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诗

  • 苏轼茶诗艺术研究
    000)1 苏轼茶诗创作的社会背景唐朝时期,饮茶品茶蔚然成风,宋朝则在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承转的作用,当时的茶文化发展既体现出了对唐朝饮茶风尚的继承,也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出了许多新的特征。当时的各个阶层都将饮茶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艺术与社会的发展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宋代饮茶之风的盛行为茶诗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社会环境以及宋代文学创作观念等多元因素的交互影响下,宋代茶诗艺术得到了极大发展。从苏轼茶

    福建茶叶 2023年4期2024-01-02

  • 唐代茶诗的审美特征研究
    活动的不断增多,茶诗数量也大幅增加,据相关史料记载,在3228名唐代诗人创作的近5万余首唐诗中,与茶事相关的诗歌作品总计有500余首,爱好创作茶诗的诗人便有150余人。唐代诗人通过创作茶诗,不仅实现了茶本身的净化,还以茶为载体实现了对诗人丰富思想感情的表达,进而造就了唐代诗人独特的闲情逸致,从中展现出超凡脱俗的隐逸情怀,并让茶由自然之物转变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高雅的道德象征,中国人独特的自然简约的情感意象与茶诗、茶文化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1]。某种意义上而

    福建茶叶 2023年9期2023-10-25

  • 基于唐宋时期茶诗的陶瓷饮茶用器研究
    对陶瓷饮茶用器的茶诗为研究对象,总结唐宋时期陶瓷饮茶用器的特点。关键词  唐宋时期;茶诗;陶瓷;饮茶0引言唐朝饮茶之风逐渐兴起,至宋代逐渐大盛,而这段历史同样也是中华诗词及陶瓷文化最为灿烂的时期,通过将饮茶、诗词、陶瓷这三种文化相关联,可以总结唐宋时期茶诗背后陶瓷饮茶用器的特点,为相关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1唐代茶诗描写下的陶瓷饮茶用器唐代饮茶用器主要分白瓷、青瓷两种,出产白釉碗的瓷窑据文献记载和已经判明的有河北邢窑、四川大邑窑、河南巩县窑和景德

    江苏陶瓷 2023年3期2023-08-04

  • 苏轼与陆游茶诗比较分析
    。同时,宋朝也是茶诗写作的高峰时期,苏轼、黄庭坚、陆游等许多著名诗人,都有茶诗佳作。苏轼与陆游皆为宋朝著名的诗人,且茶诗写作颇丰,二人分别是北宋与南宋的代表诗人,茶诗写作尤见其时代风貌及个体气象,因此对二者茶诗的比较分析,可以窥见北宋与南宋茶诗写作在审美、品味与价值观追求上的异同。1 苏轼与陆游茶诗差异的表现1.1 对茶与茶事记录的区别首先,宋代“崇文抑武”,经济发达,商贸频繁,人民生活宽裕,彼时的审美意识与形式开始走向了通俗性,以勾栏瓦肆、百戏艺术的出现

    福建茶叶 2023年2期2023-04-06

  • “苏轼与其茶诗”教学案例
    诗作中有八十余首茶诗,其中不乏对阳羡茶的赞颂。所谓茶诗,就是专门咏茶及茶事的诗歌。中国是茶的故乡,茶香千年,多少文人墨客浸润在这醇香中。宜兴自古以来被誉为“茶的绿洲”,阳羡茶更是蜚声中外。时至今日,宜兴依旧盛产品质优越的茶叶,加上文人喜茶,紫砂从业者赖茶器为生,茶事在宜兴人的生活中依旧重要。茶是中国文化的一枚符号。在士文化的熏染下,喝茶被视作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同时茶诗也被用来表现文人雅客的性情,承载他们的人生志趣。苏轼与其茶诗就是如此,这些茶诗和其他诗歌

    江苏教育 2022年27期2022-11-21

  • 论陆游茶诗的艺术特色
    诗人,陆游是创作茶诗最为出色的一位,他一生创作三百余首茶诗,不仅数量居历朝诗人之首,而且特色鲜明。下文将从细腻生动的表现手法、真挚丰富的情感内涵以及变化多端的艺术风格三方面分而论之。一、细腻生动的表现手法陆游空闲时经常品茶作乐,又有充裕的时间细致地记录品茶时的情景,因此所作的茶诗都十分细腻动人。诗中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的描写有趣传神。除此之外,陆游对于动态和静态的把握也非常巧妙,动静结合,描绘出和谐有趣的画面,有时则以动衬静,渲染气氛。(一)多种感官描

    名作欣赏 2022年29期2022-10-22

  • 论陆游茶诗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茶诗 特色 表现手法 情感内涵 艺术风格纵观我国历朝诗人,陆游是创作茶诗最为出色的一位,他一生创作三百余首茶诗,不仅数量居历朝诗人之首,而且特色鲜明。下文将从细腻生动的表现手法、真挚丰富的情感内涵以及变化多端的艺术风格三方面分而论之。一、细腻生动的表现手法陆游空闲时经常品茶作乐,又有充裕的时间细致地记录品茶时的情景,因此所作的茶诗都十分细腻动人。诗中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的描写有趣传神。除此之外,陆游对于动态和静态的把握也非常巧妙,动静结合,描绘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10期2022-05-30

  • 蒙元诗人耶律楚材西域茶诗探微
    。而其中的14首茶诗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楚材在西域的茶事生活,从中窥见这位蒙元重臣的创作心境,以及茶诗对丝路文化传播的些许影响,进一步印证了中原和西域基于“丝绸之路”的相通交往与文化交流史。关键词:耶律楚材 丝绸之路 茶诗 审美意趣 文化传播“丝绸之路”的提法,最早是由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命名,为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为古老的“丝绸之路”注入了新的内涵,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在整理“丝绸之路”诗歌文献时,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4期2021-05-04

  • 传播学视角下古典茶诗英译策略
    、傅伯寒:《中国茶诗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各国之间茶文化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其中,茶诗的翻译、借鉴和影响是中西方茶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由于中国古典茶诗既有诗的格律性,又富有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唯有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才能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中国茶诗的文化魅力,增强对中国茶文化的认同感。为了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出国门,国内已有学者对古典茶诗翻译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姜欣等(2008)从色彩、景色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6-30

  • 无由持一碗
    表,从人物生平、茶诗创作内容方面来探究其诗中所体现的明代茶文化以及作者个人情怀。关键词:茶诗;淡泊洒脱;茶文化明代是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由前代的团饼茶到明代所提倡的芽茶,在茶叶制作、冲泡方法上有所改变,主要以炒青为主,明代人在茶具的选择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重视景德镇瓷和紫砂壶瓷。明代茶叶品种较多,有阳羡茶、天池茶、龙井茶、六安茶等,而吴中地区向来就是产茶高区,许多吴中地区的文人自然离不开饮茶的习惯,生活中品茶,创作中写茶,可以说茶诗是明代文人

    卷宗 2020年1期2020-03-23

  • 杨万里茶诗中的茶情
    创作了一定数量的茶诗。他的茶诗情感丰富,有以茶伴读、以茶消忧的闲适之乐,以茶赠友、以茶交往的知己情谊,云林之间、江湖为家的隐逸之情,山河一体、故国家园的家国之情,茶官茶使、贡茶赐茶的出世寄托。关键词:杨万里;茶诗;茶情宋代饮茶之风盛行,文人与茶关系密切,茶成为文人咏物的对象,茶文学创作也成为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杨万里诗歌创作2万余首,现今保留4200余首。检索《全宋诗》,杨万里诗歌中含“茶”“茗”字眼的70首,诗题中含“茶”23首,其中包含2组组诗《南海陶

    北方文学 2019年35期2019-12-24

  • 唐朝茶诗风格特点探析
    空前绝后的巅峰。茶诗逐渐成为了诗歌中的一种代表形式,对于茶文化和诗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唐朝茶诗的风格特点,为研究我国的茶诗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关键词】唐朝;茶诗;风格;特点【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随着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逐渐与其他文化形式实现了紧密的融合并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存在形态,其中以茶为主题所创作的诗歌则为茶诗,这是茶文学与茶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古代文人爱茶且具有作诗的文才与情趣,特别是在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1期2019-12-16

  • 唐代河南籍诗人所作茶诗探微 ——基于《历代茶诗集成(唐代卷)》的整理与分析
    ”的说法[1]。茶诗是指诗的内容与茶叶、茶事、茶税、茶俗、茶史等相关,歌咏茶事活动的诗作品,是中国诗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2]。据杨华《膳夫经手录》所载:“茶,古不闻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至开元、天宝年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表明古代茶业兴盛于唐代中期[3]。在唐以前,茶的诗文很少,唐代特别是中唐以后,茶诗和提到茶的诗句急剧增加,这与饮茶之风从唐代中期兴盛有关[4]。唐代茶诗在推动茶风的兴盛、促进茶艺的发展

    中国茶叶 2019年9期2019-10-21

  •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茶诗研究综述
    代的茶文化兴盛,茶诗创作也十分繁荣。随着古代文学研究的发展,针对茶诗的研究正逐步进入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视野。在此背景下,归纳整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茶诗研究的成果,总结了茶诗研究业已取得的成就和发展,同时分析了目前研究仍旧存在的不足,并思考了未来茶诗研究发展的可能趋向,以期对今后的茶诗研究有所助益。关键词:茶诗;茶文化;唐宋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同时中国又是“诗的国度”,因此茶与诗歌的结合也就成了中国茶文化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随着

    北方文学 2019年26期2019-10-16

  • 茶诗看唐代茶具文化
    范盈盈内容摘要:茶诗,以茶为本,以诗为体,描写对象可以是茶树、茶叶、茶水、茶具、茶人、茶道、茶理等,是中国茶文化与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茶具,即饮茶用具,亦称茶器或茗器,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茶诗逐渐繁盛,在茶诗中,为唐代的茶具文化提供了一个成熟而且完备的艺术载体,从茶诗切入,可以看出唐代茶鼎背后的文化意义,也可看出茶碾背后所反映的唐代制茶工艺的发展,更能看出茶瓯背后更深一层的唐代瓷器文化。关键词:茶诗 唐代 茶具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文学教育 2019年9期2019-10-08

  • 基于文人园林活动的茶文化研究
    水、煮茶、品茶、茶诗、茶画、茶联、茶类景题等文人园林活动,发掘茶文化对古典园林、文人气质、文人生活的影响,来延续园林精神和茶文化传统,彰显园林文化和茶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性,创造出富有禅意的园林茶景观。进而提升园林意境,提炼文人气质,扩大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播效应,以达到名茶与名泉、名园互相影响、共同发展、互相促进的效果。关键词:茶文化;文人园林;茶联;茶诗;茶类植物茶又名“槚”“茗”“藓”“茶树”“茶”“茶叶”“元茶”“苦荼”“诧”等,而茶类植物包含茶、山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9年2期2019-09-10

  • “苏黄”茶诗的审美意蕴与当代意义
    卉摘要:“苏黄”茶诗是北宋茶文化的代表,通过研究“苏黄”二人的茶诗,品味二人茶诗的审美意蕴,符合当今茶文化盛行的趋势。“苏黄”茶诗的系统研究还有利于弘扬我国优秀的茶文化,为廉洁、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借鉴。关键词:“苏黄”;茶诗;审美价值;茶文化;当代意义[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70-01茶诗一直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历代的文人墨客对于茶诗的写作热情从未消退过,尤其是北宋时期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7期2019-08-06

  • 苏轼茶诗艺术特色探析
    000)1 苏轼茶诗对茶事活动的呈现苏轼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茶诗,而且这些茶诗也具有广泛的主题,涉及到了对茶叶功效、茶叶珍品以及茶道的论述。通过对这些内容做出归纳,不仅能够更为全面的了解苏轼茶诗所具有的艺术特色,而且也有助于了解宋代社会茶风的发展。从苏轼茶诗对茶叶功效的展现来看,宋代时期,社会大众对茶叶所具有的功效已经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认知,这些内容在苏轼的茶诗创作中也具有较多的体现。具体而言,苏轼茶诗对茶叶功效所进行的展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茶叶

    福建茶叶 2019年11期2019-01-08

  • 中晚唐茶诗艺术特色探析
    00)1 中晚唐茶诗对茶风的呈现我国茶叶经历了食用与药用阶段,进入了饮用阶段,而饮茶之风的兴盛以及饮茶活动与文人意趣的结合,为茶文化与文学文化的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促使茶叶从饮用过度到了品饮阶段。在中晚唐时期,无论是禅茶文化的发展、交通运输的边界还是南北方文化交流的深入以及政府部门所颁布的禁酒令等,都在社会茶风发展中发挥出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中晚唐时期的诗词文化处于繁荣发展之后的定型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在茶文化与诗词文化融合发展基础

    福建茶叶 2019年12期2019-01-07

  • 浅谈明代诗歌对茶文化的呈现
    000)1 明代茶诗所具有的艺术特点我国茶诗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唐朝时期茶诗已经十分成熟,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主题方面来看,这一时期的茶诗都达到了顶峰。在经历过宋元时期的繁荣发展之后,唐朝茶诗对明清茶诗仍旧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而从明清茶诗的自身发展来看,这一阶段的茶诗可以称之为第三个高峰。具体而言,明代茶诗所具有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代茶诗数量极多。明代时期,茶文化在社会中已经十分普及,而文人群体则是茶文化的重要受众,这为茶诗数量的持续提升

    福建茶叶 2019年12期2019-01-07

  • 宋朝茶诗中团茶与散茶的关系初探
    文化的流变及文人茶诗中的审美趣味与趋好的变化。关键词:建茶;双井茶;团茶;散茶;茶文化;茶诗北宋继承了唐代以来紧压茶为主的格局。建安贡茶是北宋地域性贡茶之一,它通过皇家的推崇,以其繁复精细的做工、名贵香料而成为“独冠天下,非人间所可得”(1)的名品。双井茶因产自洪州分宁双井而得名,常以“洪井”或“双井”代称。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载:“自景祐以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其品远在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2)双井茶为北宋散茶后起之秀,被喻为“草茶第

    北方文学 2018年20期2018-08-28

  • 古诗词中的茶文化与音乐审美意境研究
    的论述,即所谓的茶诗,在这些茶诗中与音乐形态相关联的不在少数。本文拟以古诗词中的茶文化和音乐形态为研究对象,在先前的研究基础上,探究茶文化与音乐审美意境。【关键词】茶诗;茶文化;音乐形态;审美意境【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在归类整理出相当数量的茶诗与音乐相关联的古诗词基础上,要做进一步研究,探讨茶文化与音乐审美意境。首先要提出几个问题,什么是审美?意境作何解释?审美意境又是什么?茶文化与音乐审美意境具体研究什么?什么是古诗词中的茶文化与音乐审美

    北方音乐 2018年12期2018-05-14

  • 古诗词中的茶文化与音乐审美意境研究
    茶的论述即所谓的茶诗,而在这些茶诗中与音乐形态相关联的不在少数。本文拟以古诗词中的茶文化和音乐形态为研究对象,在甄别大量茶诗中涉及音乐形态的古诗词基础上,探讨茶文化与音乐的结合方式及内在关联,研究古诗词中茶文化与音乐审美的意境。【关键词】茶诗;茶文化;音乐形态;音乐类别【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发源地。中国茶文化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达到鼎盛,宋时期茶文化大发展并发挥到极致。茶文化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早已离不开茶。人们

    北方音乐 2018年11期2018-05-14

  • 乳瓯十分满
    了奇异的火花——茶诗,这是文人闲情逸致与审美理想的诗意结晶。从宋代的茶诗中,不仅可以看出宋人的茶俗、茶功、茶情,也能体会茶诗背后所依附的文化意蕴。茶诗是苏轼文艺作品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他的茶诗是继承与发展中国茶文化的直接表现。对苏轼茶诗中的文化意蕴进行深入挖掘,既能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能在梳理苏轼生平的同时剖析其思想的流变过程。关键词: 茶诗    苏轼    文化意蕴一、宋代的茶诗茶事中国茶文化的顶峰出现在宋代,繁荣的经济与开放的氛围促进了咏茶文学的

    文教资料 2018年35期2018-04-20

  • 从苏轼茶诗看其豁达个性的由来
    ,此文试从苏轼的茶诗中略窥一二。【关键词】茶诗;豁达;格物;价值观;性格苏轼虽然才华冠世,却一生坎坷。从谈论新法的弊病惹怒王安石,被迫出京任职开始,此后,虽然有短暂的被“重用”,但总体说来却是不得志。他曾自嘲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是他因“乌台诗案”受诬陷险些丧命,出狱后的被贬之地(任黄州团练副使);惠州是他59岁时的被贬之地;儋州是他63岁到66岁时的被贬之地。当他差点命丧“乌台诗案”,由知州贬为一个管理民兵组织的副官时,没有丝毫沮丧,写

    办公室业务 2018年2期2018-03-26

  • 我国古代茶诗的英译策略研究
    化包括有茶文化、茶诗、词等,茶文化已成为中国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文化。其中以汉魏茶诗、唐宋茶诗以及风趣意味十足的明清茶诗,各种茶诗意义和写作手法不同,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形成不同的文化流,各家茶诗汇聚在一起成为流传至今的中国茶诗。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加,中国对外社交和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现象逐渐频繁起来,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茶诗也成为交流中的一项,而只要采取适当的翻译和实践方式,才能使意义深远的中国传统茶文化更好地被其他国家的群众所接受和理解,本文在此对我国古代

    福建茶叶 2018年6期2018-01-19

  • 唐宋时期的茶诗及茶文化
    。1 唐朝时期的茶诗与茶文化1.1 唐朝的茶文化形成背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茶被国人发现,开始制作成各种饮品、茶食经历了很长的演变时间。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与茶想衍生的各种事物也逐步诞生。到了唐朝时期,茶叶相关经济已经繁荣了,在史学上甚至有“茶盛于唐”的说法。众所周知,茶的生产地主要存在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南方湿润的天气和适宜的温度适合茶叶的生长。唐朝时期,茶叶的产量极大,唐贞元十七年建成的官茶园“顾渚贡院”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也是第一座官方的大型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2018-01-19

  • 苏轼茶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格律、音韵及文化
    悟人生。1 苏轼茶诗赏析本章对苏东坡的两首茶诗:《水调歌头·尝问大冶乞桃花茶》、《望江南·超然台作》进行原文展示和赏析,从两首茶诗中感悟苏东坡的语言美与意境美。1.1 《水调歌头·尝问大冶乞桃花茶》原文:已过几番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翻译:已经下过好几次春雨了,

    福建茶叶 2018年3期2018-01-19

  • 唐寅茶诗中的茶情抒发解析
    所称颂。然而,咏茶诗的发展巅峰期却是在明代,“吴中四才子”的茶诗备受世人推崇,无论是其主旨内容还是核心思想抑或是艺术境界与思想情感的表达都颇具历史时代性。明代茶诗也因为其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所承载的物质文化情趣,而成为了中国茶诗史上一朵瑰丽的仙葩。1 明代的茶明代的茶以及茶文化相较于唐宋两朝都出现了相当大的变化,明朝初年,茶叶形式依然以团饼为主,明太祖从休养生息的角度出发,对茶叶制作进行了改进并创制了芽茶。茶叶形式的革新客观上推动了明朝制茶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茶

    福建茶叶 2018年2期2018-01-19

  • 试析古代茶诗对现代诗歌创作的启示
    、茶艺、茶文学(茶诗、茶词、茶小说)等都属于这个特有的范畴。事实上,茶诗的普及是我国茶文化高度发展的体现。起初,茶被文人雅士这个小众群体所喜爱,一些诗人将情感和思想倾注于诗词等文字之中,因而我国古代涌现了不少优秀的传世茶诗作品。时至今日,古代茶诗的魅力仍旧不减,透过这些诗词作品,我们仿佛能够与古代诗人实现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从古代茶诗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智慧、情感寄托等,这对于时下的诗歌创作而言是有所启示的。1 茶文化与古代茶诗概述1.1 茶

    福建茶叶 2018年5期2018-01-19

  • 论唐诗中的茶文化内涵
    普遍意义所认为的茶诗。可以说唐朝的茶诗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茶也扩大了唐诗的境界和高度,因此二者的融合对中国茶文化和唐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后世茶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优良的典范。1 唐代茶诗概述唐朝以恢宏的历史,辽阔的疆域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占据着无可比拟的地位。正由于它历史久远,唐朝诗歌中关于茶文化的表达便驳杂繁复,所以考量唐诗中茶文化的内涵应该,以不同的历史分析唐诗中茶文化的具体内涵。1.1 初唐茶诗“唐诗与茗茶有着天然的不解之缘,唐诗中不仅有许多

    福建茶叶 2018年2期2018-01-19

  • 古代茶诗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及当代价值
    情况下,探讨古代茶诗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及当代价值,就显得十分有意义。1 茶诗的发展概述追根溯源,我国的茶叶历史久远,茶诗的发展演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期。茶诗因为有着独特的意义及人文精神,文人常常把它当做联系人与现实生活的媒介,以表达自己的心志[1]。1.1 唐代以前的茶诗在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时候就已经有喝茶的人了,汉代时就有人把喝茶写进诗里了,典型代表是汉朝辞赋《憧约》,这首诗里面包含了很多关于茶文化的知识。在古代三国时期和晋朝时期,关

    福建茶叶 2018年7期2018-01-19

  • 论中国茶文化对古代茶诗的影响
    的组成部分。古代茶诗是在茶文化沃土上成长起来的,深受茶文化影响。茶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饮品,深受古代文人墨客的喜爱,他们不仅把茶看做是一种饮品,更是内心胸臆、真实情感表达的载体,与茶建立起了密切联系,而这种联系的基础就是茶文化。研究分析茶文化对古代茶诗的影响,是对茶文化的一种继承,也是发掘茶文化价值及推进应用的重要途径。1 中国茶文化1.1 发展茶文化在我国起源很早,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时期。武王伐纣,茶叶已经是重要贡品了,此后逐渐成为物品交换的重要货物。到

    福建茶叶 2018年2期2018-01-19

  • 古代茶诗中的茶文化探析
    文化的绚丽瑰宝。茶诗是古诗的一种类型,通过分析茶诗的意境与内涵可以具体认识茶文化,同时还可以再发掘传统文学作品的价值。所以,分析古代茶诗中的茶文化是重要的,利于了解茶文化的形成与表现,这对茶文化内涵认识与传承有着重大的价值。基于此,结合诸多的文献资料分析了我国古代茶诗中的茶文化。1 茶文化及其与古诗的融合茶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关于茶的文字记载。在秦汉时期,对茶的描述只关注茶的本身,并未赋予茶更多的文学意蕴和内涵,尽管如此,这依然是茶文化的

    福建茶叶 2018年5期2018-01-19

  • 论道苏轼茶诗的背后
    社会交际。同样,茶诗将宋代文人所追求的雅致生活、情感慰藉、茶情茶意等都包含其中,充分体现了宋代茶文化的诗意凝结。《中国茶文化经典》中收录的唐代茶诗只有148首,而宋代却多达837首,宋代茶文化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几乎宋代每个涉茶文人都有属于自己风格,且构思、意境、语言等方面均各有特色的咏茶诗词,如苏轼、陆游、欧阳修、辛弃疾、黄庭坚等,内容几乎涵盖了茶俗茶礼、茶艺茶道、茶性茶德等宋代茶文化的方方面面。苏轼的茶诗约有百首,陆游茶诗有近300首,黄庭坚则在词学

    茶道 2018年12期2018-01-09

  • 浅析贯休茶诗
    039)浅析贯休茶诗顾吟霜 刘 肖 曹琬琪(西华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39)晚唐之际,南禅盛行,诗僧群体崛起,贯休是其中佼佼者。本文着重从贯休茶诗的意象特征入手,分析其思想旨趣,并与同时期诗僧作品比较,进一步得出结论。贯休;茶诗;诗僧陆羽《沧浪诗话》有云,“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禅”、“诗”二道虽异,然其质一也,皆在“妙悟”。而中国自古“茶禅一味”,唐代更是佛道、茶道大兴,茶、禅、诗三位一体。僧侣与文人在茶会中诗悦与禅悦相互交融,造就了中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0期2017-11-25

  • 翻译美学视域下英语茶诗的汉译策略研究
    译美学视域下英语茶诗的汉译策略研究滑彦立1,李素娟2(1.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河北石家庄 051132;2.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本文首先对翻译美学的形成与发展、翻译美学的定义、翻译美学的相关概念等内容进行简要阐述,并对英语茶诗的三大基本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接着从翻译美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对英语茶诗的汉译策略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促进中西方茶文化的交流。翻译美学;英语茶诗;汉译策略;音律茶诗(Tea Poetry)是与茶相关的诗

    福建茶叶 2017年11期2017-02-07

  • 茶诗英译的实践方法研究
    汉430064)茶诗英译的实践方法研究任兰兰(武昌首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64)中国传统茶文化具有不可阻挡的魅力,在历史源流的发展进程中显现出独特的文化风味和底蕴,中国茶文化在中国历代变幻的进程中散发出迷人的茶韵清香,是不可多得的传统文化瑰宝。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传入西方的过程中,显示出较大的文化思维差异,这就需要对茶文化进行适宜的翻译实践,更好地融合和贯通中西方文化和交流,使中国博大精深的茶诗、茶词等艺术形态绽放出其璀璨的文化风采。茶文化;茶诗;翻译;实践

    福建茶叶 2017年3期2017-02-05

  • 试析苏轼茶诗的审美意蕴及文学价值
    020)试析苏轼茶诗的审美意蕴及文学价值李永红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眉山 620020)苏轼是一位极富才情的诗人,他一生爱茶,因此写下无数首传世千年的茶诗。这既是苏轼文学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茶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苏轼的茶诗,记录了他的平生遭际、人生感悟,体现出苏轼作为士大夫的生活趣味、乐天达观。他的茶诗既有君臣关系、父子之情、又有朋辈之交。因此,苏轼的茶诗既丰富了中国茶诗的意境,又开拓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苏轼的茶诗体现出象外之象、达观乐天、新颖

    福建茶叶 2017年2期2017-02-04

  • 基于明代唐寅茶诗的文人精神追求分析
    0)基于明代唐寅茶诗的文人精神追求分析吴波(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我国拥有漫长的历史沉淀,在这些沉淀中,最宝贵的莫过于文化遗产。翻开中国历史,诗句处处点缀着各个时代,回顾前人的生活点滴,饮茶又是漫长岁月里一脉相承的行为;我国千千万万智慧人民又将诗与茶两者巧妙结合,形成独具艺术价值的茶诗。一方面,茶为诗歌提供了全新的创作题材,使诗歌的内容和影响力增大;另一方面,诗歌则成为另一个茶文化的优良传播载体,在诗歌的口口相传中,茶文化不知不觉深入人心,

    福建茶叶 2017年9期2017-02-04

  • 浅析陆游诗中的茶文化
    颇丰,而诗作中的茶诗也颇多。陆游的茶诗中蕴含了丰富的茶文化。并且这类文化不仅有物质层面的,更有精神层面的,不仅是陆游见多识广表象的表现,更是陆游丰富内心世界的展示。陆游;茶诗;茶文化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其一生所著诗作,涵盖面广泛,不仅包括坚持抗金的内容,还抒发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和壮志未酬悲愤的内容,甚至在陆游中晚年以后,创作了更多描写田园风光、日常生活的内容以及一部分爱情诗。这些诗作的内容涉及到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即便是与“开

    福建茶叶 2017年9期2017-02-04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茶诗赏析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茶诗,以不同历史时期为基点,多角度、多层次客观赏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茶诗。关键词:诗词;茶诗;赏析作者简介:张艳(1990-),女,河南省鹤壁市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和小说研究,以及历史文献和回鹘宗教信仰研究;梁爽(1988-),研究生,毕业于河南大学,本科时期学习汉语言文学,研究生时期学习汉语国际教育。[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02茶叶有着悠久的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2期2016-12-23

  • 论白居易茶诗的文化意蕴
    首,透过白居易的茶诗,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儒家“安贫乐道”、佛禅“至静无为”、道家“乐天知命”静享生命之乐的人生观,同时让我们了解到唐代文人对茶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关键词:白居易;茶诗;文化意蕴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143-03白居易是唐代文人代表之一,凭借卓越的才华、全面的学养及丰富的人生经验,把大量与茶相关的事物移入诗中,通过对茶自然之美的赞扬,寄托了对于山水自然的向往。白居易的茶诗总是兴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6期2016-05-14

  • 我国古代茶诗与茶文化关系探讨
    51)我国古代茶诗与茶文化关系探讨刘京,贾文静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摘要:我国的茶文化在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和体现。茶文化的构成体系具有系统化和层次化的特点,其中茶诗就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体现,它是古代文人墨客从文学层面对茶文化的另一种研究,从中表达出了古代文人的清高而又自适的人格和气质,并且也兼有价值取向和哲学思想的内涵,可以说是古代人们生活的另一种显现。那么从现代茶文化研究的角度来讲,

    福建茶叶 2016年6期2016-03-31

  • 明清时期茶诗的美学思想及艺术包容
    000)明清时期茶诗的美学思想及艺术包容何顺莉(四川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安 638000)明清是中国古代茶文化发展的最后一个鼎盛时期,其间曾涌现出大量的以“茶”为吟咏对象的诗作,即茶诗。明清时期的茶诗蕴含着一定的美学思想及艺术内容,也是研究明清茶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本文从茶诗的角度,简要分析了明清的茶诗创作,在此基础上,从多方面对明清时期茶诗的美学思想及艺术包容进行了探索。明清茶诗;美学思想;艺术包容“茶诗”是指以茶为主题所作的诗,中国既是“茶的国

    福建茶叶 2016年10期2016-03-31

  • 以茶为媒——谈我国茶诗中美的意蕴
    茶为媒——谈我国茶诗中美的意蕴张泽建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9)摘要:茶文化在我国一直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我国的古代文化均离不开茶文化的影响。在灿烂的诗文化中,茶也作为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受到许多诗人的喜爱,将茶赋予各种各样美好的意蕴。本文将首先介绍茶诗的概念,再介绍各个朝代不同的茶诗的意蕴,最后阐释茶诗中不同的意蕴美。关键词:茶;诗歌;茶诗在我国灿烂的古代诗歌文化中,茶作为诗人一大日常享受,也作为古代人民的文化,一直是诗人

    福建茶叶 2016年3期2016-03-31

  • 经典茶诗的文化之魂 ——茶诗英译的策略分析
    1013)经典茶诗的文化之魂 ——茶诗英译的策略分析史云燕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宝鸡 721013)茶诗是我国茶文化中最为璀璨的篇章,它以茶事活动为吟诵的题材,对中国茶文化精神进行歌咏、赞颂,饮茶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习惯,是中国人生活情趣以及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中国是茶以及茶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诗的国度,受到中国文人的推崇和喜爱,茶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国诗词创作中,历代文人墨客都热衷于茶事创作,茶文化对于诗词领域的影响极为渊源,随着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

    福建茶叶 2016年7期2016-03-31

  • 论唐宋茶诗词中茶之审美意象
    1200)论唐宋茶诗词中茶之审美意象李优优(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巩义 451200)遥看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茶与诗词的完美结合造就了极具特色的茶诗,它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将当时的茶文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唐宋诗词文化达到鼎盛时期,同时伴随其中的茶诗更是为茶文化的发展带来生动优美的文学色彩。基于此,本文将对唐宋茶诗中茶的审美意象作以评述,借此弥补茶文化美学方面研究的缺失。唐宋时期;茶诗词;审美意象茶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早在汉魏六朝时

    福建茶叶 2016年10期2016-03-31

  • 从唐代茶诗看茶艺的审美情趣
    009)从唐代茶诗看茶艺的审美情趣郭峥嵘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9)摘要:饮茶是中国人共同的习惯,基于茶文化基础上的饮茶行为可以被理解为广义上的“茶艺”,茶艺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同时也与艺术文化之间有着完美的结合。我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是唐宋两代,尤其是唐朝的文人,对于“饮茶”的推崇,简直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程度。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比如文人陆羽提出了最早的“茶学”,他从寺院学习了茶艺,并编写成书,从而推动了茶艺的发展,因此最初茶艺的兴

    福建茶叶 2016年1期2016-03-30

  • 论唐代茶诗审美情趣与艺术特色
    0007)论唐代茶诗审美情趣与艺术特色刘维维(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政法与传媒系,河南郑州450007)唐代是在茶文化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朝代,茶文化形成于此时,茶诗也从唐代开始出现。茶诗在唐代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无论是在审美情趣还是在艺术特色上,都极有特色。本文通过对唐代茶诗的诗体研究以及对茶诗的情感研究,来探索唐代茶诗的审美情趣及艺术特色。茶诗;茶道;审美茶最早产于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对茶的发展以及茶文化进行了总结,使茶文化开始形成。茶文化从唐代开始

    福建茶叶 2016年12期2016-03-30

  • 茶文化翻译中通感现象的有效翻译策略研究
    续茶经》,还是《茶诗三百首》中,都存在大量运用巧妙的通感修辞方法。针对上述情况,在本文的研究中,以《续茶经》、《茶诗三百首》为语料基础,对其同感修辞方法的运用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对其翻译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关键词:通感;翻译;茶诗;续茶经我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而作为我国茶文化典籍中的璀璨明珠《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有着特殊的文化价值。在本文的研究中所引用的“茶诗”主要是指以茶、茶文化为表达内容的中国古代的“写茶之诗”,其主要特点为

    福建茶叶 2016年4期2016-03-29

  • 《六安州志》中的茶诗及其广告意识
    《六安州志》中的茶诗及其广告意识张岳林,张晓乐(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摘要:同治十一年编纂的《六安州志》“艺文志”收录了数十首茶诗、茶词等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主题突出,即介绍、宣传六安茶,写出了六安茶的色、品、味、形;同时这些作品形式多样,手法巧妙,文化意蕴浓厚。《六安州志》如此编纂意图明确,即具有突出精品意识的宣传目的,达到古代社会广而告之的效果。关键词:茶诗;六安州志;精品意识;广告意识同治十一年编纂的《六安州志》(论文以此为

    皖西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03-17

  • 《历代茶诗集成·唐代卷、宋金卷》出版
    3月25日为著名茶诗专家、杭州余杭茶人钱时霖(1934~2013)三周年祭日,他生前与姚国坤、高菊儿合编的《历代茶诗集成·唐代卷》、《历代茶诗集成·宋金卷》(上、中、下三册),经过三年多编校,最近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两书均为小32开精装,共收集三代茶诗作者1158人的茶诗6080首,其中唐代665首、宋代5298首、金代117首。这是迄今为止内容最为丰富的唐、宋、金三代茶诗集成。这些茶诗全部从《全唐诗》、《全唐诗补编》、《全宋诗》、《全金诗》中选出,准确

    中国茶叶 2016年3期2016-01-24

  • 我国古代茶诗的成就与不足
    ,我国大量的古代茶诗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茶文化,而且充实和丰富了古代文学的宝库,但它自己也存在着某些不足。本文试图对此现象进行分析,以利于今天的茶诗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古代茶词也包含在内)我国古代茶诗的成就与贡献我国古代茶诗究竟有多少?恐怕没有人作过统计,也很难统计。最近因编写《金华茶文化丛书》而对金华的古代茶诗作了一次较全面的收集,大约有二百多首。当然,基本上都是本地文人所作。以此推算,浙江省古代茶诗二三千首不成问题,全国当有万把首古代茶诗。当然,著名诗人

    茶博览 2015年3期2015-12-29

  • 唐代诗文中的徽茶文化
    。关键词:唐代;茶诗;茶文;徽茶文化我国是诗文大国,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以来,茶就是诗文的重要题材。有句话说“无茶不文人”,中国文人大多嗜好品茶。自然,诗人、文人也多为茶人。唐代时期,安徽有舒州、寿州、宣州、歙州、池州共五个州产茶,出产天柱茶、霍山黄芽、瑞草魁、方茶、金地茶等名品,吟咏这些名茶与茶事的诗文随之陆续出现。赏析与解读安徽唐代茶的诗文,可以揭示其所蕴含的诸多安徽茶文化信息。1 吟咏舒州茶的诗文唐时,舒州区域潜山生产的天柱茶名闻一时。薛能,晚唐

    茶业通报 2015年2期2015-03-20

  • 唐五代茶诗的发展演变及其文化风貌
    讨,至于专论唐代茶诗的论文近年来则有杨东峰《唐代茶诗与文士意趣》(南昌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余悦、刘静《从唐代茶诗看茶艺的审美情趣》(《中州学刊》2010年第6期),程荣《论唐代茶诗审美情趣之嬗变》(《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温孟孚、关剑平《道教文化与唐代茶诗》(《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等,尤其是《唐代茶诗与文士意趣》以《全唐诗》为基础对唐代茶诗进行了一番搜罗,并从文士的爱茶之趣、煎茶之趣和饮茶之趣三方面较为系统、深入地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4期2011-02-09

  • 历代茶诗选载(一)
    要题材和手段。而茶诗是中国茶典籍的精华。茶诗的最大特点是贯穿着与茶相关的鲜明文化主题,且每一首都有一个动人的茶蕴诗魂。山泉煎茶有怀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注释:(1)泠泠:清凉的样子。(2)瑟瑟:碧绿颜色。(3)尘:茶叶粉末。(4)无由:没有机会。唐•白居易译文:在山泉上煎茶怀念亲朋至友,坐着喝着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的茶叶细末。手端着一碗清香的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诗词表达了诗人煎了好茶,却没有机会与爱

    茶博览 2010年1期201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