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烯

  • 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茶叶中角鲨烯的含量
    310052)角鲨烯是动植物、微生物和海洋微藻等的脂肪组织中一种功能性活性脂质,具有抗氧化、调节胆固醇代谢、防癌抗癌、抗辐射、解毒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等功能[1-2],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产品和化妆品中。茶叶是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消费品,角鲨烯是其中重要的功能成分。随着人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提高,茶叶中角鲨烯含量的准确测定变得越来越有意义,而不同产地和不同发酵工艺制备的茶叶中角鲨烯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简单、通用性强的检测方法。角鲨烯的前处理方法主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22年11期2022-11-27

  • 甜瓜种子性状及甜瓜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研究
    种营养物质,如角鲨烯、硬脂酸、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等。角鲨烯(squalene)是一种高不饱和烃类化合物,为无色或黄色透明油状,气味使人愉悦[2,3]。研究表明,角鲨烯对肺癌等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4-6]。通过角鲨烯对小鼠脂代谢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其具有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7]。目前,鲨鱼油仍然是角鲨烯的主要来源,但是这样提取角鲨烯的方法会造成大量鲨鱼的死亡。所以从植物油中提取角鲨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研究报道了多种植物油中角鲨烯含量,如橄榄油[8

    中国粮油学报 2022年9期2022-10-26

  • 鲨烯对断奶仔猪肠道发育、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要的现实意义。角鲨烯是一种天然不饱和三萜,广泛存在于动物肝脏和皮肤中。1916年,日本学者在鲨鱼肝脏中提取出角鲨烯。最初,角鲨烯多用于皮肤表面单态氧的清除和改善心脏的缺氧耐受力。随后,体内试验进一步证明角鲨烯的佐剂安全性和饲用可行性。研究表明,角鲨烯对种公猪精液品质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4]。Gabás-rivera等[5]研究表明,补饲角鲨烯可增加小鼠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和对氧磷酶-1的水平,并缓解小鼠的氧化应激损伤。也有研究指出角鲨烯能改善罗斯鸡胸肌肉品质

    饲料工业 2022年16期2022-09-01

  • 生物活性产品角鲨烯的特性及其开发应用
    316022)角鲨烯是一类具有六个双键的全反式三萜烯类天然化合物, 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多种生物中, 人体的皮脂中也有角鲨烯的存在[1, 2]。角鲨烯可以为胆固醇、胆汁酸和类固醇的合成提供碳骨架, 是动植物甾醇和三萜类物质合成的重要中间产物。同时, 角鲨烯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如抗氧化、调节胆固醇代谢、解毒等, 被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食品、药品及化妆品等领域的研究开发[3—5]。传统的角鲨烯主要来源于鲨鱼等海洋动物及某些植物。但由于对海洋野生动物及生

    水生生物学报 2022年8期2022-08-30

  • 碳离子束诱变选育高产角鲨烯类酵母及电转化初探
    730000角鲨烯 (Squalene, C30H50) 是一种含有6个双键的开链线性三萜,主要存在于深海鲨鱼肝油中,少部分存在于细菌、真菌、微藻和植物中[1-2]。角鲨烯具有抗肿瘤、耐缺氧、抗氧化、抗辐射和细胞保护等生物活性[3],已在水产、医药和化妆品领域获得广泛应用[4-5]。在水产领域,提升水产动物体内的角鲨烯含量可明显增强其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水平和抗病力。给罗非鱼 (Oreochromis spp.) 注射角鲨烯可提高其巨噬细胞增殖量,获得了更多

    南方水产科学 2022年2期2022-04-22

  • 植物来源角鲨烯的制备方法和发展前景
    400067)角鲨烯于1906年被一名日本化学家发现后,就引起了其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大量研究[1]。角鲨烯属于一种脂质不皂化物,在人体皮肤、皮下脂肪、肝脏等器官中都广泛存在,并且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辐射、强化免疫调节和增强新陈代谢等功能。同时,角鲨烯也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中[2]。目前随着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加强,从动物油脂中提取角鲨烯的传统方法面临严峻考验,而从植物中提取角鲨烯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改善这一现状,且日益成为了具有广阔前景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22年1期2022-03-07

  • 饲粮添加角鲨烯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益[1-2]。角鲨烯(squalene)是一种天然的多不饱和三萜,广泛存在于动物肝脏和植物籽实中。众多研究表明,角鲨烯在调节机体抗氧化、免疫、抗炎和心血管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5]。然而,角鲨烯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的研究鲜有报道,尤其是早期断奶仔猪方面。本试验使用角鲨烯作为饲料添加剂,探究其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力的影响,为角鲨烯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实践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角鲨烯购自宜春大海龟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中国兽医学报 2022年1期2022-03-02

  • 鲨烯来源、提取及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712100角鲨烯(2,6,10,15,19,23-六甲基-2,6,10,14,18,22-廿四碳六烯,C30H50)是一种具有异戊二烯结构的全反式三萜烯化合物,因含6个双键,性质极不稳定,易于氧化。在抑制氧化应激和清除体内的炎症因子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功能特性[1-2],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1916年,角鲨烯首先在鲨鱼肝脏中被发现[3],引起了广泛关注,它是肝脏油脂中不皂化物的主要成分。1935年,橄榄油中也被证明存在角鲨烯[4],此后,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6期2022-02-15

  • 稻米油脱臭馏出物中角鲨烯分离与纯化工艺的研究
    450001角鲨烯为三十碳六烯,由6个异戊二烯连接而成,是一种脂质不皂化物,也是一种天然直链三萜类化合物[1]。在大多数动植物体内角鲨烯均广泛存在,且在人皮脂中其含量高达50 mg/100 g[2],这减少了紫外照射对人体皮肤的伤害[3]。角鲨烯还因具有抗氧化、滋润皮肤易被吸收、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在保健品、食品及化妆品等领域[4-5]。深海鲨鱼肝油是传统的获取角鲨烯的主要原料,它的角鲨烯含量约为50 g/100 g[6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6期2022-02-15

  • 鲨烯对早期断奶仔猪空肠形态、黏膜通透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37000)角鲨烯是一种天然的多不饱和三萜,广泛存在于动物肝脏和植物籽实中.1916年,日本学者在鲨鱼肝脏中提取出角鲨烯[1].最初,角鲨烯多用于缓解干燥和湿疹引起的皮肤损伤,因其具有高效的单态氧清除能力[2].随后,大量研究表明,角鲨烯在调节机体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心血管保护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3];体内试验证明了角鲨烯的安全性和饲用可行性[4].Dhandapani et al[5]研究表明,角鲨烯在缓解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脏氧化应激中发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1-18

  • 外源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对印楝素生物合成代谢网络的影响
    推测2,3-环氧鲨烯在酶的催化下形成大戟二烯醇,再经一系列反应生成印楝素A[5]。谢婷婷等利用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通过外源添加底物,证明羊毛甾醇不是印楝素A的合成前体,2,3-环氧鲨烯和丁酰鲸鱼醇是印楝素A的前体,nimbin、大戟二烯醇、脱乙酰茄碱苷和茄碱苷极可能是印楝素A的合成前体,并且茄碱苷位于合成途径较下游的位置[6]。印楝素生物合成涉及多种酶促反应,在植物体内开展研究难度极大,进展缓慢。因此,借助现代组学技术,探讨印楝素生物合成途径,受到科学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4期2021-10-14

  • 黑小米中角鲨烯的提取与测定
    730010)角鲨烯为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令人愉快的气味,吸氧变黏,成亚麻油状液体[1-2]。角鲨烯早先在日本作为治疗疾病的药物,如肺结核、脑膜结核、淋巴结核、骨结核疾病等[3-4]。研究发现,角鲨烯对抗疲劳、肺心病、防止慢性支气管炎、改善心功能及调节体内某些生化活动等具有非常重要作用[5-6]。角鲨烯的活性较高、易氧化,使得很多人对长期食用角鲨烯会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产生疑问[7-8]。为此,饶丽晶等[9]对角鲨烯进行了白鼠亚急性毒性研究,试

    食品工业 2021年7期2021-08-15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植物油料中角鲨烯的含量及方法比较
    430062)角鲨烯又名鱼鲨烯鲨烯、三十碳六烯等,化学式为C30H50,是一种高度不饱和脂肪族烃类化合物,角鲨烯最初是从鲨鱼的肝油中发现的,是一种功能性活性脂质不皂化物[1-3]。其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抗氧化、抗辐射、调节胆固醇代谢、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4-5]、防癌抗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皮肤保湿、抗衰老[6-7]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等。因此,角鲨烯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产品、化妆品和功能性食品等相关产品的开发[8]。食用植物油是人体生长和代谢过程不可缺少的

    食品工业科技 2021年2期2021-06-16

  • 破囊壶菌生产角鲨烯的研究现状
    300072)角鲨烯(squalene,C30H50)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保健价值的线性多不饱和三萜类物质[1]。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它可以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侵害,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各种癌症的患病风险,特别是能够有效抑制化学诱导的肺、结肠和皮肤肿瘤的发生[2-3]。角鲨烯还是保湿剂、润肤乳等护肤品中的重要成分,对于促进皮肤健康具有显著功效[4]。此外,角鲨烯有助于降低人体的胆固醇水平,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潜在作用[5]。临床研究表明,日粮中角鲨烯

    生物技术通报 2021年4期2021-05-14

  •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橄榄油中角鲨烯含量
    310016)角鲨烯(Squalene)又名鲨烯、鲨萜、角鲨油素、鱼肝油萜,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的开链三萜类化合物,属脂质不皂化物。角鲨烯具有促进心血管健康[1]、防癌抗癌[2]、抗抑郁[3]、解毒[4]、免疫[5]以及用于药物缓释[6]等方面的健康功效,但相关系统性的临床研究还较为有限。角鲨烯主要来源于深海鲨鱼肝油,植物性产品橄榄油中的角鲨烯含量较高,除了橄榄油[7]之外,其他植物油如南瓜籽油[8]、油茶籽油[9]、苋菜种子油[10]、香薷籽油[11]、灵芝

    食品工业 2021年3期2021-04-01

  • 苋籽油中角鲨烯(Squalene)与苋干草综合开发的前景分析
    1)1 植物性角鲨烯的提取及其开发趋势分析1.1 角鲨烯的来源与性能角鲨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主要来源是深海鱼类中鲨鱼肝脏的重要化学活性物质,在鲨鱼肝油中含量高达80%以上。鲨鱼在低温高压缺氧下仍可生存,就是靠自身肝脏中角鲨烯所生成的氧气而维持所致。角鲨烯的特性是在极端低温下不会凝固,可以促进血液中氧的输送和利用,活化细胞,提高耐缺氧能力,是一类难得可贵的免疫调节药品。角鲨烯被公认为可以提高疫苗有效性,这也是近期在制备新冠疫苗时成为所急需的原材料之一的原因

    中国种业 2021年3期2021-03-29

  • 南瓜籽油中角鲨烯含量及特征指标比较
    醇、微量元素和角鲨烯等含量较高,同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0%以上,主要为亚油酸和油酸[4-6]。南瓜籽油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预防和保健作用,且对前列腺增生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7-9],因此开发利用价值较大。油脂的特征指标,主要包括脂肪酸组成、折光指数、密度、碘值和皂化值等,是判断油脂真实性的重要参考依据。特别是脂肪酸组成,是衡量食用油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不同种类的油脂都有其特征脂肪酸,以及相对稳定的脂肪酸组成比例[10]。角鲨烯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年5期2021-03-18

  • 山杏叶中角鲨烯提取工艺的研究
    067000)角鲨烯(Squalene,C 30H 50,2,6,10,15,19,23-六甲基-2,6,10,14,18,22-二十四碳六烯),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烃类化合物,最初是在黑鲨鱼Black shark肝油中发现,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癌、防癌及保湿养颜作用,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药、保健品、食品等行业[1]。目前提取角鲨烯,多以大鲨鱼Shark肝为原料,资源短缺。因此,寻找新的角鲨烯原料资源是提高角鲨烯产量、降低产品价格的必要

    浙江林业科技 2020年2期2020-07-27

  • 气相色谱测定动植物中角鲨烯含量
    518109)角鲨烯又名鲨烯、鲨萜,是所有细胞中甾醇的前体,不饱和程度较高,是一种重要生物活性物质[1-2]。角鲨烯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疲劳、抗心血管疾病、抗感染、提高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3],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医药及化妆品等行业。鲨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在动物中以深海鱼类,特别是鲨鱼的肝脏中含量最为丰富,在鲨鱼肝油中的最高含量可达69%,在日常接触的一些动物油脂,如平时食用的牛乳脂、猪油及牛油脂中也广泛存在角鲨烯;而它在植物中的分布也十分

    食品工业 2020年3期2020-04-03

  • 橄榄油中角鲨烯组分功能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310016)角鲨烯(squalene)又名鲨烯、鲨萜、角鲨油素、鱼肝油萜,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的开链三萜类化合物,属脂质不皂化物,因最初发现于鲨鱼肝油而得名。角鲨烯因含6 个双键,极不稳定,易氧化,易在镍、铂等金属作用下加氢生成角鲨烷。伴随着角鲨烯在不同生物质中的发现,国内外学者对角鲨烯的含量和生物活性的研究也相继展开。本文对不同生物质中角鲨烯的生物学特点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进行简要梳理与归纳,对角鲨烯在医药卫生方面的临床研究及角鲨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年6期2020-03-31

  • 植物油中角鲨烯含量及其在油脂加工与使用过程中的变化
    214122)角鲨烯也叫菠菜烯,是一种天然的脂溶性三十碳三萜类化合物。角鲨烯有很强的携氧能力,能向细胞供应大量氧气,帮助细胞恢复活力,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防御机能及应激能力,具有抗衰老、抗肿瘤和提高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1-2]。角鲨烯一般来源于深海鲨鱼肝油,在鲨鱼肝油中角鲨烯含量约为50%[3]。目前,随着对油脂研究的深入,许多植物油中也检测出一定含量的角鲨烯,如橄榄油、花生油、苋菜籽油、菜籽油、大豆油、米糠油、棉籽油等,其中橄榄油中角鲨烯含量

    中国油脂 2019年12期2020-01-16

  • 鲨烯/γ-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及分子模拟
    250353)角鲨烯又名鲨烯、三十碳六烯、鱼肝油萜,化学名为2,6,10,15,19,23-六甲基-2,6,10,14,18,22-二十四碳六烯,由Tsujimoto于1906年在黑鲨鱼肝油中发现,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烃类化合物[1]。在常温下,角鲨烯为油状的无色液体,不溶于水,难溶于冰醋酸、乙醇和甲醇,易溶于四氯化碳、乙醚、丙酮、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因其含6 个非共轭双键,因此极不稳定,很容易氧化。角鲨烯具有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改善性

    食品科学 2019年20期2019-10-29

  • 应用生物信息学定向筛选产角鲨烯的微生物研究分析
    564500)角鲨烯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直链三萜烯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肿瘤、抗氧化等生物活性[1],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工业领域[1-2]。角鲨烯虽广泛存在于动物[3]、植物和微生物[4]体内,但是深海鲨鱼的肝油目前仍是角鲨烯最为主要的来源。通过筛选高产或基因改造微生物菌株[5]发酵获取角鲨烯具有生产周期短、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易操作等优点[6-7],为解决角鲨烯资源的匮乏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前,文献中筛选高产角鲨烯菌株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非目标性

    酿酒科技 2019年9期2019-09-28

  • 山茶油脱臭馏出物中角鲨烯的分离纯化及对猪油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310018)角鲨烯(Squalene)是由6 个异戊二烯连接而成的不饱和三萜类化合物,常温下呈油状,有轻微令人愉悦的气味,具有抗氧化、抗辐射、调控胆固醇代谢、抑制微生物生长等功效,被广泛用于化妆品、医药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开发中[1]。角鲨烯来源广泛,存在于鲨鱼肝脏、植物种籽,以及某些微生物、微藻和人体皮脂中。而目前天然角鲨烯提取主要以植物,如油橄榄、鸡矢藤、红枣等,或植物油及其加工副产物,如皂脚、脱臭馏出物及冬化物等中分离得到[2]。也有研究表明采用工程

    中国粮油学报 2019年7期2019-08-19

  • 植物来源角鲨烯的制备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50101)角鲨烯(squalene)是由6 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的链状三萜化合物,含6 个全反式双键,分子式为C30H50,化学名为2,6,10,15,19,23-六甲基-2,6,10,14,18,22-二十四碳六烯。成品角鲨烯为微黄色至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略带特有的芳香气味,易溶于乙醚、石油醚、丙酮和四氯化碳,微溶于醇和冰醋酸,不溶于水[1]。角鲨烯具有抗氧化[2]、抗辐射[3]、携氧[4]、解毒[5]、调节胆固醇代谢[6]等良好的生物活性,应用于化妆品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年9期2019-04-28

  • 皮肤生物样本中角鲨烯的气相色谱法检测及气相色谱-质谱确证
    ,以及主要成分角鲨烯(Squalene)、神经酰胺(Ceramides,CERs)、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s)等的含量、结构或比例变化,都会干扰皮肤的屏障功能[6]。皮肤屏障的最外层是水质膜,其中的脂质成分主要来自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其中角鲨烯在皮肤水质膜中,又名三十碳六烯、鲨烯、鱼肝油萜等,是一种高度不饱和三萜类物质,是角质层中润泽脂质,在皮肤脂质中占12%,是皮肤保湿和抗衰老的

    分析科学学报 2018年5期2018-11-07

  • 超高效合相色谱对植物油中角鲨烯的快速测定及方法比较
    730000)角鲨烯又名鲨烯、三十碳六烯,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的直链三萜类化合物,角鲨烯是重要的天然活性物质。角鲨烯最初是从鲨鱼的肝油中发现的,是一种脂质不皂化物,其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抗氧化作用,抗辐射作用,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抗衰老等;同时因为抗肿瘤、抗癌活性而应用于药物和保健品中,是一种无毒性的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活性物质[1-3]。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等植物油中含有少量角鲨烯,但在橄榄油中含量较多[4-6]。目前,文献报道的角鲨烯

    食品科学 2018年20期2018-10-31

  • 多种植物油中黄酮和角鲨烯分布UPLC研究
    黄酮类化合物和角鲨烯是近年来食药领域特别关注的天然组分,其中黄酮类具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主要包括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查尔酮、异黄酮等。由于其独特的多酚结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如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1]。临床上常用于改善和治疗心血管疾病,降低血脂及胆固醇,抑制血栓等作用[2]。文献表明黄酮类能增强抗生素的抗菌活性[3],抗自由基、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阻止脂质过氧化[4-5]。与己烯雌酚结构的相似性使其具有

    中国测试 2018年8期2018-10-15

  • 鲨烯对HepG2细胞LDLR表达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物的研究重点。角鲨烯是由 6个异戊二烯连接而成的不饱和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6-7]。Shin等[8]研究发现,外源性角鲨烯可以降低HMG-CoA还原酶的活性,抑制胆固醇的合成;Smith等[9]报道,角鲨烯能够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s),调节脂质代谢。目前关于角鲨烯是否能够上调LDLR的表达,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尚未见报道。胰岛素诱导基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8年7期2018-07-04

  • 植物中角鲨烯检测方法研究
    0000)1 角鲨烯概述角鲨烯(squalene),全称 2,6,10,15,19,23-6甲基 -2,6,10,14,18,22-二十四碳六烯,化学式C30H50,是一种全反式三萜烯化合物。角鲨烯成品为微黄色至透明油状液体,略带芳香味。研究表明,角鲨烯是一种可以在有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多不饱和烃类,在胆固醇代谢过程中发挥作用。角鲨烯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主要体现在具有抗氧化,调节胆固醇代谢及降血脂、降血糖、降低有害物质对机体的损伤等作用。自1906年被日本

    吉林农业 2018年13期2018-06-21

  • 食品中角鲨烯样品前处理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610106)角鲨烯又名鲨烯,化学名为2,6,10,15,19,23-六甲基-2,6,10,14,18,22-二十四碳六烯,是6个异戊二烯连接而成的开环三萜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如图1所示[1]。角鲨烯是存在于动植物、微生物和海洋微藻等脂肪组织中的一种功能性活性脂质,具有抗氧化[2]、调控胆固醇代谢[3-4]、防癌抗癌[3,5]、携氧[5]、抗辐射[6]、解毒[7]、皮肤保湿和抑制微生物生长[8]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功能食品、医药产品和化妆品的开

    分析测试学报 2018年4期2018-05-10

  • 桃仁油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含量未见报道。角鲨烯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烃类化合物,于1906年在黑鲨鱼肝油中分离得到,具有增强体质、抗疲劳、抗肿瘤等作用,在功能性食品中广泛应用。角鲨烯在动物油脂中以鲨鱼肝油含量最高,植物油中角鲨烯的皂化物较多,只有橄榄油和米糠油含量较多,目前提取角鲨烯通常采用富含此组分的大鲨鱼肝为原料[7]。β-谷甾醇亦具有降脂、抗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故选择β-谷甾醇和角鲨烯为桃仁指标性成分,对桃仁药材及桃仁油中β-谷甾醇、角鲨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并建立桃

    中药与临床 2018年5期2018-03-18

  • 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植物油中角鲨烯含量
    法测定植物油中角鲨烯含量朱 琳1薛雅琳1刘晓辉2张 东1张东生1,3(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1,北京 100037) (普洱健源油脂有限公司2,普洱 665000) (江南大学3,无锡 214122)通过内标类型和用量的选择,在已有方法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内标法测定植物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以角鲨烷为内标,样品经氢氧化钾-甲醇皂化,正己烷萃取,采用HP-5毛细管谱柱,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条件。结果表明,角鲨烯的平均回收率为95.5%~103.0%,精密度为

    中国粮油学报 2017年12期2018-01-10

  • 植物角鲨烯提取研究进展
    500)植物角鲨烯提取研究进展代志凯,李祥清,马金萍,许新德,邵 斌(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 新昌 312500)角鲨烯是一种重要的脂质不皂化物,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及化妆品等行业。对植物角鲨烯的来源、提取、检测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一些新视角。第一,脱臭馏出物是提取植物角鲨烯的理想原料;第二,不能用液相色谱测定的角鲨烯含量来度量脱臭馏出物中角鲨烯的含量;第三,脱臭馏出物提取角鲨烯的过程中,需要与天然VE、植物甾醇等营养素一起提取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7年6期2017-07-03

  • 应用多级液液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定量白酒中的角鲨烯
    用定量白酒中的角鲨烯胡光源,林 琳,汪地强,王 莉*(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贵州 仁怀 564501)将多级液液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相结合建立了白酒中微量角鲨烯的快速定量方法。将白酒稀释后,用戊烷-乙醚混合溶剂(1∶3,体积比)进行多级微萃取,有机相浓缩后气质联用分析。结果显示,角鲨烯在0.62~159.88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 5,角鲨烯的检出限为0.17 μg/L,当加标浓度为2,20,40 μg

    分析测试学报 2017年4期2017-04-27

  • 负载Ag+氧化铝陶瓷膜的制备及其对角鲨烯、花生四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的吸附特性
    膜的制备及其对角鲨烯、花生四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的吸附特性于俊雅1,张晨曦1,倪 芳1,姚 忠1,仲兆祥2,孙 芸1(1.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江苏南京211800;2.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1800)以多孔氧化铝陶瓷膜(ACM)为支撑体,经硅烷化后浸渍AgNO3溶液,制备得到了负载Ag+的氧化铝陶瓷膜(Ag+-SACM),并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分别考察角鲨烯、花生四烯酸(ARA)及二十碳五烯酸(EPA)在Ag+-SACM上的吸附性能

    生物加工过程 2017年1期2017-04-25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痤疮患者皮脂中亚油酸和角鲨烯的含量
    皮脂中亚油酸和角鲨烯的含量程丽雪1,李雅琴1,纪 超1,刘亦伟1,王路润1,程 波1,俞 洁2(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00;2.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 福州 350000)目的:建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皮肤病患者皮脂中亚油酸和角鲨烯的分析方法,为各种与体表脂谱有关的皮肤病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对比了痤疮患者和正常人面部皮脂分泌量、皮脂中亚油酸和角鲨烯的含量,探讨亚油酸和角鲨烯所反映的皮脂腺功能。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

    中国美容医学 2016年12期2017-01-18

  • 鲨烯化吉西他滨理化性质的研究
    110016)角鲨烯化吉西他滨理化性质的研究张元元,史方园,唐 星*(沈阳药科大学 药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16)目的对角鲨烯化吉西他滨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为制剂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合成角鲨烯化吉西他滨并用质谱、氢谱进行结构确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吉西他滨及其前药进行表征,并用HPLC法测定角鲨烯化吉西他滨的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合成方法可行。合成的角鲨烯化吉西他滨与吉西他滨具有完全不同的晶型、溶解性能和油水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16年6期2017-01-05

  • 茶叶籽油中角鲨烯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0)茶叶籽油中角鲨烯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肖义坡1邓丹雯1罗家星3单 艳2白 雪1张 彬1(南昌大学中德食品工程中心1,南昌 330047)(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2,南昌 330047)(金佳谷物股份有限公司樟树油厂3,樟树 331200)采用GC-MS分析茶叶籽油中不皂化物的成分,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茶叶籽油中的角鲨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茶叶籽油不皂化物的主要成分为角鲨烯、α-生育酚,另外还有合金欢醇、香叶里拉醇、羊毛甾醇、茉莉酮、D12齐墩果烯、2,

    中国粮油学报 2016年4期2016-12-26

  • HPLC法测定山茶油中角鲨烯的含量
    法测定山茶油中角鲨烯的含量曾 勇1张亚敏2徐榕青2*林文津2徐小妹2孙凤灵1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3;2.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医学测试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001目的:建立山茶油中角鲨烯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法。方法:采用Inertsil ODS-SP色谱柱(250mm×4.6mm,5μm);甲醇/乙腈体积比60/4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角鲨烯峰得到良好分离,在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22期2016-12-13

  • 气相色谱法测定蝉花中角鲨烯的含量
    谱法测定蝉花中角鲨烯的含量凡军民, 贾 君*,谢春芹, 韩艳丽(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句容 212400)[目的]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GC)测定蝉花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蝉花中角鲨烯,并对不同部位天然蝉花的角鲨烯含量进行比较,确定蝉花中角鲨烯含量测定的最佳条件。[结果]1 g蝉花经超声波提取后,经1 mL 0.5 mol/L的氢氧化钠-甲醇溶液40 ℃皂化5 min,再经正已烷萃取净化,采用GC法测定角鲨烯含量。该方法在角鲨烯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28期2016-11-24

  • 人体皮脂组分角鲨烯污化棉织物的老化黄变性能
    )人体皮脂组分角鲨烯污化棉织物的老化黄变性能虞雅伦1, 蔡慕远1, 邵建中1,2(1. 浙江理工大学 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18;2. 浙江理工大学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18)为研究纺织品老化黄变的主要原因,采用分光光度电子测色配色仪对人体皮脂组分角鲨烯污化的纯棉织物在各种老化条件(老化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环境氧含量)下的黄变程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纺织学报 2016年3期2016-05-25

  • 鲨烯的健康功效及应用
    102209)角鲨烯的健康功效及应用李颂,刘洋,王春玲(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北京102209)角鲨烯是一类既可以在体内合成,也可以通过膳食摄入的多不饱和烃类。研究表明角鲨烯具有较强生物活性,近年来在功能保健食品领域应用不断扩展。本文着重介绍膳食摄入角鲨烯的健康功效和安全性,并对其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简要分析。角鲨烯;健康功效;功能食品;抗氧化角鲨烯是一种在人体胆固醇合成等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多不饱和烃类,含有6个异戊二烯双键,属于萜类化合物。很多食物中含有角鲨烯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年14期2016-04-08

  •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角鲨烯
    311400)角鲨烯最初是从鲨鱼的肝油中发现的,1914年被命名为Squalene,其化学名称为2,6,10,15,19,23-六甲基-2,6,10,14,18,22-二十四碳六烯,属开链三萜,又称鱼肝油萜,也称鲨烯。角鲨烯具有抗氧化、抗辐射、抗疲劳和增强人体免疫的作用,可用于肝病治疗,并具有一定的抗癌、防癌及保温养颜作用。角鲨烯最早发现于深海鲨鱼肝脏中,后研究人员从植物中提取得到不同含量的角鲨烯,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糯米香茶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角鲨烯

    中国茶叶 2016年6期2016-01-19

  • 鲨烯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316000)角鲨烯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缪云萍1,陈爱瑛1,夏志国2,诸葛定娟1,程敏1,董文彬1,郑高利1,*(1.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杭州310013;2.浙江海力生研究院,浙江舟山316000)目的:研究角鲨烯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角鲨烯高、中、低剂量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花生油,阳性组灌胃葵花牌护肝片350 mg/kg;角鲨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角鲨烯500、25

    食品工业科技 2015年16期2015-11-08

  • 凝胶色谱-气相色谱法测定11种动植物油脂中角鲨烯的含量
    种动植物油脂中角鲨烯的含量王李平,林晨*,方军,蔡大川,林泽鹏,方丽,吴凌涛,李雪莹(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分析测试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70)动植物食用油经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萃取后,用凝胶色谱法对油样品进行净化处理,去除样品中大分子的油脂,再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动植物食用油中角鲨烯进行测定,以建立多种动植物油中角鲨烯的凝胶色谱-气相色谱(GPC-GC-FID)测定方法。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角鲨烯在9.40~940μg·mL-1

    食品工业科技 2015年6期2015-10-21

  • 鲨烯的来源及其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256600)角鲨烯(Squalene),又称三十碳六烯,或 2,6,10,15,19,23-六甲基-2,6,10,14,18,22-二十四碳六烯。角鲨烯是由6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的不饱和脂肪烯烃,分子式为C30H50,含6个全反式双键的开链三萜物质。角鲨烯成品为微黄色至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略带特有的芳香味。因其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抗菌和抗紫外线辐射等活性而备受关注。1 角鲨烯生物活性及其应用1906年,Mitsumaru Tsujirnoto首先发现角鲨烯大量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年21期2015-04-07

  • 中药三萜皂苷合成通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有17种中药中的鲨烯合成酶、鲨烯环氧酶、2,3-氧化鲨烯环化酶的蛋白质全长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保守域分析、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结果序列分析表明,鲨烯合成酶、鲨烯环氧酶、2,3-氧化鲨烯环化酶的蛋白质序列保守性均较高。其中鲨烯合成酶具有两个高度保守的区域——富含天冬氨酸的镁离子结合位点1和2——可作为认定鲨烯合成酶的依据;鲨烯环氧酶和2,3-氧化鲨烯环化酶的蛋白三维结构保守,无规则卷曲部分为高变区。结论上游合成在进

    中成药 2015年6期2015-01-16

  • 鲨烯国家标准样品的研制
    361005)角鲨烯国家标准样品的研制陈伟珠1,2,晋文慧1,方 华1,谢全灵1,张怡评1,洪 专1,*(1.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05;2.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学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福建 厦门 361005)为研制角鲨烯国家标准样品。以角鲨烯粗品为原料,制备高纯角鲨烯,采用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谱进行结构确证。样品分装成150 瓶后,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进行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和定值分析。从样品中随机抽

    食品科学 2015年12期2015-01-05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油用牡丹花蕊和花粉中角鲨烯含量
    丹花蕊和花粉中角鲨烯含量刘延平,于荟,马文平,王鲁霞,李建新(菏泽市产品检验检测研究院食品检验中心,山东菏泽 274000)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油用牡丹花蕊及花粉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牡丹花蕊及花粉经索氏抽提法提取脂肪后,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皂化,石油醚萃取净化,正己烷溶解,提取物经HP-5MS柱分离后进入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油用牡丹花蕊和花粉中角鲨烯含量分别为2.73,1.75 g/kg。在0.08~400 mg/L范围内

    化学分析计量 2015年6期2015-01-05

  • 鲨烯软胶囊提高缺氧耐受力的研究
    510663)角鲨烯又名鲨烯,鲨萜,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烃类化合物,常温下为无色油状液体,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乙醇和冰醋酸,易溶于乙醚、石油醚、丙酮、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1],最初在黑鲨鱼肝油中分离得到,也是人类动物组织中最早发现的烃类化合物[2]。多年来的研究发现,角鲨烯作为一种脂质不皂化物,广泛分布于生物体中,植物中存在的角鲨烯以橄榄油、棕榈油、米糠油和苋属植物种子油含量最高[3];动物中的角鲨烯主要存在于深海鱼类,尤其是深海鲨鱼的肝脏[4]。各方面的研

    中国粮油学报 2013年2期2013-09-17

  • 植物油中角鲨烯的提取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200135)角鲨烯常温下为无色油状液体,是一种高度不饱和脂肪族烃类化合物。其最初是从鲨鱼的肝油中发现的,1914年被命名为Squalene,其化学名称为2,6,10,15,19,23-六甲基 -2,6,10,14,18,22-二十四碳六烯,属开链三萜,又称鱼肝油萜,也称鲨烯[1]。角鲨烯不仅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活化细胞、强化内脏的作用,还具有强烈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地防止细胞的老化和癌变、抗癌、防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目前,角鲨烯主要来自于深海鲨鱼肝油,同

    中国粮油学报 2013年5期2013-03-19

  • 合成角鲨烯的新方法
    )医药化工合成角鲨烯的新方法曾庆宇 张剑平 李小军 王旭明 石炼刚(新和成上虞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浙江 上虞 312369)对角鲨烯的合成方法作出重要改进,新的合成路线包括以1,4-二氯丁烷为起始原料,经Arbuzov反应、wittig-horner反应合成角鲨烯。反应选择性好,副产物少,工艺较简单,操作方便。角鲨烯;Arbuzov反应;wittig-horner反应角鲨烯的化学名称为:2,6,10,15,19,23-六甲基-2,6,10,14,18,22-

    浙江化工 2012年7期2012-09-21

  • 糯米香茶中角鲨烯含量的RP-HPLC测定
    的生物活性物质角鲨烯,使得糯米香茶成为提取角鲨烯的潜在植物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角鲨烯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的直链三萜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 2,6,10,15,19,23-六甲基-2,6,10,14,18,22-二十四碳六烯酸,具有抗氧化、抗辐射、抗疲劳、增强免疫调节及新陈代谢等作用[3]。角鲨烯最早发现于深海鲨鱼肝脏中,后研究人员从植物中提取得到不同含量的角鲨烯,其中谭乐和等人发现糯米香茶中角鲨烯含量较为丰富[4],但尚未建立准确测定糯米香茶中角鲨烯含量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年1期2012-09-11

  • 鲨烯胶丸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探讨
    的现象[1]。角鲨烯是由6个异戊二烯组成的多不饱和烯烃,具有改善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疲劳等帮助机体加快恢复剧烈运动后内环境稳态的作用[2]。目前尚未见到国内有关角鲨烯上述方面的药理学报道,因此本实验对角鲨烯胶丸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1 实验材料1.1 药品与试剂 角鲨烯:淡黄色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批号20091018,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提供,实验时以大豆油为溶剂,配制成所需的浓度。血乳酸试剂盒:批号200807

    中成药 2012年1期2012-07-26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角鲨烯软胶囊中角鲨烯含量
    264209)角鲨烯又名鲨烯, 鲨萜, 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烃类化合物, 其系统命名为2, 6, 10, 15, 19, 23-六甲基- 2, 6,10, 14,18, 22-二十四碳六烯,分子式为C30H50,相对分子量为410.7。角鲨烯在常温下为无色油状液体, 通常以富含此组分的大鲨鱼肝为原料进行提取[1]。近年来,由于明确角鳖烯具有渗透、扩散、杀菌作用,无论是日服或涂敷于皮肤上,都能摄取大量的氧,加强细胞新陈代谢,消除疲劳,从而已成为功能明确的活性成分

    生命科学仪器 2012年3期2012-04-27

  •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角鲨烯的富集研究
    300072)角鲨烯(squalene),为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分子式为C30H50,化学名称为2,6,10,15,19,23-六甲基-2,6,10,14,18,22-二十四碳六烯,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的直链三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大多数动植物体内。角鲨烯在医药、化妆品和保健品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1-3]。目前它的主要来源为鲨鱼肝油,而由于近年来鲨鱼的低繁殖率以及环境破坏对鱼种的污染,出于对野生海洋动物的保护,提取植物性角鲨烯逐渐替代动物性角鲨烯逐渐成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12年4期2012-04-09

  • 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成,在2,3氧化鲨烯环化酶(2,3-oxidosqualene cyclases,OSCs)作用下使2,3氧化鲨烯环化形成齐墩果烷或达玛烷三萜类骨架,然后经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单加氧酶、糖基转移酶等介导进行化学修饰,最终形成不同的三萜皂苷终产物。对此合成通路的详尽了解有利于我们从源头经由单个或多个酶促过程调控三萜皂苷在植物或细胞中的合成。本文就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在药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途径异戊二烯途径被认为是三萜皂苷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2年6期2012-01-25

  • 气相色谱法测定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研究
    法测定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研究谢 勇,苏素娇,梁一池*(福建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茶籽油中活性成分角鲨烯的含量.结果表明:角鲨烯在10~80μg/mL(r=0.999 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103.16%(n=5),RSD为1.865%(n=5).茶籽油;角鲨烯;气相色谱法0 前言油茶(Camillia oleifera Abel),俗称苦茶、建茶、白花茶,属山茶科,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期2012-01-09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茶油中角鲨烯含量
    联用测定茶油中角鲨烯含量汪运明1,陈华勇2,杨继国1,杨 博2,*,王永华1(1.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1;2.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建立茶油中角鲨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测定方法。茶油通过正己烷直接稀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选择离子监测(SIM)进行分析,以三十二烷为内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测定了茶油中角鲨烯的含量。该内标法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在0.01~3.0

    食品工业科技 2011年6期201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