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中年段开放性作业设计

2021-03-28 02:39赵倩
考试周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赵倩

摘 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设计作业要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来设计。作业形式要丰富多样,要尊重个性,同时把相关的课内知识向课外迁移、派生。而如何科学地设计开放性作业,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段;开放性作业

新课程教育理念明确教师在语文教学时,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语感及美感,学习多种表达方式,改变思维方式,并最终积淀为学生对人生和生活的态度。而课后的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延伸和升华,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多年来,由于教学模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的作业仅限于读、背、抄写这些机械的重复劳动;背书也只是照本宣科、死记硬背。一般教师也只注重作业结果,对学生完成作业过程的关注较少,对作业也不做过多的指导,导致学生误以为学语文只是多抄抄、多读读、多背背就可以。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也有明确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很多学校已经就如何设计创意性的作业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如:“个性化作业设计”“创意作业设计”“主体性作业设计”等,这一话题俨然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因此,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来说,语文教师更应该将语文作业个性化呈现,设计学生喜欢的、学生爱做的、有利于學生个性化发展的作业,通过个性化的作业,将课内所学知识向课外迁移、延伸。而如何科学地设计开放性作业,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依据中年段学生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下作业设计应该遵循的趣味性、探究性、层次性、实践性原则,进行了一系列作业设计的实践与尝试,主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展开。

一、 拓展性作业——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向文本拓展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对于伯牙来说,知他音,知他心,知他志者,唯有子期一人,可是此刻山河依旧,物是人非,面对着子期的墓碑,伯牙满腔的悲痛就化作了一个“绝”字。笔者适时地引导孩子们,此刻我们就来到了子期墓前,通过手中的笔替伯牙说说心里话。作业中思念、悲叹、回忆、伤心的情绪反复萦绕、徘徊。一个孩子半文半白的“蹩脚”表达引起全班孩子的哄堂大笑了,笔者也笑了,却是会心的。正因为学的投入,才会无法自如地转换,古文古韵已然浸透在作业的字里行间,孩子们纷纷写道:

伯牙曰:“子期死,我心亦死。鼓琴已无谓。世上无知音,谁人懂我心?君既离,为何鼓?”(蔡佳琪)

子期死,伯牙泪下。“子期乃千年之交,此世再无知音,何谈鼓琴?汝等谁知吾心?如此生亦死,鼓亦死,绝弦谢子期。”(王天辰)

这更是一篇令人心碎的祭文:

“今昔吾当之破琴,以谢子期之天灵,仍难报子期知音之情。子期既故,吾所弹尚为空祭,琴技高深,其意且空,音纯律熟,只为空荡,心中所念,谁且道明。吾既鼓,世人只闻其声,未通其律。心中烛昔灰,天仇地漾,手麻心碎,琴声破灭,松青花翠,天地已黄。念世再无知音,吾心中大憾,今愚兄拜于贤弟墓前,悲切难忍,望弟恕吾未能与汝共赴九泉。”(张毅远)

从这些作业中我们看到,孩子们对已学知识的运用、对课外积累的活用以及服务于情感的遣词造句,已经达到了阅读拓展的最佳效果,同时,这种作业方式的变化也更加深了他们通过文本对生活的思考。

(二)向生活拓展

向生活拓展,就是让语文教学回归孩子们的生活,走向他们知之甚浅的社会生活。让生活与课堂相互交融,课堂因为有了生活体验更加灵动,而生活因为有了教学的基础变得更为丰富。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以秋天为专题,多角度地描写秋天。教学《听听,秋天的声音》时,联系《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地》《秋天的雨》等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大自然生活中各种有趣的声音,并仿照诗歌的形式,以“听听,秋的声音”为开头完成续写诗文的作业,由此把学习延伸到课外,调动语文积累,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三)向其他平台的拓展

孩子们最喜欢童话书,所以我在孩子们三年级学完童话故事之后,布置了网上听书的作业,我想把阅读拓展到网络平台上,通过听童话故事,激发孩子们看童话、爱童话的兴趣。

我们一起听的第一本书是《小王子》。每晚听两集,晚上九点左右大家在群里见面,互相说说感受,没听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起初胆大的孩子抢着说、争着提问和回答问题,后来又有一些之前不敢说的孩子尝试着从说一句话到能说一大段话。

虽然现在还有一些孩子在默默地参与,从不发声,但这不重要,因为我们大家一起读书的氛围已经建立起来了,而且这种作业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和限制。

听了一段时间后,随着听书的不断深入,又出现了三种不同的作业方式:画画,听书笔记,打字方式。

这是三种孩子们听完书后的不同的自发反应。前一种在笔者看来,是喜爱的外向表达方式,因为太喜欢小王子了,便通过自己的笔再现了小王子身边发生的故事,这绝对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而笔记形式则出现在特别要求完美的孩子身上,听、写、画形成了一条感受链接,他成了我们听书活动中的榜样。第三种孩子,是对自己不太自信的一种,他选择了最为保守的方式向老师汇报自己的想法,不同的作业我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鼓励孩子们。

二、 合作性作业——搭建沟通、共进桥梁

除了基于课堂的课外拓展作业之外,笔者还尝试根据不同的节假日布置有针对性的开放性作业。目前,很多孩子由于家长工作忙而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和陪伴,甚至这种亲情的缺失造成了很多孩子有性格缺陷,为了让家长们走入孩子们的生活中,真正参与到孩子们的成长中,连续几个假期我布置了一系列和爸爸妈妈共同完成的开放性作业:如我和爸妈有个约会:陪同爸爸妈妈看一场电影,并和家人交流观后感;在读书的过程中完成和爸爸妈妈的“亲自访谈录”,通过这一系列的开放性作业,不仅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们之间的感情,而且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别样”作业带来的精彩。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