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融合

  • 哲学诠释学的黑格尔主义困境及可能的出路 ——从“视域融合”到“身心交融”
    表现为一种“视域融合”的诠释学模式。这一诠释学洞见赋予理解活动以创造性价值,导致了文本的开放性。但是,仔细阅读其相关论述,我们发现,其诠释学思想中隐含了某种形式的黑格尔主义,亦即一种以“时代视域”为主体的历史发展与演进过程。在这一“时代视域”的融合中,个体性的创造性洞见被掩盖了。笔者以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建构为参考,通过追溯视域思想的现象学根源,揭示出视域的身体性维度,以此表明 “视域融合”诠释学模式背后有一种身心交融的诠释学维度,而后者正是融入宋儒的读经法所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5期2023-12-16

  • 视域融合视角下《关雎》的英译本对比研究
    哲学诠释学的视域融合理论为理据,从韵律、意旨和形式三个层面对《关雎》的理雅各译本和许渊冲译本进行对比赏析,探讨两位译者在译诗过程中将自身视域与原文文本视域、目的语文化视域相融合的实现方式,有助于深入挖掘视域融合理论对中国古诗词英译实践的指导意义,向世界展现中国优秀古诗词作品的魅力与价值;更能深化西方对于中国文化内涵的了解,进一步推进中西方文明的友好互鉴与合作。[关键词]《关雎》;视域融合;诗歌翻译[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大数据视域下混

    关东学刊 2023年3期2023-09-11

  • 怎说《芣苢》是喜悦之情
    苢》 备课 视域融合 主体间性 劳动教育《芣苢》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亦是一首婦女们在采芣苢时所唱的歌曲。《芣苢》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其教学意义更加侧重“劳动”主题。但是从教材选文所占篇幅的角度来看,《芣苢》作为仅有48个字的古诗经常受到教学主体的轻视,诗歌内容的细读和情志的品味存在不够深刻等问题。在解读和教学《芣苢》的过程中,教师因占有充分的背景知识,继承俗常的教学思维,往往默认《芣苢》是一曲劳动的欢歌,因此并不追究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3年3期2023-06-26

  • 诠释与量子诠释
    量子诠释具有视域融合与效果历史的特点,这是量子科学区别于经典科学的特点。【关键词】诠释  阐释  量子诠释  视域融合【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2.20.010量子力学从早期发展到当代,出现了多种量子力学诠释(Interpretation)。正如孙昌璞院士所说:“澄清量子力学诠释概念不仅可以解决科学认识上的问题,而且可以防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2年20期2022-12-01

  • 政治文献中典故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域融合”*
    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这两个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具体来说在翻译过程中各主体间的“对话”就是“视域融合”的过程。 因此本文以政治文献中的典故翻译为研究对象,将典故翻译过程分解为两次“视域融合”过程,深入剖析每次“视域融合”过程中译者如何准确理解并阐释主体间的“视域差”。1 引言政治文献中典故的应用在加强文化自信、传播东方文化韵味、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但其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糅合特征也导致典故翻译要比其他词汇翻译更具有难度。 不同于传统文学文本中的

    外语学刊 2022年3期2022-12-01

  • 视域融合”理论在历史街区设计中的应用
    )①提出的“视域融合”理论,重新审视历史街区的设计改造内涵,探讨分析目前许多历史街区传统设计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并以审慎的态度对待今天的历史街区的各项设计建设活动。1“视域融合”相关概念伽达默尔指出,“视域”就是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如果没有过去,现在视域就根本不能形成。……理解其实总是这样一些被误认为是独立存在的视域的融合过程。”[1]以下梳理出“视域融合”理论与历史街区设计相关的几个概念。1.1“交流”是历史与当代理解的

    建筑与文化 2022年7期2022-07-27

  • 武侠电影“视域融合”时讲好中国故事的方法
    为媒介进行“视域融合”时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關键词】全球化;《卧虎藏龙》;《剑雨》;视域融合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11.0781. 武侠主题的选取与解构侠客自古以来就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侠客精神与西方的骑士精神一样都代表着自由和反抗,两者都是社会文化空间当中能够代表民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11期2022-07-12

  • 历史街区设计中的哲学诠释学应用 ——“视域融合”理论视角
    r)提出的“视域融合”理论,以一种历史的、融合的、广阔的视域去看待与分析审美诠释问题,用更多的“历史耐心”面对历史街区的设计,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舒适度和高品质发展趋势的要求。一、理论基础“诠释学”又称解释学、阐释学、释义学,是始于17世纪的一门关于理解与解释的学科。19世纪上半叶,德国诠释学家施莱尔马赫促成了西方诠释学从理解和解释的技艺向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论转换。之后,德国诠释学家狄尔泰将诠释学发展成为整个精神科学的一般方法论基础。最终,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

    城市观察 2022年3期2022-07-02

  • 以“视域融合”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提升。基于“视域融合”的教学,可以实现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深层次对话,有效解决学生的“主体性危机”、教师的“主导性缺失”和文本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带来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目标。关键词:“视域融合”   阅读教学   统编教材“视域融合”具体指理解的过程性实质,是历史和现在、客体和主体、他者和自我无限融合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有文本视域、编者视域、学生视域和教师视域。文本视域包含了作者视域,也包含了人们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赋予它的新

    江西教育C 2022年6期2022-06-24

  • 白先勇佛教思想与西方现代主义精神的融合
    释学所说的“视域融合”的境界。关键词:白先勇;佛教思想;现代主义精神;《台北人》;视域融合作者简介:程彩霞,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台湾文学(E-mail:cxcheng0728@qq.com;江苏 南京 210023)。郑绍楠,华侨大学文学院讲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美学、文艺理论(福建 泉州 36202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台湾乡土小说流变研究(1965-2015)”(18BZW149)中图分类号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6-23

  • 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理论视角下的《包法利夫人》解读
    法利夫人》 视域融合 文本 读者一、“视域融合”视角下的《包法利夫人》文本解读“视域融合”理论是由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1900—2002)在其代表作《真理与方法》(1960年出版)中所提出的,是现象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视域融合”,是指阐释者在进行文本解读时,以自己的眼光从自己的现状出发,接触文本拓开的“视域”,把握文本所揭示的深层意义,从而将阐释者的视域、文本的视域融为一体。“视域融合”不仅是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也是阐释者与被阐释者的融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8期2022-05-30

  • 从解释学视角解读策展人的主体性
    理解与对话、视域融合为切入点,对策展人主体性进行论述。由此可以发现:策展是以理解和对话为基础的两次视域融合,在整个过程中,既要充分尊重策展人和观众的主体意识,也要强调展览最终不能背离策展人的原本意愿,要彰显策展人的主体性,同时还把要把策展看成是策展人与观众视域相互交融而形成新的意义的过程。关键词:视域融合;网红展;策展人;策展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网红展”层出不穷,它凭借着其极有特色的沉浸式展览方式,以极其强劲的势头

    美与时代·上 2022年8期2022-05-30

  • 从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角度看《德伯家的苔丝》的中译本
    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等概念作为翻译研究的视角,对《德伯家的苔丝》的几个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关键词:哲学阐释学;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阐释学作为一门探索意义的理解与解释的理论与翻译研究有着一种本质的联系。任何类型的翻译,本质上都是对原文的意义的理解与表达。文学翻译的过程是由译者接受信息,即对原文意义的接受,和释放信息,即对原文意义的阐发两个步骤组成。哲学阐释学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历史的,译者和文本,即参与理解的主客体都是历史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2期2022-05-15

  • 解释学观照下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实践的表征与机理
    践的实质是“视域融合”。关键词 教学评价素养  解释学表征  实践表征  视域融合“评价素养”是针对教师群体的一种专业性素养,在我国是作为西方学术概念的舶来品,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评估专家斯蒂金斯提出[1]。教师之于评价素养的实践范畴通常是在课堂教学领域当中,因此教师的评价素养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教学评价的素养。根据相关学者定义,教师的教学评价素养一般包含评价知识、评价能力和评价态度等要素。但从“素养”本身来说,素养遵循实践逻辑,是知识能力、思想意识、行为气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1年11期2021-11-30

  • 接受美学视角下《瓦尔登湖》汉译研究
    造两方面达到视域融合,阐释出梭罗《瓦尔登湖》丰富的语言和文化意义,再现其深远的意境和回归自然的主题,展现出汉语的美感。关键词:散文翻译;接受美学;视域融合;瓦尔登湖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3-0055-03作为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的文学体裁,散文意境深远,形散神聚,需要展开充分的联想以达到美学境界。作者在行文中流露出了真挚的感情,这种感情通过意境烘托,使读者对散文产生共鸣。在散文翻译中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9期2021-10-14

  • 视域融合与价值共识
    哲学解释学的视域融合原则出发,从语言理解的内在机制中提出语言文本的理解是如何进一步向真理迈进的。关键词:视域融合;理解;真理;价值共识伽达默尔受海德格尔存在本体论的影响发展了哲学解释学,使解释学向本体论的方向更迈一步,他以语言主线为基础点,对语言存在的辩证法展开深入剖析。伽达默尔以理解机制中的主体与客体角度,以文本的语言为主体线索,伽达默尔认为“唯有语言中心”才能使在历史性中找到语言的意义并与自身相符合的真理。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在历史的处境中,不可避免地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1年2期2021-09-05

  • 阐释学视阈下韩综《新西游记》在华热播动因探析
    前理解”与“视域融合”相关理论来对《新西游记》造成的海外良好传播效果动因进行分析。【关键词】《新西游记》;视域融合;前理解;审美期待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11..075《新西游记》是2015年由韩国TVN电视台推出、韩国著名综艺导演罗英锡制作的一档实景真人秀类节目。因节目主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11期2021-08-26

  • 视域融合下译者的主体性
    了不同译者在视域融合的背景下的译者主体性。本文主要从视域融合的角度,从三个方面详细对比研究韦利译本和余国藩译本的《西游记》,从而发现译者在翻译时如何发展自身的主体性,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关键词:视域融合;译者主体性;《西游记》英译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3-0038-031 视域融合下的翻译主体性“视域融合”概念是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主要思想和观点。伽达默尔先生是一位德國著名的哲学家,创立了一种新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3期2021-07-11

  •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探究
    论小学语文“视域融合”的教学范式,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小学生更好地研究语文知识,增长学生自主探究语文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文章通过对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有效研究和讨论,旨在培养小学生提高文学素养,推动小学生更加全面、健康地成长。关键词:视域融合;小学语文;教学范式;研究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8-0043-02DOI:10.16657/j.c

    学周刊 2021年18期2021-06-24

  • 基于视域融合理论解读《猫》
    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从富人阶级与底层阶级的融合、家庭与社会的融合、人性与社会性的融合这三方面的融合对《猫》一文进行多向度地解读,通过三者的交织、碰撞,不断同作者进行对话,生成新的理解,丰富文本的内涵。关键词:视域融合;富人阶级与底层阶级;家庭与社会;人性与社会性《猫》是郑振铎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收录在1928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中,且排为首篇。郑振铎以“我”的视角讲述了家中养三只猫的经历以及“我”和家人对于三只猫的不同态度。对于前两只猫

    锦绣·上旬刊 2021年6期2021-05-14

  • 基于"视域融合"理论的小学语文教学对策分析
    改革过程中“视域融合”是其中重要的教学模式,并得到教师的广泛运用。“视域融合”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为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避免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学习以发展。文章首先介绍“视域融合”理论,然后深入探究基于“视域融合”理论的小学语文教学对策。关键词:视域融合;小学语文;教学对策“视域融合”理论更加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对等关系,也就是确保教师与学生为教学课堂的主体性,通过二者的高效互动,提升教学质量。视域融合,主要是将学与作者的视域进行融合,然学生能更

    启迪·上 2021年12期2021-01-18

  • 基于视域融合的革命题材文学作品教学策略研究
    达默尔提出的视域融合理论为我们指明了通往阅读与理解之路。笔者在查阅文献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以下三个策略:开拓教师视域,提升素养;拓宽学生视域,唤起兴趣;多元对话,走向视域融合。 关键词:视域融合 革命题材文学作品 教学策略研究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物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人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和“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本单元分别安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2期2021-01-03

  • 从“视域融合”和“前见”看儿童文学的翻译
    个重要概念“视域融合”与“前见”,借助《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中译本,来具体分析儿童文学翻译中的翻译策略及影响翻译的因素。关键词:视域融合 前见 儿童文学 翻译1.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德两国的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德国文学作品被译成中文,其中儿童文学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Oittinen 2000:61)。它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同时,它又是文学下属的一个独立部门,具有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即现代性、故事性、幻想性

    文学教育 2020年12期2020-12-28

  • 积极文艺作品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三重思考
    极文艺作品;视域融合;价值体认;思想价值共识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工作目标研究”(19JZD045)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0)09-0082-06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上意识形态纷争竞夺激烈胶着,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时处于“两个一百年”的战略交汇期。新的世界格局和新的历史方位决定了社会主义意

    江汉论坛 2020年9期2020-10-09

  • 基于视域融合理论解读《爸爸的花儿落了》
    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从成人视域与儿童视域、历史时间与现实时间、成长主题与死亡主题这三方面的融合对《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进行多向度地解读,通过三者的交织、碰撞,不断同作者进行对话,生成新的理解,丰富文本的内涵。关键词:视域融合 成人与儿童 历史与现实 成长与死亡《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小说《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林海音以“英子”的视角讲述了7岁至13岁在北京的童年生活。对于小说前面的四个故事,作者采用了旁观者、外围人的视域进行记述。在《爸爸的花儿落了》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8期2020-09-06

  • 基于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语文课堂实践
    董翱[摘要]视域融合的教学范式主张以师生为共同主体,通过多元沟通交流,实现对文本的视域融合。在视域融合教学范式课堂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处理好多种关系,通过整合教材内容、梳理教学关系、关注预设生成等,让学生对文本内容展开深入研读,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品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关键词]视域融合;整合教材;预设生成[中图分类号]C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2-0036-02视域融合是指在阅读中,读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8期2020-07-31

  • 视域融合理论视角下的《前赤壁赋》解读
    本文就试图以视域融合的视角对《前赤壁赋》中的初始视域、理解者的现今视域及两者动态融合过程的机理进行理解,以期从视域融合理论视角揭示出原文本的现时教学价值与意义。关键词:《前赤壁赋》 视域融合 教学新意 文本解讀《前赤壁赋》常年稳居于多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之中,而面对这一经典作品,传统的理解的方式大多只从文本的角度来理解文本。这样一来,不光学习者在理解此文时跳不出原文本的视域界限,文本本身的内涵也得不到新的发展。而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则认为,理解者在理解文

    文学教育 2020年5期2020-06-04

  • 视域融合”,打开古诗教学新视野
    学范畴中的“视域融合”对我们调和古诗教学观念,开启了新的视角。一、从“视角新颖”到“视域融合”,追溯古诗教学的本真意义古诗,作为文学的一种载体,常上常新的新思潮固然令人喜悦,但若只是新瓶装旧酒的包装形式,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突破,所以除了新颖的“视角”,我们还应有高度的“视野”、广度的“视域”。1.“视域融合”的内涵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首先提出“视域融合”的概念,把看视的区域定位为“视域”,其中,涵盖了从某一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这其中的灵动与调性与字短情长的古

    山西教育·教学 2020年4期2020-05-13

  • 视域融合下戏曲与弹词的阐释差异
    戏曲;弹词;视域融合;阐释差异中图分类号:I20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20)05-0060-06孟称舜作于天启年间(1621—1627)的《花前一笑》(以下简称《一笑》)[1-2],是目前发现的关于“唐伯虎点秋香”(以下简称“点秋香”)故事进入戏曲最早的本子。虽然这个故事情节骨架仍在,但距离此前的记载,变化已很大。现存“点秋香”的故事最早应见于《蕉窗杂录》①所载:唐伯虎于金阊见秋香,笑而顾己,乃易微服尾之。唐知其为某仕宦家,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05-11

  • 改编自古诗词的流行歌曲视域融合问题分析
    系。文章基于视域融合的角度,指出当代中国流行歌曲是现代语境下音乐创作者通过原有视域的移植、当下视域的创新、融合之后的视域三方面对中国古诗词进行再诠释;当代流行歌曲在语言层面不仅传承和借鉴了中国古诗词,还有自己的发展和创新。【关键词】视域融合;当代流行歌曲;古诗词【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3-0247-02【本文著录

    北方音乐 2020年3期2020-04-20

  • 基于“视域融合”理论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本文论述“视域融合”的教学理论内涵和教学理论要素,并基于“视域融合”理论提出在课堂上建立交流平台,在教学中设计二次升华,在知识结构上丰富“干货”等教学策略。【关键词】视域融合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A-0043-02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思维比较局限,一方面体现在教学偏重知识结构讲解,另一方面是学科视域不够宽广,与其他领域知识的融合不足。当前教学改革持续深入,要求一线教师拓宽视野,加强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2期2020-04-20

  • 视域融合在小学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可以为小学现代诗歌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方式。伽达默尔认为文本的意义是经过人们的理解而诞生的。伽达默尔重视读者的理解,这种理解以文本为出发点,他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读者和文本的视域可以更好融合。通过分析小学现代诗歌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借助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理论,寻求在小学现代诗歌教学中的一些方法。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关键词】视域融合  小学现代诗歌教学  文本教学方法一、小学现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现代诗歌教学过程中,认真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12期2020-01-12

  • 理解与阅读:阅读推广的哲学诠释学研究
    。从前理解、视域融合、效果历史意识等哲学诠释学概念入手,分析“理解”视角下阅读推广活动中的影响要素和结构层次,认为阅读推广应在效果历史意识下,打破权威性解释,建构文献作品多角度的意义,通过视域融合达到对作品真理内容的历史性理解。关键词 理解 阅读推广 前理解 视域融合 效果历史意识分类号 G252.17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9.10.001The Understanding and Reading: The Re

    新世纪图书馆 2019年10期2019-12-10

  • 关于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思考
    满摘 要:“视域融合具体指的是在欣赏文本的过程中与文本的作者进行沟通交流和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该种教学范式的原理主要体现为,课堂教学从教学实际出发,高度重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加强对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本质和价值进行挖掘,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领悟文本中蕴含的真正意义。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過程中充分应用“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可有效促进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关键词:教师与学生关系;教材与教学关系;合作学习“视域融合具体指的是在欣赏文本的过程中

    新一代 2019年16期2019-10-18

  • 学科评判标准视域融合与编辑学发展新取向
    科评判标准的视域融合中探寻学科发展新思路,在目标定位上体现传统愿景与现实策略融合,在研究导向上实现学科研究与问题研究、人文范式与技术范式互补,在内容结构上形成问题研究、理论研究、体系构建与元研究的有机整体,在研究方法上实践多学科研究方法论与方式方法的合理组合。关键词:编辑学;学科;学科评判标准;视域融合任何學科都应当符合学术界公认的学科评判标准,学科评判标准为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照依据和行动标杆。但标准并非不易之典,随着学科的发展演化,学科评

    现代出版 2019年2期2019-09-16

  • 现代释义学对音乐教育教学的启示
    品真理性”“视域融合”等观点在音乐教学中的实际指导作用,发挥哲学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阐释现代释义学对音乐教育中审美教学的启示。关键词:审美主体;视域融合;音乐教育不同时代与历史背景以及社会文化会产生不同的哲学观点,从而对当代甚至以后产生不同的促进作用,在任何领域里,都需要有正确的哲学理论来类比创新,归纳成律来形成该专业的指导理论。音乐教育作为整个世界中意识与物质的一部分,同样可以从哲学的层面上来加以归纳和阐述,当今哲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已渗透到音乐教育的各个层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6期2019-09-10

  • 哲学诠释学视域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启示
    ,探讨如何从视域融合的角度出发,开拓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全新模式。关键词:哲学诠释学;解释;视域融合;大学英语;翻译实践引言哲学诠释学认为“翻译即解释”,翻译的前提是理解。哲学诠释学对翻译有着极大地指导作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尽最大的可能准确地再现作者当时的心理状态,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所处于的历史环境当中去,并适当地将译者的视域与源语文本视域进行融合,以形成新的视域,从而将解释做到最大化。但哲学诠释学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还很有限,相关研究多数停留在诠释

    学业 2019年6期2019-09-10

  • “士大夫与自由人”
    》;林语堂;视域融合西方社会在二战前后出现了对自身文化反思的思潮。人们发现,现代科学并非“万灵药”,科學的进步并不能阻止世界大战、大萧条等一系列的灾难发生;初入工业社会,普通劳动者在高强度的机械劳动中成为了“现代奴役”,精神世界陷入迷茫。林语堂先生恰逢其时地翻译了金圣叹的《三十三不亦快哉》,引领西方读者从中国古代哲学中去汲取知识和灵感,向大众介绍中国士大夫“知足”的智慧以及如何从小事中获得愉悦和慰藉。通过挖掘中国文化中幽默达观,寻求本真的优秀基因,林语堂先

    青年时代 2019年18期2019-07-16

  • 中国解经传统中的诠释学思想初探
    词:诠释学 视域融合 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诠释学是属于西方哲学、美学范畴内的一门独立学问,在19至20世纪起影响着西方近现代人文科学中关于文本阅读与理解的理念与方法。与此相对,中国自先秦迄今,也有着历史悠久的解经传统,但因未呈现一套全备的诠释理论以及一贯分散的“印象式”评注,常为人所诟病,称中国文人在诠释文本与作者原意时缺乏客观的思维。然而,中国的解经传统中真的没有西方解释学中所体现的科学理念与方法吗?笔者以为,中国的解经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方的诠释学有着相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5期2019-06-25

  • 基于“视域融合”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夏春燕视域融合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将视域融合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则指学习者的视域与文本视域以及学习者所处的情境视域相融合。基于这一理解来思考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并积极实践,笔者偶有所得,简述如下。一、视域首先是学生的视域应当看到,在不同的文本中,學生视域的表现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说在教《最后一课》的时候,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对文本开头的描述心向往之。确实,在较为沉重的应试压力之下,学生向往“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面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的情形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5期2019-06-24

  • 视域融合视角下湖湘文化旅游外宣文本英译策略
    之一,文章从视域融合的视角出发,结合我国各地旅游文本的英译方法和经验,分析了近年来出现在湖湘旅游外宣文本的典型错误,探究了湖湘文化旅游外宣文本的英译策略。【关键词】视域融合;湖湘文化;旅游外宣文本;英译策略湖湘旅游文化不仅仅包括湖湘地区的旅游景点,还包括居住在湖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风俗、历史文化古迹背后历经千年的传说和伟人事迹以及以湘潭毛主席故居为代表的红色革命精神等非物质层面的景色。此外,还有大量用汉语表达都比较困难的地方语言,要将其英译成外国游客

    新闻传播 2019年23期2019-06-21

  •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中学音乐教育困局
    】接受美学;视域融合;空白召唤;审美主体性【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引言很多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学生出现了厌学的情绪,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不感兴趣,更多的关注课堂外的当下流行音乐或另类音乐,甚至对传统的经典音乐艺术带有叛逆的抵触情绪。由此,通过引入接受美学理论,强调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指导意义。一、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理论接受美学诞生

    北方音乐 2019年9期2019-06-20

  • 视域融合视角看《庄子·内篇》英译
    合阐释学中“视域融合”,通过对比理雅格译本和本文作者译本,分析译者的社会文化思想视域,与译入语视域融合过程,阐释了由于不同视域而产生的翻译策略。【关键词】《庄子·内篇》;阐释学;视域融合【作者简介】苏蓓(1995-),女,白族,云南大理人,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研究生在读。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著书《庄子》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庄子》是道家经文,到汉代以后,又尊称为《南华经》。其与《老子》和《周易》合称为“三玄”。《庄子》分为内篇(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4期2019-05-15

  • 视域融合与视域涵摄:王船山《庄子解》的诠释策略
    层面上达成了视域融合,以致把庄子归入了儒门。进一步,船山又以“浑天”涵摄庄子之“天”以及被庄子否弃的人伦物理,从而在兼括天人的“浑天”视域下,赋予了庄子之学以践行伦常的理论品格,纠正了其逃避现实的虚无主义之弊。关键词:王船山;庄子解;视域融合;视域涵摄中图分类号:B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9)04-0118-07作者简介:邓联合,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

    社会科学 2019年4期2019-04-24

  • 视域融合下儿童文学的儿童性研究
    立场入手研究视域融合下儿童文学的儿童性,主要可以通过引入视域融合的观念建构,在此研究取向的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本质的衍变,从而阐明儿童性在儿童观念上的表征,即故事性思维、游戏性原则、超理念审美。关键词:儿童本位;儿童性;视域融合;共生立场[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9-0-011、视域融合的观念建构解释学创始人伽达默尔曾提出视域融合的观点,伽达默尔说:“理解既不是解释者完全放弃自己的视域进入被

    青年文学家 2019年9期2019-04-23

  • 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儿童视角热”的冷思考
    :儿童视角;视域融合;学前教育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1A-0065-04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热衷基于儿童视角进行研究,出现了一股儿童视角研究热潮。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例,将高级检索的主题词或者关键词设为“儿童视角”,文献分类目录里选取“学前教育”,检索到52篇与儿童视角有关的文章。将其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2012年至2018年关于儿童视角的研究发展迅猛且文章数量逐渐上涨,仅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1期2019-03-16

  • 基于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探究
    效提升。而“视域融合”教学范式是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一种新探索,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本文先简单介绍了“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特点以及实施原则,分析“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小学语文;视域融合;应用【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1B-0093-02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由于模式单一,且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难以实现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11期2019-01-03

  •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模式探讨
    从小学语文“视域融合”的教学模式下进行分析探讨。【关键词】小学语文 视域融合 教学探讨【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6-0042-02一、“视域融合”教学所谓视域融合教学模式主要立足于教学实践活动,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对教学方式进行分析,最终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产生原因等。视域融合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的主要基础是师生互动,它将学生放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教师扮演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6期2018-12-27

  • 翻转课堂模式的传播效果及反思
    受模式,通过视域融合和文本多义性的方式分析大学生的各种解码立场。文本多义性会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得到凸显,接受者也会成为翻转课堂模式中的权力掌握者。因此,高校人文社科学科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必须避免可能产生的文本多义性倾向这种后果,进而实现传播效果。关键词:翻转课堂;多义性文本;视域融合翻转课堂亦称为翻转教学、翻转学习或反转课堂,它于2007年發源于美国,是一种将在线教育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新型的混合型教学方式。由于它将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结合起

    青年与社会 2018年28期2018-12-17

  • 《文心雕龙》当代阐释
    文体;文理;视域融合作者简介:蒋思墀(1985-),女,陕西南郑人,陕西理工大学2016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02一、《文心雕龙》文理与文体在刘勰的生平考据中,大多学者参考范文澜《文心雕龙》的考证推论。王元化先生在《刘勰身世与士庶区别问题》中引“刘勰一生跨宋、齐、梁三代,约当宋泰始初年(公元465年)生,至梁普通元年间(公元520或521年)卒,得年五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7期2018-12-17

  • 阴郁与力量:谈穆索尔斯基艺术歌曲的美学思想
    穆索尔斯基;视域融合;审美;感性当下,在国内各专业艺术院校中,声乐教学(主要指美声唱法)就曲目而言,除了演唱中国声乐作品之外,教师更多为学生选择学习的是意大利民歌、歌剧咏叹调或是德奥艺术歌曲。而对于有着独特风格和意蕴的俄罗斯声乐作品却很少触碰,即便在东欧作品音乐会上,演唱者也更多的选择演唱柴可夫斯基或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将穆索尔斯基的声乐作品束之高阁。而事实上,穆索尔斯基所创作的声乐作品,以极富有诗性的优美韵律线条和歌唱性以及富有哲理的个性化感性和声色彩,

    黄河之声 2018年16期2018-10-21

  •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内容摘要:“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可从融合点出发,对于记叙文、说明文以及诗歌词赋等不同的文体形式,采取不同的融合策略。在此基础上,根据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学生、文本以及师生关系问题,从延伸学生期待视域、把握教材召唤结构两个层面做出改善。关键词:视域融合 小学语文 融合点 问题 期待视域一.“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导向下的融合点教学范式是一种复杂的理论系统,高度集成了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和教学方法,驱动着教师教学行为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运行机制是组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7期2018-09-02

  • 基于“视域融合”的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传统和背景。视域融合指的是精神层面的融合,如果应用在阅读中则指读者因为新的视域获得了新的见解,因此获得了更高的视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作为读者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学生视域必然要和文本视域、教师视域产生视域融合。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如何促进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视域融合,则必然能让学生形成新视域,对其阅读能有所帮助。一、师生融合,珍视独特见解师生融合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互动行为,教师自己对文章理解的深刻,可以将见解传递给学生,学生理解的效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8年5期2018-09-01

  • “陌生化”解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他们与文本的视域融合,使熟悉的文本变得富有趣味、富有灵性,从而提高他们的文本解读能力。[关键词]陌生化解读;阅读想象;情感体验;视域融合[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3-0052-01俗话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对阅读教学来说,也是如此。很多时候,学生明明已经把课文读得滚瓜烂熟,但是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文本十分熟悉,继而失去了一种深入探究的动力。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5期2018-07-03

  • 译者导向的主体间视域融合
    中,主体间的视域融合是双向式的,还是单向式的;其二是主体间的视域融合是否具有导向性,如果具有导向性,是以谁为向导。我们从翻译实践的个案研究中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个案分析显明主体间视域融合是以译者为导向的单向式过程。关键词:译者导向;个体视域;视域融合;罗约翰;神名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中央高校科研专项项目“基于译者主体性的中文圣经韩译研究”(编号:CCNU16WY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陈艳敏,女,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二语

    外国语文研究 2018年4期2018-05-14

  • 视域融合”视角下看王科一的《傲慢与偏见》中译本
    要】本文从“视域融合”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讨论与分析王科一《傲慢与偏见》中文译本,以期对文学翻译的欣赏及教与学起到一些帮助和启发。【关键词】《傲慢与偏见》;视域融合;翻译一、引言《傲慢与偏见》是现实主义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在众多译本中,王科一的译本可谓是最成功的译本。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王的译本进行了剖析(冯晓黎2006、杨帆2009等)。本文旨在从“视域融合”角度出发,探讨王科一的译本及其译文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二、视域融合在翻译领域,“

    丝路视野 2018年18期2018-05-14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课程案例教学探索
    然要求。基于视域融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课程案例教学,坚持综合创新原则、相互促进原则、少而精原则,以“教师视域”“案例视域”和“学生视域”不断融合为目标,编写一定数量的内容精当的教学案例,研制与开发多媒体课件,逐步形成“多维系统案例分析”考核方式。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案例教学;视域融合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0-0223-03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

    学理论·下 2017年10期2018-03-28

  • 基于“视域融合”的外国文学翻译中意象的扩建与再造
    视的区域,而视域融合被看作是一种谈话形式,即翻译解释者同原作者所进行的基于文学共同意识的自由交往,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过程中所牵涉到的理解及诠释等问题便完全不能认为是一种重构,而是一种特殊的掺杂了译者文化心理、思想、经验的扩建和再造,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揭示出不同语言文学历史与当下、文本与文化、主观和客观等多个方面的动态统一原理,保证了翻译文学作品的价值优化。阐释学中的“视域融合”与文学翻译的联系,就是在翻译中如何对原语与目标的语之间的语言差别之外的文化和

    长沙大学学报 2018年4期2018-03-19

  • 文学翻译中的“视域融合”及其实践策略
    阐释学派的“视域融合”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和描述翻译的动态过程,即译者完成了两次视域融合,一是与文本视域融合,产生一个新的视域;二是将新的视域与读者视域再次融合,形成最终视域和译文。因此,文学翻译中的“视域融合”要求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注意读者和原文的文化差异,创造符合译者文化背景的译文;译者理解原文的时候,可能引发目的语语言中的类似概念,活用“归化”策略;译者为了能够“想其所想”,更好理解原文,还需要脑中虚拟原文视域。【关键词】文学翻译 阐释学 视域融合20世纪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7期2018-02-11

  • 林戊荪《〈论语〉新译》注释策略研究
    范。关键词:视域融合 林戊荪 《论语》英译 注释一、引言林戊荪在参阅了大量相关中英文文献及多个英文译本后,历时十年,这部译作才得以发行于2010年3月面世。十年磨一剑的苦心孤诣得多位专业人士的肯定与赞赏。王宏印(2011)曾赞赏道:“仅从外部装帧和部分译文就可以看出它完全符合一个理想的《论语》新译本的主要指标”[1]。此译本的少而简的注释(149条)是其特点之一。林版《论语》英译以数量如此少的注释能否达到传达原意的要求,此为本文要研究的目的。二、关于注释注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12期2018-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