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恺

  • 用心用情,做好民革党史教育基地服务工作
    革党员陆续来到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参观学习。为了更好地发挥民革党史教育基地功能,纪念馆围绕讲好民革前辈故事,不断思考提升业务能力,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力争使民革党员来馆参观能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获。一、弄清需求导向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是以陈列展示廖仲恺、何香凝和廖承志三位革命前辈生平事迹为主的专题纪念馆,展览涵盖历史时段长、涉及人物和事件较多,面向的群体不同,要开展的工作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统一战线教育等。为了更好地做好服务,纪念馆首先站在来馆

    团结 2023年2期2023-06-10

  • 周恩来与廖家三代的交情
    革命世家”。从廖仲恺起,廖家几代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苦心经营,不懈奋斗,作出了不朽的功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为家国请命、为民族筹谋的过程中,廖家与敬爱的周恩来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及其子女廖承志、廖梦醒都与周恩来往来甚密,关系亲厚。周恩来曾说:“我与廖家已有三代交情。”这份战友情、兄弟情延续到廖家第三代的身上,逐渐升华成了亲情,历经风雨而弥足珍贵。初识:真诚合作共同革命自1903 年在日本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后,廖仲恺

    世纪风采 2022年11期2022-11-15

  • 何香凝面斥陈炯明:把我砍成肉酱也不怕
    、孙中山的助手廖仲恺突然接到陈炯明从惠州发来的电报,要他去商议要事。廖仲恺明知有诈,但还是决定前往惠州。谁知,车刚驶出广州,便被叛军扣押。之后,廖仲恺被拘禁在广州西郊的石井兵工厂。两天后,陈炯明公然下令炮轰孙中山办公的观音山总统府,并悬赏20万大洋捉拿孙中山。面对这一触目惊心的事变,当时担任北伐军出征军人慰劳会总干事的何香凝强忍对丈夫廖仲恺的担忧,先为孙中山、宋庆龄的安全四处奔走。直到与安全脱险的孙中山与宋庆龄见面后,她才开始打听廖仲恺的下落。当从陈炯明的

    新传奇 2022年17期2022-05-19

  • 廖仲恺遇难的历史影响
    摘要:廖仲恺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国民党左派的代表人物、孙中山先生的挚友和得力助手,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朋友。他为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黄埔军校的建立以及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廖仲恺遇害预示着国民党内左右派的分裂,导致汪精卫、蒋介石联盟成立,他们暂时获取了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派系斗争的胜利。从国民党内部来看,廖仲恺遇害使左派力量受到极大削弱,难以形成对右派势力的制衡,并且对国民党的联共政策造成了严重影响;从民主革命的统一战线

    西部学刊 2021年21期2021-12-09

  • 一门忠烈垂千古,三杰豪雄颂万家
    摘 要:廖仲恺、廖承志和李少石在民主革命的征途上不幸被捕。在狱中,他们笑看敌人屠刀,随时准备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并以诗言志,抒写他们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对祖国对妻儿的无限热爱,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关键词:廖仲恺 廖承志 李少石 诀别诗 革命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有这样一个家庭,其父亲、妻子、女儿、女婿、儿子、儿媳,个个是铮铮铁骨的革命家,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设做出巨大贡献,这样的家庭“在近现代中国,恐怕难于找出第二家来”,这就是堪称一门忠烈的廖仲恺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8期2021-08-27

  • 一门忠烈垂千古,三杰豪雄颂万家 ——廖仲恺廖承志李少石和他们的狱中诀别诗
    堪称一门忠烈的廖仲恺家庭。廖家两代人的革命生涯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革命事迹广为人知,深受称道。今笔者以廖仲恺、其子廖承志、女婿李少石于狱中的诀别诗为切入点,重温他们的革命历程,以缅怀革命志士,体味革命者和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一、待到风消和雨歇:廖仲恺被囚诀别诗廖仲恺1877 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1893 年随母亲回到家乡广东惠阳,1902 年,东渡日本于早稻田大学研习政治经济,次年认识孙中山并参加其领导的革命运动。1921 年,孙中山就任大

    名作欣赏 2021年23期2021-08-17

  • 何香凝不将就的一生
    归国的华侨后裔廖仲恺,向外界宣称“非知书达理的天足少女不娶”。接受了西方现代教育和民主观念洗涤的廖仲恺,碰巧遇上了这位土生土长,却敢于挑战陈规、反叛旧俗的九小姐。两个不愿将就的人,一拍即合。就这样,19岁的何香凝嫁给了20岁的廖仲恺——她此生唯一的爱人、知己和战友。婚后,两人共同研习诗词,讨论时事。时间愈久,愈是欣赏对方的才华和见地。渐渐地,产生了比知己更为深厚而浓烈的爱情。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香凝同丈夫一同在家中赏月,看着身旁如月亮一般清朗而温润的爱人

    海峡姐妹 2021年1期2021-02-01

  • 廖仲恺留志吉林城
    派在日本学习的廖仲恺回国,经天津到吉林市(时为吉林省省城),以巡抚陈绍常幕下翻译身份,秘密联络各方势力,发展革命力量。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不久,廖仲恺奔赴南方,到广东军政府任职。廖仲恺从小就饱读诗书,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极深,诗、文、书、画皆佳。在吉林两年时间,留下了多首诗词,抒发了他对妻儿的无尽思念,表达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的革命情怀。1909年岁末时节,独自在东北边城,房空夜静,雪朗如昼。光阴荏苒,触景生情,廖仲恺一时无眠,心生诸多感

    书屋 2021年1期2021-01-27

  • 云山万里,天涯情味
    留了一双大脚。廖仲恺出生在美国旧金山,其父廖竹宾是很有影响力的客家华侨。受游学经历和客家女性善劳作、不缠足的风俗影响,廖竹宾在弥留之际叮嘱尚未婚配的廖仲恺找个“未缠足、有文化”的贤妻。父亲病逝后,廖仲恺跟随母亲回国,就读于香港皇仁书院。叔父廖竹岗依照兄长留下的遗愿为侄子张罗起婚事来。何香凝与廖仲恺,一个“行为出格”,一个思想活跃;一个是读书习画的知识女性,一个是留洋归来的学者,在长辈们看来,两人能结“天作之合”。就这样,经过媒妁之言,廖仲恺与何香凝的婚礼在

    莫愁·智慧女性 2020年12期2020-12-28

  • 云山万里,天涯情味
    留了一双大脚。廖仲恺出生在美国旧金山,其父廖竹宾是很有影响力的客家华侨。受游学经历和客家女性善劳作、不缠足的风俗影响,廖竹宾在弥留之际叮嘱尚未婚配的廖仲恺找个“未缠足、有文化”的贤妻。父亲病逝后,廖仲恺跟随母亲回国,就读于香港皇仁书院。叔父廖竹岗依照兄长留下的遗愿为侄子张罗起婚事来。何香凝与廖仲恺,一个“行为出格”,一个思想活跃;一个是读书习画的知识女性,一个是留洋归来的学者,在长辈们看来,两人能结“天作之合”。就这样,经过媒妁之言,廖仲恺与何香凝的婚礼在

    莫愁 2020年34期2020-11-18

  • 央视披露周恩来和中共隐蔽战线鲜为人知的历史
    恩来亲自参与了廖仲恺案的追查审理工作随着革命深入发展,周恩来发现,必须开展情报保卫工作。对于情报保卫工作,周恩来在留学期间就有接触。早在1921年,周恩来在巴黎刚刚加入旅法共产党早期组织时,就受托秘密发展新党员。为了躲避法国警察的搜捕,周恩来有时向比较富裕的学生借衣服以显示自己阔绰;有时又穿上工装裤在不同的工厂做临时工,目的是与那里的中国工人接触,发展新党员。当时,周恩来还负责把一些共产党员和准备入党的积极分子,安全转送至莫斯科,去接受系统的革命教育。凭借

    新传奇 2020年20期2020-08-02

  • 廖仲恺家族:人月双清革命家赤诚为国忠孝门
    立下丰功伟绩。廖仲恺,辛亥革命的元老,协助孙中山创立同盟会,是中华民国的创立者之一,他被迫害之后,其遗孀何香凝继续为革命奔走,威望极高,毛泽东对之“执弟子礼甚恭”。他们的儿子廖承志在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被提名为国家副主席候选人;孙子廖晖,多次任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廖氏一家先后出现了三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新中国的史册里,如此之家族辉煌,实难再有。不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曲折坎坷的建设时期,廖氏家族为国家的富强和民主而奋斗的足迹,始

    今古传奇·单月号 2020年4期2020-07-30

  • 愿年年此夜人月双清(下)
    张达明廖仲恺追随孙中山先生在外忙于革命事业,何香凝也跟着丈夫宣传革命,两人无暇顾及家中,遂请了一名女佣料理家务。后来因为孙中山经常在自己的住处开会被密探得知,何香凝辞退女佣,以便在她家开会。这对从小生长在仆役众多的富商家庭的何香凝来说无疑非常困难,但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从此,何香凝的家就成了孙中山的收信地点和秘密开会的场所。此外,何香凝还尽力在经济方面资助孙中山,经常招待同志们饮食。何香凝的言行受到了革命党人的一致称赞。廖仲恺对深明大义的妻子充满感激与怜爱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3期2020-07-24

  • 愿年年此夜 人月双清(上)
    姻缘一线牵”。廖仲恺与何香凝的爱情就是如此,天作之合,佳偶天成。1897年,廖仲恺20岁了,在当时那个年代,像他这般年纪的男子早已经娶妻生子,而他却连个亲事都还没有订下,家里人着急,廖仲恺自己也急,只是苦于始终找不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廖家对未来的媳妇只有两个要求:一是门当户对;二是没有缠过足。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走遍广东的大街小巷,居然找不到一个没有缠过足的女子,更何况是大家闺秀了。廖仲恺之所以坚持要娶一个没有缠过足的媳妇是有其原因的。他虽然祖籍广东,却生长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1期2020-06-23

  • 何香凝:用巾帼英气谱写战斗诗篇(上)
    介绍,何香凝同廖仲恺在广州结婚。婚后,他们两人志趣相投,互敬互爱,感情甚笃,经常一起研读诗文,抨击时政,倾诉救国救民的夙愿,并取人、月两清之意,将自己的小屋命名为“双清楼”。当时,许多有志青年纷纷到日本留学,廖仲恺也有此愿,但苦于没有路费和学费。何香凝了解后毅然将自己陪嫁的珠玉首饰卖掉,凑够了1000多元,于1902年秋,帮助廖仲恺东渡日本。两个月后,她自己也赴日本,先在补习学校学习日语,第二年初,考进东京目白女子大学,后转入女子师范预科。在东京,何香凝积

    党史纵览 2019年11期2019-10-23

  • 革命一生 以画明志
    ,却为她带来了廖仲恺这个灵魂伴侣。当时,在香港皇仁书院学习的归侨子弟廖仲恺,宣扬要讨一个没有裹过足的人做媳妇,何香凝的父亲便托媒人说合。这双大脚就这样为两人牵线,促成了一对神仙眷侣。何香凝的父亲重男轻女,不让女儿们读书,何香凝的早期学问都是自学得来。嫁给廖仲恺后,她便随丈夫读书、吟诗、作画。何香凝曾有诗云“愿年年此夜,人月双清”,故为其爱巢命名为“双清楼”。廖仲恺遇刺身亡后,何香凝便自号“双清楼主”“双清馆主”,终其一生都在追述着这段永难忘怀的美好时光。何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8年11期2018-12-12

  • 一门忠烈扶助农工廖仲恺
    德日新”,这是廖仲恺先生在狱中写给儿女的诀别诗《诀醒女、承儿》中的一句。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收藏了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及其儿女廖承志和廖梦醒一家两代人为中华民族复兴前仆后继的珍贵史料。纪念馆坐落在为追念廖仲『岂先生而创办的“仲恺农工学校”院内,该学校已从中专学校发展为本科高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廖仲恺(1877 -1925),原名恩煦,号夷白,字仲恺,广东省惠阳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1903年,廖仲恺与夫人何香凝东渡日本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28期2018-11-07

  • 何香凝:女人有骨气,才会活得更高级
    家族的廖家公子廖仲恺刚从旧金山留学回国,正准备找一位不受传统礼教束缚的非缠足女子。于是,19岁的何香凝和20岁的廖仲恺一同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一个是温润醇厚的进步青年,一个是独立英气的灵动才女,他们在日积月累的相处中,渐渐被对方吸引,产生了情深一生的爱情。何香凝爱读书,廖仲恺就设法搜罗各式各样她喜欢的书籍,并帮她答疑解惑。他们共同研习诗词,讨论时事,甚至一起找到了共同奋斗一生的理想。一段真正美好的婚姻大概就如何、廖二人般,造就了更好的对方,彼此惺惺相惜,共同

    百家讲坛 2018年9期2018-10-26

  • 廖仲恺与黄埔军校
    陈予欢廖仲恺是受到孙中山委托参与黄埔军校筹备与创建第一人,从参与筹措到与共产国际代表谈判,协商确定在广州创办党义军官学校并主持建校,代理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后任黄埔军校首任党代表以及所有驻广东各军总党代表,全力支持孙中山先生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辅佐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积极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和捍卫者,他与中国共产党人精诚合作,支持工农革命运动,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向前,是那个时代著

    黄埔 2018年3期2018-09-17

  • 何香凝的留学生活
    何香凝便与丈夫廖仲恺东渡日本留学,期间结识了革命战友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并成为该会第一位女会员;后来到东京本乡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为日后的艺术生涯打下坚实基础;还生下爱子廖承志——可以说,何香凝与日本有着不解之缘,她的革命和艺术生涯均起源于此。留学日本初识孙中山中国学生到日本留学始于19世纪末,起初不过寥寥数人,但不过几年便人数倍增。20世纪初是中国学生留日的高峰期,大批青年人到东京等地学习语言、军事、法律、政治、医学和艺术,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就是这个

    公关世界 2018年16期2018-09-10

  • 何香凝:有骨气,才会活得更高级
    接受过新思想的廖仲恺,将众多名媛淑女拒之门外,只因她们都是缠过足的。若是娶了小脚女子,则意味着自己对传统封建礼教妥协。于是,19岁的何香凝和20岁的廖仲恺一同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一个是温润醇厚的进步青年,一个是独立英气的灵动才女,在日积月累的相处中,渐渐被对方吸引,并产生了情深一生的爱情。何香凝爱读书,廖仲恺就设法搜罗各式各样她喜欢的书籍,也帮她答疑解惑。他们共同研习诗词,讨论时事,甚至一起找到了共同奋斗一生的理想追求。一段真正好的婚姻,大概就是如何、廖二人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18年6期2018-06-21

  • 廖仲恺:一生苦斗扶助农工
    德日新’,这是廖仲恺先生在狱中写给儿女的诀别诗《诀醒女、承儿》中的一句。”在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大学4年一直做兼职讲解员的90后大学生谢思婷正声情并茂地向参观者介绍。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坐落在为追念廖仲恺先生而创办的“仲恺农工学校”院内,该学校已从中专学校发展为本科高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馆内收藏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及其儿女廖承志和廖梦醒一家两代人为中华民族复兴前仆后继的珍贵史料。廖仲恺(1877—1925),原名恩煦,号夷白,字仲恺,广东

    北广人物 2018年17期2018-05-09

  • 何香凝:同盟会里的“傲骨贤妻”
    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的妻子,也是中共高干廖承志的母亲,还是女界领袖、丹青圣手和诗坛“一枝梅”。年少果敢非凡,不被世俗束缚何香凝的非凡,从她小时候起,就可见一斑。1878年,她出身于豪门大家,父母对于她的期待,是成为游走于“上流社会”、优雅又精致的名媛淑女。当时的大家千金,个个都缠着小脚,小脚是那个时代千金小姐美丽的标志。何香凝7岁时,母亲也开始给她缠脚。一圈圈的捆绑,压抑住脚的生长,也让何香凝失去了自由。她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和小伙伴们蹦蹦跳跳地玩耍了。于

    家人 2018年4期2018-04-09

  •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钢笔画:李为民作何香凝 (1878—1972),原名谏,又名瑞谏,号双清楼主,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曾任民革中央主席。她早年追随孙中山,是同盟会的第一位女会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著名的国民党左派,妇女运动的领袖,画坛杰出的美术家。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位于广州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院内,为原仲恺农工学校办事处旧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落成于1928年。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由原国家副主席王震提议,经中共中央批准设立,1982年3月30日正式开

    团结 2018年1期2018-04-02

  • 廖仲恺与第一次东征
    510000)廖仲恺(1877—1925),广东归善(今惠阳)人,他是近代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和国民党左派的旗帜。他长期追随孙中山,倡导三民主义政治理念,贯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和黄埔军校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为推动北伐大业作了自己卓越不凡的贡献。1925年,廖仲恺被国民党右派暗杀。目前,学术界对廖仲恺的研究主要是从其生平与历史作用、精神与思想、文艺作品、纪念活动四方面着手,其中有关廖仲恺与国共合作、经

    世纪桥 2018年6期2018-04-01

  • 浅谈“日新精神”的渗透方式
    恺中学是一所以廖仲恺先生名字命名的名人纪念性完全中学,本校校训正是“日新精神”。联系仲恺先生生平事迹,结合本校文化建设实际,通过对校训文化的认真解读和调查研究,笔者认为“日新精神”基本内涵包括:爱国爱家的赤子情怀、图强进取的精神追求和勤奋踏实的优良品德。在校园中,“日新精神”更多可以具体表现为在思想上积极上进,在纪律上严于律己,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在状态上欣欣向荣,在行为上遵纪守法,在品德上追求完善等。二、“日新精神”渗透方式如何在日常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渗

    师道·教研 2017年10期2017-11-08

  • 廖仲恺民初1911—1922的理财活动
    李日幸【摘要】廖仲恺作为孙中山忠实的追随者,为中国革命奋斗了20多年,他协助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建立国共首次合作战线,在孙中山逝世后,他忠诚地执行孙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直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其光辉的一生中,廖仲恺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众多,其中,当家理财,努力为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提供稳定的财政保障就是他的突出贡献之一。他在筹措军饷、整顿财政方面的努力,表现卓著,最终成为国民党的理财专家。本文拟对廖仲恺在首次国共合作前10年间的理财活动做一梳理,以展示他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31期2017-09-15

  • 廖仲恺农民革命思想渊源探析
    民党左派代表,廖仲恺对于农民问题及农民运动的理论有其独到的见解,希望发动工农群众通过革命的方式把国民革命推向高潮并取得最终的胜利。本文通过对廖仲恺关于农民问题和农民运动的理论及其革命经历的梳理,分析他在复杂多变的大革命形势下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激进的思想,从而理清廖仲恺农民革命思想产生的渊源。[关键词]廖仲恺;农民革命;思想;渊源在大革命初期,广东农民运动点燃了全国农民运动的燎原之火,大力推动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巩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该时期的广东农民运动

    黑龙江史志 2017年3期2017-05-16

  • 廖仲恺农民革命思想渊源探析1
    510055)廖仲恺农民革命思想渊源探析1刘锐宁(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广东 广州 510055)在大革命时期,作为国民党左派代表,廖仲恺对农民问题及农民运动的理论有其独到的见解,希望发动工农群众通过革命的方式把国民革命推向高潮并取得最终的胜利。通过对廖仲恺关于农民问题和农民运动的理论及其革命经历的梳理,分析在复杂多变的大革命形势下其激进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从而理清廖仲恺农民革命思想凝炼成型之渊源。廖仲恺;农民革命;思想;渊源在大革命初期

    惠州学院学报 2017年2期2017-04-13

  • 浅谈 『日新精神』的渗透方式
    恺中学是一所以廖仲恺先生名字命名的名人纪念性完全中学,本校校训正是 “日新精神”。联系仲恺先生生平事迹,结合本校文化建设实际,通过对校训文化的认真解读和调查研究,笔者认为 “日新精神”基本内涵包括:爱国爱家的赤子情怀、图强进取的精神追求和勤奋踏实的优良品德。在校园中,“日新精神”更多可以具体表现为在思想上积极上进,在纪律上严于律己,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在状态上欣欣向荣,在行为上遵纪守法,在品德上追求完善等。二、“日新精神”渗透方式如何在日常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

    师道(教研) 2017年10期2017-04-12

  • 廖仲恺因“钱荒”被迫向军阀要钱
    ,于23日急派廖仲恺代理筹备委员长。政府财源严重不足,导致廖仲恺常常不得不向客军军头们要钱。廖仲恺夫人何香凝曾回忆:“他常常夜里要到杨希闵吸食鸦片烟的烟床旁边去等杨希闵签字,然后才能领到款来,送去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几百学生的学费、宿费、伙食费,甚至连服装费、书籍文具费用,都是政府供给,而这些钱就是这样辛苦筹来的。”当时的国军上将张治中也说:“一直到了下午八九点钟,还没有得到一个钱的时候,他只好跑到这一批军阀的公馆里面去。这一些军阀总是正靠在烟榻上抽大烟……

    红岩春秋 2017年1期2017-02-14

  • 廖仲恺破格录取胡宗南
    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手握“尚方宝剑”的胡宗南再度出现在体检处,考官看了纸条,又上下打量着他,问道:“你这个头,怎么能扛得起枪,如何上得了战场?”胡宗南不假思索地反问道:“给我写字条的人,不也个子不高吗?”的确,廖仲恺身高也就1.65米。胡宗南果然在文化考试中名列前茅,幸运地成为黄埔军校一期学生。廖仲恺在字条上写的是:“国民革命,急需大批人才。只要成绩好,身体健康,个子矮一点也是应该录取的。”而这个哭鼻子的矮个子考生终成国民党陆军上将。

    做人与处世 2016年17期2016-10-24

  • 黄埔没钱的日子
    了军校的党代表廖仲恺廖仲恺一生都跟着孙中山干革命,负责为孙中山筹款。筹建黄埔军校时,蒋介石以办校经费不足为借口,拒绝回校。廖仲恺让蒋介石安心回来当校长,提出经费由他来负责筹集,所以黄埔军校前期的所有花费也都是他筹集的。当时广州市的主要税收在滇军第三军军长范石生的手里。有时候,为了筹得一些经费,廖仲恺甚至要在夜里到范石生的鸦片床前,靠在鸦片床上陪他说笑,在他过足烟瘾心情大好时,才能筹得一些款项,供学生们吃几天。在军校最困难的时候,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把自己的

    爱你·心灵读本 2016年9期2016-07-06

  • 黄埔没钱的日子
    了军校的党代表廖仲恺廖仲恺一生都跟着孙中山干革命,负责为孙中山筹款。筹建黄埔军校时,蒋介石以办校经费不足为借口,拒绝回校。廖仲恺让蒋介石安心回来当校长,提出经费由他来负责筹集,所以黄埔军校前期的所有花费也都是他筹集的。当时广州市的主要税收在滇军第三军军长范石生的手里。有时候,为了筹得一些经费,廖仲恺甚至要在夜里到范石生的鸦片床前,靠在鸦片床上陪他说笑,在他过足烟瘾心情大好时,才能筹得一些款项,供学生们吃几天。在军校最困难的时候,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把自己的

    爱你 2016年17期2016-04-11

  • 廖仲恺与国民党左派的社会思想
    李志毓廖仲恺与国民党左派的社会思想李志毓[提 要]国民党左派的社会思想,代表了20世纪中国一种不同于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与现代化方案。其中,廖仲恺的社会思想又独具特色。他信仰社会主义,秉持激进农工立场,但反对阶级斗争;他从集合生产和社会平等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的优势,希望在发展国民经济同时,避免资本主义带来的阶级分化,为全体中国人谋平等的自由。相对于国营事业,他更重视社会合作组织,认为在人民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国有公营事业难以避免腐败危机,而

    广东社会科学 2016年3期2016-03-15

  • 廖仲恺与黄埔军校
    任广东省省长的廖仲恺接受了孙中山的委托,代理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之职,负责建校,并开始办理招生事宜。廖仲恺对一起筹办黄埔军校的叶剑英说:“办黄埔是党要办的,一定要办成!党要办的事情,不能因为蒋先生不要就办不成。办不成,蒋先生就要开罪全党,将来他想回来参加革命就会困难重重。所以,我们一定要将军校的筹备工作照常进行下去。”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一些共产党员和苏联顾问成为廖仲恺的座上客。廖仲恺一方面聘请一批苏联顾问来校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国共两党合作的有力

    领导文萃 2016年2期2016-02-29

  • 廖仲恺“开后门”
    来。正在考场的廖仲恺见此情景,就写了一张“国民革命,急需大批人才。只要成绩好,身体健康,个子矮一点也是应该录取的”的字条交给胡宗南。凭着廖仲恺的字条,胡宗南被特许参加了接下来的文化考试。一个月后,黄埔一期学生入学考试发榜,胡宗南被列在备取生一栏中。王大文也有同样的幸运:他参加复试时,因成绩不好被淘汰。在此情况下,他便跑去找廖仲恺帮忙。廖仲恺告诉王大文说:“黄埔军校是三分学军事,七分学政治,理论和实践结合,数理化差些不要紧。”随即命令广州市公安局长吴铁城设立

    晚报文萃 2015年7期2015-11-19

  • 廖承志与惠州渊源史论
    ,是国民党元老廖仲恺与何香凝之子,1908年9月25日生于日本东京大久保。尽管他出生于海外,但接受的都是纯中国式的传统教育。廖承志自幼年起就从长辈身上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家、爱故土、爱家园的影响,家国之情、故土之情深深融入他的思想言行之中,他喜欢在自己的许多画作上落款“惠阳廖承志”。青少年时代的廖承志,跟随父母奔走在国内外。他的父母亲是民主革命先驱国民党元老廖仲恺、何香凝,他们希望儿子长大后继承先辈志向,故给他起名“承志”。廖承志出生时其父母正客居日本,追随

    红广角 2015年5期2015-06-24

  • 廖仲恺和首次国共合作
    的大革命时代。廖仲恺名恩煦,号夷白,广东省惠阳县人,1877年4月23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一个普通侨商家庭中。廖仲恺从1903年起,忠贞不渝地追随孙中山,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在孙中山和共产党人首次共同缔造的国共合作过程中,廖仲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得力助手廖仲恺在辛亥革命后讨伐南北军阀的斗争中,不断经受失败的苦痛。他在叛徒陈炯明的囚室中,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廿载茹酸辛,努力思匡时。魔障满人寰,霈泽安从施!”就在这风雨如晦之时,俄

    文史春秋 2014年11期2015-01-05

  • 试论廖仲恺对黄埔军校的贡献
    张海燕摘要:廖仲恺是黄埔军校的创建者和第一任党代表,为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黄埔军校建校初期,他坚持政治与军事并重的办学方针,创设党代表制度,带领黄埔师生积极投身于反对帝国主义者与封建买办阶级的各项斗争,在革命洪流中确立了黄埔军校不可动摇的地位。关键词:廖仲恺;黄埔军校;党代表;贡献黄埔军校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为国民党、共产党都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对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北伐战争的胜利都有重大影响。这所影响深远、作用巨大、名声显赫

    世纪桥 2014年12期2015-01-04

  • 试论当代大学生对“仲恺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922年6月,廖仲恺先生被军阀陈炯明秘密囚禁,他做好了随时为革命献身的思想准备,于狱中写下了《诀别诗》。其中,写给廖梦醒、廖承志的诗中有两句:“躯壳本是臭皮囊,百岁会当委沟壑。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表明了其不怕牺牲、精神长存的坚定决心。廖仲恺先生不仅把精神留给了他的儿女,还留给了中华民族的儿女。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先生去参加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议会议,在中央党部门前,遭到反动派指使的暴徒暗杀,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8月25日,廖仲

    文教资料 2014年12期2014-09-27

  • 愿年年此夜,人月双清
    打听,很快查明廖仲恺,名恩煦,父亲廖竹宾早年毕业于香港圣保罗书院,任职于香港汇丰银行,后调到美国分行工作。1893年,廖竹宾突然病逝,16岁的廖仲恺携带病倒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们,登上旧金山开往香港的轮船,辗转回到故乡归善县。此后几年,廖仲恺兄弟一直受到廖氏宗族的照拂。族长是廖仲恺亲叔叔廖志岗,本人科举出身,也希望侄儿走科举之路猎取功名,耀祖光宗。在叔父安排下,廖仲恺拜当地的硕儒梁缉嘏为师,攻读儒家的“四书”“五经”,成绩斐然。然而廖仲恺骨子里却深受西方教育的

    优雅 2014年7期2014-07-28

  • 廖仲恺与黄埔军校
    张建安廖仲恺与黄埔军校张建安一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下令筹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由于军校设在黄埔,所以习惯上通称为“黄埔军校”。当时广东的粤、滇、桂等系军阀表面上接受孙中山的领导,实际上他们各据防区,把持财政,唯恐革命力量壮大。他们对军校的筹建,不仅不予支持,反而处处阻挠。创办军校所需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均没有着落,孙中山也感觉困难重重。筹办黄埔军校之初,孙中山指派邓演达、王柏龄、沈应时、林振雄、俞飞鹏、张家瑞、宋荣昌七人为筹备委员会委员,由蒋介

    传记文学 2014年11期2014-04-22

  • 名士跨年
    与苏东坡不同,廖仲恺跨年时少了几分诗意的洒脱,更多是忧国忧民的节俭。有一年过年,府里的管家向廖仲恺请示:“今年的沙田柚大获丰收,价钱便宜了,买些回来招待客人吧。”不想廖仲恺竟说:“跨年跨年,跟平时有啥不一样?平安就是福。目前政府银根短缺,沙田柚是名贵水果,我看省下吧。”最后以橘子代替。大年初一,孙中山和宋庆龄双双来拜年,一进门便看到桌上大红的橘子。听说廖仲恺这个国家财政部长竟如此简约过年,孙中山巧思妙语:“大吉(橘)大吉(橘),吉庆满堂,中华大吉,世界大吉

    意林 2014年5期2014-04-10

  • 何香凝:坚毅刚正的奇女子
    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的妻子,也是中共高干廖承志的母亲。何香凝的父亲何炳桓是一位经营有方的茶商,在香港的富户当中有名有数。何香凝是个桀骜不驯的犟妹,白天被迫裹足,晚上她就擅自动剪刀,将那条束得紧紧绷绷、缝得密密麻麻的裹脚布剪成飞花蝴蝶。父母无可奈何,只好网开一面,由她去了。何香凝到了豆蔻年华,媒妁闻风而动,瞧见她是大脚姑娘,一个个大惊失色,讪着脸不声不响地走了。何香凝的父母因为这个嫁不出去的女儿,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偏偏何香凝不急不愁。真可谓缘分巧合,廖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3年7期2013-05-14

  • 何香凝安葬于廖仲恺
    )何香凝安葬于廖仲恺墓苏艳萍(中山陵园管理局,江苏南京,210014)廖仲恺和何香凝是一对革命的夫妻,他们志同道合,感情甚笃。何香凝不仅仅是廖仲恺的夫人,也是他的同志和战友。辛亥革命时期,何香凝和丈夫一起积极从事革命工作。同盟会成立时,她是最早入盟的女会员。二次革命失败后,她又和丈夫一起加入了中华革命党。陈炯明叛变后,廖仲恺被囚禁,何香凝不顾个人安危,积极设法营救,当面痛斥陈炯明,终于迫使陈炯明释放了廖仲恺。国民党改组后,何香凝担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她和

    档案与建设 2012年11期2012-09-18

  • 廖仲恺以联儆兄
    社区209号)廖仲恺(1877-1925)是国民党左派、孙中山的得力助手。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前往广州中央党部去开会时,遭到国民党右派的暗杀,为新三民主义献出了生命。1911年武昌起义后,他从日本回到广东,就任广东军政府总参议兼理财政,不久又被派为南北议和的代表。他的哥哥廖凤书原是清朝的外交官,这时也被袁世凯派来参加谈判,兄弟俩在谈判桌前唇枪舌剑,各为一方,互不相让。相传,廖凤书见弟弟当众与他理论,根本不把他看在眼里,便以兄长的身份出联质问:树木身

    对联 2011年5期2011-11-20

  • 析论廖仲恺的民主宪政思想
    6007)析论廖仲恺的民主宪政思想董立山(惠州学院政法系,广东惠州 516007)廖仲恺是我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一生追求“国基巩固,民生乐利”,鼓吹“全民政治”。在其一系列政论性文章及讲演中,蕴含着深刻的宪政思想,是我国二十世纪初宪政思想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宪政思想主要包括:民主国家的主权总是在人民;直接民权是弥补国会代议制弊端的不二法门;自由的实现需要有实质性内容的保障;平均地权是实现经济民权的手段等方面。民主;宪政;主权;直接民权二十世纪初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2011-08-15

  • 廖仲恺夫妇诗画联情
    社区209号)廖仲恺在香港与富商家庭出身而思想激进的绘画达人何香凝相识后,常去何府,何香凝每次与他碰头都是在客厅,他们除谈工作外,从不说个人私事。一次,廖仲恺又去何府找香凝,恰巧何香凝不在,正欲走时,何老板便说:“去她卧室等吧,那里有书画,你可边看边等。”廖仲恺求之不得,欣然前往。卧室正面墙上挂着两幅何香凝作的画:一幅是兰竹,但竹下无土;另一幅是盛开的荷花。廖仲恺正在欣赏兰竹图时,何香疑回来了。他们谈罢工作之后,廖仲恺又全神贯注地盯着那幅兰竹图,诚恳地说:

    对联 2011年13期2011-08-06

  • 廖仲恺与何香凝的天足奇缘
    ,也是讲缘分,廖仲恺与何香凝则是因脚结缘。廖仲恺,1877年出生于广东惠阳一个华侨家庭,原名恩煦,童年是在美国旧金山度过的。1893年,廖仲恺的父亲廖竹宾突然病逝,为了将父亲的灵柩运回家乡安葬,他陪同母亲和弟妹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回国后,廖仲恺入家乡私塾学堂,拜梁缉嘏为师,刻苦读背“四书”、“五经”。甲午战争之后,少年廖仲恺面对祖国备受外人侵凌及百孔千疮的黑暗现实,联想到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景象,从中省悟到“四书”“五经”非改造中国社会的良书。他毅然放弃

    文史月刊 2009年9期2009-10-22

  • 何香凝:智救廖仲恺 五骂蒋介石
    传颂她智救丈夫廖仲恺、五骂蒋介石的佳话。(一)何香凝,原名谏,又名瑞谏。写诗作画时亦署“双清楼主”。广东省南海县棉村乡(今属广州市荔湾区管辖)人。父亲是香港有名的大地产商。1878年6月27日(清光绪四年五月二十七日)何香凝出生在香港。兄弟姐妹十二人,她排行第九。何香凝从小聪颖勇敢,富于反抗精神。她会爬树,经常和哥哥们在院子里比赛谁爬得高,大家都赛不过她,姐姐们更不用说了。她勤奋好学,7岁便再三要求入学读书,父母只得把她送进邻近的“女书馆”,后因家里给她施

    红广角 2009年2期2009-06-10

  • 诗僧苏曼殊轶事
    孙中山先生曾派廖仲恺给曼殊送去二百元银洋,曼殊得之欣喜若狂,立即大发请柬,宴请亲朋好友。当孙先生和廖仲恺接到请柬时,廖仲恺目视孙先生的反应,孙先生笑着说:“这就是曼殊,我们去赴宴,让他高兴高兴……”津贴照发一天,苏曼殊听说同盟会的同志都已发到了津贴,他也去廖仲恺那里领津贴。廖仲恺想,你又不是盟员!但他对曼殊十分谨慎,没有拒绝,而是请他且等一下,说着就去请示孙先生。“当然要发”,孙先生说,“在我心里,曼殊早是我们的同志了。”难道他是在孙先生那里个别参加的?还

    世纪 2009年2期2009-04-13

  • 何香凝与廖仲恺的“天足缘”
    心不已。曾不满廖仲恺个子矮何香凝19岁时已经长成一位亭亭玉立、秀气中蕴藏着英气的大姑娘了。这年的10月底,她与廖仲恺在广州结婚了。何香凝和廖仲恺素不相识,天涯海角,毫无关系,更没有经过自由恋爱,所以他们的结合基本上是旧式的婚姻。香港富商之女,匹配旅美华侨之子,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先通过媒妁之言而订婚,然后迎娶,一切都按照古老的传统习俗进行。但是,在这对以旧式婚姻结合的夫妇中,却存在一些新的因素——他们二人的结合,是所谓“天足缘”。廖仲恺的父亲由于亲身经历旅美

    人民周刊 2008年1期2008-01-30

  • 廖仲恺是怎么被害的
    著名的左派领袖廖仲恺,早年即投身于孙中山所领导的民主革命。孙中山逝世后,他继续执行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他是中国共产党的真诚合作者。黄埔军校建立之后,他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两人合作共事,真诚相处,亲密无间。他和李大钊、谭平山等许多共产党人,以及苏联顾问鲍罗廷、加仑将军,都交往密切。廖仲恺知道,要打倒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巩固和发展革命势力,必先唤起民众。他是工农民众运动的积极支持者,经常和工人、农民群众接触,指导他们进行革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8期1983-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