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 助力起步作文

2021-06-15 20:16项燕华
教育界·上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语言能力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项燕华

【摘要】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教师要引导学生睁大眼睛观察,竖起耳朵倾听,敞开心扉感悟生活,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将这些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记录下来,为写作积累丰富、鲜活的素材。在学生诵读经典的语言文字时,教师应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使其感知语言的精妙,逐步培养其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作表达;语言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是教学的重难点,在考试中占据较多分值。学生从低年级写话过渡到三年级的整篇文章写作,存在很大的困难。错别字、语句不通顺是学生习作中常见的问题,而能够做到内容充实、富有新意、语言优美的学生较少。笔者经常听到执教三年级的教师抱怨学生的起步作文教学难度较大, 批改起来更是费时费心。笔者一直从事一到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指导学生进行起步作文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要想让学生写好起步作文,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到“未雨绸缪”,在平时做一位有心人,循序渐进地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为学生写好起步作文提供助力。

一、口语交际,开发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反映其思维发展的情况。学生写不出内容充实、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往往是因为口头表达能力较欠缺,写作思维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1]。在低年级段,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如“自我介绍”“借铅笔”“打电话”等,这些口语交际内容为学生创设了多种交际情境,能让学生进行有组织、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教师只有平时把口语交际训练指导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有感而发、有情可诉,为学生以后的“写”做铺垫。下面以我校教研活动时一位教师上的口语交际课“帮妈妈捶背”为例,谈谈如何拓展学生的习作思维。这位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方法指导、轻松有趣的对话,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堂课为低年级教师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其中有几点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从简单的造句入手,使学生乐于表达

在课堂伊始,教师出示了三个词语,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造句。造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为进行看图说话发挥了很好的预热效果。学生认为口语表达并不是什么难事,营造了轻松、乐学的口语交际氛围。在造句过程中,教师特别注重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如“夸奖”一词,学生在说完句子后,教师适时指出“夸奖”就是表扬的意思。在后面的看图说话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再次用到这一词语,深化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对词语的运用。

(二)从卡通图入手,使学生学会完整地表达

教师出示一幅小老鼠偷油吃的卡通图,通过直观、有趣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用一个个小问题进行引导:“小老鼠在干什么?”“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这样,学生就掌握了进行完整叙述所需的四要素为时间、地点、人物、在干什么,为后面“帮妈妈捶背”口语交际训练打下了基础。

(三)从体验入手,使学生学会生动地表达

创设体验的情境,可以让口语表达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乐于表达,呈现个性化的语言。在教学时,这位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了“帮妈妈捶背”的情境,教师扮演妈妈的角色,让一名学生上台帮“妈妈”捶捶背,其他学生认真观察。这一环节中,学生有一种切身的情感体验,情绪也高涨起来,立即就进入了交际的情境中。在表演完后,教师问学生:“谁来说说这位同学是怎样给妈妈捶背的?”有的学生回答:“他专心地给妈妈捶背。”此时,教师顺势引导:“如果我们能加上一些描述这位同学为妈妈捶背时的表情和动作的词语,就更能体现他的专心了。”“他微笑着轻轻地给妈妈捶背。”“他一边哼着歌,一边很有节奏地给妈妈捶背。”……这样的引导和交流,让学生明白了如何让自己的表达更加细致、生动。看图说话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整体看图,弄清图片的主要内容,接着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内容,然后厘清思路。在教学时,这位教师还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分解捶背的过程,让学生展开想象,把图片内容串联起来进行表达。同时,教师提醒学生要想使所叙述的事情更有序,可以用上“先、接着、后来”等词语。

(四)从说到写,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

在学生能够完整、生动、有条理地说清帮妈妈捶背的整个过程后,教师要求学生动笔写一写。同时,教师在每一幅图的下面都用填空的方式出示要求学生写的句子,为学生降低了写作难度,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想提高学生写话的积极性,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并以此作为训练的起点。填空补白的方式使学生在梳理自己口头表达内容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了寫话的方法,提高了写话的能力。动笔写一写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反馈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情况,为教师的进一步辅导提供了参考。整堂课下来,作为一个听者,笔者的最大感受是,这节课讲的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但教师非常用心地设计每个环节,循序渐进,注重方法的指导,更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能重视每一次口语交际训练,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每个活动,让学生惧怕的写话就可以变得很简单、很轻松。

二、诵读美文,仿写内化

薛瑞萍说过:“诵读是深层的阅读。日不间断的记诵,就是炼心的过程。” 每日清晨,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笔者和学生一起感受着文字的魅力。笔者认为,能够写出好文章的人,往往具有一颗充满诗意的心,他能使笔尖流淌的文字如汩汩清泉纯净而耐人寻味。让学生拥有一颗诗心,是笔者在写作教学中的追求,为此笔者乐此不疲地把一些新鲜而诗意丰富的语言带给学生,让他们的大脑和心灵获得丰富的营养。由于低年级学生词语积累不足,生活体验较少,笔者充分利用这些优秀的诗文作为学生仿写的范例,给学生提供写作时借鉴的对象和依据,让其明确目标,激发写作欲望。

教师提供的范文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应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当,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写话。比如,笔者让学生读“爸爸每天去打鱼,爸爸的手,是我们家的筷子,伸到海里去,把鱼虾夹回来。”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写作训练:“多么奇特的想象,原来爸爸的手还是一双筷子,一双长长的、大大的筷子,这双筷子换来的是幸福和满足。父母的手是什么呢?”每位学生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于是,他们的习作中就有了一些灵动、充满温情的语言:“妈妈每天都会送我上学,冬天的时候,妈妈的手是一副手套,温暖着我的小手。”当读到“早晨,太阳是一个娃娃,一睡醒就不停地踢着被子,很久很久,才露出一个圆圆胖胖的脸儿”这首小诗时,学生脸上都笑开了花。司空见惯的自然事物竟如此可爱而富有情趣,原来语言可以如此细腻,如此优美。高尔基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在学生诵读经典的语言文字时,笔者总是尝试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引导其感知语言的精妙,让其在诵读和仿写中逐步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抓住契机,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敏锐的观察思考能力,他们常常面临无话可写的困境[2]。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睁大眼睛观察,竖起耳朵倾听,敞开心扉感悟生活,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把这些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记下来,为写作积累丰富、鲜活的素材。

一年级下学期,笔者就尝试让学生进行写话,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渐渐地,学生学会了用一两句话进行有条理、完整的表达。到了二年级,笔者开始鼓励学生写日记,可以是记录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可以写自己看书读报的感受。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好素材,对于那些曾经让学生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的事情更是要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记得去年的冬季运动会上,笔者班级的小王同学在男子八百米的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令全班同学大为振奋。于是,笔者让小王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今天,当我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校长亲自为我戴上奖牌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奥运冠军一样。更让我高兴的是,我第一次战胜了我的双胞胎弟弟,每次我的考试成绩都不如他好,我今天第一次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听了小王的感言,学生顿时安静了下来,在他们眼中原本羞涩、成绩平平的小王的内心世界竟如此丰富,说不清是佩服,还是鼓励,学生在他说完后报以热烈的掌声。于是,笔者抓住这次契机,布置了“(   ),我为你鼓掌”的写话训练。学生们写了“小王,我为你鼓掌”“运动员们,我为你鼓掌”“二(5)班,我为你鼓掌”等一系列写话作品,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到了三年级开始写起步作文时,笔者经常建议学生翻看自己的日记本,把那些曾经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素材进行润色、加工,使其成为自己的新作。作文素材是寫好作文的基石,学生只有积累丰富的素材,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平。而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就是为这些素材“保鲜”的最好方法。巴金曾说:“必须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吐露,才能顺利下笔。”当学生的记忆资源库里储存了丰富、多元的素材,何愁写作时无从下笔。

笔者常常折服于古代书画大家泼墨挥毫时的豪情和才气,在他们一气呵成的作品背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劳。其实作文教学亦如此,要想让学生在写起步作文时落笔生辉,语文教师需要未雨绸缪,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一来,当教师指导孩子写作文时,师生便都能“胸有成竹”。

【参考文献】

管建刚.我的写作文教学课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曾令格.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语言能力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