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自学指导

2009-01-18 06:01李彦军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自学语文教师

李彦军

有人说:“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自学能力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时至2l世纪,可是目前我们大部分教师还只是向学生传授真理,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去发现真理。记得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论》中批判英国一所学校的教学时说:“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教学生,学校变成了屠场。”若果如此,那么教师不就成了刽子手了么?再想想我们现在的教育状况,难道这样的刽子手少吗?

莱辛曾说过:“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可见,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学习,这才是最宝贵的。

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自学指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培养学生对自学能力的认识

这是指导学生对自学认识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许许多多青年人自学成才的动人事迹,讲爱迪生、张海迪自学的辉煌成就,讲埃及自幼双目失明,后来顽强自学成为教育部长的塔哈·侯塞因……让学生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学的惊人之处,懂得具有自学能力的重要作用,从而有获得自学能力的愿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青少年感情盛于理智,对事物易激动又易冷漠,喜爱的东西很快厌恶,积极性难以持久,可塑性极大。兴趣是最能激发学生积极性燃烧的火星。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去思考和学习,他们不仅不会感到厌倦,甚至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也会感到愉快、欢乐和幸福。

通过以上的指导,学生对自学有了正确的认识,且对学习有了足够的兴趣,就可以实施第三步的指导。

三、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

工具的指导包括书写工具的指导、工具书的指导以及电脑的使用指导。语文教学,先要指导学生用好手中的笔,从铅笔到钢笔,从钢笔到毛笔。字要写得端正、规范、清楚、美观。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和知识的逐步增多,教师还要逐步指导学生使用好《新华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海》、《辞源》等工具书,并养成查工具书的好习惯。

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还应指导学生使用电脑,主要指导学生通过电脑检索资料,进行文字处理,并学会上网。这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能力。

四、指导学生阅读

这是自学指导中最主要的一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因为读得多,见得就广,眼界便开阔,优劣自分。这不仅能提高阅读和欣赏能力,而且还可以从读书中发现许多供写作参考和借鉴的东西。阅读指导首先是指导学生阅读语文课本。目前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语文课上老师总在做琐碎且无效的分析,课堂上听不到学生的读书声,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课“学生粗略也能看懂”,所以教师大可去掉繁枝琐节,挤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读书,让课堂上恢复琅琅读书声。其次是指导学生读其他学科的教科书。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需要“杂交”(教学其实也是一种生态,远亲繁殖有利于培养良种);再说知识是一种整体,阅读其他学科的教科书,既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知识修养,也能使知识融会贯通。最后是指导学生阅读课外的报纸、杂志和中外名著。当前社会追求时尚,致使书籍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出现了全民不读书的现象。作为学生也只是每天泡在题海里,题做得太多,书读得太少,文化底蕴不足,这是不能提高素质的原因之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是语文教师的天职。

五、指导学生进行语文活动

美国一位教育家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而语文活动是学科类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本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所以教师不能忽视加强对学生的“活动指导”。“活动指导”即指语文活动类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以课堂以外的学习小组形式为主,以学生相对独立活动为主,教师主要起指导和督促作用。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又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活动的形式如办广播站、办文学社、出黑板报、组织辩论、排演节目等,所以教师应当把语文活动的能力,看作是人生极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要引导学生经历“感知到理解”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学习语文和学习做人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有目的、有重点地完成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的任务,实现“道德认识”向“道德情感”的转化。在整个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生既要认真听老师的指点,听同学们的发言,从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还要通过朗读,把自己对作者情感的体会,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样,就在综合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了“道德认识到道德情感”的转化。在这一层次上德育是否得到加强,不但要看听、说、读、写训练是否较好地完成了语言训练和促使学生“知到情”转化两项任务,而且要看学生的认识是否接近了作者的认识,思想感情是否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总之,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创造。而当前中学教师最致命的缺点也正是缺乏创造,语文教学的现状可以说是有意无意地在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这一点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至关重要。学生一旦有了自学能力,也就等于有了自身发展的前提;从教师这一方面说,也就实现了“在语文教育中实现人的发展”的语文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自学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