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

  • 咏物诗知识挖掘及教学建议
    ;《石灰吟》;《竹石》;教学建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中提出,“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咏物诗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从入选教材古诗的体量来看,咏物诗的数量较为可观。咏物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门类之一。诗人善于观察,工于体物。咏物诗对于小学生观察、描述等能力的培养不无启示。本文将从咏物诗的写作传统、写作特点、艺术评价标准等方面挖掘咏物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3年7期2023-08-18

  • 文化传承,艺术创新
    关键词  陶瓷;竹石;书法;艺术陶瓷书法是在书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而来的,因此陶瓷书法和常规书法作品有相似之处,同样也有不同之处,书法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陶瓷都有相同的表现力,但是由于陶瓷书法材质的特殊性,在表现力上更为突出,具有更高的艺术效果,有更丰富的文化价值,能让人更深层次地了解文化作品的深层含义,因为陶瓷作品的存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艺术形式的重要性。现就以这件陶瓷书法作品《竹石》为例(见图1),对其特色进行详细的讨论。1陶瓷书法作品《竹石》的艺术特点陶瓷

    江苏陶瓷 2023年3期2023-08-04

  • 壮志未酬誓不休
    》《石灰吟》和《竹石》这三首诗,大家有什么发现呢?”话音一落,后梓鸣就搭腔了:“我想说说《马诗》,表面上是写马的命运,实际上是写诗人的远大抱负和怀才不遇。我从‘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中看出詩人是借马抒情。诗人渴望像马儿一样被重用,一展抱负,深切地表达了渴望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李老师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张炘举起自己的小手,不紧不慢地说:“李老师,我发现这三首诗表面写物,实际上都是借物表达诗人的志向。”李老师连连点头:“你说得对。像这样通过一个事物来表达自己志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3年8期2023-02-20

  • 苏轼《竹石图》卷的流传过程及题跋者的价值认同
    画家。苏轼善于画竹石,据宋人何薳《春渚纪闻》卷六记载:“先生(苏轼)戏笔所作枯株竹石,虽出一时取适,而绝去古今画格,自我作古。薳家所藏枯木并拳石丛筱二纸,连手帖一幅,乃是在黄州与章质夫、庄敏公者。帖云:‘某近日百事废懒,惟作墨木颇精,奉寄一纸,思我当一展观也。’后又书云:‘本只作墨木,余兴未已,更作竹石一纸同往。’前者未有此体也,是公亦欲使后人知之耳。”[1]何薳生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卒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2],生活时代稍晚于苏轼,其言可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10-18

  • 自得清凉
    。马上想到了那盆竹石,竹子高洁,石头冷峻,所欠的便是这一点点贴着石头的温婉,冷峻高风下的秀丽清雅。将菖蒲移种在石头旁边,把竹石盆置于茶桌上,日日供养着。菖蒲喜湿,时时洒水喷淋,尖尖的叶子上总是挂着水珠,如清露喜人。石头遇水而湿,原本灰黑的色调便多了一种如墨似的滋润,更显水墨般的画境;竹子依然高傲挺立,却不再显得高冷了。竹枝傍石立而有骨,菖蒲倚石灵气自存,宛若养了一方山水,自成一境。这一方小小的山水,日日陪我泡茶翻书,时常在不经意间,觉竹影微动,耳边便有风声

    思维与智慧 2022年25期2022-09-08

  • 中国古代文人竹石图之大道精神
    存世的古代文人“竹石图”,有些画作题材关系虽不甚明确,但能以竹石构图的止简直观,藏而不露地表达画意,骨子里蕴含“超脱”“虚无”的文人精神。于是往深层思索渐得领悟,竹石图创作形式是受精神驱使的,实际上就是人格的写照。所以说,越是刚直的艺术形式,越能彰显刚直的人格,这一点,在庄子的“超脱”内涵中找到了答案——文人精神源于“大道精神”所濡养。一、古代文人竹石图“大道精神”探源“大道精神”在中国古代思想领域是一个重要概念,除了广受历代儒道流派所沿用之外,也受文史、

    宝藏 2022年5期2022-08-29

  • 自得清凉
    。马上想到了那盆竹石,竹子高洁,石头冷峻,所欠的便是这一点点贴着石头的温婉,冷峻高风下的秀麗清雅。将菖蒲移种在石头旁边,把竹石盆置于茶桌上,日日供养着。菖蒲喜湿,时时洒水喷淋,尖尖的叶子上总是挂着水珠,如清露喜人。石头遇水而湿,原本灰黑的色调便多了一种如墨似的滋润,更显水墨般的画境;竹子依然高傲挺立,却不再显得高冷了。竹枝傍石立而有骨,菖蒲倚石灵气自存,宛若养了一方山水,自成一境。这一方小小的山水,日日陪我泡茶翻书,时常在不经意间,觉竹影微动,耳边便有风声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2年9期2022-05-30

  • 比德于物,人与物化
    。(出示郑燮的《竹石》)师:这首咏物诗的题目叫——生:(齐读)竹石。师:(板书:竹石)这首咏物诗的作者叫——生:(齐读)郑燮。师:看老师写他的名字。(板书:郑燮)“燮”是个生字,也是一个生僻字,注意它的读音。这首诗的作者叫——生:(齐读)郑燮。师:再读。生:(齐读)郑燮。师:课前我布置了预习任务,请你们查一查郑燮的背景资料。查过了吗?生:(齐答)查过了。师:很好!那么,谁来分享一下?对郑燮你有哪些了解?生: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师:是的,“板桥”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3期2022-05-17

  • 多样“雅读”实现“雅学” ——六下《古诗三首》教学实录及反思
    第三首?(生读《竹石》)师:既然写的是竹,为什么题目是“竹石”呢?生:因为这竹子是长在岩缝里的。二、表格比读,读解诗意师: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事物,为什么值得诗人写诗赞颂,而且这诗还流传了那么久?让我们先走进后面两首——《石灰吟》《竹石》,去深入地体会和探究。默读这两首诗,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概意思,再把诗中关键的语言信息填写在这张表格中。(生默读两首诗,完成表格)师:我们先来交流一下。先读一读第一首《石灰吟》。(生齐读)师:这首诗写的是石灰。关于石灰的生长环境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22年3期2022-03-24

  • 竹石》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题画诗”
    婧原文是这样子滴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字词解释看这里咬定:咬紧。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劲:坚强有力。转换成普通话这么说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说说题画诗《竹石》是郑板桥题写在自己的《竹石图》上的诗,是一首题画诗。题画诗是绘画章法的一部分,它通过书法表现到绘画中,使诗、书、画三者之美极为巧妙地结合起来,增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2021年12期2021-12-01

  • 竹石
    竹石【清】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释1.立根:扎根。2.破岩:这里指岩石裂开的缝隙。3.坚劲(jìng):坚强不屈。4.任尔:指任凭你、不管你的意思。译文紧紧地咬定青山,丝毫不肯放松,根原本深深地扎在岩石的缝隙中。即使是千磨万击,它的身骨仍然坚韧,任凭你刮的是东西南北风。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作借物喻人,名为咏竹,实为言志,诗人在赞美破石而出、傲然挺立的翠竹时,含蓄却又坚定地表明了自己宁折不弯、绝不随波逐流的

    格言·校园版 2021年28期2021-11-26

  • 竹石有清音
    劲挺,石之坚贞。竹石是中国古代绘画中最常见的题材,熔铸了文人闲逸淡雅的审美情愫。特别是宋元以来,文同、苏轼、吴镇、柯九思、沈周、文徵明、唐寅和郑板桥等擅长书法的文化精英介入绘画,在笔法与墨法上进行陶炼和升华,绝俗脱艳,去繁而约,强调竹与石之相映成趣,以求清逸的艺术意境。在古代文人心中,竹得霄壤清淑之气,为草木之族最盛者,居于林泉顽石之间,质朴脱俗。苏东坡一生爱竹、咏竹、画竹,以竹抒情明志,曾留下“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之名句。他又

    书画世界 2021年9期2021-10-19

  • 苏轼的《潇湘竹石图》
    日本,一是《潇湘竹石图》是国内孤本。苏轼,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在政治上长期失意,生活坎坷,胸怀大略,却壮志难酬。他是大诗人,同时又是著名画家,与许多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一样,他的画作中大有屈原离骚的情怀。这件由中国美术馆珍藏的《潇湘竹石图》为绢本。纵28厘米,横105.6厘米。画作采用长卷式构图,展现湖南省零陵县西潇、湘二水合流处,遥接洞庭巨浸的苍茫景色。整幅画作以潇湘二水的交汇点为中心,风雨瘦竹,远山烟水,近水与云水、蹲石与

    理财·收藏版 2021年7期2021-10-12

  • 国画
    ,则效果更佳。《竹石锦鸡图》许欢欢作者将锦鸡竹石布置于牡丹之后,构图饱满,刻画细致。色彩呈现精整,但欠缺响亮,装饰因素的丰富使细节变化并不充分。如能将竹石色调加重,则可将锦鸡与牡丹衬亮。当然,作者也可将竹石单纯施以墨色来衬映锦鸡和牡丹的多样色彩!总体上是颇费心思的!特邀点评孙文韬,山东艺术学院首届艺术硕士,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张志民教授。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委员,山东省青年美协主席团成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山东艺术家(书

    老年教育 2021年9期2021-10-05

  • 竹石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 解1.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2. 千磨萬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3. 任:任凭。4. 尔:你。赏与思这是一首赞美竹子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咬定”二字把竹子拟人化,把竹子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神韵传达出来了;后两句的“还”和“任”字,进一步写出了竹子不怕任何磨难的品格。这首诗表面写竹子,实际是写人,表明作者是正直坚强的人,决不会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

    红蜻蜓·中年级 2021年5期2021-09-10

  • 竹石
    首千古名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那才是它真正的名字!竹石,给人以多么形象的阐述。古往今来,不也出现了很多如竹石般的人物吗?上下求索而成《离骚》的屈原,历经磨难著《史记》的司马迁……如竹石般坚韧顽强,生活才会如雨后彩虹般灿烂!(指导教师:黄丽新)

    快乐作文(5.6年级) 2021年6期2021-07-28

  • 命名“竹石”为哪般
    字,为什么要以“竹石”命名呢?我们知道郑板桥是清代以画竹、写竹见长的画家和书法家。这首诗就是为一幅画题写的诗,说明先有画,后有诗,画里画的是竹石,配诗当然以“竹石”命名呀!他认为画与竹有相通之处,说:“吾之竹清俗雅脱乎,书法有行款,竹更要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有浓淡;书法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其次,郑板桥题画诗欲表达深刻的寓意。表面上看单纯写景,但绝不是对自然景物的白描,而是有鲜明的象征意义,竹子扎根在破岩中,基础才牢固。“咬”与“立”两字原来都是写人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1年8期2021-07-09

  • 气节和谦虚
    西南北风。”(《竹石》)郑板桥赞美竹石坚定顽强的精神,隐寓自己强劲的风骨、高尚的节操;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洗然弟竹亭》中写道:“逸气假豪翰,清风在竹林”,用诗文表达高雅的情趣,将清风亮节留在竹林里;明朝大才子解缙的春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把“竹”和“书”对举,物质和精神统一在了竹文化之中。书,有了竹的鲜活;竹,有了书的深邃。 苏轼的话告诉我们:物质享受和精神修养相比较,人更不能缺少的是崇高的精神。一个人只要勤快,吃饱穿暖还是能做到的;但是,要想培养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1年20期2021-05-16

  • 感恩的心
    了一幅郑板桥的《竹石图》。这幅画虽然全图只有寥寥数笔,但是风骨劲健,气韵生动,神形兼备,超凡脱俗,定是郑氏竹石图中的精品之一!我万分激动地拿着这幅画回到家中,见母亲正在厨房中忙碌,就兴奋地对她说:“我淘宝淘了三十多年,今天终于淘到一件真正的宝贝。”母亲见我非常高兴,就好奇地问:“淘到了什么好宝贝啊,看把你都高兴成了什么样子了!”我展开那幅《竹石图》让母亲看:“您看,这可是清朝大书画家郑板桥的精品。按现在的拍卖价,怎么也得拍到五六百万元啊!可是我却只花了六十

    金山 2020年10期2020-12-07

  • 浅作品《竹石双耳兽瓶》的陶刻创作
    特的理解。作品“竹石双耳兽瓶”的陶刻主题就来自于竹子,表述竹子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和不惧磨难的品格。一、作品“竹石双耳兽瓶”的创作构思紫砂的故乡宜兴有着“陶都”的美誉,同时这里还是“竹的海洋”,竹是宜兴本地一道标志性的风景线,所以在种种紫砂创作中都能看到竹的身影。在传统文化的美好意境中,竹子代表了很多美好的品质,清代郑燮的一首《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形象地描述了竹子的外在和内在,这一首诗也让人感悟颇深,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5期2020-07-09

  • 倪瓒《竹石乔柯图》《墨竹坡石图》研究
    词:倪瓒;双包;竹石;水墨画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子,别号幻霞生等,人称倪迂。其一生多在江南游历,存世作品数量在“元四家”中是最多的。据《清阁全集》中倪瓒的论述,自己的绘画“写胸中逸气”,因此绘画内容“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倪瓒的作品在当时便受人推崇,元代之后,倪瓒更是成了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上海博物馆藏倪瓒《竹石乔柯图》(图1)与济南市博物馆藏倪瓒《墨竹坡石图》(图2)在构图和内容上相似度极高,本文对这两幅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找出两幅作品中存在的差异,分辨

    书画世界 2020年4期2020-06-08

  • 《古诗三首》(统编本六下)教学设计
    三首古诗,默写《竹石》。3. 借助诗句、资料理解诗人描摹的形象和表达的志向,初步感知“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三首》。是哪三首古诗?(《马诗》《石灰吟》《竹石》)2.出示三首古诗。生自由读。3.指名读,正音。重点:“燕山”“还坚劲”的读音。4.生齐读三首古诗,边读边关注三个诗题,看有什么发现。5.讨论。点拨1:谁给大家介绍一下石灰?(出示小资料)石灰,白色,有多种用途。石灰水刷在墙上,可以让墙变得雪白,刷在树干上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0年2期2020-04-01

  • 竹石》教学设计
    感悟。2. 理解竹石的形象和特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借助资料,了解詩人的生平与作品,感悟诗人的伟大情怀。教学重难点:1.理解竹石的形象和特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借助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感悟诗人的伟大情怀。教学流程一、借助图画,导入新课借助《竹石图》,出示作者的相关介绍导入新课。二、初读古诗、定节奏读古诗,一读正字音,二读定节奏。(1)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读正确、读通顺,试着读出自己的节奏。(2)指名读,——“劲”有两个音,另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3期2020-02-22

  • 从《竹石》看郑板桥的笔墨春秋
    熟能详的诗——《竹石》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郑板桥描绘的竹子立于破裂的岩石之中的场景。郑板桥也像这石中之劲竹一样,刚正不阿,恪守本分,他的品行和追求更是完美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郑板桥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有独特见解,“诗、书、画”旷世而独立,世称“三绝”,作为“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他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与他的为人是分不开的。郑板桥的诗、书、画无一不体现他的刚正品行,虽然他没有在仕途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在艺术上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关键词:郑燮;扬州八怪;竹;书法;国画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8期2019-11-04

  • 清代青花竹石芭蕉玉壶春瓶及其行情
    图一 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玉壶春瓶高32.8、口径8.2、足径10.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二 清康熙青花竹石芭蕉玉壶春瓶高34.3、口径9.4、足径1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三 清雍正青花竹石芭蕉玉壶春瓶高32.2、口径8.8、足径1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这里略谈一下玉壶春瓶中的“明星”——清代青花竹石芭蕉玉壶春瓶,又称“青花三友瓶”,始见于明代永乐朝(图一),此后明代各朝鲜见。清代始见于康熙朝,以后各朝多有烧造,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作品制作最精。康熙、

    文物天地 2019年8期2019-09-16

  • 竹石文化园
    爱的是美丽朴实的竹石文化园。每每看到那片白墙黑瓦,我就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欣赏一番。竹石文化园,紧靠围墙边,前景是一个个白色的画框。站在框前向里看,是一幅幅四季变化的画。春天,一场场蒙蒙的细雨过后,一个个小小的笋尖儿从土里冒出来。我们迫不及待地带上画本,用画笔把这些小胖墩都绘到画纸上、脑海里。因为它们长得太快了,又一场雨后就长成了小竹子。夏天,走过长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株坚韧挺拔的竹子,竹子是翠绿的,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它们长臂舒展,挥舞着一片片浓郁的青纱

    作文新天地(小学版) 2019年3期2019-09-10

  • 三江廉语
    水土的人文流变。竹石构成了宜宾人耿直不屈的灵魂骨肌,三江九河则编织起了宜宾人清正廉洁、悲悯济世的文化血脉。“第一清官”与“清官第一”的厚重滋养,洋务运动先驱薛焕、革命志士李硕勋、民族英雄赵一曼等仁人志士的智识与情怀,反哺着宜宾的人文水土。三江巨浪淘竹石,书院沧桑育贤良。文化与人相辅相成,如今,宜宾正以大江文化的包容开放、竹石所蕴含的高洁堅强,涵养出一方水土的清正廉明。策划人:胡桂林、李天锐

    廉政瞭望 2019年4期2019-05-27

  • 潇湘竹石
    是苏东坡的《潇湘竹石图》。此画乃绢本,纵3尺,横1尺,构图奇特,匠心独运,使人在咫尺画幅中如阅千里江山,是以竹石寄托情怀的文人画典范。江碧云知道夫君先祖曾在朝当过高官,因而家中有传世之宝不足为奇。但她一见此画,立刻爱不释手,边看边叹,如痴如醉,口中喃喃道:“好画!好画!拿去典当殊为可惜。”柳清波说:“贤妻莫愁,待我乡试高中,定能赎回此画。”江碧云點头道:“此画先让为妻保管,过两个月拿去典当,可好?”柳清波道:“一切听凭贤妻安排。”时光迅速,转眼过了两月,离

    小小说大世界 2019年2期2019-05-14

  • 竹石文化园
    爱的是美丽朴实的竹石文化园。每每看到那片白墙黑瓦,我就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欣赏一番。竹石文化园,紧靠围墙边,前景是一个个白色的画框。站在框前向里看,是一幅幅四季变化的画。春天,一场场蒙蒙的细雨过后,一个个小小的笋尖儿从土里冒出来。我们迫不及待地带上画本,用画笔把这些小胖墩都绘到画纸上、脑海里。因为它们长得太快了,又一场雨后就长成了小竹子。夏天,走过长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株坚韧挺拔的竹子,竹子是翠绿的,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它们长臂舒展,挥舞着一片片浓郁的青纱

    作文新天地 2019年9期2019-01-10

  • 四亿港元 苏轼《木石图》让这个秋季看点爆棚
    。其中一幅《潇湘竹石图》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则藏有一幅《雨竹》,第三幅即为这件即将上拍的《木石图》,是惟一一幅私人收藏。该图最早可见的著录,是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专家张葱玉在《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绘画一》中所记:“纸本墨画,无款,前作枯木一株,树干扭屈,上出二枝,树根小草,作随风披拂状,中间较大者,上偃如巨然法,树后巨石。”张葱玉除了描述画作本身之外,也说明了这件作品的流传情况:“此卷方雨楼从济宁购得后乃入白坚手,余曾许以九干金,坚不允,寻携去日本

    中国收藏 2018年10期2018-12-24

  • 体内结石 小验方
    专业人士研制出的竹石清茶,是用鸡内金等众多原料制成的能够快速止痛化石的养生茶。用过的人说挺好的,效果不错。研究发现,“竹石清茶”含有一种极特殊的物质“多酚生物碱”,这种成分对于结石具有较强的分解作用,能在短时间内使体内结石分解,同时促进胆囊收缩,增加胆管及输尿管定向蠕动,使结石顺利排出,具有疗程短、康复快、不易复发的优点,是新一代结石专效专用茶。上市10年已为众多患者缓解了因结石反复疼痛之苦。特点:一喝下去就感觉胸口、腰部微微发热,特别舒服,疼痛迅速得到缓

    新传奇 2018年23期2018-05-14

  • 竹石小品在园林中的营造手法初探
    院214000)竹石小品在园林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竹子和奇峰怪石形成的艺术构图组合称之为竹石小品。不同于西方园林,中国园林对山石有特殊的喜好,源于“自然的人格化”的基本美学观念,庄子提出“乘物以游心”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园林的影响深远,唐朝的白居易对竹石就别具匠心,在宅院的竹林里散点奇石,“上有青青竹,竹间多白石”(白居易《北窗竹石》).白居易对于竹石的推崇和欣赏对于园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意义。一、 竹石小品的内涵山石一般都是象征“正直、忠贞、明朗、刚健”,竹

    大众文艺 2018年22期2018-01-28

  • 竹石
    ,店老板看罢那幅竹石图说:“放这吧,遇到买家,我给你口信。”一月无信,二月无信。就在刘全对竹石图已经淡忘时,画店老板突然打来电话,说有人要买那幅画,让他过去一趟。刘全来到画店,看见一个矮胖子正在观看那幅竹石图。画店老板向他介绍说:“这位是建达公司的熊总,他想买你的画。”熊总上前握着刘全的手说:“听说这里有幅竹石图,今天专门来看看。你开个价吧,我要了。”刘全不慌不忙地说:“我不懂画,也不知道这幅画值多少钱,但我想知道熊总为什么要买这幅画?”熊总开始只说自己喜

    东方剑 2017年11期2018-01-23

  • 苏轼《潇湘竹石图》真伪新考
    00)苏轼《潇湘竹石图》真伪新考熊言安(安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安庆 246000)苏轼《潇湘竹石图》真伪,迄今尚无定论。吴湖帆、徐邦达先生认为,元明二十六家题跋均系真迹,但此画非真。而邓拓、杨仁恺、谢稚柳先生的观点与之相左。笔者研究发现,不仅此画非真,而且杨慎、吴勤、熊冕等诸家题跋亦系伪作。苏轼;《潇湘竹石图》;杨慎;吴勤;熊冕图1 (传)苏轼《潇湘竹石图》,绢本,28×105.6cm,中国美术馆藏苏轼《潇湘竹石图》又名《竹石图》,绢本,纵28厘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7年3期2017-07-31

  • 文佳兰与她的《竹石
    访她是为了解她《竹石——华西医学精英的成长》一书的写作经历。该书记录了清末民国时期,一大批加拿大医学、教育、建筑等基督教传教士,在成都的华西坝创建华西协和大学,培养华西医学精英的艰难沧桑历程。这一切仿佛是上天的奇妙安排。一、中国缘“我1974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中文。所以,我的语言中可能还有文革的词汇……”文佳兰一见面就对我这般说。她开朗的性格使人初次见面就无陌生感。文佳兰英文名Karen Minden,在加拿大很多人尊称她Minden夫人。一个美丽高雅又充

    四川文学 2017年2期2017-04-07

  • 竹石景观的配置方式研究 ——以北京园林为例
    430010)竹石景观的配置方式研究 ——以北京园林为例冯小虎1李 婷2(1 北京市紫竹院公园管理处 北京 100048 2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园林监察中队 武汉 430010)以北京园林中的竹石景观为研究对象,对竹石景观的类型进行了分类,论述了各种竹石景观的配置手法和应用地点;总结了北京园林竹石景观的特点:竹与“秀”石的配置较少,而与“拙”石配置较多;竹石景观配置中的竹种以箬竹属(Indocalamus sp.)、早园竹(Phyllostachys p

    世界竹藤通讯 2015年1期2015-12-03

  • 赏郑板桥《竹石图》
    木怒生”。这幅《竹石图》中,壁立突兀的石崖之下有一丛翠竹,竹石的右上侧便是那首脍炙人口的五言诗,抒发着竹之高洁同作者的旨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千磨万折还坚劲,任尔颠狂四面风”。诗后署“充轩老父台先生政,板桥弟燮”等12个小字,再钤“郑板桥”之阴文方印“老而作画”之阴文长印。如此看来,这是郑板桥老年之作,是与叫做“充轩”的老先生的酬酢之作。郑板桥的画竹之法中有明显的书法用笔,这是他依据“书画同源”之理,取苏轼、黄庭坚“书法之关纽,透入于画”,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4年42期2015-07-27

  • 竹石传奇
    郑板桥在做这首《竹石》诗时,一定不会想到,竟会有一块石,画面意韵与诗中情境竟如此的契合。与竹子题材有关的奇石,一直都令石友玩家藏者心向往之。其中原因不言而喻——竹子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因此,不论懂不懂石,石上有竹,必定是好卖、好玩、好藏的。而潦河石,相对于其他石种,善于出竹子。2012年,江西的潦河石还名不见经传,只在产地及周围受到关注。据说,在南昌,有块竹子画面的潦河石近3万元成交了,这大大刺激了石友的神经。以潦河石当时的市场行情,几万不是个小数。

    中华奇石 2015年10期2015-07-09

  • 竹石”般的顽韧
    翟倩一早,一位身材高挑壮实的小伙子在母亲陪伴下走进诊室大门,身着黑色夹克,黑色牛仔裤,头上戴着鸭舌帽、墨镜。虽然遮挡得非常严紧,但还是能看出小伙白净帅气,他的头不时向周围转动着,四下观望,进来后小心关上诊室的门后,似乎才有一丝的放松。他慢慢走到桌子旁坐下,还没等小伙子开口,陪着来的母亲就迫不及待地开口了:“大夫,我费了半天劲才把他给带来,我们家就这么一个顶梁柱,赶紧给我们看看吧。”话没说完,就泣不成声了。“妈,你就是瞎想,我能有什么病?他们说什么你就信,就

    心理与健康 2015年4期2015-05-30

  • 邓拓捐献《潇湘竹石图》轶事
    丁冬《潇湘竹石图》纵28厘米,横105.6厘米,绢本。图本身有湘中杨元祥之题,拖尾有叶浞、钱复等元明题跋凡二十六家。苏东坡传世珍品仅两幅。《枯木怪石图》已于抗战时期流入日本。《潇湘竹石图》为国内苏轼作品孤本,历经几番波折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曾任吴佩孚秘书长的白坚夫,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北京风雨楼古玩店买到苏东坡的两幅画:《枯木怪石图》和《潇湘竹石图》。他把《枯木怪石图》卖给了日本人。1961年,由于生活困难,白坚夫决定把《潇湘竹石图》也卖掉。他专程到上海,没

    中外文摘 2014年23期2015-04-15

  • 邓拓不惜血本换苏东坡名画
    的手卷——《潇湘竹石图》去故宫询价,准备转让,“故宫的鉴定专家说那幅画是赝品,收藏人十分生气,携画而去”。听罢许麟庐所言,邓拓急忙托许麟庐帮他打听收藏人的下落。不久,许麟庐即带着《潇湘竹石图》的收藏者来到邓拓家中。“邓拓接过画卷,走到案前,展开全图。只见画面上一片土坡,两块怪石,几丛疏竹,左右烟水云山,渺无涯际,恰似与潇水相会,遥接洞庭,景色苍茫,令人心旷神怡,隽逸之气扑面而来。”据记载,苏轼流传在世的画迹仅《枯木怪石图》和《潇湘竹石图》两幅,而《枯木怪石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4年9期2014-09-22

  • 郑板桥书画赝品充斥拍场
    成就极高。尤擅画竹石,细枝粗叶,瘦劲孤高,格调超人。所画之兰突出山问野气,用笔秀逸,幽香扑人。郑板桥的书画因格高绝俗,颇受文人、商贾的青睐。求者众多。他在给友人信中写道:“近时求画书者,较往年更激数倍,都属同年同寅及巨绅,大抵携赠物而来,势不得不为之一挥索书索画,积纸盈案,催促之函,来如雪片,如欠万千债负,未识可有清偿之日否?”郑板桥赝品自清代泛滥郑板桥去世后。造假者颇众,其中有名的要属山东潍坊的谭子猶和兴化的刘敬尹二人。但二人气息低俗、笔力怯弱,尚难与真

    鉴宝 2009年4期2009-04-17

  • 竹石盆景制作探讨
    杨淑兮 张利文竹石盆景是以竹石为主要材料,经艺术加工使竹石二者有机融为一体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要在明确主题思想的基础上,认真选材,精心组合,巧妙制作,细心养护,为此,才能制作一盆高雅的竹石盆景艺术。1竹的选择造型1.1竹种及母竹选择我国竹的种类繁多,变种、变遽、栽培品种合计有500多种,但制作竹石盆景的竹子应以竿形奇特细小且低矮、叶片狭小、生长缓慢的小竹类为宜,如佛肚竹、龟甲竹、罗汉竹、观音竹、紫竹、方竹、凤尾竹、菲白竹、菲黄竹、黄金间碧玉竹、斑竹、米竹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09年2期2009-03-18

  • 竹石盆景艺术表现及造型探究
    杨淑兮竹石盆景是中国盆景的一种,以竹石为主要材料,经艺术加工使竹石二者取长补短有机融为一体,相映生辉,在盆中体现竹石景观的自然美、创作技艺美、内涵美。1 竹石盆景的艺术表现1.1 生境美竹石盆景是一种还原自然的艺术品,是以活的竹子为素材,具有生命活动特征,必须注重外形生态自然美,包括竹子杆、叶、植株姿态的形质美、色泽美、动声美、变化美。形质美如龟甲竹的竹杆如乌龟壳,佛肚竹竹杆如佛肚能容天下不平事,方竹杆呈四方形叶如塔形,凤尾竹绿叶婆娑、翠影离离、千姿百态。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09年1期2009-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