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属

  • 浅论现代维吾尔语中的PRO和pro
    身化时态句子中、领属者不明的时态句子中,还出现在副词化结构的时态句子中。1.在无主句中会出现PRO(6) [ PRO ]Pirinsip bilän sodiliš-iš-qa bol-may-du[4].原则 和 做交易-NOML-DAT 可以-NEG-3NPST.(不能拿原则做交易。)(7)[PRO ]Tüzüm-gä riayä qil-iš lazim.制度ü DAT 遵守 AUX- NOML 必须。(必须遵守制度。)例句(6)(7)中,PRO出现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5期2022-11-24

  • 非宾格二元动结式的句法生成与领有名词移位
    有者—身体部位”领属义方面也表现不同。(5)a.张三愁白了李四的头发。b.张三走酸了李四的腿。(6)a.张三摔碎了李四的花瓶。b.张三踢开了李四的房门。(6)与(2)一样均是动作者主语二元动结式。在(2)(6)类型的二元动结式中,主语名词和宾语名词具有独立的语义,之间不要求有“领有者—身体部位”领属义关系。而(1)类型的二元动结式句子要求主语名词和宾语名词之间具有“领有者—身体部位”领属义关系。如果将(1)中的宾语名词改成如(5)所示“李四的头发”“李四的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07-13

  • 基于《维吾尔语中介语语料库》的领属—从属结构偏误分析
    提 安占峰摘要:领属—从属结构在维吾尔语语法体系中是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结构,既是对汉族学生维吾尔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维吾尔语专业学生在学习领属—从属结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多种偏误。《维吾尔语中介语语料库》收集的偏误病句显示,学生在学习使用领属—从属结构的偏误主要表现在领属格人称空缺、领属格人称错误、领属格人称多余等方面。偏误产生的原因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教材存在缺陷。教授这一内容的对策是讲解清楚概念,进行语法对比,多实践多练习,纠正发现的问题

    西部学刊 2022年9期2022-06-11

  • 山西偏关方言领属结构探析
    24]”)。一、领属结构的基本构成表1 偏关方言人称代词及领属—并置—览表在领属关系中,领有者简称为领者(Pr),隶属者简称为属者(Pd)。Pr与Pd的直接组合,便是人称代词+Pd(并置结构)。偏关方言中人称代词及领属—并置表如下所示,例如:从上表可以看出,人称代词单数形式与复数形式的分布情况是不同的。在偏关方言中,属者为亲属称谓时,是否具有血缘关系及心理认同感强弱成为领者位置上人称代词是单数或复数形式的归类标准。因此,我们将以属者的血缘关系、长幼顺序为参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2022-03-11

  • 汉语双宾结构和与格结构的句法关系* ——兼论PHAVE-PLOC 分析法的合理性
    结构在量词辖域、领属关系中的生命性、时间状语修饰3 个方面表现相同,本文认为是表领属关系的PHAVE 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PHAVE-PLOC分析法的合理性。 因此,相比起其他分析方法,PHAVE-PLOC分析法的显著优势在于解释汉语双宾结构和“有”字句的语义相似性。1 引言英语双宾结构一直是国际句法界的研究热点,关于其句法结构的解读至今未达成统一意见,而国内对汉语双宾结构的句法研究也不统一。 要谈双宾结构,就不能不提到与格结构(或者称之

    外语学刊 2021年6期2021-12-06

  • 汉日领属关系被动句的认知对比分析 ——以“我的钱包被小偷偷了”为例
    都被称为“所属物领属关系被动句”。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初期会按照母语习惯或思维误说成「私の財布はすりにすられた」。为什么日语中一般只能说「私はすりに財布をすられた」,却不能说成「私の財布はすりにすられた」呢?关于这一问题,森田良行(1985,2002)[1]88[2]65、庵功雄(2000)[3]98、小泉保(1993)[4]100、張永旺(2007)[5]155从传统功能语法对此进行的说明大都是从语法层面来解释其原因。但关于为什么汉日都能说「私の財布は

    现代交际 2021年1期2021-11-24

  • “我狗”在当下语言环境中的准入性研究
    词之间具有不可变领属关系时,“的”字可以隐去,而人称代词和名词之间具有可变领属关系时,人称代词和名词之间必须要有“的”,因此“我狗”是不成立的。1在这个问题上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明为什么具有可变领有关系的人称代词和名词之间必须要有“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可以不仅仅做一个归类性质的划分,还能够在语用的角度切入做出另一种解释。1.2该句中“我狗”不可进入的原因在开始讨论“我狗”结构的成立之前,我们应先解决在“我家里有我爸爸、我妈妈和我狗”这个句子中,为什么

    锦绣·中旬刊 2021年4期2021-07-16

  • 四部类型理论下的达斡尔语第三人称领属成分语法化研究*
    、达斡尔语的人称领属成分人称领属成分是指附加在名词上标记其领属者的一种名词形态。它附加在名词上表示该名词是被领属者并明确其领属者的人称和数。例1tu-minj“我的弟弟”中-minj附加在teu上表示teu是被领属者,其领属者是第一人称单数,即“我的”。人称领属范畴存在于蒙古语族的所有语言中,但不仅见于蒙古语族,世界上许多语言都有这一范畴。Dixon (2012b:270) 将这种名词范畴称为pronominal pertensive,“pertensiv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4-22

  • 文学语篇中汉语位移方式动词的维译策略 ——基于中篇小说《地久天长》的封闭语料库研究
    .我们 河 湾-领属人称3-从格绕-过去时-谓人称1复(3)我看见她跑过来。u jyɡyr-yp kel-i-wɑt-ɑ-t-ti-Ø.他 跑-连接副动来-非过去时-持续体-反复体(<- ɑ tur-)-过去时-谓人称3(4)小红还跳起来拍手。ʃiη χuη sεkrε-p tʃɑwɑk邢红 跳-连接副动掌声tʃel-ip-mu kεt-ti-Ø.拍-连接副动-强化体(3)强化体标记是一个由[-0 p+kεt-]构成的合成法位。本文将由合成语法单位形式构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03-24

  • “我狗”在当下语言环境中的准入性研究
    词之间具有不可变领属关系时,“的”字可以隐去,而人称代词和名词之间具有可变领属关系时,人称代词和名词之间必须要有“的”,因此“我狗”是不成立的。1在这个问题上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明为什么具有可变领有关系的人称代词和名词之间必须要有“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可以不仅仅做一个归类性质的划分,还能够在语用的角度切入做出另一种解释。1.2该句中“我狗”不可进入的原因在开始讨论“我狗”结构的成立之前,我们应先解决在“我家里有我爸爸、我妈妈和我狗”这个句子中,为什么

    锦绣·中旬刊 2021年11期2021-03-16

  • 澄海方言的定语性领属结构
    362011)领属关系表示的是主体对客体的拥有关系。吴早生指出领属结构可分为定语性领属结构、谓语性领属结构以及外部领属结构。[1]本文讨论的是领属结构中的定语性领属结构。根据刘丹青的研究,在汉语及汉语方言中,定语性领属结构一般表现为领有者充当定语前置于被领有者。[2]澄海区隶属广东省汕头市,澄海方言属闽南方言潮汕片。对闽南方言定语性领属结构的研究,除陈伟蓉对惠安闽南方言的定语性领属结构有系统的研究之外[3],其他大部分散见于对闽南语结构助词的研究之中,如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5-19

  • 语言主观性与事件主观化 ——也谈“你是什么垃圾”
    者的错位。二、“领属转喻”与语义实现“你是什么垃圾”的逻辑语义虽可能被误解,但其语义在逻辑上实则仍能实现,句子仍能成立,而语义误解的消除正是得益于“领属转喻”(possessive metonymy)。转喻(metonymy)是基于相关性的以事物A指称相关事物B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语言中普遍存在,“领属转喻”是以领属关系为基础发生的转喻(董秀芳,2012)。[2](P32)董秀芳(2012)认为,汉语的句子并不是一个高度语法化的严格句法范畴,其形式和意义都受

    宜春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05-18

  • 德语“自由三格”认知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这一类三格叫作“领属三格”。例(7)中,ihm(他)对sie(她)的行为做出评价,也叫“评价三格”。而例(8)中,mir(我)与句子命题没有关联,是一种语用成分,学界一般称之为“关切三格”(张威廉1986: 26;张涛2015: 25)。另外,“受益三格”和“受损三格”可合称为“利害性三格”。按照配价语法,可将例(1)中不可省略的三格名词短语称作“强制性三格”,即间接宾语;将例(2)~(8)中可有可无的三格名词短语称作“自由三格”,也叫“补足性说明语”(布

    外文研究 2019年2期2019-10-30

  • 阿尔泰语系核心成分与从属成分标记的类型学考察*
    语层面考察(一)领属结构的标记类型领属结构由领有者和被领有物两部分构成,领有者为从属成分,被领有物为核心成分。阿尔泰语系语言领属短语的标记情况比较复杂,四种标记类型都存在,下面我们具体讨论。1.附从标记类型,即领属结构中标记附着在领有成分上。阿尔泰语系诸语言领属结构都存在附从标记类型。有些语言领属结构默认为附从标记类型,即领格标记附着在领有成分(从属语)后为标准的领属结构;有些语言的附从标记类型在某些条件下产生,主要由双标记类型省略为附从标记类型。阿尔泰语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9年4期2019-08-08

  • 浅析法语名词性领属结构的类型学特征
    83)一、引言“领属”揭示的是两个实体之间的一种所属关系,即领有者和被领有物之间的关系。根据领有者和被领有物之间的句法关系,领属结构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类型:名词性领属(possession attributive)、谓词性领属(possession prédicative)和外部领属(possession external)。本文探讨的主要是第一种类型,即名词性领属结构。名词性领属也称作修饰性领属,是指由领有者和被领有物两个成分组成的名词性短语结构,例如“

    山西青年 2019年10期2019-05-29

  • 收割机控制中的英语语言理解动态领属研究
    确理解英语语义。领属是英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关系,关系的主体是英语所表达的两个名词,关系的具体内容为领有和属于。领属关系可以分为静态领属和动态领属,前者指恒定的领属关系,后者指领有者发生了变化的领属关系[13]。联合收割机的部件众多,结构复杂,利用语言理解技术可以降低控制的难度。收割机作业过程会受到各种突发状况的干扰,语言理解中的名词领属关系以动态领属为主,才能应对环境的变化。因此,本文对英语语言理解的动态领属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收割机行驶速度、割台高度和滚筒

    农机化研究 2019年8期2019-05-27

  • 西昌方言第一、二人称的文白异读以及来源
    然而日常表述具有领属意义时“我”和“你”通常读作[ŋa33]和[ȵia33],仅用在亲属称谓词前,作定语。如:[ŋa33]、[ȵia33]+爹、妈、爷、奶等;[ŋo314]和[li314]则用法更为广泛,即表领属,(如:[ŋo314]、[li341]+爹、妈、爷、奶等)作定语;也可作主语、宾语、补语和表示复数。(如:我[ŋo314]、你[li341]去买菜;把这个东西给我[ŋo314]、你[li341])具体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表1 句法规则表(一)关于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4期2019-01-22

  • 湘语衡山方言领属结构研究
    球湘语衡山方言领属结构研究彭小球(湖南城市学院 人文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衡山方言所采用的领属结构形式多样,简单的领属结构有六类:“领有者+声调标记+被领有者”,“领有者+屋(里)+被领有者”,“领有者+量词(只)+被领有者”,“领有者+指示代词(指量短语)+被领有者”,“领有者+被领有者”,“领有者+个+被领有者”。不同领属标记搭配使用形成的复杂领属结构有五类:领有者+声调曲折+屋(里)+被领有者,领有者+屋(里)+个+被领有者,领有者+屋(

    城市学刊 2018年5期2018-12-12

  • 维吾尔语领有格翻译问题释要
    尔语格范畴中表示领属关系的格附加成分。领属格表示人、事物、特征、行为的领有者或时间、数量关系。维吾尔语领属格的形态是“-ni”。修饰限定“-ni”的是名词、行动词、代词、形容词、定中短语、数量短语等,“-ni”后的中心词一般是名词、形容词、代词、动词、短语等。二、领有格异化问题与翻译领有格异化是名词或名词性词语的领有格形式缀加其他格的形式。领有格异化形式是维吾尔语中一种特殊语法现象。这种结合之后的形式是一种变格形式。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须注意此类变格形式的翻译

    长江丛刊 2018年18期2018-11-14

  • 维吾尔语领有格翻译问题释要
    尔语格范畴中表示领属关系的格附加成分。领属格表示人、事物、特征、行为的领有者或时间、数量关系。维吾尔语领属格的形态是“-ni”。修饰限定“-ni”的是名词、行动词、代词、形容词、定中短语、数量短语等,“-ni”后的中心词一般是名词、形容词、代词、动词、短语等。二、领有格异化问题与翻译领有格异化是名词或名词性词语的领有格形式缀加其他格的形式。领有格异化形式是维吾尔语中一种特殊语法现象。这种结合之后的形式是一种变格形式。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须注意此类变格形式的翻译

    长江丛刊 2018年18期2018-11-14

  • 汉语双宾句式的韵律结构分析
    有意识地使事物的领属权发生转移”[4]。在双宾结构的分类上不同学者看法也不尽相同。朱德熙将双宾结构划分为三类[5]118-119。赵元任将双宾结构划分为四类[6]161-162。黄正德将其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以给予动词为代表,如给、送、卖、交给、寄给等;另一类以“抢、偷、拿、打、吃”等动作动词为代表[7]。张伯江根据双宾结构的语义特征将双宾句式具体分为六大类:现场给予类、瞬时抛物类、远程给予类、传达信息类、允诺、指派类和命名类[3]。马庆株从广义的双宾结构出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6期2018-11-06

  • 移还是不移 ——领主属宾句的生成方式探析
    (短语)之间具有领属关系——前者为领有名词,后者为被领有名词。这类结构还有一个独特的属性:句中谓词一般都是非宾格动词,一般只能带一个论元。可是,(1)中句子却有两个论元出现。(1) 张三烂了一筐苹果。对于领主属宾句的推导生成,至今仍争议不断。学界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领有名词提升说:领有名词在动词后的被领有名词短语中基础生成,在推导过程中提升到动词之前,成为句中的第二个论元(徐杰 1999,2008;温宾利、陈宗利 2001;陈宗利、肖德法2007;梅

    外文研究 2018年3期2018-10-16

  • 关于“有”字句语义类型的思考
    类,即表领有,表领属,表存在,表达到,表发生出现。关键字:“有”字句;语义类型;领有;存在;领属本文所列例句选自刘月华等著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2001)和黄伯荣、廖旭东著的《现代汉语》(增订五版)(2011),还有个别例句选自期刊论文,在参考文献中已列出。一、有字句的概念和鉴别“有”字句即以动词“有”作为谓语或者谓语中心语的句子,包括以“有”的否定形式“没”或“没有”做谓语或谓语中心语的句子。典型的“有”字句可以分为三部分,即“有”前的主语部分+“有”

    卷宗 2018年13期2018-06-29

  • 山西忻州偏关县尚峪乡西沟村人称代词与领属关系
    义越鲜明,与复数领属语兼容的可能性更高。西沟方言的语言现实基本上符合这一规律。在西沟方言中,由于人体器官的私有化程度最高,所以人称代词只能采用单数形式而没有复数表达形式,且必须加领属标记“的”。例如:1.我[və]²¹³的头 你ni²¹³的头 他[tʰa]²¹³的头*我[və]²¹³头 *你ni²¹³头 *他[tʰa]²¹³头*吾的头 *你每的头 *怹的头*吾头 *你每头 *怹头2.我[və]²¹³的胳膊 你ni²¹³的胳膊 他[tʰa]²¹³的胳膊*我[

    大众文艺 2018年10期2018-06-01

  • 概念空间和语义地图下的哈萨克语与汉语中人称代词的对比研究
    么古代汉语中表达领属含义不常用“的”,而现代汉语中处处用“的”的现象;此外鲜为人知的是,汉语中的第二人称尊称代词“您”也很可能是受阿尔泰语系语言的影响发展而来,“您”的语义在汉语中经历了一段扩大而后又逐步简化的过程。概念空间;语义地图;第二人称;哈萨克语;汉语1.概念空间和语义地图及第一人称代词的分析1.1 概念空间和语义地图下的第一人称代词分析具有“同形多义”的多功能语言形式普遍存在于人类各种语言之中,而语义地图模型则为我们研究语法形式的适用范围和多功能

    枣庄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7-11-21

  • 从语用平面对日语领属类双重主语句的考察
    和小主语之间存在领属关系的占很大比重,因而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着隐性的“NP1のNP2”关系。从语用上分析,一个句子通常有主题和述题两部分。主题是语用分析的重要概念, 它与主语属于不同层面:主语是属于句法关系的概念, 它是与谓语相对而言的,是一种句法成分;主题是交谈双方共同的话题,是句子叙述的起点,常以“は”代表旧的已知的信息,它是与评论(对主题的说明, 即传递新的信息的部分)相对而言的,是一种语用成分。双重主语句也不例外,在语用层面上,大主语是主话题,小主语

    文学教育 2017年10期2017-09-25

  • 从定中式N1+(的)+N2中看N1属性化
    中结构中定语分为领属定语和属性定语。在属性关系的N1+(的)+N2结构中,N1由本身的指称性名词成为N2的属性义修饰语,这一过程我们可称为N1的“属性化”。本文将以语料为依据,从隐含谓词的角度探究N1属性化的规律并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加以解释。隐含谓词多为抽象的关系谓词,领属关系谓词、存在关系谓词、凭借关系谓词占比较大。由于抽象的关系谓词显著度低,可现实化程度小,故不出现在表层结构中。属性化 谓词隐含 认知语言学 N1+(的)+N2从认知角度看,名词的指称性是

    消费导刊 2017年14期2017-09-15

  • 从原型理论看隐现句与领属句的分合
    型理论看隐现句与领属句的分合宣恒大(合肥师范学院 文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仅从意义出发,隐现句和领属句应当是现代汉语中的两种不同的句式,但名称的不同掩盖不了二者之间存在的众多共性。从原型理论出发,我们认为过去学者所关注到的隐现句和领属句的差别主要是从典型的隐现句和典型的领属句角度去分析的,其实二者之间应该是个连续统,完全可以纳入一个句法格式来加以考虑。这类句子识解为隐现句还是领属句与句首名词性成分空间性的强弱有很大关系。句首名词性成分的空间性越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7-08-24

  • 句式触发领属义的事件语义分析
    安胜昔句式触发领属义的事件语义分析新疆农业大学安胜昔本文在形式语义理论框架下,对汉语中典型的原位话题句进行了分析。领属关系作为一种语义关系也是汉语部分句式本身语义的一部分。领属义是话题句本身所具有的意义,这种关系纯粹是句式语义的要求。句式中除了领属关系以外,还包括一类具有特殊上下义关系的语义类型。由句式带来的领属关系属于语用层面的领属关系。本文采用事件语义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句式领属关系的触发、呈现方式以及解读过程,使得领属关系的产生、相互依赖以及互动能够

    外文研究 2017年1期2017-06-05

  • 从语用平面对日语领属类双重主语句的考察
    从语用平面对日语领属类双重主语句的考察张永昊日语中的双重主语句又名主谓谓语句,即是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一种特殊句型。其格式可用NP1+(NP2+VP)表示,NP1是全句主语,叫大主语;NP2是充当全句谓语的那个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叫小主语; VP则称之为小谓语。在这种句式中,大主语和小主语之间存在领属关系的占很大比重,因而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着隐性的“NP1のNP2”关系。从语用上分析,一个句子通常有主题和述题两部分。主题是语用分析的重要概念,它与主语属于不同层

    文学教育 2017年28期2017-02-09

  • 元江傣语名词短语词序研究
    ,结合 “名词与领属格、名词与数量词、名词与数量结构、名词与指示代词、名词与形容词、名词与动词或动词短语”的短语词序来分析元江傣语名词短语的基本词序,并通过分析名词短语中的多重定语修饰关系来具体研究傣语的名词短语词序。一、傣语名词短语的几种基本词序(一)名词与领属格在元江傣语当中,领属词作为定语来修饰名词的时候,领属词出现在名词中心语之后。人称代词可作领属性定语,名词亦可作领属性定语。1.名词作为领属性定语,如:ma 2 lem 3黑狗 xa 2 kun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3期2017-02-01

  • 湖北监利西南部赣语人称代词的典型特征
    现象,人称代词在领属语位置上的音变及其相关的语法功能,人称代词在领属语位置上复数形式单数化的类型学意义。湖北方言; 赣语; 监西南; 人称代词监利县位于湖北省南部,地处湖北、湖南两省交界地带,北与潜江、仙桃相连,西接石首和江陵,东邻洪湖,南与岳阳、临湘隔江相望。根据《监利县志》记载,监利县地理位置大致可以分为三片: 监北、监中和监南。监北与江陵、潜江、仙桃接壤。监中东接洪湖,西接石首。而监南则位于长江之滨,隔长江与湖南岳阳、临湘两市相邻。[1]1 监西南方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12-22

  • 现代汉语“这/那”的类同定指用法研究
    数处在“有”字的领属关系中,并位于“买”的受事位置上,这就表明定标记词获得一种全新的用法。一、有定标记词的不确定所指在“有”字的领属关系上,被领者往往存在不确定所指关系,其指向并非是确定所指的,请看下面例子:(1)A:我这有一本名为《平凡的世界》的书。B:我也有那本书,买的时候还优惠了50元钱。(表示不确定所指关系)(2)A:你看我买的这件衣服好不好?B:我也有这件衣服,还挺漂亮的。(表示不确定所指关系)第一个例句的“我也有那本书”存在“有”字的领属关系,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9期2016-09-23

  • “P+的+N”结构中“的”字隐现现象探析
    摘  要:对于领属结构中“的”字的隐现规律很多专家学者都做了相关的论述,Haiman提出:领属关系从不可渡让到可渡让是一个连续统.,朱德熙从句法方面进行了解释,崔西亮试图从偏项和正项之间的领属关系是否可以改变来解释,张敏用距离相似性原则来解释。但是他们的观点并未完全消除笔者心中的疑惑,因此试图在先贤研究的基础上从句法、语义、认知、文化、社会学等五个方面对“P+的+N”结构中“的”字隐现现象进行分析。关键词:“P+的+N”“的”字隐现  句法 语义 认知 文

    青年文学家 2015年5期2016-05-09

  • 领属范畴研究综述
    国语大学,上海)领属范畴研究综述葛娜娜(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领属范畴的研究。这五个方面是领属范畴的界定、可让渡与不可让渡领属关系、领属的语法化、领属的语用信息和领属范畴与体范畴的关联。本文重点介绍了可让渡与不可让渡范畴的划定界限以及二者的倾向性蕴含关系。文末指出尽管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富,但是语言类型学角度的探讨仍有很大空间,如领属标记模式与语言形态类型的相关性,不同语序类型的领属形式,与其他相关范畴的关联等都需进一步探讨

    英语知识 2016年4期2016-04-01

  • “NP1+V1+NP1+的+N1,NP2+V2+NP2+的+N2”格式初探
    和“老师”并不是领属关系,即“他拥有老师”;而是一种主语之于宾语的关系,即“他是老师”,这就从语义角度解决了用层次分析法等无法解决的疑问。同时,该论文举出这样的例子:(1)我们同意分道扬镳,他去他的北京,我回我的上海。(2)他喜欢他的书包,我喜欢我的笔筒。关于此类例子,作者说明类似“他的书包”和“我的笔筒”是真定语,是领属关系,但诸如“他的北京”“我的上海”之类是伪定语,意义为“他去北京”和“我去上海”。理由是“他的北京”和“我的上海”之间并非真正领属关系

    现代语文 2016年18期2016-03-03

  • 普通话课教法探究
    系统,它们各分别领属自己众多的音节和汉字。不同方言与普通话的对立分解在语音上主要表现在从总系统到子系统都存在诸多系统性差异。在总系统方面,如普通话共有21个辅音声母,而辽宁的沈阳话只有17个,上海市区话则有27个;又如,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而辽宁的庄河话只有36个,江苏苏州话则有47个;还如,普通话共有4个调类,而山东的胶东半岛话和辽宁的黄海沿岸话只有3个调类,客家方言、赣方言则有6或7个调类,吴方言、闽方言有7或8个调类,粤方言有9或10个调类。在子系

    戏剧之家 2015年21期2015-10-27

  • 约束理论及回指语加工研究现状
    [无生命度]:被领属者名词短语(possessed NP) 无生命度,“他/她自己”指代领属者,如(5)a句。II.[多项]:领属者与被领属者均有生命度,且均与taziji在性上保持一致。但是,领属者名词短语根据约束论原则,在句法上是不可及的对象,如句(5)b。III.[单项]:领属者与被领属者均有生命度。被领属者与taziji在性上一致,但领属者与taziji在性上不一致。因而,与“他/她自己”在性上保持一致的只有一个对象——被领属者,如句(5)c。(5

    考试周刊 2015年96期2015-09-10

  • 青海甘沟话的反身领属标记“囊” ——“转用导致的干扰”的个案研究
    732)一 反身领属与“囊”的性质“反身领属”涉及“反身”(reflexive)和“领属”(possessive)两个范畴。“反身”意义的表达可以用反身代词,如汉语用“自己”回指动作参与者,表示动作参与者发出的动作反作用于参与者自身,例如“张三在打自己”、“张三只洗自己的碗”。“领属”表示领有与被领有关系,汉语可以通过“的”来引入领有者,如“张三的碗”。如果要同时表达反身和领属,汉语一般用反身代词“自己”加上表示领属的“的”,再加上被领有者,如“自己的碗”

    语言研究 2015年3期2015-07-06

  • 湘西勾良苗语名词短语的语序类型学特征
    定语名词和名词、领属定语(G)和名词(N)、形容词(Adj)和名词、指示词(Dem)和名词、数量词(Num)和名词、关系从句(Rel)和名词之间的顺序。本文以笔者的母语湘西勾良苗语(下文简称苗语)为材料,主要选取在类型学上有重要价值的定语来讨论苗语名词短语的语序(word orders of nominal phrases)问题。一、名词短语的基本语序(一)属性名词修饰名词的语序苗语中属性名词都是前置的,无需无标记,即N(head)+N。如:鞋子 布 比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7期2015-04-19

  • 英汉语可让渡及不可让渡领属结构的认知解释
    汉430062)领属关系(possession)反映的是领有者(possessor)和被领有者(possessum)之间的某种依附关系。语义上,领属关系可分为可让渡(alienable)领属和不可让渡(unalienable)领属。前者指领有者与被领有者在现实世界里可分离,后者指二者具有不可分离性。例如,the girl's book(女孩的书)语义上属于可让渡领属,因为“书”作为被领有者可以随意转让或分离,它与领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随时解除;the gir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03-19

  • 递送事件及其变式
    包括实体的方位、领属、性质、状态等。基于程琪龙(2006),本文所指的事件是该事件概念框架的关系网络,可理解为动作实施的全过程,在认知功能理论模式中表述为(事件)概念框架。基于认知功能理论模式,递送动词所在小句的概念语义必然包括递送事件。递送事件的概念语义也必须是连通词汇语法和感知运动系统。一个小句中的递送动词也可在很多不同的词汇语法结构中使用,这些句式被称为该动词的变式,这些变式不仅存在共享的概念内容,彼此之间也存在细微的概念语义的差异。例如:(1)a.

    当代外语研究 2015年5期2015-02-23

  • 领主属宾句的信息结构及话题推进方式
    主属宾句(以下称领属句)因其在语义和语法上展现出的独特性而广受关注。该句式位于句首和句尾的名词结构(NP1和NP2)构成领属关系,而谓语通常由非宾格动词充当。NP2是动作行为的施事,NP1则与动作行为没有直接的语义关系。针对该类句式,学者们或进行语义描述(李钻娘,1987;郭继懋,1990),或以生成语法为基础进行解释(韩景泉,2000;徐杰,2008;胡建华,2008;马志刚,2011;孙天琦、潘海华,2012),或从构式语法的角度进行研究(沈家煊,20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年1期2014-11-01

  • 藏东南藏缅语的领属结构
    节词、本文讨论的领属结构等。这篇文章以达让语为主描述和讨论藏缅语有关定语性领属结构语法现象。一 并置领属结构达让语名词和代词没有词形上的主格(/宾格)和领属格分别,名词和代词的领属结构区分带领格标记和不带领格标记两类,构成两类领属结构短语,语序分别是领有者(possessor)+所属者(possessee),即“名词/代词+名词”,或者领有者+标记+所属者,即“名词/代词+领格标记+名词”。先观察达让语领属结构短语(江荻等2013):tɕe55lɯŋ35ŋ

    语言研究 2014年4期2014-05-30

  • 论现代维吾尔语形态手段中的零形式
    的格范畴里主格,领属格的隐性形式,宾格的隐性形式的表达形式是零形式2.2.1 名词主格的零形式词尾:{名-数(-属人称)-Ø+名1/形/动……-谓人称},与此相对的形式为:{名-数(-属人称)-N i +动}(领属格词尾){名-数(-属人称)- a+动}(向格词尾){名-数(-属人称)-ni+动}(宾格词尾){名-数(-属人称)-D in+动}(从格词尾){名-数(-属人称)-DA+动}(位格词尾)等等。主格(零形式词尾)表示的含义:相关名词的身份是句子的

    语言与翻译 2014年4期2014-05-25

  • 从英汉对比角度对领主属宾句的构式分析 *
    以往的研究成果,领属述宾句的主要特点包括:主语和宾语之间存在广义领属关系,整个句子的施事是宾语而不是主语,主语的题元角色是历事,整个句子表达一种对主语不利的语义。其中郭继懋(1990)最早把此类句子称之为“领主属宾句”。下面我们借鉴构式分析的方法,分段对这类句式予以解读并同时分析何以英语中没有这类句子。(一) 主语和宾语之间的领属语义关系一直以来,对于领属述宾句主宾语之间的领属关系,人们大都没有什么异议,但是近些年来的研究指出,这类句式中的主宾语之间似乎并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3-31

  • 现代汉语“这/那”的类同定指用法
    般出现在“有”字领属结构的被领者上和“获得义”动词的受事位置上。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有定标记词本身的一些特殊用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有”字领属与“获得义”动词之间的密切联系。一 有定标记词表示不确定所指研究发现,“有”字领属的被领者带上有定标记词往往不是表示确定所指,而是表示不确定所指。例如:(1)甲:我这有一本叫做《吃在常州》的小册子。乙:我也有那本册子,优惠了300块钱的。(不确定所指)(2)甲:你看,我买的这本画报怎么样?乙:我也有这本科学画报,内容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4期2014-03-20

  • “整体—部分”框架与比较项的替换
    (1)比较项若表领属关系,当Y为动物时用“X的”替换;但当Y为非动物时,可能存在两种替换。如:我的鸡比你的鸡下蛋多。——我的鸡比你的下蛋多。/ *我的鸡比你下蛋多。我的苹果比你的苹果脆。——我的苹果比你的脆。/ 我的苹果比你脆。他的资料比你的资料有用。——他的资料比你的有用。/ 他的资料比你有用。不过文章也指出,这种情况用X替换的概率很小。(2)比较项表时地关系一般有两种替换,但当Y为抽象名词时则只能为X替换。如:现在的学生比过去的学生乖。——现在的学生比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4期2014-03-14

  • 浅析汉语获取类双宾语句与领属义单宾语句
    N2是偏正结构的领属关系,因此是单宾语结构。但大部分学者偏向于将这类句子归类为双宾语结构,并在行文中引用此类句子做双宾语结构分析。此类讨论可以以徐杰(1999)的《“打碎了他四个杯子”与约束原则》和刘乃仲(2001)在同一期刊上发表的《关于<“打碎了他四个杯子”与约束原则>一文的几点疑问》为代表。徐文运用现代生成语法学的“约束理论”分析汉语现象,认为此类句子属于双宾语句;刘文则认为此类句子是单宾语句。本文主要研究汉语范畴内的此类句子,因此并不认同徐在文中采

    语文学刊 2014年4期2014-03-13

  • 论《乌古斯传》文献语言名词的格、人称范畴
    言的名词具有数、领属人称、格等语法范畴。这篇论文主要讨论《乌古斯传》文献语言名词的格、领属人称范畴。在维语里,名词在句中作句子成分时就有一定的格的形式,所以格是表示名词的句法功能,确定该名词和句中其他句子成分的关系的[3]。《乌古斯传》文献语言中名词有九种格,即:主格(基本格)、领属格、与格、宾格、时位格、从格、相拟格、范围限定格、工具格。可用以下表来表示:我们下面再通过各个时期-突厥语时期、回鹘语时期、察哈台语时期和现代维吾尔语时期语言中名词的格范畴来比

    昌吉学院学报 2013年2期2013-12-08

  • 浅谈《和卓传》名词的领属性人称范畴特点
    以及名词性词语的领属性人称范畴的语法形式及其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以总结出18世纪察哈台维吾尔语名词领属性人称范畴的特点。名词的领属性人称范畴表示某一人称对另一事物的领属关系,它是通过名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示事物的领属关系的一种语法范畴。同时,它需与数范畴紧密结合。因此,领属性词缀通常表示领属、一般性的复数或归属关系。文献《和卓传》中名词的领属性人称范畴包含三个人称,每个人称又有单复数的区别。笔者将从其构成、分类和语法意义等三个方面对该文献中出现的名词及名词性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2期2013-07-11

  • 基于狭义领属关系论领主句、保留宾语被动句与抢夺类双宾句的关联性①②
    420)基于狭义领属关系论领主句、保留宾语被动句与抢夺类双宾句的关联性①②马志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420)领主句;保留宾语被动句;抢夺类双宾句;领属关系;非对称成分统制;历事;蒙事;夺事汉语保留宾语被动句实质上就是抢夺类双宾句的被字句形式,二者的语义共性在于其论元间的狭义领属关系(包括领有者-隶属物关系和整体-部分关系),而领主句中的领属关系则是包含亲属关系在内的广义领属关系。领主句因之可表达获益和遭受两种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3年3期2013-03-17

  • 定中结构PP复数+N处所在全知视角中的翻译认知
    PP与N则是一种领属关系[5]。当PP与N具有稳定的领属关系时,两者之间的标记语“的”可有可无;当PP与N的领属关系变得不稳定时,PP与N之间就一定要加上“的”。而加不加“的”会引起语义重心的变化。有“的”时,“PP+的+N”就强调“PP的”,没有时PP+N则强调N。如“我的师傅”强调“我的”,而“我师傅”则强调“师傅”。这些观点都可以覆盖到PP复数+N处所。当PP+N的领属关系稳定时,“的”可有可无首先是基于语言经济原则,说话者用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语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2年4期2012-08-15

  • 蒙古语领属格词缀研究
    0080)蒙古语领属格词缀研究哈斯巴特尔(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蒙古语已经有近千年的文字史,在这近千年的时间里由于文字和语言的发展变化不平衡,书面语和口语领属格词缀之间产生了一定差别。通过分析和解释这些差别产生的原因,了解了领属格词缀的更早期形式。根据蒙古语族诸语言领属格词缀并结合阿尔泰语系其他语族语言领属格词缀,得以重建了共同蒙古语时期领属格词缀为*-ın、*-in。蒙古语;领属格;词缀一 蒙古语书面语领属格词缀蒙古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期2012-01-11

  • 汉语谓词领属结构的信息定位性*
    025)汉语谓词领属结构的信息定位性*吴早生(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指称性在汉语谓词领属结构研究中的局限,即用关于指称性的句法分布测试出谓词领属结构为定指成分,但它们在语用上往往并非是定指(可及)的。为此,提出了定位性的概念,把定位性定义为指示物的认知特征,表示指示物是否可以认识,或者在现实世界或话语世界(说话者评介的)共有知识里,是否处于听说者可辨识的集合之中。同时,指出定位性不同于定指性,因为定位性的指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2期2011-11-02

  • 英汉领属短语的共同认知基础
    25035)英汉领属短语的共同认知基础陈鸯芝,毛继光(温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对传统语法中对领属结构的认识提出质疑,进而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对比汉语“NP1的NP2”与英语“NP1’s NP2”这两种领属短语。最后得出结论:英汉领属短语内部的语义关系虽然多种多样,但它们反映了人类共同的认知模式,即“参照点-目标”模型。其中参照点和目标的不对称性又受人的认知规律影响。而短语中间的领属形位“的”和POSS具有同一语法功能,即限定功能。英语;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2期2010-09-06

  • 汉语定语领属结构的信息定位性
    吴早生汉语定语领属结构的信息定位性吴早生分析指称性在汉语定语领属研究中的局限,提出语义信息的定位性在汉语定语领属结构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汉语中定语领属结构的定位性及其作用进行了探讨。汉语定语领属结构;指称性;定位性本文主要从把名词性成分的句法功能同它的指称性质入手,以陈平(1991)提出的定指与不定指的句法格式来检验汉语定语领属的定指性,进而指出定指性在汉语研究中不足,提出并分析汉语定语领属关系的定位性。一、指称性在汉语研究中的局限“指称性”是功能语法研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18期2010-08-15

  • 汉语“NP1有NP2”英译规律的解析及启示
    1有NP2”表示领属时一般翻译为have,如将“桌子有四条腿”翻译为“A table has four legs”,“我有个姐姐”翻译为“I have a sister”;而表示存在时则翻译成英语典型结构“there be”,如“桌上有一本书。”翻译为“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花园里有一只熊猫。”翻译为“There is a panda in the garden.”但我们在英译实践时发现,这个结构的英译并不总是这样简单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11期2010-04-04

  • 现代汉语“名1+(的)+名2”定中结构内部语义关系的确定*
    要有两大类,即表领属和表属性。确定这两种语义关系的标准分为主要标准和辅助标准。现代汉语;“名1+(的)+名2”定中结构;语义关系;确定;标准一、领属定语与属性定语的区别“名1+(的)+名2”定中结构的名1作用有二:确定指称(specifying a reference)和刻画概念(charactering a concept)。确定指称的名1是领属定语,其功能就是确定指称的对象,因而它主要作用于中心语概念的外延,一般不会影响中心语概念的内涵;刻画概念的名1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2期2009-06-27

  • 《论语》中“其”作代词的用法分析
    人称代词主要表示领属关系,通常表示第三人称,有时也表示第二人称、第一人称,在句中充当定语。《论语》中“其”作表领属关系的人称代词,用于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没有用作第二人称的用例),用作第一人称时,包括作为反身代词。可译为:他的(它的),我的(自己的)。1.第三人称“其”作表领属关系的第三人称代词,在《论语》中使用非常广泛。例如:(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公冶长第五》(2)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

    现代语文 2009年8期200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