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产生动力

2018-05-14 14:27史莉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措施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史莉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大多都是语文、数学、外语,可以说语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核心之一,因为这是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基础,需要学生先会认识拼音,学会写所有的字母。因此如何才能使学生从一接触语文就产生浓厚的兴趣,是现阶段小学教师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只有解决了这一个难题才能促进小学语文发展,促進小学语文需求发展,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动力的产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也在不断使自己变得适应社会。在新课改时期小学阶段就要求孩子们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思维,所以这是每个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关心的问题。老师们应该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从不同的方面渗透并提升学生的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小学语文课堂动力培养的现状

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原因之一在于这门学科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虽然应试教育的时代已经被素质教育所替代,教师们在教学模式上也做了许多的改变,但还是显得有些拘泥,教师关注的还是学生的一纸成绩,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与学习动力的培养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因为大家都关注学生成绩、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学习性问题,就导致语文教学“死板”,学生宁愿和同桌打闹,也不愿意听老师上课,从另一方面来讲,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也是老师的能力不足的体现,课堂的形式不够吸引学生,学生没有学习语文的动力,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更有吸引力。

二、如何将需求转化为动力

(一)情景式教学,化被动为主动

处在小学阶段的同学们,正是青春期发展的特殊阶段,对于外界的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又有一定的戒备。因此需要老师利用外在的因素去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放下戒备,从而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从而有效地化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俗话说得好“情景交融,情由境生”,小学时期,同学们对于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总是表现出渴望的眼神,而互动的展开,离不开师生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根据这一特点设置教学模式,让同学们主动参与到互动中来,从而产生学习动力。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一课中,老师如果只是单纯讲述传统有哪些,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讲解走,那么学生必将觉得枯燥无疑,因此,老师可以在同学们都熟读课文后,展示各种节日的人物、装饰、食物等等,让学生一起认节日,一起探究节日背后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把同学们的“心”给收回来,让同学们锻炼自己,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情感养成。

(二)扩展学生交流平台,为培养奠基

语文的精髓在于她的升华,她的大度,她的美。语文虽然是一门与生活相关的学科,但语文同时也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的学科,语文是生活总结下来的结晶。因此,在课堂中,要想通过一篇文章、一个段落来体现这些精髓,只是老师讲还远远不够,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需要学生同学生之间的交流,扩展学生的交流平台,从而为学生情感的培养、学习动机的培养奠定基础。在课堂中,多一些师生之间的互动,多一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上课期间适当地增加老师同学生、学生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比如在进行《中国美食》这一课的教学时,老师提出问题:“你们喜欢美食吗?谁介绍一下你喜欢的美食?”让学生在组内尽情展开讨论,然后每组发表讨论结果,上台与全班分享,最后老师再对学生所说的进行补充,最后让学生尝试自己做自己喜欢的美食。这也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加入新元素

应试教学下,老师占主导地位,在课堂40分钟里面,老师照本宣科地读课本,同学们死板地在下面做笔记,造成了一种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的现象。教师应该革新教学方式,可以适当地在课程安排中增加许多新的元素,比如在学习《寓言二则》一课时,老师可以将禾苗盆栽带入课堂,抛弃传统的照本宣科模式,让学生思考“拔苗助长”是否能行,在课堂上真实感受课文中荒唐的行为。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展开激烈的讨论,老师再在关键的时刻引入课文,让学生激情不减,将兴趣带入到课堂中,从而使教师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同学们认为语文也不再是“摸不着”的。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框架下,要想让小学语文课堂变成情感教育与学习动力培养的培基,还需要一段很艰辛的路程,需要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改革,对于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还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亢佳楠.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

[2]刘琳. 语文“情境教学”的现实与理想[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3]莫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13).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教学措施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初中语文活动式教学分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