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高阶思维的数学问题设计

2021-09-10 07:22翁学进何娜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复习教学问题设计

翁学进 何娜

摘  要:發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是当前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 这种高层次目标的达成,需要以高标准、高质量的教学活动为支撑. 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复习课的数学问题设计为例,阐述其对改进数学课堂结构、教学形态和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高阶思维;复习教学;问题设计

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主要指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数学复习课中,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过程需要教师给予充分关注. 传统的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往往采用“知识梳理—例题讲解—反馈练习—归纳小结”的模式;教学内容过分注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记忆及对数学规律的应用,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以学生机械记忆、模仿操练为主,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这种过于侧重对知识的记忆、典型例题的讲解和常规变式的操练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头脑中无法形成网状的有序知识结构,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处理好思维层次与知识探究的关系,注重知识发生、发展的形成过程,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的学习过程,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找到条件和结论的逻辑通道. 文章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复习课为例,通过创设“编制开放性问题实例,交流评价问题实例,拓展问题实例探索”等序列化的教学任务,完成“根据概念编制准确的问题实例,根据命题解释所编制的问题实例,以及增设条件完成一些带有认知冲突的问题”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一、编制问题实例是培养高阶数学思维的基础

传统复习课中,教师对数学概念、规律的复习,往往是通过选择题、判断题等理解类思维层次的教学任务加以完成,学生只需在若干个实例中,辨析出符合命题要求的例子,即可完成任务. 复习课上,学生更多的是回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重复操练,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教师可以通过编制开放性问题实例,为培养学生的高阶数学思维奠定基础.

1. 编制实例要融合学生的知识与经历

编制开放性问题实例,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某个初中数学概念或有规律的开放性问题,创造性地编制、提出切合自己的实例,这个过程就需要融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学习经历等,从而增加思维的深度,使高阶思维能力得以锻炼.

2. 编制实例要紧扣知识的链接

教师在设计开放性问题的编制任务时,需要捕捉本单元的核心概念、规律,以此发散,逐步递进,形成能够涵盖整个单元重点知识的编制任务. 通常,教师可以通过“捕捉核心概念、规律—寻找概念群、规律群的连接点—遴选实例”的方式,有效创设适切复习课教学目标的任务.

3. 编制实例要注重生成资源与能力发展

在开放性问题实例的编制中,教师要注重课堂生成资源,将学生有特点的实例和有错误的实例及时进行讨论、辨析,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的内容. 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复习课中,复习的知识点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及解,体会消元思想.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延伸,也是多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通用解法是利用消元(加减或代入)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求解. 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问题1:写出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分析:学生回顾、思考后,写出如下几组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1组:[3x+y=10].

第2组:[2x+y=1+2y2].

第3组:[2x-3y=1,x+y=2;] [2x-3y=1,x=75;] [2x-3y=1,x+y=2,3x-2y=3.]

第4组:[3x-2y=x+3y=6].

第5组:[2x-3y=2,x+z=1.]

第6组:[x+y=2,x2-xy-2y2=6.]

让学生写出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能有效唤醒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的理解,并分析其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区别. 这比让学生直接回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或教师直接给出题目“选出下列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更能吸引学生的参与性.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了解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是否精准,并对出现的答案进行分类. 这些课堂生成也是后续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

二、评价实例是培养高阶数学思维的关键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往往以“对、错、很好、真棒”等话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粗线条的评价. 这类笼统的评价方式缺乏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征,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通过开展小组交流、相互评价,在交流评价中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可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1. 评价实例要突出对比与切合

评价实例,即让不同的学生对编制实例任务中的生成性资源加以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凸显出评价内容和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并总结评价事物的基本模式和方法. 评价过程应突出和体现数学问题解决的优劣对比、多元对比,以及对数学概念、规律的理解,实例切合程度等方面.

2. 评价实例要体现精致与思维

研究表明,辨析和评价实例是帮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的有力工具,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个考验. 通过辨析,达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概念的精致化效果. 同时,在学生评价环节中,通过有效追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有效追问应指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搭建思维发展的“脚手架”,在思维发展的生长处追问,在思维发展的疑难处追问,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

3. 評价实例要渗透依据与框架

开展小组内交流、评价,要针对实例提出其亮点在何处,是否有错误,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错误. 通过错误的归因分析,让学生在修正错误的过程中渗透依据、学会分析和评价,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

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复习课中,在学生分别写出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后,教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相互评价.

问题2:以上给出的6组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对吗?为什么?如果正确,试求出它的解.

教学分析:学生对以上给出的6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判断如下.

第1组是二元一次方程,它有无限多组解.

将第2组进行化简后,发现是一元一次方程,它的解是[x=14].

第3组都是二元一次方程组,虽然它们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都是[x=75,y=35.]

第4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它的解是[x=3011,y=1211.]

第5组是三元一次方程组.

第6组是二元二次方程组. 通过对方程[x2-xy-2y2=][6]左边进行分解,可得[x+y=2,x+yx-2y=6.] 可以转化为[x+y=2,x-2y=3.] 从而可得原方程组的解为[x=73,y=-13.]

给出第1组,说明学生没有理解方程组的概念;对于第5组,说明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元”理解不到位;对于第6组,说明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次”理解不到位.

采用学生自己写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生成性资源,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对实例的评价产生期待. 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例交流、相互评价,并写出自己评判的依据. 学生在评价实例的过程中会不断修正自己的评判依据,加深对二元一次方程(组)定义内涵与外延的理解. 然后,通过求解自编方程组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辨析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同时,回顾二元一次方程组及求解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并针对学生给出的多样化的方案,及时进行分析、梳理,形成整式方程(组)单元的知识结构思维导图,如下图所示.

三、拓展实例是培养高阶数学思维的重点

美国学者瑞斯尼克曾指出,高阶思维具有不规则性和复杂性,能够产生多种解决方法,需要多种应用标准,自动调节,且包含不确定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提供给学生的问题是条件完备、结论唯一的良构型问题,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忽视了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

1. 拓展实例要聚焦层次与冲突

在编制和评价实例之后,教师可以对实例进行调整,设计条件或结论不完备、解题策略多元、能反映学生能力差异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猜想、推理等探究活动,通过增设条件对问题进行加工、补充、完善,形成具有层次性的问题链,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以触发高阶思维的训练.

2. 拓展实例要建立成分与失衡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一旦实际情况与预想不一致时,人们会设法通过各种调整来减少所产生的不适感. 根据逻辑关系,一个数学问题的成分可以划分为“必要成分”和“充分成分”,教师在分析出数学问题的结构成分之后,就可以针对每个成分内容,创设“充分成分缺失、必要成分限定、解决途径多元”的认知失衡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水平的发展.

3. 拓展实例要进行增设与创新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针对开放性实例,教师还需要对其进行适当拓展,对问题的条件进行增设与创造,以促进学生深度思考,促进数学思维层次的提升.

例如,在以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复习课中,在学生写出方程组并交流分享、相互评价后,教师还要进行追问和拓展,提供让学生创造的机会.

问题3:对于方程[3x+y=10]和方程组[2x-3y=2,x+z=1,] 分别添加一个什么条件后,它的解是有限组,并求出它的解.

教学分析:(1)将方程[3x+y=10]添加一个条件,学生给出以下两种添加方案.

方案1:增设解为正整数的条件,即求[3x+y=10]的正整数解. 由尝试法可求得满足条件的解为[x=1,y=7;] [x=2,y=4;] [x=3,y=1.]

方案2:增设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如[x-y=1],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x-y=1,3x+y=10]来求解. 由消元法可以求得它的解为[x=114,y=74.]

(2)对于方程组[2x-3y=2,x+z=1,] 只需再增设一个一次方程,如[x+y-z=1,] 从而组成三元一次方程组[2x-3y=2,x+z=1,x+y-z=1.] 通过消元法可以求得它的解为[x=1,y=0,z=0.]

问题4: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ax-2y=6,3x+y=10,] 你能求出a的值吗?

问题4给出的题干“故设漏洞”. 学生思考片刻后发现要求出a的值还缺少条件,从而产生认知冲突. 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增设条件,编制具有层次性、个性化的问题链.

问题4改为: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ax-2y=6,3x+y=10,] 且满足      ,求出a的值.

教学分析:学生思考后,纷纷写出了增设的条件. 下面列举部分学生增设的条件.

方案1:增设方程组的一个解,如[x=3,y=1]是方程组的解.

注意:由于解必须满足3x + y = 10,因此个别学生会发现添加的这个条件是多余的.

方案2:增设方程组的部分解,即给定x或y的一个值,如x = 3.

注意:在方案1的基础上,发现可以精简条件,只需给出x或y其中一个值即可.

方案3:增设一个关于x和y的关系式,即增设关于x和y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如x + y = 0.

注意:增设的关系式必须和3x + y = 10构成的新方程组有唯一解.

方案4:增设一个关于ax和y的关系式,如ax = y.

注意:在方案3的基础上,学生发现增设的条件与ax - 2y = 6构成新方程組能消去ax,就能求出y的值.

……

学生从“增设方程组的一个解”“增设方程组的部分解”“增设关于x和y的关系式”等不同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活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与相关知识的串联与重组. 在学生的对话和思维碰撞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本质——消元思想,从而顺利解决认知冲突,同时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问题5: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x+3y=4-a,x-y=3a,] 其中[-3≤a≤1],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学分析:学生思考后,纷纷提出许多数学问题. 下面列举了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

提问1:判断方程组的解及解的范围. 例如,判断[x=3,y=1]是原方程组的解吗?

将[x=3,y=1]直接代入即可判定其不是原方程组的解.

提问2:给定[a]的值,求原方程组的解及解的特征. 例如,当[a=-2]时,求原方程组的解.

当[a=-2]时,方程组转化为[x+3y=6,x-y=-6,] 由消元法可以求得解为[x=-3,y=3.]

提问3:给定x的取值范围,求y的取值范围. 例如,当x ≤ 1时,求y的取值范围.

由消元法解得[x=2a+1,y=1-a.] 又因为[-3≤a≤1],且x ≤ 1,所以得到[-3≤a≤0],从而得1 ≤ y ≤ 4.

……

学生提出的问题呈现多样化、多元化和多层次性.通过提出问题,学生内化了方程知识,拓展了思考方法.

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低起点、宽入口、重探究的开放性问题,顺应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从而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建跃. 章建跃数学教育随想录[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

[2]姜晓翔. 指向高阶思维的“六环”解题教学法探析[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20(10):26-30.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复习教学问题设计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精设计,巧提问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中考语文复习之我见
基于主动学习的政治“轻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