肾动脉由假腔供血;术后随访32个月,左肾动脉灌注不良;胸主动脉段真腔完全重塑,腹主

    上海医学 2022年6期2022-08-19

  • 超声评估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后不同受累分型的肾血流灌注变化
    动脉受累情况分为真腔型、假腔型、肾动脉受夹层累及3型,并认为不同分型对肾损伤的影响有明显差别[2-3],然而目前按此分型探讨血供来源的肾脏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较少。由于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前后真腔和假腔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其供血器官的血流灌注也随之变化。目前超声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可以无创、便宜、灵活地在监护室行床边检查,通过频谱多普勒测量肾内血流动力学参数。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通过超声测量肾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预测急性肾损伤[4],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5期2022-06-14

  • 微导管远端穿通技术成功恢复急性闭塞迂曲左回旋支血流1 例
    变到达LCX远段真腔。充分预扩张近段病变后释放Firebird 2 2.5 mm×18 mm支架,复查造影见支架近端移位进入LM,支架远端夹层。立即送入TIVOLI 2.5 mm×10 mm支架至前一支架以远端,接力释放覆盖夹层,恢复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 n f a r c t i o n,T I M I)血流分级Ⅲ级,再用Q u a n t u m 2.75 mm×15 mm球囊以16 atm(1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3期2022-04-06

  • 一期Hybrid Ⅲ型技术治疗存在降主动脉远端破口合并脏器灌注不良的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的早期疗效
    破口导致假腔压迫真腔,是腹腔脏器及下肢MPS 产生的重要因素。根据2020 年《杂交技术治疗累及弓部主动脉病变的中国专家共识》[9],我们对降主动脉远端存在破口的ATAAD 合并MPS患者,采用Hybrid Ⅲ型技术的手术策略,封闭降主动脉破口,针对FET 以远降主动脉的进一步干预或能以改善ATAAD 合并MPS 患者的预后。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20 年4 月至12 月接受一期Hybrid

    中国循环杂志 2022年3期2022-03-31

  • 绕行钙化斑块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技术开通左前降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1 例
    造影提示导丝位于真腔。尝试跟进Corsair微导管困难,以NANTO法退出微导管后,经GAIA Second导丝先后送入mini TERK 1.2 mm×8 mm、TAZUNA 1.25 mm×10 mm预扩张球囊至闭塞处,以12~22 atm(1 atm=101.325 kPa)反复扩张仍无法通过。后使用mini TERK 2.0 mm×15 mm预扩张球囊于第一对角支内锚定,球囊仍无法通过闭塞处(图2)。使用mini TERK 1.2 mm×8 mm预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1期2022-02-18

  • 支架复合装置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伴分支血管灌注不良
    ,按照近端锚定区真腔具体直径值选择支架直径,通过22F动脉鞘导入支架输送系统,选择大于锚定区主动脉直径10%~20%的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美国Cook Medical公司生产)植入,长度约为15~20cm,支架释放时需注意患者收缩压应在80-100mmHg(1mmHg=0.133kPa),完成释放操作后需确保近端支架与主动脉壁贴合紧密。1.2.2 复合装置组 采用支架复合装置(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腹主动脉裸支架,美国Cook Medical公司生产)治疗。近端

    浙江实用医学 2021年3期2021-12-08

  • 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修复术后主动脉重塑
    破口,在恢复夹层真腔血流的同时隔绝假腔血流,促进假腔血栓形成并机化吸收,即主动脉重塑,从而避免假腔持续扩张甚至破裂[2]。然而TEVAR术后主动脉形态学变化相关研究少有报道[3-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单中心TEVAR治疗的急性期TBAD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观察术前、术后主动脉真假腔直径、总直径及假腔血栓化动态变化,总结主动脉重塑情况及规律。1 材料与方法1.1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急性期TBAD(发病至手术时间≤14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1年11期2021-11-15

  • 正向夹层再入真腔技术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正向夹层再入真腔(antegrade dissection reentry,ADR)、逆向导丝开通(retrograde wiring,RW)和逆向夹层再入真腔(retrograde dissection reentry,RDR)技术[1-2]。近年来,Stingray球囊辅助下ADR因其安全高效受到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提高ADR的成功率和效率,减少ADR相关并发症,国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专家共同撰写《正向夹层再入真腔技术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年10期2021-11-10

  • 血管内超声在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断导丝位置与血管真腔的空间关系并指引导丝穿刺,还有助于指导器械选择与支架置入并优化最终结果[3]。2018年中国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制定的CTO病变介入治疗推荐路径中,推荐将IVUS指导作为近端纤维帽不清晰CTO病变的首选策略,并作为缺乏ADR/逆向条件或失败后的后备选择(图1)[4]。本文结合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及作者经验,简要介绍IVUS在CTO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图1 CTOCC的CTO-PCI推荐路径1 IVUS在CTO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年9期2021-10-12

  • 腔内修复小真腔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合并脏器缺血的临床分析
    胸腹主动脉处血管真腔受压,形成真腔小而假腔大的形态,由此造成的脏器缺血发病过程急骤、缺血病变范围广泛、侧支循环代偿不良等原因会造成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2]。并发截瘫患者的病死率为100%,并发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为67%,并发肾脏和肠道缺血患者的病死率为50%~90%,并发下肢缺血患者的病死率为33%[3-4]。目前,由于外科手术治疗的创伤大、风险高,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已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5期2021-09-11

  •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灌注不良的腔内治疗1例
    造影示:假腔大,真腔受压坍陷,腹部重要脏器动脉分支,如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均为假腔供血,且肠系膜上动脉起始约1.5 cm后血流中断。遂于第1破口处释放胸主动脉覆膜支架34 mm× 200 mm Val‑iantTM(Medtronic 公司)。术后造影,可见真腔明显扩大,但未见腹腔内脏动脉显示。遂行主动脉内膜开窗术,即在支架远心端和腹腔干动脉开口之间的中央处经真腔采用房间隔穿刺针(St.Jude 公司)穿刺破膜到假腔,随后予顺应性球囊(Medt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7-04

  •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血管重塑的血流动力学仿真分析
    上动脉、左肾动脉真腔供血,右肾动脉真假腔供血。于2016年1月21日接受TEVAR治疗,所用支架为32-28-160 mm (Lifetech,China),术后随访32个月。在第18个月时因腹段真腔持续塌陷并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中度)症状遂决定二次干预,应用支架移植物封闭腹主动脉和髂动脉段残余裂口,腹段真腔重塑有所改善。病例2,47岁男性,入院诊断: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术前CTA显示夹层主裂口位于LSA以远22 mm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7-01

  • 超声引导下准分子激光消蚀术治疗股腘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可开通病变段血管真腔,并实现管腔减容。本研究评价血管外超声(extravascular ultrasound, EVUS)引导下ELA治疗FPA复杂 CTO的效果及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纳入2018年1月—2019年6月41例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接受EVUS引导下ELA治疗的FPA CTO患者,男28例,女13例,年龄37~76岁,平均(68.2±11.8)岁;其中18例严重间歇性跛行,11例下肢静息痛,12例下肢坏疽或溃疡;29例合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年5期2021-05-31

  • 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真腔次全闭塞治疗 ——单中心病例系列报道
    胸腹主动脉处血管真腔受压造成的脏器缺血(Ao型缺血),AD撕裂累及某脏器血管造成受累血管真腔被假腔所压迫引起的缺血(Br型缺血)。Ao型缺血往往由于发病过程急骤,缺血病变范围广泛,侧支循环代偿不良等原因造成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共收治39例急性B型AD真腔次全闭塞患者,现分享诊疗经验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9例急性AD患者。男∶女为30∶9,年龄26~78岁,平均(47±21)岁,发病时间3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1年5期2021-05-20

  •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
    (70%或以上)真腔狭窄,7例真腔已完全闭塞,余7例真腔通畅或仅有轻度狭窄;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存在轻度扩张,最大直径(9.1±2.1)mm。夹层距SMA开口(15.8±10.7)mm,其中28例夹层距离SMA开口不到2 cm。夹层长度(45.9±20.4)mm。16例(45.7%)存在夹层动脉瘤,21例存在分支血管受累的现象。按Yun等[7]分型:Ⅰ型1例,Ⅱa型13例,Ⅱb型16例,Ⅲ型5例。合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1年6期2021-03-28

  • 复杂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防止覆膜支架误入假腔的手术经验
    个破口位置,远端真腔的内径大小,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双侧肾动脉起自真腔或假腔,测量近端病变距左侧锁骨下动脉的距离。通过心脏超声、颈部血管彩超进一步评估心脏功能及颈动脉和椎动脉供血情况。所有病例中TEVAR联合杂交术6例(TEVAR联合颈部分支血管旁路术5例,TEVAR联合升主动脉到无名动脉、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旁路术1例),其余为单纯的TEVAR手术。所有手术中,支架远端放入假腔的3例,由于术前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在支架远端加用支架,将支架引入

    山东医药 2020年5期2020-12-29

  • MSCTA在主动脉夹层、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曲或平直。27例真腔强化较假腔明显,2例由于触发扫描,定位于假腔,导致阈值出现滞后,真腔显影时已是动脉晚期;假腔大于真腔9例;真腔大于假腔13,真假腔均衡型7例;27例主动脉夹层病例中,真腔与假腔大小取决于病变发展程度,以及真假腔内压力大小而定。MPR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起始、定位、形态的诊断价值较高,对主动脉腔内内壁溃疡及血栓显示清晰;CPR可以将不同平面结构利用描线的方法显示在同一层面上,即所谓“血管拉直”。结合两种以上二维和三维重建技术,可以从多角度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0期2020-12-17

  • CTO病变新技术研究进展
    超声指导前向主动真腔寻径(IVUS-ATS)IVUS引导下主动性真腔寻径,是一种开通复杂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创新技术[9]。ATS技术的优势在于不仅有明确导丝是否位于真腔内的传统“诊断功能”,还具有明确真腔方向,以利“靶向”调整导丝刺入真腔从而开通CTO的“治疗功能”,从而提高复杂CTO PCI的成功率,同时有助于避免大的分支闭塞、冠脉穿孔等严重并发症。IVUS-ATS是一种在前向平行导丝技术未成功到达远端真腔时启动的主动真腔寻径技术,步骤为:①送入第1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5期2020-07-12

  • 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疗效
    ]分型标准I型:真腔和假腔均通畅,假腔有入口和出口;Ⅱa型:真腔内血流通畅,假腔有入口,没有出口;Ⅱb型:真腔内血流通畅,假腔内血栓形成;Ⅲ型:真腔假腔均闭塞(图1)。本组Ⅱa型5例,Ⅱb型5例,Ⅲ型1例。1.3治疗方法1.3.1 术前准备 本组11例患者经确诊后,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静脉营养、低分子肝素抗凝、解痉镇痛等基础治疗,并完善相关介入术前准备。图1 Yun影像学分型示意图1.3.2 介入手术 经股动脉或左侧肱动脉入路,经鞘引入5F猪尾导管(美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3期2020-05-21

  • 超声与1.5T MRI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位置、撕脱范围、真腔/假腔鉴别及主动脉分支、主动脉瓣、心包等受累情况。1.2.2 1.5T MRI:患者取仰卧位,采用GE公司提供的Signa HDx1.5T核磁共振扫描仪,应用体表线圈并开启心电、呼吸触发门控模式,行轴位(FOV40,层厚5mm,矩阵256×256)、冠状位(FOV35,层厚1.5mm,矩阵128×256)扫查,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水平至髂内外动脉分叉水平,平扫采用T1加权成像自旋回波序列(T1WI SE,TR=800ms,TE=10ms)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11期2019-11-19

  • 血管内超声指导前向主动真腔寻径(IVUS-ATS):一种开通复杂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创新技术
    丝具体位置及其与真腔的空间关系,在CTO介入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虽然在欧美主流的杂交(Hybrid)技术流程图中尚没有IVUS的地位(图1A)[2],但在近期亚太CTO俱乐部制定的技术流程图中[3],IVUS指导已被视为没有合适的ADR/逆向条件或失败后的最终选择(图1B)。1 血管内超声指导(前向)主动真腔寻径(IVUSATS) 技术的产生、命名演变及特点在当前主流CTO介入技术中,无论是前向或逆向途径,CTO导丝技术均是其核心,导丝能从近端血管真腔穿

    中国循环杂志 2019年5期2019-06-04

  • 降主动脉真腔人工支架血管置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研究
    的:探讨降主动脉真腔人工支架血管置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降主动脉真腔人工支架血管置入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 降主动脉真腔人工支架血管置入术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疗效Clinica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28期2019-01-20

  • 正向入口不明CTO病变的处理策略和器械技术
    引导下确定入口,真腔寻径在无残端、正向入口不明或者发出分支后闭塞的CTO病变中,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的导丝技术是开通CTO的一种安全高效的策略[5,6]。IVUS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是IVUS能较精确的将血管管腔、斑块大小、斑块分布情况以及病变的复杂程度等病变部位的信息呈现出来,有利于帮助术者准确找到闭塞段的入口,方便确定导丝的进入点。第二个是IVUS能从血管腔内对血管壁进行实时显像,当导丝不幸进入内膜下后,在IVUS的指导下能提高导丝重新扎回真腔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6期2019-01-04

  • 主动脉夹层的CTA表现分析
    (图2) 假腔>真腔42例(89.4%),真腔 > 假腔 5 例(10.6%)。2.4 充盈对比剂后真假腔内密度比较 腔内密度真腔 > 假腔41例(87.2%),真腔=假腔5例(10.6%),假腔>真腔1例(2.1%)。2.5 真假腔位置关系 DebakeyⅠ型30例,升主动脉处假腔位于右侧26例(86.7%),主动脉弓处假腔位于前上方24例(80.0%),降主动脉处假腔位于左侧28例(93.3%);DebakeyⅡ型7例,升主动脉处假腔位于右侧6例(85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年6期2018-12-17

  • 开窗支架治疗慢性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的现状
    假腔内血栓形成,真腔扩大。但约30%远端会发生假腔的瘤样扩张[1-2],IRAD研究甚至发现有高达62.7%的扩张率[3]。远端破口是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如何处理慢性夹层的远端破口成为主动脉夹层治疗的重要课题。开窗支架是处理此问题方案之一,近年在少数大中心开始开展,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旨在探讨慢性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处理的相关问题,以及开窗支架应用的思路和实践。1 慢性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处理的必要性及适应证1.1 必要性主动脉夹层往往具有多破口,在急性期主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8年6期2018-07-10

  • 裸支架植入治疗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临床研究
    肠系膜上动脉主干真腔置于终末远端分支,顺导丝植入裸支架,覆盖范围超出破口两侧5 mm以上。多数患者使用直筒自膨式裸支架,其中1例(编号7)因肠系膜上动脉近端主干与远端分支锚定血管直径相差较大,应用颈动脉裸支架。对于隔绝效果不佳,且不影响分支供血者,使用可控弹簧圈进行假腔栓塞。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100 IU/kg,ih,q12 h)抗凝1周,并以氯吡格雷(75 mg,po,qd)长期抗血小板治疗。1.2.3 观察指标临床表现:进食后腹痛、腹胀、背部疼痛等不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2期2018-05-22

  • MSCT血管造影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
    位置、夹层范围,真腔是否狭窄、假腔有无血栓形成、是否合并假性动脉瘤、分支血管有无受累、肠管有无缺血;MPR图像观察腹腔干起始部有无狭窄,腹腔干与腹主动脉夹角。当两名医师诊断有差异时,相互讨论并得出统一意见,并将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2 结果2.1 SISMAD 的临床表现46例SISMAD患者中合并高血压6例,动脉粥样硬化9例,有腹部肿瘤手术史5例,腹部外伤1例。主要症状均为腹痛,突然发病36例,潜伏发病10例,其中上腹痛14例,脐周痛7例,定位模糊2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5期2018-04-22

  • 微导管系统在孤立型症状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腔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脉夹层患者中,对真腔明显受压,存在肠道缺血症状的3例患者,采用微导管系统辅助经股动脉入路行腔内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5岁,58岁,67岁,平均年龄56.7岁,均以腹痛入院,行腹部CT检查发现孤立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转入本科室,Sakamoto影像学分型均为Ⅱ型,见图1,经抗凝保守治疗后腹痛未缓解,行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支架置入术后症状缓解。手术方法:常规右侧股动脉入路,超滑导丝配合C2导管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将6 F或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8年6期2018-03-12

  • 64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鉴别诊断再探讨
    困难,根据主动脉真腔与正常主动脉相延续可鉴别,但当AD发生在主动脉根部并累及主动脉全程及髂动脉甚至股动脉、主动脉根部环状夹层时,当临床症状不典型仅做腹部或胸部扫描时,真腔的延续性判断受限制,需根据CT征象对真假腔进行鉴别。笔者通过收集我院2014年~2017年AD 24例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判断AD真假腔的准确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搜集2014年5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行64层螺旋CT检查、资料完整24例AD患者。曾行外科或介入手术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1期2018-03-07

  • 介入治疗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10例临床分析*
    长度、破口位置及真腔的狭窄程度;SMA开口段直径、夹层累及段远近端直径,并观察夹层远端累及的动脉分支情况。1.2.2治疗方法1.2.2.1基础治疗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禁食、胃肠减压,监测血压,控制收缩压于100~120 mm Hg之间。给予低分子肝素(立迈青5 000单位,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抗凝,前列地尔(凯时10 μg,每12小时1次)静滴扩张血管,以及肠外营养等支持治疗。1.2.2.2介入治疗 依据SMA开口段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度数,选择股动脉入路或

    重庆医学 2018年3期2018-01-29

  • 血管夹层重回真腔技术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O病变从夹层重回真腔技术做一综述。一、CTO病变的开通策略目前,对于CTO病变常用的有4种开通方法,即正向导丝开通(Antegrade Wire Escalation,AWE)、逆向导丝开通(Reversal Wire Escalation,RWE)、正向内膜下回真腔(Antegrade Dissection Re- Entry Techniques,ADR)、逆向内膜下回真腔 (Reversal Dissection Re- Entry Techniqu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7年4期2017-12-03

  • 孤立性外周动脉夹层与主动脉夹层CTA影像学对比分析
    、III型夹层的真腔与假腔和动脉受累长度。另外,通过CTA轴位影像,我们能清晰分辨出真腔、假腔和内膜缺口(图2)。当主动脉夹层的假腔形成后,随之就会挤压真腔,且假腔内径大于真腔(图3)。图1 主动脉夹层VR重建图像图2 CTA轴位影像,清晰分辨出真腔、假腔和内膜缺口(“T”为真腔,“F”为假腔,箭头所示为内膜缺口)另外,从IPAD患者重建图像同样能够观察到真腔和假腔,其与动脉夹层的真假腔相类似,且真腔的直径总是大于等于假腔(图4)。其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大部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0期2017-10-21

  • 血管内超声指导真腔寻径跟踪新技术治疗复杂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雷血管内超声指导真腔寻径跟踪新技术治疗复杂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杨跃进 宋雷血管内超声;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 背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的开通,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难以攻克的最后堡垒。在过去10余年中,经过全球顶级介入专家特别是日本和欧美的专家团队对CTO及其PCI技术的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结合专用器械的研发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9期2017-10-16

  • 4D Flow MRI 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腹部血流模式的定量研究及评估
    (AD)患者腹部真腔和假腔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以及各血流指标与夹层破口大小、数量及假腔内血栓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应用可行性及诊断价值。方法:1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4D Flow MRI技术进行腹主动脉成像,同时行胸腹主动脉CTA检查。对腹主动脉4个层面的图像进行分析,测量各层面真腔和假腔的横断面积、血流速度、峰值速度、平均净流量、最大流量、净正向血容量及反流分数,并观察主动脉夹层各种形态学指标。真假腔各血流指标及面积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AD的各形态

    放射学实践 2017年4期2017-05-11

  • 下肢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开通导丝选择及治疗策略
    多与导丝不能通过真腔或内膜下通过后返回真腔失败密切相关,因此多种新型介入器具及技术方法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8],其中包括一些特殊设计的新型导丝[9]。除此之外,导丝通过后治疗策略的不断革新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基于回顾文献,对下肢CTO病变的开通导丝选择及通过后治疗策略提出了建议。1 导丝通过病变是治疗的基础CTO病变的开通与导丝及球囊能否通过闭塞血管密切相关[10]。若导丝无法通过闭塞病变,就无法进一步行球囊或支架成形。因此,导丝能否通过闭塞病变很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10期2017-04-23

  • 血管腔内裸支架成形术治疗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最大直径及SMA真腔受压比例。SMA真腔受压比例由DSA软件计算,公式为:SMA真腔受压比例=(夹层近端正常SMA主干直径-真腔直径)/夹层近端正常SMA主干直径。1.2.2 治疗方法 术前给予抑酸护胃、解痉、镇痛、控制血压、营养支持、抗凝或抗血小板等治疗。手术时选择股动脉或左侧桡动脉入路,经导管鞘送入5 Fr猪尾巴导管至腹主动脉上段,正位和左前斜60°造影,了解SMA开口位置和夹层累及情况;置换5 Fr Cobra导管至SMA开口处,再次造影明确肠系膜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7年3期2017-03-29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的观察研究
    脉置入导管证实在真腔内,顺导管置入超硬导丝至升主动脉。全身肝素化后控制血压,其中急诊手术治疗4例,其余患者急性期过后限期手术。结果25例患者共置入主动脉支架25枚,普通血管支架6枚,其中6例行左侧锁骨下动脉烟囱支架置入,5例行左侧椎动脉-人工血管-左侧颈总动脉搭桥术,5例支架置入后明显内漏者行球囊扩张,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腔内治疗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办法。主动脉夹层;血管腔内治疗;支架主动脉夹层是指血液从主动

    微创医学 2017年1期2017-03-28

  • 正向夹层再进入技术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塞段到达远段血管真腔。这一点已通过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得到证实[3]。内膜下寻径及再进入(subintimal tracking and reentry,STAR)技术是指用导丝将内膜下撕裂出缝隙,将导丝经缝隙由内膜下穿出再次进入到血管真腔中。STAR技术的缺点是可控性差,同时存在损失分支血管的风险[4]。正向夹层再进入(antegrade dissection reentry,ADR)技术是在STAR技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2期2017-03-27

  • 正逆向技术在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
    脉最大假腔及最小真腔直径、院内死亡、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曝光时间。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即时造影示胸主动脉近端破口已被完整覆盖,无内漏、截瘫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组手术即刻成功率100%;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93.5%;两组术前最大假腔直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3);两组术前最小真腔直径比较差异显著(P=0.028)。随访3个月无心血管重要事件发生,复查CT血管成像(CTA)主动脉假腔无明显扩大,最大假腔直径无明显差别(P=0.33)。结论 对于不能通过逆向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3期2017-01-17

  • 边支血管内超声指导开通主支无残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过CTO达到远端真腔9例,占64.3%。共对12例患者首先尝试应用FielderXT导丝,1例成功穿刺CTO残端。应用高硬度CTO专用导丝成功穿刺CTO残端11例。结论 边支内IVUS指导开通冠状动脉主支无残端CTO是可行的,此种情况下应首选硬度较强的CTO专用导丝而非硬度较差的锥形导丝。血管成形术;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血管内超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尽管冠状动脉介入器械及技术已有极大改进,但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6年11期2016-12-21

  • 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灌注不良临床治疗分析
    见原发破口隔绝,真腔扩张,受累髂动脉显影良好,1例术后右下肢缺血坏死行截肢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6例A型夹层患者,2例术前评估下肢缺血症状明显,急诊行内膜开窗恢复髂动脉血流,二期行杂交手术;其余4例一期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术后造影见下肢动脉恢复真腔供血。术后患者存活12例,下肢缺血症状明显缓解。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患者无胸背部剧痛及下肢缺血表现,髂动脉显影良好。结论 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灌注不良应尽早干预,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可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6年3期2016-09-11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颅外段椎动脉夹层1例
    分割成两个腔,即真腔和假腔,管腔内径分别为0.32 cm和0.25 cm。彩色及脉冲多普勒示:真腔内血流明亮,假腔内血流暗淡。真腔内血流速度30 cm/s,假腔内血流速度20 cm/s。超声提示:左侧椎动脉夹层可能性大(图1,2)。次日CTA检查支持左侧椎动脉夹层的诊断(图3)。图1 超声所见:椎动脉增宽,内见纤细隔膜将血管腔分成真腔和假腔。LVA:左侧椎动脉,箭头所示为隔膜。 图2 箭头所示为病变处彩色多普勒表现:真腔内血流明亮,假腔内血流暗淡。 图3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6期2016-03-20

  • 锥形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疗效分析
    支架,不适合远端真腔狭小的病人。因此该研究回顾了2012年2月—2013年6月益阳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应用国产锥形覆膜支架系统治疗真腔狭小的主动脉夹层患者60 例,评估国产锥形支架治疗该类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科收治的60 例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男42例,女18 例,最大61 岁,最小38 岁,平均年龄46 岁。入院后第一时间将患者送入抢救室对其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督促患者绝对卧

    中外医疗 2015年5期2015-12-09

  • 血管内超声指导的真腔寻径与跟踪技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回顾性分析
    血管内超声指导的真腔寻径与跟踪技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回顾性分析宋雷,杨跃进,许亮,钱杰,徐波,乔树宾,吴永健,颜红兵,窦克非,高润霖目的:目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向或逆向技术的关键和难点均在于使导丝通过病变至远端血管真腔。本研究报道一种血管内超声指导的真腔寻径与跟踪(IVUS-TST)的前向新技术,用于前向治疗复杂CTO病变或介入失败的患者。方法:总结2013-01-01至2013-12-31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12期2015-12-08

  • 自膨式裸支架治疗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术中肠系膜上动脉真腔血流恢复,残余狭窄率小于15%,技术成功率为100%;8例腹痛在术后当天缓解,2例在术后2 d缓解。术后随访7~71个月(平均36个月),随访率100%,患者未再出现腹部不适症状;术后6、12、24个月腹部增强CT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和支架内血流通畅,未见明显瘤样扩张。结论自膨式裸支架植入治疗SISMAD是安全可行的,中长期效果满意。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支架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是罕见的肠系膜上动脉(SMA)疾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5年10期2015-10-24

  • 大范围主动脉夹层3.0T两段式双期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技术与临床价值
    态显现:第一期,真腔全程显影,假腔节段性显影;第二期,真腔信号减退,假腔全程显影。检出内膜破口23个,数量、位置与DSA一致;8个呈血流喷射征。5条左肾动脉、3条右肾动脉和1条腹腔动脉干开口于假腔。结论 基于AD双腔血流动力学差异的TT测试和双期扫描,是大范围AD 3.0T两段式双期3D CEMRA的技术要点,该方法可满足大范围AD的诊断要求。主脉瘤;磁共振血管造影术;动态大范围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夹层累及降主动脉全段

    磁共振成像 2015年11期2015-09-26

  • 近端漂下法在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应用
    无内漏,腹主动脉真腔明显增大,假腔缩小,手术即刻成功率100%。出院前复查主动脉双源CTA示支架位置良好。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心血管重要事件发生,复查CTA腹主动脉假腔无明显扩大。结论 对于不能通过逆向导丝技术完成的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病变,采用近端漂下法技术可使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近端漂下法技术是一种可行、安全的,并有良好的近期疗效的手术方法。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 近端漂下法; 腔内隔绝术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是危及患

    实用临床医学 2015年4期2015-04-04

  •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中输送轨道建立的探讨
    成,术中使用进入真腔建立输送轨道的方法有导管沿途造影法45例、增强器切线位造影法16例、左肱动脉和股动脉导管双向造影法12例、导丝漂流上下贯通法8例。 结果 81例均成功进入真腔,覆膜支架成功隔绝夹层裂口。78例随访3~26个月,平均13.4月,无支架移位、血栓形成等并发症,2例出现Ⅱ型内漏。 结论 TEVAR为确保导丝导管在真腔内,使支架准确放置真腔,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多种造影方法,建立有效的输送轨道。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导丝; 输送轨道腔内修复术(t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5年2期2015-03-10

  • MSCT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的真假腔相类似,真腔变细、不规则,甚至闭塞,假腔呈低密度月牙形或弧形充盈缺损影,真腔与假腔之间见弧形内膜瓣影,有时可见其横行分支中较低的条形低密度。部分病例假腔呈瘤样扩张,假腔内伴有血栓的患者可见不规则充盈缺损。本组12例患者中,9例患者假腔在动脉期呈月牙形低密度影包绕真腔,3例患者伴有假性动脉瘤形成,假腔呈瘤样扩张压迫真腔(如图1-3)。在重建图像上均能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图像清晰,血管对比明显。CPR和MPR上亦可显示条形低密度充盈缺损影。对

    罕少疾病杂志 2014年6期2014-11-21

  •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早期疗效分析及围手术期处理(附36 例报告)
    个破口者5例; 真腔直径小于假腔者15 例、 大于假腔者21例;假腔位于大弯侧32 例;远端局限在膈肌水平以上者23 例, 腹主动脉分叉水平以上者8 例,累及髂股动脉者5 例; 远端破口位于内脏动脉旁者7 例;直线型假腔者14 例,螺旋形假腔者22 例;内脏动脉真腔供血者7 例,假腔供血者6 例,其中2 系膜上动脉显影不良,5 例一侧肾动脉显影不良;1 例单侧髂动脉显影不良。主动脉腔内移植物类型:Endorfit 14 例、先健16 例、美敦力2 例、GO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4年6期2014-08-15

  • 鹅颈套圈在髂动脉闭塞症内膜下血管成形术中的应用
    脉内膜下无法返回真腔,再从患侧股动脉逆行穿刺送入导丝,导管与导丝无法在内膜下对吻,遂用鹅颈套圈于内膜下套住导丝建立轨道,完成血管内成形术。结果3例患者均成功且安全的完成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患者未诉特殊不适。结论髂动脉闭塞症患者在进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时,如导丝无法返回真腔,可考虑在内膜下使用鹅颈套圈配合逆向导丝建立轨道完成血管成形术,但需轻柔操作,注意血管破裂风险。髂动脉闭塞症;鹅颈套圈;内膜下血管成形术髂动脉闭塞症是临床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在中国,随着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4年9期2014-06-09

  • 孤立性外周动脉夹层与主动脉夹层CTA影像学对比研究
    图像可见清晰分辨真腔和假腔及内膜破口(图2),AD假腔形成后,真腔会受到不同程度受压,同时假腔直径往往大于真腔(图3)。伴有右侧锁骨下动脉起源变异 (迷走锁骨下动脉)2例。22例患者IPAD均能清晰显示外周动脉内真假腔影,与AD的真假腔相似,见低密度呈直线或弧线样夹层内膜片位于真假腔之间,真腔直径总是大于或等于假腔(图4)。其中大部分患者同时可显示动脉管壁不均增厚、钙化斑块及非钙化斑块等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图5)。1例左侧颈总动脉起始部可见夹层形成,同时还可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4年4期2014-04-16

  • CT血管成像评价主动脉夹层转运风险与休克指数的相关性
    组比较,SI假/真腔比值、内膜破口直径、主动脉最大直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假/真腔比值与SI间呈直线相关(r=0.72, P<0.001)。结论SI、假/真腔比值、内膜破口直径、主动脉最大直径是评估AD患者转运风险的重要临床和影像学指标,其中假/真腔比值与SI明显相关,对转运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动脉瘤,夹层;主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转运;休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2期2014-03-07

  • A型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弓杂交修复术后远端夹层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治疗
    ,并向近端逆撕,真腔均严重受压,直径1.2 手术方法 全组均选用气管插管全麻,肝素化后经左肱动脉穿刺置入金标猪尾导管于主动脉根部造影,显示:原A型夹层破口封堵良好,新发破口位于支架远端1 cm以内,并向近端逆撕,支架远端真腔均严重受压,直径图1 主动脉弓杂交修复术后升主动脉及弓部夹层未见显影,支架远端与血管走形不一致,远端见新发破口,并向近端逆撕,真腔严重受压图2 腔内修复术后支架部位假腔未见显影,真腔打开1.3 术后 术后48 h内给予静脉降压药物持续泵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14期2014-01-25

  • 腔内隔绝术中导丝无法进入真腔的处理体会
    丝位置仍无法进入真腔,决定放99弃远端反复调整。2例采用导丝近端漂下法,经左桡动脉插入260 cm泥鳅导丝进入主动脉,沿夹层真腔向远端漂下,再从股动脉切口引出,沿此导丝导入端侧孔导管至夹层近端,造影确认进入真腔,主动脉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远端。测量夹层处主动脉直径,选择对应型号北京裕恒佳覆层支架,更换标记导管,左锁骨下动脉前后缘标记,手术床固定,退出标记导管和超滑导丝,置换入超硬导丝,横行切开股动脉约0.8 cm,置入支架系统,在DSA引导下达靶区,

    山东医药 2012年28期2012-04-13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TA检查显示病变真腔、假腔及内膜片,大多数假腔内为低密度血栓影,假腔密度先低于真腔密度后高于真腔密度,且假腔大、真腔小,有分离、内移的主动脉内膜瓣影,显示内膜撕裂口26例,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双肾动脉及腹腔动脉各有7例;伴有左侧胸腔积液18例;右位主动脉弓5例。45例MSCTA检出45例,Ⅰ型12例,Ⅱ型9例,Ⅲ24例,诊断准确率为100%;16例TTE检出10例,其中Ⅰ型3例,Ⅱ型1例,Ⅲ型6例,诊断准确率为62.5%,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6期2011-09-20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应用
    脉全程及其分支,真腔、假腔、内膜片及夹层动脉瘤的部位、范围得到满意显示。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诊断夹层动脉瘤准确、快捷、有效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管壁自内向外的裂口,深及中膜,高速高压的血流经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壁中膜,将管壁剥离形成壁内瘤腔,原主动脉称为真腔,新形成的瘤腔称为假腔,夹在两者间的管壁称为夹层。按内膜撕裂部位及假腔范围将主动脉夹层分为三型:Ⅰ型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夹层血肿累及升主动脉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1期200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