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间职业院校学生参与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分析

2020-08-04 08:26高丽娟刘晓
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高丽娟 刘晓

摘 要 基于财政收入、人力資本、产业结构、职业教育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从企业角度对浙江、江苏、山东3省385家企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接收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展开调查。研究发现:浙江、江苏企业劳动力短缺问题较为突出;山东、江苏大型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意愿较高且组织规范;江苏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学历技能要求大幅提高;浙江、山东企业对顶岗实习政策了解程度和岗位技能匹配度较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多部门应共同搭建学生顶岗实习余缺动态调剂平台,教师在履行好顶岗实习学生安全监管责任的同时主动提供各类技术服务,职业院校应面向职业岗位(群)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此精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关键词 职业院校顶岗实习;企业复工复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冠肺炎疫情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18-0052-06

一、问题提出

顶岗实习作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院校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环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教育部发布了《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各级学校适当推迟春季学期开学时间。随后,职业院校顶岗实习陷入停滞。企业作为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参与主体,受疫情影响面临技术工人紧缺、供应链不畅、复工复产困难等问题,对学生参与顶岗实习产生了影响。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部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相继发文,有序启动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但是,也有一些省份持谨慎态度,或提出“在疫情结束前,学校不得安排任何新的实习实践,各实习单位也不得接纳学生开展新的实习实践”[1];或提出“开学前,各地各校不得安排任何新的实习实训活动;开学后,各校要重点进行校内实习实训”[2];或要求职业院校对“尚未开展的实习必须延期、已在岗实习的实行分类管控”,且必须“制定延期(暂停)实习预案、严禁学校在实习延期(暂停)结束前提前安排学生实习”[3]等管理规定。疫情之下,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是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启动,还是为了实习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下“暂停键”,不同省份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做法。对于在疫情期间启动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省份来讲,如何从企业角度更好地了解复工复产情况以及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剖析企业在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及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精准科学实施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有效助推疫后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

(一)文献综述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将顶岗实习界定为“实施全日制学历教育的职业学校安排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到相应实习岗位,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的活动”。企业实习起到了总体和关键的职业定向作用[4]。疫情期间,一边是企业复工复产“用工告急”,一边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顶岗实习慎之又慎的态度。特殊时期,要解决企业复工复产用工的燃眉之急,又要让学生完成实习任务为未来就业做好铺垫,对企业、校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关于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主要围绕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现状和评价机制构建等方面展开,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对实习总体满意度一般,原因在于实习对口率较低、学校和实习单位在组织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不合规”行为(邓东京等,2015[5];陈向阳,2018[6]),致使顶岗实习对学生就业质量改善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许佳佳等,2020[7]);为提升顶岗实习工作的实效性,加强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的理解,企业根据不同行业或具体的职业岗位对技能人才的要求,把一些具有各种潜力的学生引流到企业内部,充实人才储备(冉云芳,2016[8];黄成良,2017[9]);为更好推进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职业院校应做好顶岗实习的系统设计,做到“专业—企业—就业”相衔接,建立合作企业筛选机制,健全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保障组织、信息反馈系统和检查评估体系(童卫军等,2012[10];冉云芳,2018[11];张雅娜等,2012[12])。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的研究多是聚焦某一个地区或某一所学校顶岗实习的典型做法,进而得出结论,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差异化比较分析较少涉及,尤其对职业院校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学生顶岗实习紧急调整预案方面的研究更少。本文试图在以下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补充:新冠疫情带来了物理空间阻隔、人员隔离和交通隔离,导致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面临复工复产困境。基于财政收入、人力资本、产业结构、职业教育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取在疫情期间开展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为研究对象,研究3省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对实习岗位技能匹配度、职业院校介入度、岗位人才学历层次的差异化需求,进而提出顶岗实习助力企业恢复产能的针对性措施,同时有效解决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达到校企在特殊时期的“双赢”。

(二)研究设计

1.问卷设计

基于财政收入、人力资本、产业结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等维度综合考虑,本研究以疫情期间开展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的浙江、江苏、山东3省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等机构的前期报告,从企业基本信息、企业用工需求、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意愿度、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学历、技能的要求等方面设计问卷。在问卷正式发放前进行了试测,并就试测结果咨询企业人力资源专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职业院校负责顶岗实习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调整编制了最终问卷。考虑到疫情期间问卷发放和回收的便捷性,此次调查采取线上随机方式向浙江、江苏、山东3省企业发放问卷,截至3月20日共回收问卷401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385份,有效回收率为96%。

2.数据处理

使用SPSS24.0对问卷星导出的数据进行处理。部分客观题目如企业所在地区、企业性质、企业类型、企业所属行业等题目采用描述性统计,考察其在样本中的占比;部分题目如“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学历层次要求”采取交叉表的分析程序,求出两个变量交叉构成的全体百分比,并进行卡方独立性检验;部分题目如“不同性质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时间长短”进行百分比同质性检验,探究自变量各水平类别在因变量各水平上的反应次数百分比是否有显著性差异。通过描述性统计、交叉表、百分比同质性检验等数据分析,比较3省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在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措施方面的异同。

三、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回收情况

根据研究需要,对回收的浙江、江苏、山东3省385份有效企业答卷进行汇总整理,样本描述性特征统计如表1所示。

(二)主要结论与分析

1.企业复工复产存在困难,疫情下劳动力短缺是影响复工复产的首要因素

调查发现:3省企业在复工复产的影响因素方面,疫情下劳动力短缺居影响复工复产的首要因素,占比为54.99%,其次是基于疫情安全考虑,占比51.7%;上游原材料供应不足、订单减少、下游运输受限等因素分别占比32.73%、31.76%、26.73%。具体来看,浙江、江苏的劳动力短缺相较于山东更加突出,山东的上下游产业链因素相较于浙江、江苏更影响企业的复工复产,见表2。

2.近八成企业愿意接纳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大型企业意愿度高于中小微企业

从疫情期间企业接纳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助力复工复产的意愿度来看,大型企业愿意接纳的比例为86.96%,中小微企业愿意接纳的比例合计为74.37%。具体来看,90.32%的山东省大型企业愿意接纳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其次是江苏、浙江,占比分别为90%和82.14%;江苏省的中小微企业接纳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意愿度最低,占比为68.67%,其次是浙江、山东,分别占比73.99%、83.33%,见表3、表4。

3.企业更青睐高职学生参与顶岗实习,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存在差异

从企业更需要哪一学历层次的职业院校学生的调查来看,3省对中职学生的平均需求比为33.2%,对高职学生的平均需求比为43.4%。具体来看,江苏的企业更青睐于高职学生参与顶岗实习,中高职需求比相差达9.1%,浙江和山东两省企业倾向于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参与顶岗实习,中高职需求比相差分别为3.4%和5.7%。经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统计,Pearson卡方值为9.8,自由度为4,显著性概率值P=0.044<0.05,达到0.05显著水平,说明不同地区对于学历层次的要求,存在显著性差异。从不同行业来看,制造业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与疫情期间的企业顶岗实习,占比为53.9%,其次为住宿业和餐饮业,占比为18%;建筑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倾向于选择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参与企业顶岗实习,占比分别为10.8%、7.2%。经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统计,Pearson卡方值为65.369,自由度为30,显著性概率值P=0.000<0.0001,达到0.001显著水平,说明不同行业对于学历层次的要求,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5、表6。

4.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时长总体符合管理规定,不同地区、不同性质企业之间存在差异

从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时间长短来看,50%以上的国有及控股企业每天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时长在2~4个小时,68.1%的民营企业每天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长超过8小时。经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统计,Pearson卡方值为22.938,自由度为20,显著性概率值P=0.292<0.05,达到0.05显著水平,说明不同性质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时间长短,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来看,山东省显著性概率值P=0.577>0.05,差异不显著;浙江省、江苏省的显著性概率值分别为0.471、0.309,P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见表7。

5.半数企业对疫情期间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政策较为了解,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从企业疫情期间对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来看,3省合计有53.19%的企业对疫情期间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政策较为了解(包括完全了解、较多了解)。但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浙江省有53.64%的企业对疫情期间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的相关政策了解,山东省有58.97%的企业了解相关政策,江苏省为46.97%。经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统计,Pearson卡方值为14.797,自由度为10,显著性概率值P=0.14<0.05,达到0.05显著水平,说明不同地区的企业对于疫情期间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的相关政策了解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见表8。

6.近六成企业能满足顶岗实习学生岗位技能的匹配,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从总体情况来看,企业基本能够做到学生专业与在企顶岗实习岗位的匹配,完全匹配、较多匹配两项合计占比达57.67%,但是不同地區的企业存在差异,浙江、山东的匹配度占比分别为59.6%、67.95%,江苏的匹配度占比为45.45%。经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统计,Pearson卡方值为21.540,自由度为10,显著性概率值P=0.018<0.05,达到0.05显著水平,说明不同地区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岗位技能匹配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见表9。

7.企业为学生购买实习保险意识淡薄,近八成企业需要教师协助管理学生

疫情期间,浙江、山东、江苏3地企业愿意为顶岗实习学生提供薪资补贴和交通、食宿补贴的平均比例分别为62.95%、60.12%,但是为顶岗实习学生购买特殊时期意外保险的企业占比仅为29.22%,见表10。对于3地企业在疫情期间需要职业院校教师提供哪些支持方面,合计有78.56%的企业选择了希望教师指导、管理顶岗实习学生,其次是协助企业工程师、操作员工优化现有生产流程,占比为30.02%,见表11。

四、研究结论与思考

(一)研究结论

研究发现,疫情期间部分行业企业劳动力需求旺盛,但由于浙江、山东、江苏3省在劳动力流动、企业类型、产业迭代速度、政策时滞等方面的不同,致使3省企业劳动力短缺程度、顶岗实习的接纳度、顶岗实习组织的规范性、对顶岗实习学生学历技能的要求、政策知晓程度和顶岗实习学生岗位技能匹配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具体结论如下:

1.劳动力流动受阻,浙江、江苏两省企业的劳动力短缺问题相较于山东更加突出

浙江省是劳务输入大省,省外劳动力占浙江企业用工的一半左右;江苏省劳动力流动一方面来源于省际之间,另一方面来源于省内苏北向苏南的迁移;山东省的劳动力流动就业以省内为主。疫情防控期间,人员跨区域流动受阻,导致浙江、江苏两个劳务输入大省面临劳动力极度短缺困境,职业院校此时应积极主动对接企业,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形势和企业的用工需求,及时调整并完善学生顶岗实习计划及工作方案,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尽可能就近开展顶岗实习,缓解企业复产之急。

2.企业类型不同影响复工复产能力,山东、江苏大型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意愿较高且组织规范

疫情防控初期,国有大型企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全力以赴保持生产经营稳定运行。从调研数据来看,山东、江苏两省的大型企业更愿意接纳疫情期间职校学生顶岗实习,一方面与大型企业率先启动复工复产有关,另一方面与大型企业在疫情防控的安全措施和顶岗实习安排组织方面更为规范有力相关。中小微企业是此次疫情的最大受害者,在疫情防控初期中小微企业面临用工短缺、现金流短缺、原材料短缺等方面的叠加压力,疫情过后,可能会迎来短暂的“寒冬”,而浙江省中小微企业数量占在册企业数的87.7%,导致接收顶岗实习意愿度方面相比大中型企业略低。疫情初期,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助力企业恢复产能应优先安排到龙头骨干企业,这些企业的率先复工能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全面复工复产。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区可根据疫情防控形式的需要,逐渐恢复正常顶岗实习秩序和安排。

3.产业迭代升级加速,江苏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学历技能要求大幅提高

疫情将所有企业置于一场极限压力测试,越是传统劳动力密集的行业,受到的冲击越大,而数字化能力强的企业在复工复产速度上要远胜于处在“数字化边缘”的企业[13]。从本次调研的数据来看,3省对高职学生的需求比高出对中职学生的需求比近10个百分点。其中,江苏省的企业更加青睐于高职学生参与顶岗实习,这与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密不可分。由此可见,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复产中的劳动力供给困境倒逼企业重视“无人工厂”。人工智能的推广要求企业通过对人进行赋能和助力解决知识自动化的问题,这就对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需针对智能制造环节的关键节点岗位培养人才。

4.顶岗实习政策时滞,浙江、山东企业对顶岗实习政策了解程度和岗位技能匹配度较高

从此次3省的反应速度来看,山东省反应速度最快,当地教育厅于2020年1月29日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实习实训管理工作的通知》(鲁教疫控组字[2020]1号),要求“加强实习实训管控,加强联防联控”。浙江省教育厅于2020年2月20日发出《关于做好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浙教防控办函[2020]18号),明确提出“科学分类组织实习”。2020年3月12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有序组织职业院校毕业班学生顶岗实习的通知》(苏校防组〔2020〕41号)中要求职业院校“优先安排学生在居住地所在设区市范围内开展顶岗实习”。根据疫情防控形式变化,越早在疫情期间对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采取精准有效措施的省份,政策时滞越短。相应,企业也会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及时调整顶岗实习学生岗位,尽量做到实习学生岗位技能匹配。

(二)几点思考

新冠疫情下职业院校参与企业复工复产可以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要素,形成良性互助生态,但要在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帮助企业恢复产能,还需要整体考虑顶岗实习的专业和人员安排,与企业生产体系联动。

1.多部门共同搭建学生顶岗实习余缺动态调剂平台,精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当前各地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经济运行正常秩序加快恢复,但随着全球疫情快速蔓延,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困难,用工短缺和部分劳动者无法返岗的矛盾依然存在。此时,应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优势,由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牵头,联合发改、工信、人社、国资、财政等部门,集合区域内职业院校和企业,从供需两端入手,搭建学生顶岗实习余缺动态调剂平台,汇集整合区域内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数据信息和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学生供给信息,建立统一的企业间顶岗实习余缺调剂资源库,搭建余缺调剂对接平台,畅通劳动要素流動,精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2.学生顶岗实习助力复工复产,教师履行好安全监管责任的同时主动提供各类技术服务

疫情期间,学生顶岗实习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职业院校教师一方面应和实习单位工作人员全程指导、共同管理好学生;另一方面可主动提供各类服务,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作用,组建专业服务团队,赴复工复产企业调研,把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转型升级过程中最需要的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等摸排准确,把最新科研和技术革新成果及时应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解决企业遇到的技术性难题,第一时间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此外,基于“互联网+”,职业院校教师还可通过网络视频公开课、实时在线教学互动以及实地指导等方式,经济、高效地承担复工复产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老员工技术技能提升培训、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心理疏导辅导等,为复工复产企业快速培养输送一批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3.职业院校应面向职业岗位(群),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疫情正成为中国制造“产业跃迁”的加速器,加速推动新兴技术与实体产业融合创新,催生大批新兴职业,使得企业对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目前互联网对一些行业的改造正在向服务的上下游延伸,很多服务已经实现了线上化和品质化。这要求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懂专业知识,也需要具有互联网思维,懂技术、会运用大数据和高科技,借助线上作业工具提高服务效率,保持对市场需求的及时响应。为此,职业院校要面向职业岗位(群),紧盯技术和产业升级变化,适应学习者多元化需求,实行基于标准的弹性学习时间和多元教学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参 考 文 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六部门.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校企联动、做好高校学生实习实践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2020-02-19)[2020-04-05].http://www.shanghai.gov.cn/nw2/nw2314/nw32419/nw48516/nw48545/nw48607/u26aw64033.html.

[2]河南省教育厅全面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工作[EB/OL].(2020-02-07)[2020-04-05].https://www.henan.gov.cn/2020/02-07/1289401.html.

[3]疫情防控期間 职业院校和本科高校延期(暂停)实习[EB/OL].(2020-02-06)[2020-04-05].http://jyt.fujian.gov.cn/jyyw/ttxw/202002/t20200206_5191151.htm.

[4]劳耐尔,等.国际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手册(上册)[M].赵志群,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35.

[5]邓东京,易素红,欧阳河,邓少鸿.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现状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2):88-91+96.

[6]陈向阳.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现状的实证研究——基于31省(市、自治区)学生的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18(1):52-60.

[7]许佳佳,李桂荣.实然与应然错位: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评估许佳佳,李桂荣[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123-130.

[8]冉云芳.实习单位的合法权益何以能得到保障?[J].职教论坛,2016(20):1.

[9]黄成良.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7(14):47-50.

[10]童卫军,范怡瑜.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系统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12(5):102-104.

[11]冉云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收益及差异性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8(19):28-35.

[12]张雅娜,康强,张艳红.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9):43-45.

[13]王岳,李双宏.疫情消化期 制造企业如何安然度过?[EB/OL].(2020-03-08)[2020-04-05].http://www.aliresearch.com/cn/information/informationdetails?articleCode=21959&type=%E8%A7%82%E7%82%B9.

Abstract  Based on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financial revenue, human capit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 survey of 385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Jiangsu and Shandong Provinces on the status of internship acceptance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ortage of labor force is more prominent for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and Jiangsu Provinces; large enterprises in Shandong and Jiangsu Provinces accept students with higher willingness and better organization; enterprises from Jiangsu Province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intern student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skills;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and Jiangsu Province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ship policies and offer higher matching degree between post and skill. Therefore, in the normalization of COVID-19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t proposes to build a dynamic surplus and deficiency adjustment platform for students internships, teachers provide various technical services while fulfilling their safety supervision responsibilities, 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plex technical skills for vocational positions (groups) in order to help enterprises to resume work and production accurately.

Key words  internships from vocational schools; enterprise resuming work and production;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VID-19

Author  Gao Lijuan, research assistant of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axing 314036)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Xiao, professor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疫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