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阅读,以读促写

2015-12-21 03:41钱鹏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阅读语文教学作文

钱鹏

【摘要】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吸收、理解;作文教学是让学生表达运用,语言的吸收和表达、理解和运用是相互作用的。本文探索了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法。

【关键词】阅读;作文;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古代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等说法。这些话都说出了读与写的紧密联系。

一、读写结合的含义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原则之一,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执行以读悟写、以读促写的教学思想,借助课文这个范本,有所侧重地渗透写作知识,传授写作方法,让学生实现“从读到写、从学到用”的能力生成的一种教学策略。读写结合写作教学模式是建立在“读”与“写”两种学习情境的相互沟通、良性迁移的基础上的。它要求读与写必须有其相对应的共同要素。

二、具体方法

(一)关于阅读教学

学校首先对语文课时安排做了重大调整:从每周6课时的语文课中拿出1-2节课(根据文理科,理科一节,文科两节)专门用于课外阅读,其余5-6节精讲课文。阅读课以学生自读为主,语文教师跟班进行必要的指导,每隔一段时间利用一节课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让同学畅谈阅读的感受,老师也对学生读书摘抄和写读书笔记做一些指导。

教改之后每周讲解课文的课比周边兄弟学校的课少,如何保证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对老师也是一个挑战。我们又提出了追求“有效课堂”,语文组把课文分成了四类:精讲类、点拨类、自读类和删除类。精讲文质兼美的文章;点拨文质兼美而简单的文章;自读艺术价值一般,难度不大的篇目;删除思想陈旧,艺术上也无可取之处的文章。

在对教材做了恰当的处理之后,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也进行了改进,首先改变过去面面俱到的教学方法,抓住文章的特色来讲,有些篇目学生自学,如苏教版必修三的《长江三峡》《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从而真正做到了把握教材精髓,因篇施教。

(二)关于写作教学

按读写结合教学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积累写作语言,提供写作水平

写作离不开语言,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是表达思想、抒发情感、阐明道理、表明观点、介绍事物、说明事理的工具。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语言,写作时才能顺手拈来、运笔自如,才可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积累语言是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前提。

语言的积累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不管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许多优秀作品中的语言是从群众的口语中加工提炼出来的,是经过推敲的、规范了的,它隽永、优美、严密、准确、精炼、畅达。因此,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词汇,积累语言材料,也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写作语言。例如在做《张家界》一文时,文章中的文字有的起笔盛赞张家界的美丽风光;有的有个性地勾勒张家界的总体特征;有的对其某一处风光做点击式描写,亮点纷呈。我们教学生《张家界》写作启示:

描写有特色的景观时可作借鉴:起笔不凡——浓墨绘特征——闲笔蓄势——点击式收笔。

然后让学生根据这篇文章写一写家乡的竹海、森林公园、宜园等景点。而对于这篇文章中的精美描写,我这样引导他们去积累语言:为了我们的作文能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为了我们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优美语句,为了我们的作文能得高分,我们应该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记录下来。学生因为有了这样的目标,都愿意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记录下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积累语言一定要让学生准备笔记本,把优美的语句记录下来,我在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上就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一本摘录本。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俄国大作家列 夫·托尔斯泰的经验是:“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这些话都说明了记录的重要性。记录富于表现力的词语、句子,然后加工整理,长久下去,学生的语言自然就丰富了,写作水平也就提高了。

2.分析结构,学习谋篇布局

文章的结构是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通常我们也把安排文章结构称为谋篇布局,它的任务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将材料、观点等内容要素,有步骤、有主次地加以组织和安排,使文章成为一个紧密、有机、统一的整体。如果没有通盘的考虑,写一段,想一段,文章就不会有统一性、严密性,思想内容也难以得到完好的表达。

针对学生作文随意散步,缺乏整体布局的构思这一现象,在阅读教学中,我很注意加入有关课文结构的分析,让学生把从文章中学到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如苏教版必修一《我的四季》一文,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得出了文章以把自己一生的四个时期比喻成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结构,通过写“春耕春种—夏季管理——秋季收获——冬季反思”,明确青春时期在整个人生过程中的“定调”作用这一主题。在不久后的一次月考中,一位学生在她的作文中就采用了这种结构而获得了高分。

在这一方法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好关,在引导学生仿写过程中,不要让学生把要表达的内容往现成的形式里面装,这不符合作文训练的规律,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用自己的形式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的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应为作文教学服务。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吸收、理解,作文教学是让学生表达运用,语言的吸收和表达、理解和运用是相互为用的。只有加强阅读指导,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语文知识的传授与作文基本功的训练科学地结合起来,以读带写,有机渗透,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加深理解、吸收,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阅读语文教学作文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