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教育,体育教学的应然选择与追求

2009-12-02 10:20谭志坤
文学与艺术 2009年9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

谭志坤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也逐步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重要的影响社会、经济与发展的核心要素。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也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发展与经济水平最重要的标致。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不可缺少的重要主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生态环保教育;选择与追求

2001年6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强调了中小学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环境、热爱环境、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认识文明科学的生活习惯与行为对身体的影响”。《课程标准》颁步实施之后,也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中指出:‘本学习领域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发展体能的同时,注意使他们了解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的影响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和“使学生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这是体育教育重要的理论依据,也是体育教学中生态环境保护重要的主题。体育教育活动最根本的要义在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获得体质,体能发展。学生生命个体的健康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整个社会生态环境保护,二者的和谐统一,都是体育教育中的应然选择。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体能发展的基础之上,实施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呢?

一、 结合教材,进行生态环保教育

意识决定了行为,行动决定结果。

生态环保主题教育已经有机地溶入了体育教材之中,成为课程有机的组成部分。生态环保教育更要溶入日常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

如进行游戏教学时,引导学生:如果全世界的水都被污染了,变成了脏水,会产生什么后果?借此教育学生,节约、爱惜水资源。在足球教学时,结合绿色草坪,进行爱护花草教育等。在“搬运游戏”中,把白色的排球堆成“白色垃圾”,让学生充当“小小清洁工”,这样既完成教学任务,又是极好的生态环保教育。

在传播有关基本原理时,不忽略生态环境渗透,如讲授跑的原理时,教育学生远离噪音与粉尘,不要跟随机动车后面跑。

二、开展活动,实施生态环境保护

学校体育教育的主体是体育课堂教学,而各种体育活动同样也是体育教育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如常规活动项目,“两操”、周末活动、小型比赛等。

学校年度大型活动,季节性运动会等,都是生态环保教育的重要载体。如通过运动,爬山、效游等形式培养和激发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追求和享受美好生活的强烈感情,也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生态环保教育。

在运动会与周末活动中,教育学生做文明观众,不喧哗,不乱扔瓜果纸屑等垃圾,保护生活环境等。

结合有关纪念日,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进行专项的环保教育等。

自制教学具,鼓励变废为宝,因陋就简,体验生态环保的行动。在校组织的一次大型团体操比赛,我们肯定并鼓励学生自制教学具,用塑料矿泉水瓶,放入玻璃球或小石子,做成沙铃,在团体操表演,响声和谐,道具运用自然,获得了不错优异的成绩。

三、探讨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体育活动与教学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探讨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教学中生态与环保问题,同样也是生态环保教育的资源。

例如中长跑是体育教学中学生比较讨厌的项目,但它是增强耐力素质,培养意志品质的有效手段,在学生进行了艰苦的中长跑锻炼后,向大家讲述中长跑对呼吸系统的好处,告诉学生如果吸烟的人进行中长跑运动会更加辛苦,呼吸不畅通。吸烟的人更容易患上肺病,又会造成别人吸你的二手烟,其实空气污染主要分两方面,一是室外污染,一是室内空气污染。吸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来源,吸烟的人越来越不受人们欢迎。

引导学生思考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的使用中有没有不够环保的地方,如:白石粉的使用、田径场的喷水系统等,让学生设计好的解决方案,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很有意义。

聚焦各种问题,既是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更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小学生只备具体的活动与解决问题能力,远比环保意识,重要得多。我们要相信,一个小小的具体的环保行动,远比任何伟大的认识重要得多。

四、建立制度,实践环保行为和承诺

体育运动是健康生命体的肢体运动与发展体能的活动。这种活动影响生命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与保健意识也是必需的。

体育课经常在室外上课,烈日当空,这时可以向学生进行两个方面的教育:一是适当照射紫外线,是有益的;二是室外照射紫外线过多过强又具有危害,臭氧层空调对人类乃至地球环境具有的影响等。引导学生爱护绿化,想象并感受在绿荫下的美妙情景等。从而使爱护室外环境,使制度内化为学生自然的言行和习惯。

在体育活动中,要求学生在运动中,注意自身身体的保护,不影响他人运动,不做危险的活动等。

以体育课穿运动鞋来例,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体会,穿着运动鞋进行体育活动,安全、可靠、轻便的特点,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运动中的生态保护与环境保护其实是一体化的。

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虽然不是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但是已经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一种追求和选择,它的最主要的方式是将它渗透于教学的过程之中,密切自然地与课程密切结合,落实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之中,与游戏活动、项目训练等密不可分。

在教学中我们还需要注意:

1、从教材和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是否渗透环保教育、创设怎样的环境情景、何时渗透都要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不能搞形式主义。

2、自然贴切。渗透环保教育要与教学内容有机地巧妙结合,使人感到合情合理,不能牵强附会,矫柔造作。

3、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环境教育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水平和年龄特点,使学生能弄得懂、想得到、学得会、会运用。不能太成人化,超出少年、儿童的接受力。

4、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只有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时刻注意生态环保,养成环保的自觉性,才能让学生真正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

5、注重身教。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应该给学生树立生态环保的榜样,用良好的师德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人类生命体完善与发展的重要的科学命题。学校生态环保教育问题,应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入研究环保的特点、功能、实施策略等,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让学生都拥有积极健康的生态环保观念和行为。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
浅析中专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柔韧性练习
信息技术在高职护理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