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菌

  • 利用大肠杆菌工程菌低成本发现抗分枝杆菌药物
    一种在大肠杆菌工程菌中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药物靶标的合成生物学框架。研究构建了目标必需替代大肠杆菌(TESEC),将其中一种必需代谢酶删除,并使用功能相似的Mtb衍生物取代,将细菌生长与目标酶的活性联系起来。对结核分枝杆菌丙氨酸外消旋酶(Alr)的TESEC 模型进行高通量筛选,结果显示苯那普利是一种靶向抑制剂,且这一结果在全细胞Mtb筛选中得到了验证;体外生化分析表明,它与临床Alr抑制剂不同,其机制是非竞争性的。研究通过对TESEC菌株进行4个额外靶点的表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3年1期2023-04-16

  • 智能工程菌 ——诊治炎症性肠病新希望
    开发了一株智能工程菌——i-ROBOT,可实现在无创情况下实时监测和记录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与发展,并以自调控的给药模式缓解病症。叶邦策团队开发的i-ROBOT 是使用大肠杆菌Nissle1917 作为底盘细胞进行改造的,能够感知低浓度的炎症标志物,具有诊断早期肠炎的潜力。同时,i-ROBOT 还能记录疾病发生与发展的信息,帮助监测胃肠道健康状态。据《科技日报》记者采访,叶邦策介绍,他们会提前3 天将智能工程菌通过口服灌胃的方式送入小鼠体内,等给药结束后,通过

    人人健康 2023年4期2023-04-05

  • 表达木质素降解酶的基因工程产朊假丝酵母菌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0。1.2 工程菌木质素降解酶基因拷贝数测定dPCR技术是将指数信号转为数字信号的一种新的核酸定量方法(Vogelstein等,1999)。将总模板PCR反应体系分液,分许多单独的PCR反应进行扩增,检测有无荧光信号来计算拷贝数。后经泊松统计学处理,最后得出样品DNA/RNA的浓度(Pinheiro等,2012;Sanders等,2011;Hindson等,2011)。相比qPCR技术,该技术无需建立标准曲线,直接定量核酸拷贝数,对低浓度的样品定量更准确

    中国饲料 2023年1期2023-01-07

  •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SIP-pET32a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工艺及SIP蛋白提取方法研究
    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菌的基础上,针对中试生产环节,进一步开展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及目标蛋白提取条件的研究,从发酵培养基的筛选、诱导剂的使用剂量、诱导时间,以及目标蛋白提取与纯化等方面优化工艺条件,以实现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培养和获得较高目标产物浓度的目的,进一步节约疫苗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出效率,解决规模化生产决定性环节的问题,为基因工程疫苗走向产业化奠定基础。无乳链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可感染包括罗非鱼在内的多种淡水养殖鱼类。2009年至今,我国罗非鱼养殖业受到无乳

    中国水产 2022年11期2022-12-12

  • 过表达海藻糖合成酶编码基因TvTPS/TPP的绿色木霉工程菌的构建及其抗逆特性分析
    PP的绿色木霉工程菌株,以研究TvTPS/TPP在海藻糖合成以及抗逆促生等方面的功能。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Tv-1511,由本实验室分离保存,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16800,保藏日期为2018年12月4日,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1.2 培养基LB培养基、PDA培养基和PDB培养基等购自于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DB培养基(g/L):马铃薯浸粉6.0 g

    山东农业科学 2022年5期2022-06-13

  • 绿色木霉Tv-1511组蛋白乙酰化酶编码基因TvGCN5的功能分析
    CN5基因缺失工程菌构建 (1)敲除片段构建:以绿色木霉Tv-1511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TvGCN5基因的上游片段和下游片段,敲除片段扩增引物分别为:上游片段扩增引物TvGCN5-up-F:ACAGTGGGATTTGGAAGTTGGGAT和TvGCN5-up-R:GCCATATTGATGTAAGGTAGCTCAGGTGGAATTAGGTGAGGTAGAGAC;下游片段扩增引物TvGCN5-down-F:GGGTATTCCATCTAAGCCATAGTA

    生物技术通报 2022年5期2022-06-10

  • 冬小麦扩展蛋白TaEXPA8黑曲霉工程菌的构建及纤维素水解作用分析
    XPA8黑曲霉工程菌的发酵上清液进行SDS-PAGE试验以检测TaEXPA8蛋白的表达情况,操作方法详见试剂盒说明书。1.7 TaEXPA8工程菌的纤维素水解作用分析采用滤纸崩解试验检测TaEXPA8工程菌的纤维素水解作用,在纤维素酶液中分别添加等体积的TaEXPA8工程菌、野生型黑曲霉菌株的发酵上清液,以培养基为空白对照。取10 mL上述液体分别添加到铺有50 mg无淀粉滤纸的培养皿中,25 ℃,2 d后取出滤纸于显微镜下观察,同时采用3,5-二硝基水杨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年2期2022-02-22

  • 改变中心碳代谢途径对发酵生产L-亮氨酸的影响
    2.1 质粒与工程菌构建方法PCR扩增引物通过诺唯赞CE Design引物软件设计,由金唯智公司合成,引物序列见表2.常规的分子克隆方法如PCR、DNA限制性内切按照标准程序进行[30].C. glutamicum的基因改造方法参考文献[5].来源于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的高活性突变体PKT,其编码基因为fxpk,GenBank:MN081868.1,由金唯智公司合成.敲除及基因整合质粒通过重叠PCR获得基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21年6期2021-12-22

  • 重组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
    。根据TNHH工程菌的生长特性,结合包涵体产量,优化培养基组成及补料流加方式,以减少碳源的抑制[8-9],控制合适的比生长速率,选择在适宜的密度诱导表达,实现TNHH工程菌的高密度高表达。鉴于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毒性较大、成本较高,而乳糖作为二糖,无毒、价廉,本身可以作为碳源使用,是一种较佳的IPTG替代物,目前已有不少基因工程菌利用乳糖进行诱导的报道[10-11],笔者对此进行了对比研究。随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制药行业抗生素使

    生物加工过程 2021年3期2021-07-05

  • 利用CRISPRi 技术构建乙醛酸生物合成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工 程菌
    。1.3.4 工程菌的筛选及鉴定C. glutamicum工程菌利用蔗糖致死基因sacB反向筛选技术,通过2 次同源重组方法进行基因敲除,其原理如图2所示。图2 同源重组原理示意图Fig. 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principle以突变菌株C. glutamicum/dCas9Δaldh为例,其构建及筛选过程如下:将打靶质粒dCas9-pK18mobsacB利用电转化转入到野

    食品科学 2021年2期2021-01-20

  • 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生产衣康酸
    化),所构建的工程菌在摇瓶发酵中的产量达到0.69 g/L[7]。Harder等[8]通过在已构建的衣康酸生产菌株中引入温敏性启动子lambda控制IDH基因的表达,使菌株可在37℃下生长而在28℃下产酸,从而显著提高了菌株生产衣康酸的能力。因此,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衣康酸是未来生产衣康酸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9]。在已报道的大肠杆菌生产衣康酸研究中,主要存在2个制约衣康酸产量提升的问题:一是发酵副产物乙酸的含量较高[10];二是细胞代谢过程与发酵过程的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年11期2020-12-24

  • 木聚糖酶xynZF318在枯草芽孢杆菌WB600中的表达及发酵条件优化
    构建产木聚糖酶工程菌有望使木聚糖酶在工业生产中有更广泛的应用。在构建木聚糖酶工程菌的研究中,大多以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为宿主菌,但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的次级代谢产物均不能用于食品工业[10]。枯草芽孢杆菌具有生长速度较快,对营养要求较低,对农作物安全,人畜无害,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属于食品级安全微生物[11-12],并且枯草芽孢杆菌有完善的分泌系统,可以分泌胞外酶。由于枯草芽孢杆菌的多种优点,近些年,很多研究者将其作为模式生物运用到生物研究中[13-15]。向亚

    食品工业科技 2020年22期2020-11-18

  • 酿酒酵母工程菌产青蒿酸的发酵动力学研究
    visiae)工程菌,并通过系列优化,不断提高青蒿酸发酵产量。王冬等[15]研究发现,青蒿酸的发酵制备存在成本偏高的问题。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对菌种的基因工程改造,实现青蒿酸前体-紫橞槐二烯的微生物合成,但尚未实现青蒿酸的体内合成[16-17]。于文文等[18]在摇瓶发酵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确定了S.cerevisiae工程菌1211产青蒿酸较为适宜的发酵工艺并提高了青蒿酸的产量。本研究首先在50 L发酵罐中对S.cerevisiae工程菌1

    中国酿造 2020年4期2020-05-15

  • Adk1过表达和柠檬酸钠补料促进酵母S-腺苷甲硫氨酸的合成
    1,结果发现,工程菌胞内AMP、ADP和ATP的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关于利用微生物细胞内ATP代谢调控来直接生产ATP或将ATP利用到一些药用化学物分子的生物合成研究也已成为热点问题。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基于腺嘌呤补救途径相关基因的调控来提高ATP的供给最终实现目的产物积累量的提高。酿酒酵母腺苷酸激酶ADK1,由Adk1基因编码,主要负责催化AMP生成ATP。本研究以课题组前期通过紫外诱变育种技术并结合乙硫基抗性筛选得到一株高产SAM的突变菌株Sacchar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年10期2020-03-13

  • 低产尿素黄酒酵母工程菌的酿造特性
    R1,2的酵母工程菌N85DUR1,2-c。黄酒发酵实验表明,与出发菌株相比,工程菌N85DUR1,2-c所酿黄酒发酵液中尿素和EC的含量分别降低了89.1%和55.3%,且理化指标无明显差异[12]。本文研究了黄酒发酵工艺参数对工程菌N85DUR1,2-c发酵液中尿素和EC含量的影响,并通过50 kL的生产试验考察其发酵性能和降低黄酒中尿素和EC含量的能力,以期为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菌株酿酒酵母S.cerevis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年3期2020-02-29

  • 丙氨酸转氨酶修饰对大肠杆菌L-色氨酸合成的影响
    氨酸转氨酶突变工程菌株,并探究各基因修饰后各工程菌在细胞生长、L-丙氨酸含量以及L-色氨酸产量等方面的差异。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菌株和质粒 大肠杆菌E. coliFS-T0 由实验室前期通过代谢工程手段及多轮化学诱变获得的多类芳香族氨酸类似物抗性(5-甲基色氨酸、5-氟色氨酸和对氟苯丙氨酸抗性)的高产L-色氨酸工程菌株。本研究基因修饰所用质粒pKD46、pKD13 和pCP20由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保藏,具体菌株见表1。表1 本实

    生物技术通报 2020年1期2020-01-14

  • 枯草芽孢杆菌生产β-丙氨酸的基因工程菌构建及其优化研究
    也高,运用构建工程菌的方式生产β-丙氨酸,能够降低污染,降低成本,虽前期构建工程菌用时长,但工程菌构建成功后,后期只需投入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凭借细菌生命周期短但繁殖速度快的特点,就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目的产物。根据工程菌种的不断优化应用,随着产能的不断提升,经济效益也能进一步的提高。基因工程菌生产氨基酸有较多的优势,比如目的性强,工作量小,局限性不多。具体应用时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对基因进行定向诱变,然后选择和培育我们需要的基因工程菌。就目前来说,可以

    生物化工 2020年5期2020-01-07

  • 重组猪α干扰素工程菌的诱导表达及产物纯化
    :猪α干扰素;工程菌;诱导表达;包涵体;纯化中图分类号:S188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編号:1002-1302(2019)09-0214-04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动物细胞在受到某些病毒感染后,分泌的一种具有抗病毒功能的宿主特异性糖蛋白。通常根据产生干扰素的细胞不同将其分为Ⅰ、Ⅱ型干扰素,Ⅰ型干扰素主要包括α、β等6种,是由微生物、病毒等诱导产生,而Ⅱ型干扰素主要包括γ干扰素[1]。猪α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对猪的轮状病毒腹泻、流行性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9期2019-08-20

  • CRISPR/Cas9介导的低产尿素黄酒酵母工程菌的构建
    尿素含量的酵母工程菌,从而减少黄酒中EC的形成,提高黄酒的饮用安全性。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菌株和质粒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JM109、pMGKR质粒(携带酿酒酵母PGK1的强启动子PGK1p)由本实验室保存。单倍体黄酒酵母S.cerevisiaeNa(MATa)和工程菌S.cerevisiaeNaDUR1,2-Δcar1(MATaura3car1::ura3 Φ(DUR1,2-URA3-PGK1p))由本实验室分离和构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年13期2019-07-24

  • 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PI-2a菌毛岛屿AP1-AP2-BP基因亚单位抗体的制备
    组原核BL21工程菌由内蒙古乳源性致病菌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1.2主要试剂 在该实验中利用的主要试剂为NaCl、琼脂、NaOH颗粒、卡那霉素、IPT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KCl、NaHPO4、甘油、KH2PO4、考马斯亮蓝R-250、Tris、浓HCl、SDS、过硫酸铵、Acrylamide、BIS、酵母浸粉、Glycine、胰蛋白胨、BPB、异丙醇、醋酸等,均购自哈尔滨博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3实验动物 3只家兔,由山东中医药大学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9年3期2019-04-11

  • 河南华溪蟹金属硫蛋白的GST融合表达及工程菌吸附重金属的研究
    1.5 转MT工程菌对重金属的生物吸附能力检测将表达菌体与对照菌株(仅含空载体pGEX-6p-1)按1∶100接种至50 mL新鲜培养基(含50 mg/L Amp)中扩大培养,当菌液D600nm≥0.6时加入IPTG诱导蛋白表达,同时分别加入300 μmol/L的ZnSO4、CdCl2和 CuSO4溶液,37℃、200 r/min振荡培养6 h,4℃、12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菌体,用新鲜的LB洗涤2次,80℃处理48 h后称量菌体干重并

    生物技术通讯 2018年5期2018-10-23

  • 酿酒酵母合成番茄红素的适配性优化
    启动子酿酒酵母工程菌的培养。YPD培养基:酵母浸出粉10 g/L、蛋白胨20 g/L和葡萄糖20 g/L。固体培养基添加20 g/L的琼脂粉。YPD培养基用于酿酒酵母的培养。毕宏生是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眼科专家,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多年,在白内障、视光及采用眼显微外科手术解决复杂疑难性眼病、中西医结合眼病的临床及研究领域均取得突出成就。他还高度关注民生工程,注重承担社会职责,连续多年为防盲治盲奔波劳力,多次协助政府推动重大公共卫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年6期2018-07-18

  • 葡萄糖激酶的克隆表达*
    激酶GK基因的工程菌,实现克隆表达,优化表达条件,为与GpdPP偶联的辅酶N A D P H再生体系贡献新的酶源。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仪器与材料超净工作台、压力蒸汽灭菌器、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恒温培养振荡器、PCR自动系列化分析仪、超声波细胞破碎仪、电泳仪。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CDFDuet-1,HEPES、IPTG、4×Protein SDS PAGE Loading Buffer、Protein Marker、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2期2018-07-07

  • 生长分化因子(BMP11)重组质粒在工程菌株中的稳定性研究
    1)重组质粒在工程菌株中的稳定性研究郝丹1,尤倩倩1,郝伟1,2,梁晓琳1,袁靖琳1,李全阳1,*(1.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2.凭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西凭祥 532600)为了研究重组质粒pET28a-BMP11在基因工程菌E.coliBL21(DE3)中的遗传稳定性,将重组菌E.coliBL21(DE3)/pET28a-BMP11液体转接传至100代,每隔20代取样观察菌落形态,检测菌体生长量、质粒保有率和目的蛋白表达

    食品工业科技 2017年19期2017-10-19

  • “一锅双酶”法制备L-天冬氨酸的工艺条件优化
    -天冬氨酸铵的工程菌,对其培养基、发酵条件以及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优化发酵培养基:蛋白胨20 g/L,酵母浸粉5 g/L,NaCl 1.45 g/L,富马酸10 g/L,NH4NO38 g/L,乳糖6 g/L,氨水调节pH至7.5。最佳发酵培养条件:发酵罐的转速150 r/min,通气量1.5 L/min,最佳的接种量0.5%(体积分数)。通过发酵罐对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得出1 L发酵液可以转化1 kg顺丁烯二酸铵,优化后相同培养体积的菌体转化

    生物加工过程 2017年4期2017-08-02

  • 核桃JrLFY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工程菌的筛选
    细胞,成功获得工程菌,为其基因缺失或过表达等试验提供技术支持。关键词:核桃;JrLFY基因;表达载体;工程菌中图分类号:S664.1;Q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8-1573-04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08.044Construction of Expression Vector and Selection of Engineering Strains from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8期2017-05-26

  • 优化密码子及诱导温度提高雪白根霉脂肪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opt的重组工程菌在摇瓶和50 L发酵罐中进行诱导表达。摇瓶培养条件下,含有rnl和rnl-opt重组工程菌的最大酶活分别为458 、956 U/mL。50 L发酵罐培养条件下,含有rnl和rnl-opt重组工程菌的最大酶活和总蛋白浓度分别为14 856 、30 500 U/mL和3.61、7.8 g/L。为了进一步提高含rnl-opt重组工程菌的表达酶活,对其在50 L发酵罐培养的诱导温度进行优化,当诱导温度为22 ℃时,含rnl-opt重组工程菌的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年1期2017-02-15

  • 谷氨酸棒状杆菌果糖代谢阻断工程菌的构建
    菌果糖代谢阻断工程菌的构建许湄雪1,王北辰2,刘金雷1,范 荣1,陆 浩1,韩武洋1,李天明1,*,冯惠勇1(1.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8;2.威斯康星大学,威斯康星 麦迪逊 53706,美国)谷氨酸棒状杆菌不仅可以利用葡萄糖和果糖作为碳源进行糖类代谢,也可以利用这些碳源作为底物生产葡萄糖酸、甘露醇及山梨醇等产品。为了提高底物利用率和目的产物的积累量,利用代谢工程阻断糖类代谢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糖磷酸转移酶系统(phosp

    食品科学 2016年21期2016-12-02

  • 铬还原酶ChrT工程菌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还原酶ChrT工程菌的遗传稳定性研究*周思敏,唐娴#,邓鹏,董兰岚,何元,贾燕,白群华,肖虹△(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健康领域社会风险预测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重庆400016)目的研究重组铬还原酶ChrT工程菌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将ChrT工程菌传至50代,每10代进行遗传稳定性相关检测。同时设置不加菌液的对照组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各代ChrT工程菌的菌落生长形态、革兰染色、生化反应结果与原代菌株一致;各代ChrT工程菌质粒稳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8期2016-11-10

  • 生物反应器中表达ScFv大肠杆菌细胞自溶的分析
    s,ScFv)工程菌和野生菌的外源蛋白表达及细胞活性的差异,发现外源蛋白高效表达并积累在细胞内,大部分活细胞较野生菌提前6 h进入活着但不可培养 (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进而发生细胞自溶。分析工程菌与野生菌中胁迫应激和自溶途径基因转录水平表达谱,发现外源蛋白表达过程中热激途径rpoH,dnaK,dnaJ,groEL,groES;酸胁迫途径rpoS,gadE,gadX;氧胁迫途径sodA,katE均出现表达波峰,而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6年9期2016-11-10

  • 密码子优化及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共表达提高耐热脂肪酶在毕赤酵母的表达
    l-opt重组工程菌的最大酶活力分别为7 U/mL和16 U/mL。50 L发酵罐培养条件下,含有tll和tll-opt重组工程菌的最大酶活力分别为201 U/mL和430 U/mL。为了进一步提高含tll-opt重组工程菌的表达酶活性,将vhb-opt转入该重组工程菌得到工程菌VHb+(含有tll-opt和vhb-opt)。重组工程菌VHb+在摇瓶培养条件下最大酶活力为23 U/mL,分别是优化后基因和原始基因最大表达酶活力的1.39 倍和3.28倍。重

    食品科学 2016年19期2016-11-09

  • 产顺,顺-粘康酸细胞工厂的构建与优化
    ,已报道的主要工程菌株不仅需要诱导表达,遗传不稳定,而且发酵培养基组分复杂,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构建能利用简单无机盐培养基、遗传稳定且不需要诱导表达的新型工程菌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在实验室前期构建的产三脱氢莽草酸工程菌株WJ060中,整合合成顺,顺-粘康酸的3个外源基因(、、),并且利用3个不同强度的组成型启动子进行组合调控,成功构建了27株顺,顺-粘康酸工程菌,得到的最优工程菌MA30的产量达到1.7 g/L。为了进一步提高顺,顺-粘康酸工程菌的生

    生物工程学报 2016年9期2016-11-01

  • 代谢工程改造谷氨酸棒杆菌生成丙酮酸
    获得了基因缺失工程菌株。利用4.5%的葡萄糖复合培养基,工程菌经摇瓶发酵48 h,丙酮酸的浓度达到14.6 g/L,而野生菌株仅为0.45 g/L;工程菌的糖酸转化率为33.18%,比野生菌提高了32.5倍。丙酮酸;谷氨酸棒状杆菌;丙酮酸醌氧化还原酶;丙酮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丙酮酸不仅是生物体内糖代谢途径中重要的有机酸之一,而且也是合成多种化合物的前体,广泛应用于食品、农药、生化等工业中[1]。其中,丙酮酸作为酸味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丙酮

    生物技术通报 2016年8期2016-09-14

  • 纤维素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进展
    酶 基因克隆 工程菌 表达载体引言纤维素在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无处不在,是人们可以利用的可再生资源,但纤维素本身是不可以直接被人们利用的,要先把它降解为可被人利用的物质。目前,在降解纤维素的多种方法中,生物法还是较为有效的[1],它是利用微生物代谢的产物纤维素酶来降解和转化纤维素,但是在实际应用方面存在产酶活性较低、转化率不高、设备耗材超出预算等问题,因此构建出产酶量多,产酶活性高的纤维素酶基因工程菌对纤维素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6期2016-08-06

  • 重组人β防御素 2工程菌的发酵及纯化研究
    人β防御素 2工程菌的发酵及纯化研究张艳1,桑雪1,魏洪涛1*,张国利2(1.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口腔科, 吉林 长春130033;2.军事医学科学院11所)摘要:目的发酵并纯化重组人β-防御素2(HBD2),为其生物活性的检定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罐发酵人β-防御素2工程菌,并建立重组人β-防御素2的层析纯化工艺。结果确定了工程菌优化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高溶氧、低温诱导策略,获得了高密度发酵工艺。建立了重组人β-防御素2的特殊纯化工艺。结论完成了重组人β-防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3期2016-04-20

  • 微生物发酵生产莽草酸及其树脂分离性能的探讨
    杆菌等微生物为工程菌。本文就莽草酸的微生物发酵生产方法做简单介绍,阐述了莽草酸树脂分离性能等的研究,并对莽草酸未来发展应用做出展望。莽草酸 制备 微生物发酵 树脂分离莽草酸(Shikimic Acid)又名毒八角酸,分子式为C7H10O5,白色晶体粉末。莽草酸及其衍生物在炎症、肿瘤、心血管、禽流感等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已经开始对莽草酸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随着人们迫切地想研究出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莽草酸的需求量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2期2016-04-11

  • 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γ-聚谷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表达
    培养基中,重组工程菌都具有合成γ-PGA的能力,说明pgsBCA合成酶基因对于B.methylotrophicus SK19.001产γ-PGA是必需的。pgsBCA合成酶基因序列比对的结果的表明,pgsB和pgsC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对保守。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非谷氨酸依赖型;γ-聚谷氨酸合成酶;克隆表达γ-聚谷氨酸(Poly-γ-Glutamate,γ-PGA)是一种多功能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10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6年12期2016-03-07

  • 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核酸疫苗工程菌发酵工艺研究
    坏死病核酸疫苗工程菌发酵工艺研究赵景壮,徐黎明,刘淼,曹永生,刘红柏,尹家胜,卢彤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急性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IHN)严重威胁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核酸疫苗已成为虹鳟IHN疾病预防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首先检测虹鳟IHN核酸疫苗工程菌的遗传稳定性,结果显示工程菌在连续培养30代后

    水产学杂志 2016年6期2016-02-07

  • 人工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的生理学研究
    ,筛选、驯化出工程菌,并通过固定化手段,形成工程菌的人工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研究对工程菌人工固定化的生物活性炭和自然形成的生物活性炭对微污染水的净化效率进行了试验对比,并从生理学角度展开探讨.1 人工固定化生物活性炭与自然形成的生物活性炭运行效果本实验通过控制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分离培养出贫营养环境中高效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作为工程菌,然后将其固定在活性炭载体上,成为人工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系统.同时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与其平行运行的是没有接种工程菌的活性炭,使其成为自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04-29

  • ChIFN-γ酿酒酵母工程菌粉的毒性与营养分析
    N-γ酿酒酵母工程菌进行干粉制备并对其安全性及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ChIFN-γ微生态饲料添加剂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野生型酿酒酵母菌株INVSC1购自Invitrogen公司,携带ChIFN-γ基因的INVSC1/pYE-IFNG重组酵母工程菌株由本实验室创制。1.2 方法1.2.1 酵母工程菌粉制备 INVSC1/pYE-IFNG酿酒酵母工程菌的培养和目标蛋白诱导表达操作参见相关文献[10]。诱导表达后的工程菌液按150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5年3期2015-04-24

  • 庆大霉素生物合成基因genB4的研究
    nB4基因缺失工程菌GB4408.对菌株GB4408的发酵产物进行了TLC、HPLC和MS分析,结果表明GB4408不再合成庆大霉素C族组分,而是积累中间代谢产物G418、西索霉素和威大霉素,阻断了从西索霉素到庆大霉素C1a的转化以及从威大霉素到庆大霉素C2的转化,这可能是genB4基因参与了庆大霉素绛红糖胺C4′和C5′的双脱氢作用.据此推论,在菌株GbK(△genK)基础上敲除了genB4基因,并成功获得一株主产西索霉素的工程菌GbKB4,进一步验证了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2-25

  • 幽门螺杆菌多靶点疫苗工程菌BIB发酵及纯化工艺研究*
    杆菌多靶点疫苗工程菌(BIB),并通过大量的体内外实验证实了BIB工程菌表达的重组蛋白(rBIB)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免疫保护性[5-8]。本研究以摇瓶发酵结果为基础,对影响BIB收率的因素如发酵培养基、工作种子液接种量、诱导剂浓度、诱导起始时间、诱导持续时间及诱导剂添加方式等进行优化,再放大工艺至50L发酵罐中进行综合条件验证,初步建立起BIB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工艺;再利用rBIB蛋白的高等电点特性(pI=9.05),在pH为7.0~7.5的磷酸盐缓冲液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4年5期2014-12-05

  • 产虾青素酿酒酵母工程菌的构建
    虾青素酿酒酵母工程菌的构建谢贵各,朱丽,蒋宇,戈梅,倪孟祥210009 南京,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谢贵各、倪孟祥);200240 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发中心(朱丽、戈梅);200240 上海工业微生物所(蒋宇)对酿酒酵母固有的 β-胡萝卜素代谢途径进行扩展,构建能够合成虾青素的酿酒酵母工程菌。对不同来源的虾青素合成基因(β-胡萝卜素羟化酶)与(β-胡萝卜素酮化酶)进行随机组合,采用 overlap PCR 技术构建串联表达质粒,并将其导入产 β-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4年6期2014-11-01

  • 重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温控型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
    基转移酶温控型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凡 宁,张洪斌*,凌 凯,凌国庆,胡雪芹(合肥工业大学医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从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中扩增了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β-cyclodextrin glucanotransferase,β-CGTase)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pBV220质粒中,转化E.coli DH5α,经氨

    食品科学 2014年11期2014-01-18

  • 重组肝靶向干扰素工程菌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0006)基因工程菌株的遗传稳定性主要是指工程菌株的质粒稳定性,即宿主细胞在繁殖分裂过程中质粒丢失的程度[1]。工程菌的遗传稳定性对于大规模发酵和产物制备至关重要,是高水平发酵的基本条件,研究其稳定性对进一步的药物开发具有指导作用[2]。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3-7]。其中IFNα2b是FDA批准的第一个抗HBV药,但是临床治疗时IFNα2b在体内容易

    生物学杂志 2013年3期2013-12-21

  • 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工程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6]。要实现工程菌的高密度生长及重组hIGF-1的高效表达,首先需要合适的、能够满足表达需要的发酵培养基。实验室中常用的培养基如LB、M9、MBL等成分相对单一,要用于高密度培养还需要对其组成尤其是碳源、氮源及其比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7]。作者在此以M9培养基为初始发酵培养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8,9]优化适合于表达重组hIGF-1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培养基,以期为后续的大量生产奠定基础。1 实验1.1 菌种与培养基表 达 hIGF-1 的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3年4期2013-08-14

  • 利用菌体生长限制效应的HBV DNA疫苗发酵工艺※
    V DNA疫苗工程菌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首先通过摇瓶培养确定基础培养基组成,提高单位菌量的质粒表达量。其次,在40 l发酵阶段,通过溶氧反馈调节的补料方式产生生长限制效应,进一步获得高拷贝表达质粒的菌体。结果培养基优化后的工程菌DH5α/pS2S发酵最终可获得质粒304.99mg/l,质粒含量可达到2.40mg/g湿菌,超螺旋质粒DNA的比例达95%以上。结论已建立了在单位体积和单位菌量内高表达质粒HBV DNA疫苗工程菌的发酵工艺,为HBV DNA疫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8期2013-07-08

  • 杀虫防菌Bt工程菌的构建
    细菌病害的Bt工程菌。从而利用Bt毒蛋白的杀虫作用和AHL水解酶水解AHL的特性,达到既能杀虫又能使植物病原细菌失去致病力的双重效果。这为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开辟了一条新途径。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菌种E.coliDH5α本实验室保存,宿主杀虫菌Bt由生物所微生物研究室提供,采用从原始菌接入LB平板培养基中长出的菌作为测试菌。1.1.2 质粒pUC18-ss10,抗Ap,由本实验室构建并保存;pHT304,抗Ap+Em,由武汉病毒研究所提供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13年3期2013-05-08

  • 乳酸和琥珀酸研究相关项目通过鉴定
    发酵的大肠杆菌工程菌HBUT-D。建立了工程菌菌株高产D-乳酸的发酵及分离纯化工艺,D-乳酸产量达到88.15 g·L-1,光学纯度为99%。该项技术有助于环保型生物降解型材料的推广使用,符合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高产琥珀酸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及工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利用同源重组和位点特异性重组技术,无痕敲除了野生型大肠杆菌琥珀酸代谢竞争旁路的ldhA、adhE、pflB、poxB、ackA、mgsA、aspC和sfcA基因,获得了高产琥珀酸大肠杆菌工程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3年3期2013-04-11

  • 印染废水脱色生物强化工程菌的构建及应用进展
    8]。生物强化工程菌在印染废水脱色处理中的研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向印染废水处理系统中投加具有特殊降解作用的微生物,能大大提高废水的脱色处理效果。1 生物强化工程菌及其构建工程菌(engineering bacterium)可以分为狭义工程菌和广义工程菌。狭义工程菌是指将已确定的多种降解性的目的基因分离出来,通过基因操作获得的集多种微生物降解功能于一身,同时可以降解多种有机物的新型微生物。而广义工程菌是指将从自然环境、污染环境或处理系统中分离、筛选和鉴定的高

    化工进展 2013年4期2013-04-10

  • 基于反义RNA技术的FabI抑制剂筛选模型的构建
    i中,得到反义工程菌E.coli/pHNF;通过平板表型观察对反义工程菌进行筛选;考察了 IPTG浓度对筛选模型的影响,确定 96 孔板抗菌筛选模型的条件,并用三氯生作为阳性对照、氨苄西林和浅蓝菌素作为阴性对照对该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获得了针对fabI的反义工程菌,确定了最适 IPTG浓度为 40 μmol/L,成功构建了 FabI 特异性酶抑制剂的超敏全细胞筛选模型,并验证了其可行性。应用该筛选模型对5847 个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活性筛选,初筛阳性率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2年3期2012-02-03

  • 内切中性纤维素酶EGⅡ的发酵条件优化
    的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EIM-50-eg2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为该酶的生产应用提供基础参数。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菌株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EIM-50-eg2,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克隆表达内切中性纤维素酶的高产菌株。1.1.2 主要试剂和溶液底物溶液、DNS溶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液、葡萄糖标准溶液。1.1.3 培养基的制备和菌株培养方法①YPD液体培养基:酵母提取物10 g/L,胰蛋白胨20 g/L,葡萄糖20 g/L,pH自然,115

    微生物学杂志 2012年1期2012-01-11

  • 转MT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对重金属的抗性研究
    006)转MT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对重金属的抗性研究仪慧兰,吕品,吴丽华(山西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克隆金属硫蛋白(MT)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片段,并将两基因融合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采用氯化锂法转化毕赤酵母,获得工程菌株.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工程菌在蓝光激发下发出绿色荧光,说明GFP基因被正确表达.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铜(1.0 mmol/L,1.5 mmol/L)、铬(150μmol/L,200μm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期2012-01-11

  • 溶氧浓度对rhG-CSF工程菌高密度发酵的影响
    rhG-CSF工程菌高密度发酵的影响岑 仡1,童 涌1,杨 峰2(1.上海三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201206; 2. 第二军医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目的确定rhG-CSF工程菌高密度发酵的最佳溶氧浓度。方法通过通入纯氧,高密度发酵的溶氧值可以精确控制。考察不同溶氧浓度对工程菌的生长、质粒丢失率、乙酸积累情况以及rhG-CSF表达的影响,来确定溶氧的最佳控制范围。结果工程菌生长阶段溶氧控制在25%,诱导后控制在35%,最有利于菌体生长

    药学实践杂志 2011年3期2011-11-22

  • 紫穗槐-4,11-二烯合酶基因在酵母工程菌中具有协同作用
    合酶基因在酵母工程菌中具有协同作用孔建强,支晓慧,王伟,程克棣,朱平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卫生部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50为了构建高产的紫穗槐-4,11-二烯酵母工程菌,主要探究了含紫穗槐-4,11-二烯合酶基因的不同表达载体在酵母工程菌中是否存在协同效应。首先构建了含紫穗槐-4,11-二烯合酶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 pGADADS,分别将 pGADADS和pYeDP60/G/A

    生物工程学报 2011年2期2011-09-29

  • 大肠杆菌L-组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改造及其对工程菌L-组氨酸产量的影响
    径的改造及其对工程菌L-组氨酸产量的影响魏 伟,刘 倩,卢利宁,谢希贤(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 300457)改造大肠杆菌L–组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以提高L–组氨酸的产量.用NTG诱变大肠杆菌M-17(SGr),依次赋予其 2–噻唑丙氨酸(2-TA)和组氨酸氧肟酸盐(HisHx)遗传标记,再以突变株 M-18(SGr+2-TAr+HisHxr)基因组为模板,扩增组氨酸操纵子基因,构建出重组质粒pUC118-his-op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4期2011-01-10

  • 工程菌β-胡萝卜素累积及提取条件优化的研究
    β-胡萝卜素的工程菌。本试验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的试验方法和经验,使β-胡萝卜素于原核生物(E coli DH5α)中进行表达,优化β-胡萝卜素累积及提取方法,使其表达量和提取量达到最佳,旨在解决人们对它与日俱增的需求问题。1 材料和方法1.1 菌种菌株(E coli DH5α,含 pACCAR16△crtX),由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保存。1.2 方法挑取大肠杆菌工程菌单菌落,接种于5 mL 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过夜。取2 mL菌液加入1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4期201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