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音

  • 明清南曲的正音观念与字音规范
    北曲以《中原》为正音标准,南曲则以《洪武》为正音标准。实际上,南曲的语音基础,因时代不同,而历经嬗变。俞为民先生说,“曲则无论是南曲还是北曲,其初兴时皆无韵书可依,而是依当地的自然之音为韵”,“南曲曲韵的语音基础是闽、浙等地的南方乡音,而南戏之所以能以闽、浙乡音作为其曲韵的语音基础,这与早期南戏所采用的以腔传字的演唱方法有关”(2)俞为民:《南曲曲韵的沿革与演变》,《文史》,2001年总56期。。明嘉靖以后,魏良辅对南戏四大声腔之一的昆山腔加以改造,由以腔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2023年3期2023-09-20

  • “训民正音”创制过程探微 ——兼论 “训民正音”创制者之争
    表性象征,“训民正音”一直活跃在韩国学者的视野中,在易学、文学、史学、艺术、宗教等背景下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韩国学术界始终对“训民正音”的创制者存在争议,近年来韩国的民间团体及部分学者的认识出现了新的变化,世宗个人创制论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然而,与韩国热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学者对“训民正音”创制之争的关注度不高,研究相对较少。一、“训民正音”创制谜团与其他文字相比较,“训民正音”拥有明确的颁布日期、创制者和创制原理,(1)《世宗实录》卷一百零二,世宗二十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1期2023-01-17

  • 清代粤地正音书《正音再华傍注》版本、体例及音系述要
    2000)一 《正音再华傍注》版本、体例及内容简介(一)《正音再华傍注》的作者和版本《正音再华傍注》刊于清代同治六年(1867 年)春,作者莎彝尊,长白(今吉林长白)人,字秬芗,生卒年不详。除《正音再华傍注》外,还著有《正音咀华》(1853 年)和《正音切韵指掌》(1860 年)。《正音咀华·自序》:“予自友教以来,廿余年矣。”从书中的序文可以了解到莎氏曾在广东以朋友的身份教书二十多年,因此莎氏具有北方方言和广州方言的双重语言背景优势,更“能够从语音对比的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6期2022-12-22

  • 从闽粤两地正音书的语音性质看清代官话问题
    0)一、闽粤两地正音书的音系性质(一)闽粤两地正音书概况清雍正六年(1728),雍正皇帝颁布“谕闽广正乡音”之谕令,尤其对闽、粤两省不通官话的官员们提出强制推行官话的要求,以此强化社会正音意识。旨令一出,作为方音重地的闽、粤地区纷纷开设正音书馆、正音书院、正音蒙馆等教授官话之所,在此影响之下,正音教材、正音读本也随之催生而出。主要集中在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个时期,闽、粤地区的民间、坊间陆续刊出各种形式的正音书。例如,清代闽地正音书中影响较大的有:蔡奭《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12-03

  • 25兆帕
    文 金问渔一吴正音从工地巡查回来刚躺下小眯了一会儿,就被朱瞧瞧的敲门声吵醒:快到我这儿来打荷,晚上一块儿吃。听着朱瞧瞧半嗲半命令的口气,吴正音有些恼怒:打荷怎么成了我的专职工作啦?你再不练练手,指节头都要生锈啦!门外那头没搭理他,踢踏踢踏走开了,吴正音只得讪讪爬起来走出房间,踱步到楼上。他已记不起和朱瞧瞧之间是何时开始流行“打荷”这个词的。朱瞧瞧和他都是粗人,大约是前年去五星级酒店吃自助餐那次吧,碰上了一位河南老乡,颇为得意地告诉他,以前在这儿打荷,现在升

    海燕 2021年5期2021-11-12

  • 为什么一定要按汉语拼音排序?
    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正音。也就是说,《新华字典》是让你用部首查到的每一个字,都能学习我们在普通话里的讀音。语言的统一是国家向心力的重要保证。而在广播电视这些有声传媒不发达的上世纪五十年代,通过《新华字典》正音是一种最低成本学习普通话的方式。心语点点听了李倩老师的讲解,我们不禁感叹,《新华字典》不仅仅是一本 600 多页的书!它是一个跟我们整个文明连接起来的东西,它和我们的文明,和几千年的时光,和960 万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都连接在一起。你握着它,就握住了我们国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21年48期2021-10-12

  • 从19世纪朝鲜汉语会话书“版本异文”看清代常用词的兴替变化
    阿川文库的《中华正音》是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小仓文库的《华音撮要》第一部分的另一种抄本;韩国顺天大学图书馆藏本的《中华正音》和日本驹泽大学图书馆濯足文库的《中华正音》是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藏书阁本的《骑着一匹》的不同抄本,不过各本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这批会话书展现了19世纪中晚期中朝两国下层小商人有关边境贸易方面的日常生活或往来贩卖等活动,是日常口语的真实记录,为学界提供了难得的、贴近清代汉语口语的珍贵域外文献。近年,这批会话书的词汇研究多侧重于疑难词考证,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8期2021-10-08

  • “随文识字”教学之我见
    键词:随文识字;正音;文字“随文识字”教学就是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从始至终融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汉字在学生头脑中出现的频率。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把它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我认为,”随文识字”运用得好,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就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浅见:一、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7期2021-09-22

  • 中世朝鲜语汉字音的传承发展及其对研究中国早期官话的意义*
    鲜半岛创制“训民正音”之后其朝鲜语汉字音的传承发展及对中国早期官话研究的积极意义。一、汉字和汉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朝鲜文字“训民正音”的创制中国与朝鲜半岛的语言接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前后。韩国学者一致认为汉字是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的古朝鲜时期传入到朝鲜半岛。[1]随着6世纪初汉文化传播的加速,新罗的国号和王号逐渐实现了汉字标注。到了7世纪后期(682年),统一新罗时期设立国学,进行了儒学教育。国学作为当时最高的教育机关,讲授《周易》《尚书》《毛诗》和《

    民族翻译 2021年1期2021-04-28

  • 北魏孝文帝令用正音
    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9。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10。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11 ;若有故为,当加降黜12。各宜深戒!王公卿士以为然不13 ?”对曰:“实如圣旨。”帝曰:“朕尝与李冲论此,冲曰:‘四方之语,竟知谁是?帝者言之,即为正矣。14冲之此言,其罪当死!”因顾冲曰:“卿负社稷,当令御史牵下! 15”冲免冠顿首谢16。又责留守之官曰:“昨望见妇女犹服夹领小袖,卿等何为不遵前诏17 !”皆谢罪。帝曰:“朕言非是,卿等当庭争18。如

    美文 2020年24期2020-12-23

  • 清代以来汉语共同语推广史鉴 ——以福建为个案
    清代雍乾时期的正音运动雍正六年(1728),雍正皇帝下旨在福建、广东两省开展推广官话的正音运动,这是历史上针对福建的第一个语言政策,这一政策始于雍正六年(1728),止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福建、广东取消“岁科两考”中的官话考试,一共开展了46年。雍正六年(1728)到雍正十三年(1735)是正音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时期,这阶段针对正音运动发布了三次政令。乾隆《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卷首《圣谟》的谕书记载了正音运动的起因:“朕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时,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12-20

  • 歌唱语言正音在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实践论叙
    陇东学院歌唱语言正音课旨在矫正学生讲话、吐字、歌唱时存在的问题,通过规范普通话的声母、韵母读音,使学生在演唱时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歌唱语言的学习内容涵盖广泛,其中包括普通话声母、韵母的发音部位,归韵绕口令练习,普通话声调、变调、轻声、儿化练习、具体的发音辩证及发音理论讲解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语言正音训练,能够逐渐改善学生唱歌发音存在的问题,使他们在歌唱时字正腔圆[1]。一、课程意义语言是歌唱的根本,歌唱的必然条件是规范标准的发音。音乐院校对歌唱语言正音课程的

    艺术家 2020年5期2020-12-07

  • 近十年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研究综述 ——以《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续编》涵盖的四种文本为主
    骑着一匹》《中华正音》及《华音撮要》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整理。一、《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续编》概况及文本选取意义《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续编》(以下简称《续编》)收入新见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六种共九个文本,其中《骑着一匹》有三个文本,东京大学阿川文库所藏的《中华正音》则是《华音撮要》第一部分的另一种抄本。具体如下:《象院题语》《中华正音(骑着一匹)》(韩国顺天大学图书馆藏本)、《骑着一匹》、《中华正音(骑着一匹)》(日本驹泽大学濯足文库藏本)、《中华正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2020-10-25

  • 主流话语与朱权的戏曲批评的史家立场
    朱权所著的《太和正音谱》初成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改定于永乐六年(1408)以后,正是在政治规引下文坛重视伦理教化主流话语在戏曲场的直接反响,而自觉不自觉回应和维持着朝廷“制乐以节乐”主流话语导向。但朱权并没有因此丧失自主性而沦为政治附庸,他站在戏曲史家的批评立场,对戏曲本质属性作了专注探索,特别是音律论与北曲谱、戏曲风格论、杂剧题材论等,这与其中保存的戏曲史料等内容,均体现了朱权戏曲批评的自我意识,微妙反映了他前后不同的社会处境及戏曲批评心态。一、

    理论界 2020年12期2020-03-03

  • 如何提高方言区学生朗读能力
    关键词】方言区;正音;朗读活动;朗读能力我镇地处三市交界处,由于人口迁移、婚姻、社会活动等原因,造成我镇语言多种多样,是典型的方言地区。这些历史、社会的原因给我镇普通话的教学、推广及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造成一定的障碍。我镇中心学校非常重视普通话的推广,并结合小学语文新大纲中明确指出的“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的目标,在全镇开展“提高方言区学生朗读能力”的课题研究。笔者积极投身到这项活动中,不断探索,通过几年来

    教育界·上旬 2019年8期2019-11-24

  • 正音乡谈》中所见闽南方言初探
    363000)《正音乡谈》一书的版本有抄本和刻本两类。抄本先于刻本在日本被发现并被作了研究。刻本今存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封面题《正音乡谈杂字全》,正文首行题《新刻增校切用正音乡谈杂字大全》,版心题《乡谈正音杂字》或《乡谈正音什字》,上卷末页题《重校正音乡谈杂字》,下卷末页题《刻为人须知正音杂字》,多数题名含有《正音乡谈》,故本文简称之为《正音乡谈》。《正音乡谈》一书采用明代类书常见分类,分为天文门、时令门、地理门等十六类,每类之下再细分小类,记录乡谈(

    闽台文化研究 2019年2期2019-07-25

  • 多方言背景下英语语音的正音教学探析
    提出相应的针对性正音教学建议,从而使其掌握正确的英语发音。关键词:多方言;桂柳方言;英语语音;正音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9-0099-02一、引言广西境内有壮族、苗族、侗族、瑶族等13个少数民族世代聚居,區内各县市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等交叉使用,形成极为错综复杂的多语言环境。而广西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多民族语言、多汉语方言的环境,这对其英语语音学习造成不小的麻烦。在英语学习中,学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19期2019-06-17

  • 德宏傣语《傣汉词典》及其一词二形问题
    二形 方言差异 正音一、 《傣汉词典》概况根据2010年的人口统计结果,我国共有傣族人口126万,以西双版纳、德宏两地分布最为集中,使用的傣语方言分别为西双版纳傣语和德宏傣语。近二十年来,两大方言的傣汉、汉傣词典陆续出版。西双版纳傣语方面,《傣汉词典》《傣仂汉词典》分别于2002年、2004年出版,《汉傣词典》于2007年出版;德宏傣语方面,《汉傣词典》于1991年出版,《德宏傣語同音词典》于2005年出版,《傣汉词典》于2007年出版。其中德宏傣语《傣汉

    辞书研究 2019年3期2019-06-05

  • 大雅余音
    一直思考何为古琴正音。《琴操》载:“伏羲作琴。”《诗经·郑风》也有“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之咏,说明自伏羲创琴至春秋之时古琴已相当普遍。古琴初为五弦,故而魏晋人嵇康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诗句。但那是指古琴的古老制式。及至“文王拘而演周易”,为古琴增一弦,而后武王又添一弦,始称七弦琴。添弦可能是觉得五弦并不能传达自己心曲之幽深吧。况且,他们弹琴不仅仅为了雅好,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当然,真正将琴乐提升到大雅高度的则是孔子。孔子周游列国皆不得用,见兰开于幽谷慨

    北方文学 2019年6期2019-04-01

  • 【第五十九辑】59『自来红』变成了『自啦红』
    名词。而我每次念正音时,他们反倒认为我说得不对,给我纠错。直到多年以后,我见到当年车间的师傅,聊起往事时,还想起当年“压pai”这个词。师傅跟我开玩笑道:“早不受压了,可一直pai着呢。”有一年的中秋节前,我采访南来顺的老经理、小吃专家陈连生,陈先生是根儿在南城的老北京人,礼大规矩多,快过节了,特地送我两斤月饼,对我说:“这可是按老北京的方法做的,你看看是什么?”我打开包装盒一看,门钉大小的提浆月饼上,有个特显眼的红圈儿,笑道:“自啦红呀!”随后又打开一盒

    北广人物 2018年41期2018-10-29

  • 低年级语文朗读训练的应对策略
    了阐述。关键词:正音;模仿;表演朗读;轻重缓急;手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低年级以朗读为主。大纲中规定一、二年级“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蒋仲仁也在《略论朗读与背诵》中提出:“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执教已一年半了,对于指导低年级学生的朗读,积累了些许经验,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做法。一、关于正音,于细微处显耐心几乎每一节新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2018-07-16

  • 传道,授业,解惑
    康胜陈正音教授正式退休了。目光清澈、仪表儒雅的陈教授,整整从艺六十载。从舞台上琴声激昂的部队文艺兵,到特招入校的艺考生,陈教授成绩超群留校任教,后来又调入省交响乐团任驻团作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人生轨迹再次转折,从北方落户秀丽南国,重拾教书育人的行当,陈教授的行动路线刚好在中国地图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十八年里,呕心沥血,桃李天下。不分寒暑、雷打不动的每天早起,是他奋笔疾书、遨游乐海的激动时刻。一万多个小时的耕耘换来等身著作,德高望重的陈教授也可谓有着精彩人生

    音乐爱好者 2018年6期2018-06-19

  • 探索声乐与语言艺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语言;发声技巧;正音;十三辙;字正腔圆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6-0054-02声乐是音乐化的语言艺术,而声乐曲调正是对语言进行音乐化的结果。从诗化语言创作成为声乐语言或歌唱性的语言,也可以说是语言旋律化的创造。歌者通过语言的传达,可以在优美的歌唱行腔中鲜明生动地表达艺术情感。[1]在优美旋律的衬托下,生动鲜明的语言是概括和表达歌曲思想情感,刻画人物形象,深化音乐主题的重要手段。一、语言艺术语言,作为

    戏剧之家 2018年6期2018-06-08

  • 浅析韩文的造字原理及字形特征
    创造的名为“训民正音”的文字。这个文字的创立具有两个大的意义,一个是对于没有自己固定文字的民族来说有了属于自己的固定文字,另一个是人类向着文字的发达阶段又卖出了新的一步,具有世界文字史的意义。为了快速地学习一门语言,要经过无数岁月的努力。熟悉文字本身是完全不同的,有只需数小时就能理解的文字,也有一辈子也无法懂得的文字。因为韩字的创造是非常有组织和体系性的,所以只要几个小时便能熟悉文字。而汉字的数量庞大,就算用一生来学习也会有很多难以熟悉理解的字。《训民正音

    山西青年 2018年9期2018-05-05

  • 浅析宫角轴与我国对称的多调性音乐
    成两宫系中的共同正音相互重叠进行的同时产生其它音级的互换,并未构成调性转换,而是将几个调通过一个轴作为牵引,上下形成对称特征共存于同一片段中。这不同于横向上的宫角轴或“借字”转调,它们是通过保持几个调中的共同正音,再将主导宫系的某些正音(另一个调中为偏音)进行移位换成另一个调中的正音而形成调性的转换。在创作运用中可从以下几种体现宫角轴与对称多调性的关系。1.宫轴或角轴处于内声部这种多调性片段主要特征为作曲者将成为轴的宫音或角音作为对称点放于内声部,形成一条

    大众文艺 2018年4期2018-03-22

  • 《康熙字典》所引《唐韵》内容体例考辨
    》注音(一)标注正音《字典·凡例》云:“今详引各书音切,而悉合之等韵,辨析微茫,集古今《切韵》之大成。”“今则悉用古人正音,其他俗韵,概置不录。”“今一依《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为主,同则合见,异则分载。”“其或此数书中所无,则参以《玉篇》《类篇》《五音集韵》等书。”“又或韵书所无,而经、传、史、汉、老、庄诸书音释所有者,犹为近古,悉行采入。”从《凡例》可知,《字典》所谓古人正音是以中古汉语语音为标准,集古今《切韵》之大成,主要依据唐代孙愐

    武陵学刊 2018年2期2018-03-08

  • 朝鲜朝《论语》语音文字“质正”
    行下产生的《论语正音》等朝鲜标音对音材料,揭示15-18世纪汉语官话音的某些特点。讨论声母方面“△”和微母的消失,韵母方面[m]尾的消失等音韵学史研究中一直争论的问题。关键词:朝鲜朝 “质正” 语音标记 文字 正音一、引言李无未、张辉《朝鲜朝汉语官话质正制度考论》一文指出“质正”就是质询、辨明、就正、校正之义。《论语》是我国儒家经典文献,学术界一直十分重視对《论语》的研究,国内对《论语》语言学层面研究的学者主要有:陈蒲清(2004)、徐前师(2006)、金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12期2018-01-04

  • 论段玉裁对《说文解字》“舟”声字的古音归部处理
    择押韵次数多的为正音;非韵脚字,选择传承通用音为正音。谐声系,仅限于把同谐声且中古同韵者归入同一韵部。关键词:“舟”声 谐声 归部依据 正音 押韵 今音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古音标注看,《说文解字》谐声系统中,声符与所谐字异部以及同声符的一组字分属不同韵部的情况不在少数,而与“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相矛盾。上述矛盾究竟是造字层面上音近谐声所致,还是归部层面上未按谐声关系进行归部所致,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意见。相关文章已经论述了“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是造字

    现代语文 2017年9期2017-10-11

  • 关于高职院校普通话口语课程的教学思考
    关键词】普通话;正音;语境;实践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 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一门通用语言,学习普通话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普通话的能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既考查学生基本功即语言文字的积累,又考验学生听、读、写、说的协调能力,即学生的知识储备、智力水平、思辨能力、审美趣味、口语表达能力等等。因此,提升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在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9期2017-09-20

  • 小议初中语文字词教学
    呢?我认为应从“正音”“形训”“义融”“致用”四方面做起。一、正音我一直提倡通过读书的方式来纠正并感悟字词的读音,可以充分利用早读来朗读课文,师生共同随文朗读来正音,并让字词正音带入我们对文章的感悟。清代刘大槲提出“因声求气”中,就有“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的方法来正音。另外,我们还可以讲授形声字构造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声旁来确定和辨析字词的读音。如《荷叶母亲》中的“蒂”字,就可通过声旁正音。又如“嫉妒和忌妒”,通过声旁就可以区分两字形与音的不同。如果学生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8期2017-09-19

  • 浅谈潮剧的演唱方法
    一。本文从潮剧的正音、字调、分字拼唱、气息运用来论述潮剧唱声的基本方法。关键词:潮剧唱腔;正音;字调;分字拼唱;气息运用中图分类号:J632.2;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0-0093-01一、正音基础知识潮剧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为广东三大地方剧种之一,流布于广东东部,包括汕头市、潮阳市、澄海市、潮州市、揭阳市、普宁市等及所属的南澳县、潮安县、饶平县、揭陈县、揭西县、惠来县等,及各县所属的262个区、镇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7期2017-09-04

  • 《汉英韵府》南官话音系比较研究
    是与本土的韵书《正音通俗表》比较;二是与传教士的著作《南京官话》比较。通过比较发现,《汉英韵府》南官话更多体现的是一般认为的官话特点,而并不等同于南京话。《汉英韵府》;南官话音系;《正音通俗表》;《南京官话》《汉英韵府》南官话音系包含20个声母,55个韵母,其中保留了12个入声韵母,5个声调。为明确其音系的性质,对比分析如下:一、《汉英韵府》南官话音系与《正音通俗表》音系比较《正音通俗表》(以下简称《正音》)是闽人潘逢禧所撰。根据序言的落款:“庚午七月”,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5期2017-06-15

  • “和”、“穆”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训 和 穆 比 正音《淮南子·天文训》(后简称《天文训》)中关于“和”、“穆”的文献记载历来难解,不少注家和学者多有争议。在上世纪70年代末曾钟出土之前,此段文论虽有分歧,但在“和”为变宫(即Si)、“穆”为变徵(即 Fa)这一点上大多认识一致。曾钟出土后,有学者联系曾钟铭文及测音研究,对于“和”、“穆”之释与其前“大相径庭”,引起了学者们的持续关注。(一)1979年黄翔鹏发表《释“楚商”》一文。黄先生据曾钟铭文,提出“楚商”是楚国的穆钟之商,楚王钟“穆商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6-05

  • 《音韵清浊鉴》作者的“正音”观及学术担当
    清浊鉴》作者的“正音”观及学术担当宋峰(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正音”一词是近代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它不但是一种语音规范,更反映了人们对“标准语”的不同认识。清初韵书《音韵清浊鉴》是一部兼有“正音”性质的韵学字典。作者所谓的“正音”实际上是建立在纠正方音之上的一种共同读书音系统。作者为表达“正音”而论及的方音现象,对于了解18世纪前后今北京地区的社会语音状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他站在时代前沿,为解决时人审音辨韵的需要而编著这部“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7-04-13

  • 粤地正音书《正音撮要》的语音性质
    62000]粤地正音书《正音撮要》的语音性质□黄 薇[泉州师范学院 泉州 362000]关于粤地正音书《正音撮要》的语音性质,学界对此著述不多,且观点不一。为了进一步判定《正音撮要》的语音性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证:第一,从《正音撮要》的内部资料着眼,并将其与相关的官话资料进行比较;第二,全面梳理《正音撮要》的音系特征;第三,剥离《正音撮要》中的方音现象。从而得出《正音撮要》音系是具有复合性质的语音系统的结论。《正音撮要》;北京官话;口语音;广州方音引言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年6期2016-12-09

  • 雍乾时期闽粤地区的“正音运动”与“大一统”
    时期闽粤地区的“正音运动”与“大一统”张 昂 霄(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摘要]雍正六年,雍正皇帝下令对福建、广东两省的士人进行官话教育。为此闽粤两省开展了旨在“校正乡音”、推广官话的正音运动。在经历了雍正朝的强力推广之后,这场运动在乾隆三十九年结束,历时46年。其兴起与结束,同中央政府的政令和态度密切相关。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来看,这场运动不仅仅是一场官话教育运动,更是雍乾时期“华夷观”与“大一统”思想在东南沿海的具体实践。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4-11

  • 语文阅读教学中正音正读刍议
    急。汉读其实就是正音正读,是现代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步骤。所谓正音正读,是指在课文教学之初,学生朗读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纠正其读音、语调的一个基本工作。它在帮助学生扫清文本障碍,感知文本意境,培养基本语文素养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正音正读的重要性1.有助于消除错读错写现象。现代社会信息飞速发展,流行语产生频率加快,读错字音或用同音字代替本字的滥用误用等错读错写的现象日益普遍。长期的错读错写会严重干扰普通话的推广,影响语言的纯洁性。学

    语文学刊 2015年21期2015-08-15

  • 从《正音撮要》的语音特点看清代“正音”问题
    2000)从《正音撮要》的语音特点看清代“正音”问题黄薇 (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福建泉州362000)摘要:《正音撮要》是清代中后期通行于粤地的一部重要的正音读本,前修时彦皆认为考证《正音撮要》的语音性质对研究清代的“正音”观念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正音撮要》的音系基础是清代中后期的北京官话音,是读书音与口语音并用的语音系统,其在北京官话音这个主流音系中还夹杂着作者自身的广州方音。《正音撮要》虽不是一本纯粹的正音音系读本,但高氏以北京官话为参照标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4-15

  • 正音风波
    就“酿造”了一场正音风波。首次正音上课之初,我让学生自由朗读《口技》,巡回时发现“便有妇人惊觉欠身”中“觉”读jiào的鲜有几人,读jué音的则大有人在,书中并没有注音。依据教学参考资料,我立刻统一要求:读jiào。全班同学忙着正音并记在书上。再齐读时,大部分学生已经正音;然后,男女生分任务朗读课文,一切按教学预设进行着。教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正在默读并试图疏通文意。再次正音“老师!”蓦然,一个男高音打破了教室的宁静,“您读错了,‘便有妇人惊觉欠身’中‘觉

    中国教师 2015年11期2015-01-05

  • 论汉语正音课的教学原则
    汉语正音课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门以纠正学生语音偏误为重点,以提高学生汉语发音水平为目标的课程。这门课程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中出现得较晚,是一门新兴课程。据了解,目前国内开设汉语正音课的高校还不多。但我们认为,至少在初级阶段是非常有必要开设这门课程的。首先,学习语言是为了用这种语言说话,开口说话首先就有一个语音的问题。语音教学在整个语言教学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有的学者就把语音教学放在对外汉语教学的“首要地位”[1]。其次,面对如此重要的语音学习,很多留学生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3期2014-09-19

  • 韩国顺天大学本《中华正音(骑着一匹)》词语研究
    0084)《中华正音(骑着一匹)》(以下简称《中华正音》)属于域外汉语文献中的朝鲜汉语教科书系列,主要记述了朝鲜商人在运输货物至北京的路上与中国商人、客店老板、车店主等人的对话内容。以《中华正音》为题的朝鲜汉语教科书,现已知有五种不同的版本。五种本子内容大致相同,但在语言表达、文字使用及篇幅上存在差异。关于五种版本之间关系,汪维辉先生已有考述,兹不赘述。[1]韩国顺天大学图书馆所藏属于其中的一种,全书近20000字,首尾完整,字迹清晰。其成书时代,从该抄本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4-08

  • 试析钱大昕的音义考据理论
    音义考据理论包括正音转音理论和音随义转理论。正音指形体和偏旁相从的读音,转音指与别的形体相假借的读音。正音转音理论丰富了对叶韵以及六书理论的认识。音随义转理论建立在转音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古书多以音见义,音近义通。这一理论深化了对汉代“读若”“读为”等训诂方式的理解。最后指出了钱大昕音义考据理论的价值与局限。钱大昕;音义考据;正音转音;音随义转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乾隆十六年召试举人,历任内阁中书、翰林院庶吉士、广东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4期2013-11-30

  • 训民正音的教育研究
    韩国语专业)训民正音的教育研究◆刘佳杨(韩国全南大学韩国语专业)我们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往往是从这门语言的字母发音一点一点的学起。因此在学习韩国语时,对其字母发音的准确掌握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子音(辅音)“”发音时,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是什么;母音(元音)“”等发音的时候,嘴唇的形状又是怎样的,这些对于初学者来说都应该有明确的掌握。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只是单纯模仿老师的发音跟随学习,因此也产生了不少问题。比如说,在训民正音的造字原理中,是模仿舌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21期2012-10-26

  • 高职院校普通话课师资问题浅探
    院校 普通话课 正音培训教学 师资问题一、前言不断深化的市场经济使人力资源跨区域大规模流动成为必然,普通话也成了来自不同语言区域员工顺畅沟通的必然工具。普通话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工作沟通的顺畅与否和工作效率的高低。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毕业生的普通话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办学宗旨的高职院校,对普通话水平堪忧的学生开设高效的普通话课以迅速提高其普通话水平,是其职责和义务的要求,也是学校提高就业率,稳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国家职业

    文教资料 2012年1期2012-08-15

  • 论《古韵标准》中的方音假借现象
    诗人知道一个字有正音和方音两读,创作诗歌时一般都以正音为主,但偶尔“其音稍转”,借用方音读法以便押韵。在总论中江永也说道:“此部东冬钟三韵本分明,而方音唇吻稍转则音随而变。”这和段玉裁的合韵是不一样的。段玉裁接受了不同韵部之间读音相近字可以通押,但在江永心目中的押韵实际上还是要求同部,只不过不苛求正音同部,方音同部亦可。尽管如此,江永还是非常强调正音和方音的区别,两者的地位截然不同。江永在书中“拟一近似之方音注于正音之后,聊以便读此诗而已。而方音终不得为正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期2012-03-31

  • 明人袁子让的音韵学
    三种不同的系统:正音、俗音(时音)和方音。他常常混迹于这三种不同的音系中,而不能自拔。他对正音是认同的,对俗音在可与否之间,但不认可方音。袁子让所理解的汉语的语音系统应该是“元元”的,即自然的、天生的。他确定“元元”的语音系统的根据是宋人的阴阳生音、术数成音的理学体系。他的“元元”的系统是用这种理论推论出来的。他在“自序”里说:“天地有元声、元音,不能自声其妙,而人实代之。代固非其元矣。用声一百二十,用音一百五十二,相因至于万七千二十四,而尽于三十六字母,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期2012-01-21

  • 交响乐《巴言蜀语》的音高材料和处理方式
    式;非八度循环;正音;偏音;微观调中图分类号:J6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0)02-0056-03作曲的最高境界是创作具有时代感、民族性、地域特色和个人风格的音乐。为了达到这样的境界,追求作曲技法的创新,追求新的音高材料,追求民族和个人的音乐语言对一个作曲家来说是至关重要和永无止境的,虽然追求的过程有长有短,追求的成效有大有小,但是必需要有所追求。交响乐《巴言蜀语》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作了创新和追求。一、 关于内容和形式

    音乐探索 2010年2期201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