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优化研究

2023-10-30 20:00周湘璟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1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评价体系内部控制

周湘璟

摘 要: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控制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衡量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运作效果的手段。随着学校资金来源的多样化,资金规模扩大,对优化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通过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具体内容的分析,深入分析了目前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问题,为构建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提供了策略和思路。

关键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1.028

高校內部控制体系构建应该重视内控评价工作,高校应根据自身发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根本上提高高校的综合控制和管理能力,为高校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科学合理的现代内部控制,可以对高校的各项内部工作进行更详细、更有效的管理和评价,有助于高校规范管理,降低财务舞弊的风险,直接提高高校的运行效率。

1 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构建,在高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可使高校内控体系更加完善。高校在有效、完善的内控评价体系下,能够全面监督自身各项制度的开展情况,还能及时发现其中的不足与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使高校内控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第二,有助于高校获得更高的公共服务效率。高校完成内控评价体系构建后,可利用内控评价体系有效管理资金流动,严格控制项目建设,不断优化高校内部管理,获得更高的公共服务效率。第三,减少风险问题的发生。通过应用内控评价体系,高校能够实时监督日常工作,对各个工作流程加以规范,最终减少风险问题的发生。

2 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

2.1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价设计

结合高校的评价体系构建经验,高校应采取制度评价、流程评价及风险导向评价,通过这三个维度构成一个立体的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标准。制度评价是针对高校内部的不同制度的评价,来去验证这些制度是否能跟上高校发展与安全的脚步。流程与风险导向评价之间是相互配合的关系,流程评价主要是针对高校内部每个业务流程是否符合规定,而风险导向评价主要是发挥审计的作用,三个方向相互配合,进而使高校内部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

2.2 高校内部控制的运行结果评价体系设计

高校内部管理工作是否有效,需要一个有效性方面的评价体系。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选取应该更加细化,内部控制的运行结果评价体系应按照精简、操作性强、突出重点、措施性与结果性指标五个角度来评价,在战略目标、完成效率、可靠性、安全完整目标程度及法律法规五项内容来评价,五个大项目之下设置一些二级甚至三级科目,通过将目标细化形成一个结果评价标准。

3 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构建环节,高校应遵循相应原则,保证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第一,全面性原则。高校构建内控评价指标时,应统一考虑高校内部情况,确保内控工作的所有环节均包含于内控评价指标中。

第二,重要性原则。构建出内控评价指标,需要将高校工作重点反映出来,不仅要考虑高校业务活动中的风险预防,还应重点关注风险管控。

第三,层次性原则。高校构建内控评价指标时,应具备层次性特征,从而获得更加立体的内控评价体系。

第四,动态性原则。对于内控评价指标构建而言,其具备一定的复杂性,需要长期持续改进,高校在具体构建环节,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动态构建评价指标,如设计方面、执行方面、评价方面等,结合高校具体情况,做出不断改进与优化。

4 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现状

4.1 评价机制完善度不够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应该重视内控评价工作,但是部分高校存在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评价工作流于形式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站在全局角度,针对高校活动的风险性进行评估与监控,并且对于评价反馈的结果没有全方面利用,导致了内部控制管理效率不高的现象。

4.2 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不灵活

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缺乏灵活性也是影响高校内部控制评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不同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各不相同,但在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相应的评价方法没有根据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降低了内部控制评价的效果。

4.3 与管理目标存在偏差

针对高校进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要求内控建设与财务管理需求和事业发展方向有高度匹配性,并能结合教育战略理念发展目标,推动经济业务全面覆盖,将传统核算和监督的会计职能转变为决策、预测和评价等相应多元化智能,但是部分高校普遍存在内部控制管理评价体系制度与流程更新不及时、执行失效、执行力度不足等问题,与现阶段内部控制管理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

5 高校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构建

5.1 确定评价对象

内控有效性评价体系构建时,需要确定出评价对象,从而使评价体系更具针对性,发挥出良好的监督与评价作用。第一,高校应重视内控资金及资产管理评价,将关键性指标放在业务开展成效、资金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同时量化管理过程。第二,严格盘查高校资金与资产,避免出现腐败现象。第三,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科学评价固定资产购置、使用、报废等情况。第四,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形成全面评价考核体系,不可存在越规、越权情况,使内控工作更加有效。

5.2 选取评价指标

选取评价指标时,应设置出三个不同级别的指标,一级指标涵盖高校及业务层面;二级指标为一级指标的具体分类;三级指标则为二级指标的重要控制点。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指标评分表》,有效推动了我国内控评价建设,属于高校内控评价标准,不过一些评价方法不够细化,在填表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所以,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二次设计相应指标,利用计算机软件统计分析各项数据,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加以解决,横向对比各项指标,保证内控建设合理性。

5.3 明确评价内容

内控评价体系中,内部环境、内部监督、风险管理、信息沟通、控制活动等均为重要内容,只有在良好的内部环境下,才能科学开展内控工作,内容包括高校文化理念、组织机构、管理理念等。在内部监督方面,主要为监督机制、内审机构、内审系统等方面的评价。在风险管理方面,评价内容为风险处理措施、风险管理方案等。在信息沟通上,评价内容为沟通机制、信息质量、信息系統等。在控制活动方面,评价内容为职权划分、预算管理、审批手续、会计规章制度等。

5.4 科学设定评价流程

第一,高校需要制定出合理的评价计划。从高校实际情况入手,明确内控关键点,结合风险程度,划分出高危区域,对主体进行评价、设立评价组织、科学选择评价方法、了解业务实际情况等,科学编制评价方案。第二,合理选择评价人员。高校内控评价中,在人员组成方面,不仅要包括高校领导人员、评价活动引导人员,还应包括内控小组工作人员等,选择出具体的人员后,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对人员实施综合考核,了解其工作能力以及道德素养等方面的情况。第三,通过专业性、系统性的方式,强化内控评价人员技能培训,在培训中使其了解内控评价的目标及具体程序,还应做好协调分工,促进评价活动良好实施。

5.5 实施多元化评价方法

内控有效性评价体系构建环节,高校可以参考企业内控评价方法,科学选择评价方式,转变以往老旧的模式,将高校各部门制度执行及运作等情况充分体现出来。评价对象及内容不同时,需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而实现有效性评价,防止发生考核评价不合理问题。例如开展固定资产管理评价工作时,可选择定期考核的方式,也可选择不定期突击检查评价的方式,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资金管理有效性评价方面,需要重点关注高校账户、资金往来、数据收集准确性等方面,构建出实效性更高的内控评价体系。

5.6 正确利用评价结果

内控评价结果的利用率,属于判定内控评价体系构建质量的关键。所以,内控评价体系构建质量会受到评价结果利用率的直接影响,高校需要正确应用评价结果,提升评价结果利用率,按照高校特点与评价结果,制定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制定出整改意见后,应加大对整改意见的重视程度,按照整改意见作出合理规划,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有效整改。为保证整改效果,需要定期检查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通过细致分析,了解整改中面临的新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对应方案进行纠正处理。高校还应通过制度的方式,有效规范相关步骤,包括意见传达、结果复查等,使高校全体人员将内控评价体系放在重要位置上,以免存在落实不深入等情况,使内控评价体系更加有效,帮助高校更好的发挥自身职能作用,获得更高的社会服务质量。

6 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优化策略

6.1 合理设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

针对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而言,是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基础,合理优化,有利于促进内部控制评价整体效率的提高。高校在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时,需基于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制定精细化管理方案。指标的制定,也要与高校实际发展情况相符,避免不客观、不可靠情况发生,进一步确保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另外,考虑到各岗位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制定指标的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各因素,包括岗位特殊需求等,以不断强化内部控制评价的可靠性,并明确硬指标及软指标,前者主要是以数据统计为前提,而后者则是以人主观判断作为依据,需结合实际情况,对软硬指标进行选择及明确。

6.2 重视内部控制评价的时效性和可行性

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内部控制评价的时效性属于重点内容,是确保内部控制评价作用充分发挥的关键。因此,高校就需重视对内部控制评价时效性的强化,不断地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通过对各岗位标准的明确,能够进一步促进评价真实性及可靠性的提高。在内部控制评价的过程中,需结合实际工作,将工作和内部控制评价的关联性体现出来,避免内部控制评价不合理情况的发生。另外,需不断强化内部控制评价的可行性,高校的内控评价事关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缺乏可行性,就会导致内部控制评价失去可靠性及合理性。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绩效的评价,需将职工的综合素养纳入考核范围内,才可实现对人才的全面评价。

6.3 优化评价机构及评价手段

高校需建立完善且独立的评价机构,同时针对不同部门的具体情况来设定不同的评价指标以及内容。高校内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有所不同,设置统一的评价方式不符合实际情况。评价机构在对有关部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参考上传资料,还需对部门运作进行监督考核,保证评价资料完整有效,以此确定最终的评价结果真实客观,为下一步发展制定规划。此外,在对评价方式进行优化时,需考虑定性以及定量两方面。高校内部的内部控制评价一般通过量化方式。如在高校发展中,财务部门需要对高校内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控制,通过对资金的分配、预算等方式开展相关工作。若是某个部门使用的资金没有超出预算,可以为其设置“达标”“良好”等评价结果。定量一般通过区间的形式来表示,这里所指代的区间有一定的弹性范围,以此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公平考核。

6.4 优化内部控制实施效果评价标准

对内控工作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这是对整个内部控制工作的全方面评价,从而增加高校凝聚力与执行力,可以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整个控制的过程是需要按照不同要点去实施的,高校的正常运营都可以划分为多个关键点,对这些关键点实时地控制,是内部控制工作实施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施效果评价要比标准的设立更加重要。

6.5 调整部门组织结构,健全内部控制评价原则

对于高校的内部控制工作来说,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是重要的基础支撑。高校需要总结分析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漏洞进行完善,构建系统化财务管理模式,进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因此,高校应该增强内部组织结构优化意识,合理配置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合理划分各部门的职能与责任界限,始终坚持不相容岗位分离设置的基本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原则,强化内部部门发展的平衡性。此外,加大高校财务成本控制力度,加强对内部控制评价对策的研究,适当修订及补充相关规章制度,进而形成健全的内部控制评价原则,帮助高校掌握内部资金流动情况,创设良好的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环境。

7 结束语

高校要加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积极地运用新技术对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模式进行优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高校内部管理与发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高校应在不同角度与维度设立评价标准,加强对高校资源的整合与监控。规范高校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把高校内部不同岗位的评价标准进行细化,进而完成所设定的战略目标,让高校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晓清.浅议高校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强化措施[J].青海教育,2021,(Z3):56.

[2]陈亚琼.高校内部控制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会计师,2021,(15):4647.

[3]王林.高校内部控制评价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21,(17):178179.

[4]武文杰.信息化下高职院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设研究——以C大学为例[J].山西财税,2022,(08):3536.

[5]张江涛,程晓芳.高职院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设若干问题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13):6163+69.

[6]刘德志,邵丽华.内部控制评价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今日财富,2019,(22):200201.

[7]郑新成.内部控制评价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优化对策[J].纳税,2020,(4):7273.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评价体系内部控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高等院校教育督导职能与任务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