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买臣

  • 苏州“藏书”该如何读?
    与汉代会稽太守朱买臣读书、藏书故事有关。“覆水难收”故事家喻户晓,故事主人公就是朱买臣。当年朱买臣未发迹时,边砍柴边读书,读到了头发花白也没读出名堂。为了不让妻子和乡邻讥笑,平时就把所读之书藏在野外。朱买臣后来做了会稽太守,人们就根据朱买臣藏书的故事建庙纪念,并称为藏书庙。明代王鏊编修的《姑苏志》记载,汉会稽太守庙因“世传买臣负薪往来木渎,尝藏书于此,故传此为藏书庙”。乾隆《吴县志》更是直接认为“朱买臣未仕时尝樵采于山中,藏所读之书于庙”而得名。民国《吴县

    现代苏州 2023年22期2023-12-27

  • 《史记》《汉书》比较研究
    》;司马相如;朱买臣;写心;比较【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39-0055-04【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9.017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史记》《汉书》写心艺术比较研究”(课题编号:2021SJA1865)的研究成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史记》自问世以来,关于司马迁和

    今古文创 2023年39期2023-10-30

  • 浅议昆曲老生人物表演特色
    《烂柯山》中的朱买臣人物为例,分析其表演特色及魅力。《烂柯山》又名《朱买臣休妻》,全剧共分为四折,包含《逼休》《悔嫁》《痴梦》以及《泼水》[7]。(一)以形寓情的表演方式不少画家会将思想寄托于作品之中,画家所想的可能不只是此物,而是越过实物所展现出的境外之意,借此来抒发内心情感。简单来说,便是透过实物展现情致。昆曲老生表演艺术也从侧面体现出了这一特色。在《烂柯山》这出戏中,朱买臣在《逼休》一折中与《泼水》一折中所表演的是两个年龄段的人物形象,前者是四十多岁

    戏剧之家 2023年17期2023-09-05

  • 当代买臣看刀郎
    乐传奇”则首推朱买臣了。朱买臣是我外婆当年常挂嘴边的人,我常听成“芝麻城”,她老人家没识几个字,却口口声声“朱买臣”的,无疑拜说书先生所赐,长大看书,我始觉“芝麻城”实在传奇。胡展奋专栏作家Columnist喜欢历史,酷爱大片呼啦啦排头砍去,非把你个乐坛搅得改朝换代不可。民间盛传,西汉的朱买臣是苏州人。好读书,但家徒四壁,砍柴为生。常常挑柴,哼着诗文,被孩子们前前后后地哄笑。妻子崔氏从心里看不起他的穷酸样,坚决要求离婚。朱买臣笑说:“你别看我是个穷鬼,五十

    新民周刊 2023年29期2023-08-10

  • 这就是生活
    会信你的。汉代朱买臣做会稽太守之前,每天砍柴度日,妻子很瞧不上他。《喻世明言》中,说朱买臣为妻讲姜太公在辅佐文王之前在渭水钓过鱼,当朝宰相公孙弘出仕之前曾“牧豕海上”。然而,妻子走的是现实主义路线,根本不吃朱买臣画的“大饼”,决然离开了他。尽管后来,命运反转,朱买臣赴任会稽太守,前呼后拥,裘马扬扬,前妻欲与买臣复婚,朱买臣取水一桶,泼于阶下,表达覆水难收的感慨。但话说回来,如果没有后来的发达,朱买臣的人生不知会沦落到何种荒凉的境地。人这一辈子,容易在A 面

    思维与智慧 2023年19期2023-06-26

  • 这就是生活
    会信你的。汉代朱买臣做会稽太守之前,每天砍柴度日,妻子很瞧不上他。《喻世明言》中,说朱买臣为妻讲姜太公在辅佐文王之前在渭水钓过鱼,当朝宰相公孙弘出仕之前曾“牧豕海上”。然而,妻子走的是现实主义路线,根本不吃朱买臣画的“大饼”,决然离开了他。尽管后来,命运反转,朱买臣赴任会稽太守,前呼后拥,裘马扬扬,前妻欲与买臣复婚,朱买臣取水一桶,泼于阶下,表达覆水难收的感慨。但话说回来,如果没有后来的发达,朱买臣的人生不知会沦落到何种荒凉的境地。人这一辈子,容易在A面和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3年7期2023-06-23

  • 这就是生活
    会信你的。汉代朱买臣做会稽太守之前,每天砍柴度日,妻子很瞧不上他。《喻世明言》中,说朱买臣为妻讲姜太公在辅佐文王之前在渭水钓过鱼,当朝宰相公孙弘出仕之前曾“牧豕海上”。然而,妻子走的是现实主义路线,根本不吃朱买臣画的“大饼”,决然离开了他。尽管后来,命运反转,朱买臣赴任会稽太守,前呼后拥,裘马扬扬,前妻欲与买臣复婚,朱买臣取水一桶,泼于阶下,表达覆水难收的感慨。但话说回来,如果没有后来的发达,朱买臣的人生不知会沦落到何种荒凉的境地。人这一辈子,容易在A面和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3年7期2023-06-23

  • 被世俗绑架的灵魂需要自救
    来写婚书的书生朱买臣,听了朱买臣一番鲲鹏之志后主动上门要与他私奔,甚至不惜违背世俗,以生米煮成熟饭逃避寡嫂安排的婚事。可是,三年又三年,崔巧凤等了整整七年也没能等来朱买臣高中,梦中的凤冠霞帔终究敌不过窘迫的生活、世俗的冷眼,她借着酒醉对丈夫恶言相向,甚至不惜逼他写下休书。朱买臣留下休书,愤然离家,两年后高中探花,衣锦还乡,面对马前下跪恳求原谅的崔巧凤,他以覆水难收断然拒绝,受到羞辱的崔巧凤无地自容,投水而死。此剧与以往任何一出《马前泼水》的戏都不一样,没有

    北京纪事 2022年4期2022-04-09

  • 解构·重塑·曙光 ——祁剧《马前泼水》表演创作谈
    不站在她这边“朱买臣休妻”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它早在《汉书》上就有记载,千百年来因为其本身的戏剧性,早已成为了戏曲舞台上的经典题材,如元杂剧《朱太守风雪渔樵记》、清代昆剧《烂柯山》、改编京剧《马前泼水》等,目前吕剧、吉剧、东北二人转等多个剧种均有演出版本。不同版本的《马前泼水》表现形式和情节内容均有较大差异,基本上都根据创作者的主观意图,在主旨、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做了较大改动。但比较统一的是,朱买臣的形象一般是比较正面的,而朱妻崔氏则扮演了其中的反面角色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1年4期2021-11-26

  • 莫讥读书人
    处啊!”西汉的朱买臣,家境贫穷,却对书情有独钟,虽然都已是40岁的人了,还是一个落魄儒生,但他依然酣乐于习诵,穷理以致知。家里的生计,常常要靠他到山里砍柴以维持,而他荷薪行走的时候,总是把书系在扁担上,一边走,一边诵读,旁若无人一般,其所过之处,总有人背后讥笑他是书痴,甚至有人挖苦说:“书中能读出油盐酱醋茶吗?”他听后,也只当耳旁风吹过。然而,面对人们的讥笑嘲讽,他的妻子却受不了啦。有一次,夫妻二人去街市卖柴,朱买臣挑柴在肩,口中却念个不停,妻子看到满大街

    思维与智慧 2021年4期2021-03-23

  • 莫讥读书人
    处啊!”西汉的朱买臣,家境贫穷,却对书情有独钟,虽然都已是40岁的人了,还是一个落魄儒生,但他依然酣乐于习诵,穷理以致知。家里的生计,常常要靠他到山里砍柴以维持,而他荷薪行走的时候,总是把书系在扁担上,一边走,一边诵读,旁若无人一般,其所过之处,总有人背后讥笑他是书痴,甚至有人挖苦说:“书中能读出油盐酱醋茶吗?”他听后,也只当耳旁风吹过。然而,面对人们的讥笑嘲讽,他的妻子却受不了啦。有一次,夫妻二人去街市卖柴,朱买臣挑柴在肩,口中却念个不停,妻子看到满大街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1年2期2021-03-08

  • 朱买臣之妻的出走 —— 从《烂柯山》到《马前泼水》《玉天仙》
    □ 柯子衿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拜为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

    黄梅戏艺术 2020年3期2020-12-07

  • 女性主义批评视域下的戏曲新编 ——以“休妻/夫”故事模型为中心的探讨
    ”,另一则为“朱买臣休妻”。前者最为经典的文本为梅兰芳演绎的京剧《御碑亭》(又名《金榜乐》),后者最为经典的文本为自清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昆剧剧目《烂柯山》(又名《朱买臣休妻》);前者讲述了王有道进京赶考期间妻子孟月华在野外与一陌生男子避雨,王有道心生疑虑休掉妻子,后冰释前嫌的故事,后者讲述了朱买臣久考不中,妻子崔氏嫌贫爱富改嫁,后乞求朱买臣重归于好不得,羞愤难当自杀身亡的故事;“王有道休妻”重在“破镜重圆”,“朱买臣休妻”重在“覆水难收”;前者宣扬的是男人的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12-02

  • 炎凉世态知多少
    苏秦所嗟叹的?朱买臣的两次炎凉感受在说到苏秦的家态炎凉嗟叹之后,我又想起了西汉武帝朝中官为侍中的中大夫朱买臣。他家居吴地,少年家贫而好学,尤好《春秋》与《楚辞》。毎天上山打柴到市场上去卖。在担柴行走的路上,也是一边走一边背诵不止,有时还吟唱起来。与他同事打柴的妻子(在《汉书》中无名姓,后代戏曲中演义为崔氏)屡加劝阻,认为打柴就是打柴,让他认这个穷命,但买臣不仅不加改正,反而“逾益疾歌”,这时引起妻子要求离婚的想法。朱买臣很有自信心,劝她等待自己过几年到了五

    鸭绿江 2020年16期2020-11-18

  • 妻子烧书背后真问题:小家庭如何长期投资
    。如西汉时期的朱买臣,《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朱买臣在家贫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断看书,一边担柴卖,一边唱诵书中的内容,引发了妻子的羞耻与愤怒,认为这样下去最后只能饿死,而不可能有出头之日,

    南方周末 2020-08-132020-08-13

  • 历史与演绎
    张鸣朱买臣在西汉,不算一个大人物,但他的名气在后世出奇大。不为别的,只因他是一个刻苦学习、靠苦读做官的模范典型。白衣卿相的故事,在科举制实行之后,倒是有不少。但在汉朝,这样的美事并不多见。刘邦在沛县的那帮兄弟,从布衣到卿相,是因为跟著主子打了天下。天下已定之后,小百姓要想混官场,一般都得从小吏干起,还要有牛人推荐。大把的机会,都给了富人。像朱买臣这样,虽能读书识字,但家贫如洗,最后靠讲经得到皇帝赏识的,在他那个时代,确实是个异数。宣称要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急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20年10期2020-04-10

  • 南陵别儿童入京
    愚妇轻买臣:用朱买臣典故。《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吴人,“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担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后朱买臣得到汉武帝信任,担任会稽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19年10期2019-12-02

  • 哀哉长遗憾 悲思绕人寰
    旨,重新演绎了朱买臣与崔巧凤的故事。传统剧目中二人虽已离异,最后却也破镜重圆,昆曲将朱买臣之妻变成毫无情义的泼妇,京剧因袭其旧。正如钱锺书在《围城》中所写:“虽然‘马前泼水,居然‘破镜重圆。”本剧目将传统的故事与人物形象进行了新的塑造与诠释。在剧中,丈夫寒窗苦读十余载仍名落孙山,妻子凤冠霞帔的梦想一次次在现实中破灭,贫困的生活终将他们之间的相惜相依磨灭,一纸休书换来的是劳燕分飞与无穷无尽的悔恨。正如剧情所展示的:在这里,没有简单的嫌贫爱富,没有简单的告诫劝

    三月三 2019年3期2019-08-31

  • 寻找玉天仙
    里的崔氏形象。朱买臣之妻——崔氏,是戏曲剧目中的一个经典女性形象。朱买臣与崔氏之间的故事,古已有之,我们熟悉的昆剧《烂柯山》、京剧《马前泼水》也是历史悠久的经典剧目,而近现代也有许多剧种在此基础上移植或改编成了不同版本。但是这些剧目里大多把崔氏作为朱买臣的反面,将她刻画成“嫌贫爱富”的势利眼来衬托朱买臣,也因为这些传统戏的影响太大了,“马前泼水”“覆水难收”大家耳熟能详,以至于淹没了历史中真实的崔氏形象。在我们这出《玉天仙》里,编剧余青峰不但为崔氏选取了一

    上海戏剧 2019年1期2019-03-16

  • 苦难与挫折,一张幸福家庭的必答试卷
    远。《汉书》中朱买臣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注解。朱买臣好学,但是因为家境贫困,只有靠卖柴为生,四十多岁还一事无成,妻子看不到希望,主动提出离婚,朱买臣苦苦挽留不住,只得被迫休妻。后来,朱买臣做了高官,衣锦还乡,恰巧遇见前妻和她的丈夫在清扫道路。他用马车把这对夫妻载回了自己的府邸,供给他们衣服和美食。一个月后,朱买臣的前妻却上吊自杀了,因为后悔,因为羞愧。“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首《诗经·邶风·击鼓》的情感体验,成为中国古代夫妻乃至现代爱情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19年3期2019-03-05

  • 昆曲老生的美学内涵与体系建构
    ,以《烂柯山》朱买臣人物为案例稍作铺陈,以期对老生应工的表演体系进行合理归纳。【关键词】朱买臣;美学;形式即幻象;幻化;超越美丑【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传统昆曲内核虽然集中于“制曲”“谱曲”“度曲”三道,但从今天的社会语境上看,它已将更多的魅力倾泻在舞台综合艺术之上。虽然今天舞台搬演的众多剧目已与传统有所差别,经过了现代审美的改编与斟酌,但却始终保留着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对话。本文试从昆曲

    北方音乐 2019年24期2019-02-10

  • 南陵别儿童入京
    愚妇轻买臣:用朱买臣典故。《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吴人,“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担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后朱买臣得到汉武帝信任,担任会稽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

    初中生世界 2019年39期2019-01-11

  • 马前泼水 聚散终有缘
    德县出了个名人朱买臣,家庭贫困后来得中高官。但是朱先生的婚史中,还曾有过做上门女婿的经历。日后,朱买臣上演了一场马前泼水的闹剧。《汉书》记载:“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朱买臣是文弱书生,但是没有功名之前,充其量是个贩卖劈柴的小商贩。不过朱先生坚定地不丢本色,即使担着柴火,依然吟诗诵词。“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他媳妇崔氏也是手拿肩扛地跟在后面,朱买臣觉得自己很刻苦,可媳妇觉着他是在耍活

    中国生殖健康 2018年7期2018-10-22

  • 朱买臣妻子形象的嬗变及原因分析
    琳畅【摘 要】朱买臣妻子历来被不断地再创造,本文从文本入手,分析朱买臣妻子的形象从《汉书》到《警世恒言》经过了一个怎样的嬗变。最后结合社会背景,分析世人对朱买臣妻子态度转变的原因及意图。【关键词】朱买臣妻子;朱买臣;《汉书》;《警世恒言》一、朱买臣本事中妻子形象分析朱买臣的本事见于班固所著的《汉书》第六十四卷上朱买臣传。据《汉书》记载:“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

    智富时代 2018年5期2018-07-18

  • 异质维度、男性欲望与现代性阐释 ——“发迹变泰”文化母题下的“朱买臣休妻”
    ■ 历史上的朱买臣是汉武帝时期位列九卿的名臣,但在小说和戏曲界他却是以“休妻”而成名,而更确切地说不是“休妻”,而是因“被妻所休”,进而成为无数文学艺术聚焦的题材。自汉代始,直至元明清三朝,敷演该故事的戏曲作品数不胜数,如元杂剧《朱太守风雪渔樵记》、南戏《朱买臣休妻记》、明传奇《烂柯山》《负薪记》以及清代以降的川剧《崔氏逼夫》、汉剧《买臣休妻》、京剧《马前泼水》,乃至昆曲、楚剧、曲剧、越剧、秦腔、湘剧、豫剧、滇剧、徽剧等剧种均有演绎朱买臣与妻仳离的故事。在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2018年6期2018-03-13

  • 越妇言
    )[参考译文]朱买臣显贵后,不忍他的前妻(生活窘迫),于是建房子让她住,分出衣服食物给她生活,这也体现了仁者之心。一天,前妻对朱买臣的身边侍从说:“我在朱买臣的身边服侍他有好多年了。每次想到他在忍饥挨冻、勤勉苦读的时候,何尝不说‘官运亨通以后,要把治国辅君作为自己的使命,把安定民众、救济万物作为心愿?而我不幸离开朱买臣也有好多年了,他果然官运亨通了。天子赐他爵位,任用他,让他衣锦还乡,也是富贵至极了。但他从前所说的话,却再也听不到了。难道是因为天下太平了吗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18年1期2018-03-02

  • 旧戏换新颜 ——评晋剧《烂柯山下》
    述的是汉代名臣朱买臣的故事,但又在传统故事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塑造出了全新的女主人公形象,传达出新的主题思想。演出当晚,演员以精湛的演技博得场内阵阵掌声,观众也被剧中人物的遭遇和命运所打动。可以肯定,演出是成功的。但这个新编的老故事也给我们以反思:传统剧目在当代该如何改编?又该如何传承?一、故事本事及流变朱买臣,历史实有其人。《汉书·列传》第三十四卷记载:“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学,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载相随,数

    戏友 2017年4期2018-01-02

  • 人生若只如初见 ——浅析晋剧《烂柯山下》的编剧笔法
    此间缓缓铺开。朱买臣与崔巧凤的故事由来已久,许多剧种都有搬演,如昆曲中就有《马前泼水》一剧,其中的《痴梦》一折还是经常演出的闺门旦折子戏。初看到《烂柯山下》的剧名,私以为不过是一部稀松平常的传统戏,老旧的情节叙述、单调的布景摆设、简单的人物构成。但就在这样传统的故事、一桌二椅的陈设和几个小人物之中,让我重新认识了朱买臣,认识了崔巧凤,以及这个饱含深情却悲戚无奈的好故事。虽然本剧是根据传统题材改编而成的新编戏,但编剧徐棻笔下的人物刻画可谓入木三分。她突破了过

    戏友 2017年4期2017-08-15

  • 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态度
    逝》与梨园戏《朱买臣》(残本),将这两部戏放在一起对比着看,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它们有着极似之处。其一,都是中国传统戏曲中堪称古老的剧种。一个是从明清而来的“百戏之祖”——六百年的昆曲;一个是从宋元走出的“古南戏活化石”——八百年的梨园戏。其二,讲述了古今同一种人生的遭际——被现实打垮的爱情。《伤逝》改编自鲁迅同名小说,讲了涓生与子君原本真挚相爱,却因窘困的现实而走向破裂。《朱买臣》亦是戏曲中常演不衰的题材,讲述赵小娘(朱买臣之妻)因不甘贫困与买臣相离,买

    上海戏剧 2017年1期2017-02-08

  • 富贵徒骄一妇人
    情。西汉有个叫朱买臣的男人,混到知天命之年,还穷困潦倒,连老婆都跑了。好容易靠同乡援手,在汉武帝治下讨了个官做。后来立了功劳,做上了老家会稽的太守,算是大器晚成,今非昔比,就兴致勃勃地衣锦还乡了。回乡之后,他立刻做了件事:将前妻和前妻的老公带去自己的官邸,衣食无忧地供养起来。一个月后,前妻羞愧自尽死了。朱买臣宽厚大度,以德报怨,而他的前妻,势利眼得到报应似乎也是理所当然。我小时候在连环画里看到这个故事,人家就是这么告诉我的,我也深信不疑。后来自己懂得推敲人

    幸福·悦读 2016年9期2016-11-08

  • 马前泼水的朱买臣
    。这位太守便是朱买臣,他对待前妻的言行,也为他的命运结局埋下了伏笔。与朱买臣同朝为官的张汤,曾经只是一名小吏,在朱买臣面前各种趋炎附势。可是官场风云变幻,一不小心,张汤的官职三级跳,被汉武帝敕封为廷尉,经常执行办理丞相事务。张汤官高人威,对身为长史的朱买臣便不屑一顾了。好几次,朱买臣去张汤府上拜见时,张汤都故意坐在床上不起身。这让朱买臣气恼不已,心怀怨恨,暗暗发誓定要将张汤置于死地。机会终于让朱买臣逮到,由于孝文帝陵瘗钱被盗一案,朱买臣联手另外两位长史,顺

    做人与处世 2016年17期2016-10-24

  • 以回归为创新 化传统为时尚由《马前泼水》到《结发夫妻》 ——看戏曲传统剧目的重构与解读
    福。揭示以丈夫朱买臣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人在“世间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理念下的自私、冷酷是导致这一家庭悲剧的根源。《结发夫妻》摒弃了是非对错的道德评判,保留了《烂柯山》中〈负薪〉、〈逼休〉、〈泼水〉等场次中三次吵架的表演框架,以中国戏曲最本质、质朴的表演形式,去表现“什么是婚姻的本质状态”这一最贴近人们生活的永恒主题,引发了观演双方情感共鸣和理性评判的有机交融。二、找准人物基调挖掘动作的喜剧性如何让《结发夫妻》更加具有喜剧感和时尚性,是编导着重考虑的

    戏剧之家 2016年17期2016-10-17

  • 富贵徒骄一妇人
    妇人文/王芳芳朱买臣把一桶水往地上一泼,说道你要是把水收回桶里我就再要你——真是替天下男人的尊严狠出一口恶气。都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我这样一辈子挨不上富贵边的小女人,偶尔买了件名牌裙子,也要赶紧穿在身上,约几个老同学来喝茶。可见贵贱不同,显摆是人之常情。西汉有个叫朱买臣的男人,混到知天命之年,还穷困潦倒,连老婆都跑了。好容易靠同乡援手,在汉武帝治下讨了个官做。后来立了功劳,做上了老家会稽的太守,算是大器晚成,今非昔比,就兴致勃勃地衣锦还乡了。回乡

    幸福 2016年26期2016-10-13

  • 李白的婚姻问题
    氏。买臣指的是朱买臣,西汉吴人,家贫却心气高,其妻经常嫌他不务正业。一日,朱买臣一边担柴走路一边高歌,妻子觉得十分羞耻,不断制止,朱买臣不听,妻子求休妻。朱买臣说: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多了,你不要着急,我会给你富贵的。妻子怒曰:像你这样,早晚一起饿死在沟里,谈何富贵!于是朱买臣被迫放其妻离去。妻子再嫁,有一次偶然在墓群中看到朱买臣背着柴草,见其可怜,便与现任丈夫一起招呼朱买臣吃饭。后来朱买臣因献计灭东越国受到汉武帝赏识,拜为会稽太守。朱买臣怀揣太守印回

    视野 2016年13期2016-07-04

  • 朱买臣在汉初“楚辞”传播中的作用
    0199)论朱买臣在汉初“楚辞”传播中的作用张世磊*(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99)摘要:从现有文献资料看,西汉初期以前,屈原作品主要在地方流传。屈原作品如何由地方向汉统治中心传播,是“楚辞”得以被统治者重视,以致编集流传后世的关键。《史记》《汉书》等史书文献表明,朱买臣向武帝“说《春秋》,言《楚辞》”,在时间上早于刘安受命为《离骚》作传,是西汉宫廷最早出现“楚辞”的记录,可看作是最早将“楚辞”由地方带入汉统治中心的人,其在汉初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4-17

  • 覆水难收:充满遗憾的传说与史实
    话说汉朝有个叫朱买臣的人,跟老婆崔氏住在深山里,靠砍柴换粮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苦。朱买臣老大不小却一点儿也不着急,天天就知道看书。久而久之,崔氏受不住了,开始嫌弃丈夫不挣钱,不拼搏。朱买臣说:“我50岁就会当大官,现在已经40多岁了,再等几年就好了。”可崔氏哪里会信:“像你这样的人,最终就是饿死在沟里,怎么可能大富大贵!”她非要朱买臣写下休书,然后嫁给了一个木匠。没多久,朱买臣时来运转,被人推荐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十分欣赏朱买臣的才能,封他做了太守。朱买臣

    金色少年(美绘小文学) 2016年3期2016-04-08

  • 越剧《烂柯山·雪樵》朱买臣形象的塑造
    烂柯山·雪樵》朱买臣形象的塑造文‖沈 敏戏曲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四种基本艺术手段,即唱、念、做、打。本文主要分析在越剧《烂柯山·雪樵》中,如何通过唱功、念白和表演等完成对朱买臣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越剧;《烂柯山·雪樵》;朱买臣;人物形象;塑造戏曲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四种基本艺术手段,即唱、念、做、打。不过,由于每个人物的自然属性、社会身份、性格、气质等方面及表演内容不同,在其形象塑造过程中所运用的基本艺术手段也不同。越剧《烂柯山·雪樵》中,朱买臣人物形象的

    艺苑 2015年4期2015-12-07

  • 朱买臣为什么名气大
    张鸣朱买臣在西汉,不算一个大人物,但他的名气在后世却出奇地大。没有别的,只因为他是一个刻苦学习,靠苦读做官的模范典型。白衣致卿相的故事,在科举制实行之后,倒是有不少。但在汉朝,这样的美事并不多见。刘邦沛县那帮偷鸡摸狗的兄弟,布衣致卿相,是因为跟着主子打天下了。天下已定之后,小百姓要想混官场,一般都得从小吏干起,还要有牛人推荐。大把的机会,都给了富人。像朱买臣这样,虽能读书识字,但家贫如洗,最后靠讲经得到皇帝赏识的,在他那个时代,其实是个异数。宣称要独尊儒术

    公务员文萃 2015年5期2015-06-09

  • 性格命运,皆在六笑一哭中
    ,演绎崔氏惊闻朱买臣得官,追悔不已,神乏精疲间入梦,梦见前夫遣人送来凤冠霞帔,又见后夫持斧杀来。大惊梦醒,彷徨四顾,只有破壁残灯依旧,徒增伤感。此折篇幅小、节奏快,但容量极大,《烂柯山》的整个剧情,特别是崔氏在婚姻上的两次失意经历都被浓缩进来,强化现实的无奈与梦境的美好之间的巨大落差和人物的心理反差。因此,饰崔氏的演员必须胸有全局,将现实与梦境纠结在一起, 更将正常的思维与痴狂的幻觉融为一体,才能表现出应有的人物性格和足够的戏剧张力。由于是一个市井妇女,崔

    上海戏剧 2014年10期2015-04-30

  • 愁煞风雪夜归人
    》为代表的传统朱买臣故事中描绘得淋漓尽致。翻案文章并不是要否认这种现象,只是提供另一种可能,使人相信人性中毕竟还存在一些格调更高的东西。所以在越剧中,朱妻刘玉仙的逼休是出于激将法,朱买臣在最终真相大白后追妻悔错。新版保留了这一故事框架,除了删去见证者之一的杨孝天一角,主要在朱氏夫妇的人物性格上作修改,但这却带来了立意的降低,并导致节奏的散乱和层次的粗糙。旧版的朱买臣在真相大白前有着较为明显的局限性,虽然这正是塑造成功之处,但人物形象也因此不甚讨喜;刘玉仙形

    上海戏剧 2014年4期2015-04-20

  • 《风雪渔樵记》看什么
    收”。男主人公朱买臣的最后一句台词,为整出《风雪渔樵记》的上演画上了一个温馨的句号,也为“覆水难收”这个广为流传的成语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由于是老戏新排,剧场内外始终有不少戏迷对于新旧两个版本进行比较。但对于更多未曾看过老版的观众而言,《风雪渔樵记》是一出全新的创作,那么,将《风雪渔樵记》当做一部新戏看,究竟如何呢?听·故事别出枢机不逾矩对于熟悉越剧的观众而言,吴兆芬是一个和众多越剧表演艺术家齐名的“明星”。这个名字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代表了越剧的柔美和温情

    上海戏剧 2014年4期2015-04-20

  • 泼水何来在“马前” ——吕剧《马前泼水》故事源流考述
    之一,讲述的是朱买臣休妻的故事。朱买臣故事流传已久,通过其故事流变考述,不难看出,“马前泼水”情节的出现是朱买臣休妻故事定型的标志,而朱买臣“马前泼水”当是对姜太公故事的附会,“马前泼水”之“马”也当是对姜太公妻子马氏之“马”的附会延伸。在继承了前代朱买臣休妻故事的基础上,吕剧《马前泼水》独具特色的双线交叉的叙事结构也使得故事结构更加富有韵味。吕剧;朱买臣休妻;《马前泼水》;双线交叉叙事《马前泼水》,又名《朱买臣休妻》,是吕剧传统单本剧目之一,讲述的是朱买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3-22

  • 人性的自我觉醒与救赎 ——谈大型古装淮剧《马前泼水》
    有一个落魄文人朱买臣,家徒四壁仍专心读书,妻子崔氏怨恨不已,在风雪弥漫的除夕,赶朱买臣上山砍樵,以图换些过年的米粮,哪知握笔之手,难以挥刀,朱买臣空手而回,被崔氏拒之门外,并被逼写下休书,一对贫困夫妻就此分手;朱买臣人穷志坚,踏上了赴京应试的旅途,而崔氏因生活所迫,带着小宝儿嫁给张屠夫;三年后,朱买臣金榜题名,衣锦还乡,而崔氏却遭屠夫抛弃,沦落街头;长街之上,十字路口,一对曾经的夫妻别后重逢,崔氏跪倒在朱买臣的马前,乞求破镜重圆,而朱买臣记恨着当年崔氏的无

    剧影月报 2014年1期2014-11-21

  • 历史与演绎
    张鸣朱买臣在西汉,不算一个大人物,但他的名气在后世出奇地大。不为别的,只因他是一个刻苦学习、靠苦读做官的模范典型。白衣致卿相的故事,在科举制实行之后,倒是有不少。但在汉朝,这样的美事并不多见。刘邦在沛县的那帮偷鸡摸狗的兄弟,布衣致卿相,是因为跟着主子打了天下。天下已定之后,小百姓要想混官场,一般都得从小吏干起,还要有牛人推荐。大把的机会,都给了富人。像朱买臣这样,虽能读书识字,但家贫如洗,最后靠讲经得到皇帝赏识的,在他那个时代,确实是个异数。宣称要独尊儒术

    读者 2014年5期2014-02-13

  • 历史与演绎
    人民大学教授)朱买臣在西汉,不算一个大人物,但他的名气在后世却出奇地大。没有别的,只因为他是一个刻苦学习,靠苦读做官的模范典型。白衣致卿相的故事,在科举制实行之后,倒是有不少。但在汉朝,这样的美事并不多见。刘邦沛县那帮偷鸡摸狗的兄弟,布衣致卿相,是因为跟着主子打天下了。天下已定之后,小百姓要想混官场,一般都得从小吏干起,还要有牛人推荐。大把的机会,都给了富人。像朱买臣这样,虽能读书识字,但家贫如洗,最后靠讲经得到皇帝赏识的,在他那个时代,其实是个异数。宣称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46期2013-05-14

  • 昆剧《朱买臣休妻》的表演艺术
    □曹南山昆剧《朱买臣休妻》是由昆曲传统折子戏《痴梦》发展而来,1960年张继青拜著名传字辈艺人沈传芷先生为师学习《痴梦》,演出后获得巨大声誉。之后姚继焜又向沈传芷先生学习了沈家特色戏《前逼》。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一直没有全本《朱买臣休妻》的演出,直到1980年,姚继焜先生才着手整理和改编《朱买臣休妻》的剧本。著名导演阿甲在看了全本《朱买臣休妻》后非常欣赏,决定亲自从剧本到表演都进行一次全方面地完善加工。目前我们所看到舞台上的《朱买臣休妻》就是经过阿甲先生

    戏剧之家 2011年11期2011-08-15

  • 烂柯山下朱买臣——穷儒·寒士跋
    年西汉时的儒生朱买臣,史载其家贫寒,按理说西汉的武帝时期是西汉王朝的强盛时期,温饱还是可以解决的,这位朱老先生想必只会读书,基本上不会懂得其他什么买卖,或者干点别的什么,这是一个盛世里的穷苦人。是个穷儒。“儒有博学而穷,笃行而不倦”大意是君子·儒者应博览群书,知识的积累是无尽头的,有了学问呢,还要切实付诸於行动,不能懈怠。他因为家境贫寒,幼年起就不得不靠打柴糊口,但他喜读书寻师访友,刻苦钻研,是一个自学成材的儒生标兵,因为穷,所以只能算是个穷儒。穷到什么地

    剧影月报 2010年3期2010-11-16

  • 昆曲老生舞台表演的“情”与“技”
    的“况钟”、《朱买臣休妻》的“朱买臣”等。“外”以挂“满”为主,在表演上,深沉真挚、稳重厚实、唱念苍劲有力,如《扫松》的“张广才”、《浣纱记——寄子》的“伍子胥”等。下面谈谈这两个行当的代表人物,在舞台上的感情抒发和表演技巧。《浣纱记——寄子》中的“伍子胥”,以“外”应工,挂“白满”。“伍子胥”乃大英雄也,顶天立地、声威显赫。“伍子胥”戎马一生、忧国忧民,膝下又只有一子,古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把生子继承香烟,看的很重,此子乃伍家仅存一线,“伍子胥”爱

    剧影月报 2010年1期2010-11-16

  • 用“心”去演戏 ——演《朱买臣休妻》角色体会
    演戏 ——演《朱买臣休妻》角色体会■屈斌斌一位老艺术家说,一个好演员应该用“心”去演戏,这句看似普通的话,对我产生巨大的作用,以至于我演《朱买臣休妻》对自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不求“省心”,但求“用心”,努力塑造好“朱买臣”这个角色。作为一个演员,希望自己塑造的舞台形象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一点我体会到只有通过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展现人物的真实内心世界,以情感人,才能做到。人物激情的表现有两种方法,一是接近于生活,从生活中提炼,二则是用心去揣摩,这都离

    剧影月报 2010年2期2010-11-16

  • 文人对老婆的报复
    汉朝有一个名叫朱买臣的人,他和老婆的故事,在后代不断被文人改编。朱买臣小时候很穷,却不治产业,惟好读书。他靠砍柴为生,常常一边挑着柴火担子,一边朗读,他的老婆也背着柴火跟随在后面,其实这本是夫唱妇随、其乐融融的和谐日子。但朱买臣在砍柴的路上喜欢扯着嗓子唱歌,这让老婆颇感丢人,多次阻止,而他却变本加厉。老婆实在忍无可忍,要求离婚。朱买臣说:“我到五十岁的时候就要富贵,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你苦了这么多年,再等几年,马上就要富贵了。”他老婆愤怒地说:“恐怕等不到

    杂文选刊 2010年6期2010-05-14

  • 文人对老婆的报复
    汉朝有一个名叫朱买臣的人,他和老婆的故事,在后代不断被文人改编。朱买臣小时候很穷,却不治产业,惟好读书。他靠砍柴为生,常常一边挑着柴火担子,一边朗读,他的老婆也背着柴火跟随在后面,其实这本是夫唱妇随、其乐融融的和谐日子。但朱买臣在砍柴的路上喜欢扯着嗓子唱歌,这让老婆颇感丢人,多次阻止,而他却变本加厉。老婆实在忍无可忍,要求离婚。朱买臣说:“我到五十岁的时候就要富贵,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你苦了这么多年,再等几年,马上就要富贵了。”他老婆愤怒地说:“恐怕等不到

    杂文选刊 2010年6期2010-05-14

  • 富贵徒骄一妇人
    情。西汉有个叫朱买臣的男人,混到知天命之年,还穷困潦倒,连老婆都跑了。好容易靠同乡援手,在汉武帝那儿讨了个官做。后来立了功劳,做上了老家会稽的太守,算是大器晚成,今非昔比,就兴致勃勃地衣锦还乡了。回乡之后,他立刻做了件事:将前妻和前妻的老公带到自己的官邸,衣食无忧地供养起来。一个月后,前妻羞愧自尽死了。朱买臣宽厚大度,以德报怨,而他的前妻,势利眼得到报应似乎也是理所当然。我小时候在连环画里看到这个故事,人家就是这么告诉我的,我也深信不疑。后来自己懂得推敲人

    百家讲坛 2009年12期2009-07-27

  • 读《朱买臣传》随想
    ,是指《汉书·朱买臣传》中朱买臣的妻子。朱买臣,会稽人,早年家贫,以卖柴为生,常常担柴走路时还念书。他的妻子不能忍受他的做法离他而去。后来朱买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对朱买臣对他妻子的态度,有的人认为朱买臣是知恩图报,可谓是仁至义尽。因为他的妻子在他落魄时嫌贫爱富,离他而去,而他在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之时,竟然不忘旧情,不计前嫌,把妻子带到太守府。“置园中,给食之”。还有的人认为朱买臣是个心胸狭隘,得势忘形之徒。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一、朱买臣妻子的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5期2009-06-10

  • “临时工”朱买臣:自食其力的模范
    比韩愈更潦倒的朱买臣,“穷儒穷到底,到底不伶俐。空作送穷文,文送穷不退”。连老婆也跟他离婚了,买臣遂决定走上书求官的道路。但是买臣不治产业,鬻柴以给食,虽然时时保持着负薪呕歌的兴致,可进京上书的盘缠仍然缺乏。于是他“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趁会稽郡年终上计的机会,以上计吏随卒的身份,吃着公粮进了长安。但富贵并非想象中一样如探囊取物,“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粮用乏”,买臣又落到了饥寒交迫的境地。怎么办呢?戏文里安排他街头做了乞丐,而《汉书》上

    百家讲坛 2009年6期2009-04-13

  • 富贵徒骄一妇人
    芳芳西汉有个叫朱买臣的男人,混到知天命之年,还穷困潦倒,连老婆都跑了。好容易靠同乡援手,在汉武帝那儿讨了个官做。后来立了功劳,做上了老家会稽的太守,算是大器晚成,今非昔比,就兴致勃勃地衣锦还乡了。回乡之后,他立刻做了件事:将前妻和前妻的老公带到自己的官邸,衣食無忧地供养起来。一个月后,前妻羞愧自尽死了。朱买臣宽厚大度,以德报怨,而他的前妻,势利眼得到报应似乎也是理所当然。我小时候在连环画里看到这个故事,人家就是这么告诉我的,我也深信不疑。后来自己懂得推敲人

    意林 2009年20期2009-02-11

  • 买臣负薪
    你理解:汉朝的朱买臣一面背柴,一面读书;隋朝的李密骑牛外出时,牛角上挂着书,以便随时阅读。他们虽然身体劳累,学习却很刻苦。汉朝人朱买臣非常喜欢读书,可是由于家里很穷,到了四十岁还是一个穷困的书生,与妻子崔氏艰难度日。为了生计,朱买臣每天都要进山砍柴。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读书,每次进山砍柴他都要带上书,砍完柴后,在背柴的途中不停地朗读背诵。妻子崔氏无法忍受这种艰苦的生活,与他离了婚。朱买臣孤身一人,每天仍旧砍柴读书。快五十岁时,朱买臣经汉武帝召见,被任命为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08年6期2008-04-15

  • 富贵徒骄一妇人
    情。西汉有个叫朱买臣的男人,混到知天命之年,还是穷困潦倒,老婆都跑了。好不容易靠同乡援手,在汉武帝手下讨了个官儿做。后来立了功劳,做上了老家会稽的太守,算是大器晚成,今非昔比,就兴致勃勃地衣锦还乡了。回乡之后,他立刻做了件事:将前妻和前妻的老公带去自己的官邸,衣食无忧地供养起来。一个月后,前妻羞愧自尽。朱买臣宽厚大度,以德报怨,而他的前妻,因势利眼得到报应似乎也是理所当然。我小时候从连环画里看到这个故事,人家就是这么告诉我的。后来自己懂得推敲了,才发现,小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08年4期2008-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