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下

  • 内热针治疗髌下脂肪垫炎30例临床观察
    川 750001髌下脂肪垫炎,又称髌下脂肪垫损伤,是膝关节的一种退行性改变。主要临床表现为活动时出现膝关节疼痛,尤其在膝过伸时加剧,并伴有功能活动受限,不同程度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1]。然而在膝关节疾病方面我们往往忽略了髌下脂肪垫炎症引起的疼痛,因为通常认为髌下脂肪垫是一种没有代谢功能的脂肪结构,在关节功能中只具有促进润滑、减震等作用,而不会引起关节疼痛。但是近几年研究发现,髌下脂肪垫是膝关节前方疼痛的致病因素之一,膝前痛的患者髌下脂肪垫炎症介质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19期2023-10-25

  • 体位改变超声检查诊断7例儿童髌下脂肪垫疝
    板囊肿及脂肪瘤,髌下脂肪垫疝较罕见。髌下脂肪垫疝好发于学龄前儿童,临床表现为膝关节屈曲时位于膝前外侧的无痛性肿块。超声是评估儿童浅表软组织异常的首选方法,可评估肿物囊实性及其内血流,并能通过改变患者体位实时、动态观察病变[2]。本研究报告体位改变超声诊断7例儿童髌下脂肪垫疝结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12月7例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确诊的髌下脂肪垫疝患儿,男2例、女5例,年龄1.4~8.3岁、中位年龄4.0岁,见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3年7期2023-07-30

  •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研究
    造成组织、隐神经髌下支损伤等多因素有关[4]。目前的临床数据分析中认为,不同入路治疗临床效果及预后均有不同,因此本研究选取胫骨骨折患者,以不同入路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及预后,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0 月~2022 年1 月本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6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行胫骨骨折手术;知情同意;依从性较好;可配合回访与复诊。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相关禁忌证;术前存在肢体功能障碍。60 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髌下组与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12期2023-07-18

  • 三点法针刀松解髌下脂肪垫治疗膝风湿寒性关节痛效果分析
    施三点法针刀松解髌下脂肪垫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21年8月-2022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62例膝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对膝风湿寒性关节痛相关诊疗标准;②意识清醒;③均为单膝发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器质性疾病;②施术部位存在严重皮肤损伤;③精神障碍;④有感染或出血倾向;⑤妊娠哺乳期女性。中医诊断标准;①主症:关节疼痛,屈伸不利,遇冷则重,得热则轻;②次症:腰身重痛;③舌、脉象:舌质淡、苔白腻、脉濡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2期2023-02-20

  • 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提出了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两种途径[3-4],但目前关于两种入路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尚存在一定争议,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探讨髌上和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客观支持,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7 年7 月至2019 年10 月通许第一医院收治的88 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其中44 例髌上入路患者为髌上组,44 例髌下入路患者为髌下组。髌上组男28 例,女16 例;年龄18~67岁,平均(38.59±10.03)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2期2022-07-28

  • 基于髌下脂肪垫理论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调密切相关,但对髌下脂肪垫研究较少。有研究表明[3-4],髌下脂肪垫与膝骨关节炎的发生、疼痛、屈伸功能障碍以及愈后有着重要的联系,临床上发现针刀进一步松解髌下脂肪垫较单纯松解周围肌肉、韧带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更佳。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20 年4 月至2021 年4 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伤科收治的KOA 患者7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8期2022-07-22

  • 膝关节髌周脂肪垫与脂肪垫撞击综合征的影像与临床研究
    述,仅有少量关于髌下脂肪垫水肿的新近研究[2]。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2,3]对髌股关系以及运动轨迹研究的深入,逐渐认识到与之密切相关的上外侧髌下脂肪垫撞击综合征。同时近年来国外关于膝骨关节炎机制的研究[4]发现膝骨关节炎的发生与脂肪具有密切关系,其重要因素除了肥胖之外,髌周脂肪垫也有一定协同作用,而脂肪垫的异常病理改变可引起MRI信号的异常得以识别,应加强对髌周脂肪垫及其功能解剖的认识。膝关节髌周脂肪垫分类与解剖及功能1.脂肪垫分类与解剖膝关节髌周脂肪垫

    放射学实践 2022年6期2022-06-21

  • 髌股外侧摩擦综合征的MRI表现
    ,导致MRI上的髌下脂肪垫外上部水肿[2]。本症临床并不罕见,但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1-4]。引起前膝外上区域疼痛的PFPS还包括骨关节炎、软骨损伤、髌骨软化症、Hoffa病、髂胫束摩擦综合征、髌骨外侧受压综合征、髌骨不稳定或半脱位、Plica综合征及骨肿瘤等,单凭临床难以互相鉴别[5]。本研究以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民医院行膝关节MRI检查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4期2022-05-10

  • 冲击波治疗髌下脂肪垫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的构成部分之一为髌下脂肪垫,该部位是膝关节活动最容易毁伤的软组织[1-3]。近年来体外冲击波疗法被不断开展,该方法为一种介于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之间的新型治疗方式,应用于髌下脂肪垫炎的治疗,取得一定疗效,但冲击波对髌下脂肪垫炎患者膝评分的研究尚少。故本研究中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髌下脂肪垫炎,旨在观察其疗效及对患者膝评分的影响。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髌下脂肪垫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贵州医药 2022年2期2022-03-28

  • 实时动态超声对小儿髌下脂肪垫疝的诊断价值
    玲 郑梅 杨博洋髌下脂肪垫疝是由于髌外侧支持带缺失或薄弱而压力增加的情况下,髌下脂肪垫经薄弱区向膝关节前外侧突出而导致的脂肪疝[1]。既往仅见个案报道,大多为儿童及青少年[1-3]。由于对本病缺乏认识,临床工作中时有漏诊及误诊而导致患儿经受不必要的手术治疗。超声作为浅表软组织肿物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便捷、经济、安全等优势。实时动态检查更利于病变的显示,且超声医生可直接与患者配合,可根据病史、体征等定制成像,以提供完整的评估[4]。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经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2年1期2022-03-10

  • 髌下入路与经髌上入路关节镜下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术多在关节镜下经髌下入路或髌旁入路完成,而经髌上入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研究鲜有报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3例胫骨髁间棘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经髌下入路与髌上入路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在关节镜下螺钉固定治疗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30日至2020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43例胫骨髁间棘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Meyers-McKeever分型为Ⅱ~Ⅳ型的胫骨髁间棘骨折[9];(2)年

    广西医学 2022年23期2022-02-13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下脂肪垫保留与否对患者术后的功能及伤口愈合影响
    638000)髌下脂肪垫(infrapatellar fat pad,IPFP)为髌骨下缘与胫骨结节连接的髌腱后方的滑膜脂垫,在膝关节运动时,关节腔形状、容积压力改变,髌下脂肪垫可起调节填充作用,减少髌腱与骨之间的摩擦,同时有利于滑液的分泌和吸收[1]。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为充分显露胫骨平台、精确截骨及安放胫骨假体,术中常常需要将其切除或部分切除。但有文献研究表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保留髌下脂肪垫可减

    实用医学杂志 2021年22期2021-12-28

  • 两种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修复重建中心采用髌下入路与半伸膝位外侧髌旁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60例胫骨骨折患者,本研究比较两种入路髓内钉固定的疗效,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纳入标准:① 年龄≥18周岁;② 未累及关节面的胫骨骨折;③ 新鲜闭合骨折;④ 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 病理性骨折;② 累及血管、神经损伤;③ 患侧存在陈旧骨折;④ 严重膝骨关节炎。1.2 病例资料本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24~70(43.82±12.01)岁。骨折AO/OTA分型:41-A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4期2021-08-20

  • 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对比
    的标准手术入路为髌下入路,自1996年Tornetta和Collins等[8]在膝关节半伸直位完成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手术后,髌上入路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随之而来的是众多学者对两种入路进行对比研究,孰优孰劣尚存争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本团队行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髓内钉治疗的148例胫骨干骨折患者,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新鲜单侧胫腓骨骨折;(2)分型为AO-42型;(3)采用髌上或髌下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7期2021-07-29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保留髌下脂肪垫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置换手术时,因为髌下脂肪垫在手术中会遮挡手术视野,影响假体安装,并且髌下脂肪垫的重要作用没有被充分认识,所以髌下脂肪垫被全部切除或大部分切除。由于髌下脂肪垫的作用逐渐得到认识,切除髌下脂肪垫后可能会导致获得性低位髌骨,出现膝前痛等并发症,因此,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术中不应该切除髌下脂肪垫。但目前髌下脂肪垫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因此对于手术中是否保留还存在争议。本研究就21例(23膝)全膝关节置换病人,采用术中保留完整的髌下脂肪垫,经术后随访,结果满意。1

    安徽医药 2021年8期2021-07-28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保留与切除髌下脂肪垫的效果对比
    否需要切除患者的髌下脂肪垫仍存在争议。不管采取哪种方式作为手术的入路,髌下脂肪垫都会不同程度地阻碍手术的视野。故有的研究者提倡切除患者的髌下脂肪垫。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切除髌下脂肪垫会导致患者的髌腱挛缩,导致其局部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发生变化,影响其手术的效果及预后[2]。本次研究主要是比较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时保留与切除其髌下脂肪垫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人工全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3期2021-07-02

  • 髌上与髌下旁入路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骨折的比较
    ],按入路不同分髌下和髌上入路两大类。髌下正中入路是传统手术入路,存在患者高度屈膝体位难以维持、术中易损伤髌韧带、骨折复位困难等劣势。此后出现的髌上入路多为髌上正中入路,切口经过股四头肌腱,扩髓及置钉过程中均有破坏髌股关节软骨或半月板的可能性。髌上和髌下正中入路的各种局限性,促使学者进行入路的改良。近年流行髌下旁入路和髌上旁入路,两种入路解剖层次避开髌韧带或股四头肌腱,减少了手术创伤。但这两种改良入路髓内钉手术的临床研究较少,手术入路与膝关节功能关系尚未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1年12期2021-06-22

  • 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 分析※
    陈 辉 项杉杉髌下脂肪垫损伤,又称髌下脂肪垫炎或Hoffa 氏病,是由外伤、运动、劳损导致的水肿、充血、肥厚甚至发生无菌性炎症并与周围组织粘连的疾患,是引起膝关节疼痛和膝关节活动受限的常见原因之一。髌下脂肪垫(infrapatellar fat pad,IFP 或IPFP),也被称为Hoffa 脂肪垫,是一个囊内、囊外结构,充满前膝关节腔室,有丰富的血管供应和神经支配。它从结构上可以起到衬垫的作用,能够减轻关节面的磨损,润滑关节以及减少震荡[1],有研究

    中医药通报 2021年2期2021-05-21

  • 髌上与髌下置入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骨折的比较△
    内钉入路,髓内钉髌下入路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尚可,但其存在术中透视困难、辐射暴露多、术中膝关节屈曲程度大、骨折复位困难、术后膝前痛明显等不足[3]。为解决以上问题,有研究者提出髓内钉髌上入路替代髓内钉髌下入路治疗胫骨骨折,但也存在可能损伤半月板、医疗费用更高、髓内钉取出操作损伤髌韧带、可能导致髌骨关节软骨损伤等局限性[4]。为比较两种手术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本研究前瞻性选择2012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髌上入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1年6期2021-04-08

  • 不同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然而传统术式(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患者术后极易出现膝前痛、膝关节活动度较差、膝关节评分欠佳等不足[3]。部分学者[4]认为传统手术方式术中易损伤髌下脂肪垫而致膝前痛,而髌上入路髓内钉可避免损伤髌下脂肪垫,从而达到较好治疗效果。因此本资料旨在对比不同入路方式的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髓内治疗入路方式不同,将患者

    淮海医药 2020年5期2021-01-05

  • 髌上入路及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及预后比较的回顾性研究
    方式的选择。传统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可使患者获得坚强的内固定,对其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但该入路仍存在术中透视困难、需反复变换体位、胫骨干骨折术中复位不良等后果[2]。近年来,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技术逐渐被应用于胫骨干骨折的治疗中。但由于器械及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有关两种入路方式的具体疗效优劣尚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胫骨干骨折患者104例,以期为临床胫骨干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纳入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8期2020-12-13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髌下脂肪垫及滑膜中炎性因子的水平
    渗出同时也表现在髌下脂肪垫中〔1〕。但是髌下脂肪垫与滑膜各自在RA病理改变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尚未明确〔2〕。本研究通过测定RA滑膜及髌下脂肪垫中IL-17和IL-10 mRNA表达情况,进而分析髌下脂肪垫及滑膜在RA中所起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行关节置换的RA患者41例。所有患者符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2009年制定的RA诊断标准。男10例,女31例,年龄47~77〔平均(53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19期2020-10-12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下脂肪垫切除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在于术中是否切除髌下脂肪垫。本次研究中,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实施髌下脂肪垫切除,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将我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所在科室收治的8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下限、上限分别为60岁、79岁,平均年龄为(69.5±3.7)岁;对照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下限、上限分别为61岁、80岁,平均年龄为(70.3±3.1)岁。本次研究选取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5期2020-07-25

  • 小针刀三点法联合超短波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临床研究
    523325)髌下脂肪垫损伤是指膝关节膝前疼痛、功能受限的症候群,致病因素较多,患者行走时常诉膝关节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和酸胀感,以过度伸膝时膝前部多见,初期常出现在下楼时,逐渐可发展为上、下楼梯均可出现,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需要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1-2]。针灸、超短波和针刀松解是常用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以40例患者为主要对象,进一步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

    哈尔滨医药 2020年1期2020-04-23

  • 类风湿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保留髌下脂肪垫的临床研究
    061001)髌下脂肪垫是位于髌韧带后方与胫骨髁前上缘之间楔形脂肪团块组织,其具有丰富的神经及毛细血管网,并且能起到缓解膝关节的应力撞击的作用[1]。近年来虽然对髌下脂肪垫的研究逐渐深入,但国内外对于膝关节置换术中脂肪垫处理报道很少,且仅限于骨性关节炎患者。本文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在类风湿关节置换术中,保留或切除髌下脂肪垫术后患者膝前区疼痛、髌骨高度、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等相关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对类风湿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脂肪垫处理策略有一

    重庆医学 2019年19期2019-10-22

  • 髌下脂肪垫损伤中肌骨超声诊断的意义
    安710032)髌下脂肪垫损伤,又称髌下脂肪垫炎,是引起膝关节疼痛及功能受限的常见病因之一。髌下脂肪垫填充于膝前区髌骨、股骨和胫骨的缝隙之间,具有衬垫及润滑的作用,以限制膝关节的过度活动,防止摩擦和碰撞,并吸收震荡[1]。髌下脂肪垫损伤多因外伤、畸形、劳损、退行性改变和湿冷环境刺激等引起髌下脂肪垫充血、水肿、肥厚的无菌性炎症反应[2~7],表现为剧烈活动时疼痛加重,上下楼梯时更为显著,休息后减轻,发病率较高[8]。目前,临床上对于髌下脂肪垫损伤的传统诊断方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9年9期2019-09-20

  • 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在比较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胫骨干骨折患者5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行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2~61岁,平均 (43.5±6.2)岁。行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的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2例,女14例;年龄21~63岁,平均 (44.1±5.7)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

    医疗装备 2019年10期2019-06-22

  • 药物穴位注射结合针刀松解治疗髌下脂肪垫炎疗效观察
    结合针刀松解治疗髌下脂肪垫炎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53例(61膝),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27膝),男12例,女13例;年龄16~82岁,平均57.7岁;病程1~12天,平均6.2天。治疗组28例(30膝),男14例,女14例;年龄17~79岁,平均58.2岁;病程2~14天,平均5.8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膝关节活动时酸痛无力,上下阶梯及下蹲困难,劳累加重,休息减轻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9期2019-04-03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保留髌下脂肪垫对髌腱短缩的影响
    临床对保留或切除髌下脂肪垫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尚无明确定论。有研究显示[2],保留髌下脂肪垫能降低膝前痛发生率,避免术后髌腱短缩,而Maculé等[3]研究则相反。尽管是否保存髌下脂肪垫存在较大争议,但目前对于两者的直接对比研究较少,故本次研究纳入笔者医院86例(86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保留与切除髌下脂肪垫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对髌腱短缩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意义。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86例行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7期2018-07-26

  • 银质针导热治疗髌下脂肪垫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伟华髌下脂肪垫损害是临床常见病,高发于老年人,可引起慢性膝关节疼痛[1-2],进而大幅降低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并降低其生活质量[3-4]。传统治疗方案中,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对于严重的慢性膝关节痛,仅能缓解症状,无法根除。亟待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此次研究对42例髌下脂肪垫损害患者实施封闭、理疗等常规治疗,且研究结果中,经疗效对比分析后发现,银质针导热治疗髌下脂肪垫损害的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4期2018-05-16

  • 滑动按压髌尖粗面治疗原发性早期髌下脂肪垫损害性膝前痛*
    港222042)髌下脂肪垫损害是髌下脂肪垫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后遗等原因形成的无菌性炎症所致,以膝前痛和膝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1]。根据髌下脂肪垫是否是最初的发病部位,髌下脂肪垫损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髌下脂肪垫损害约占20%[2],其中病变较轻的称之为“原发性早期髌下脂肪垫损害”,主要症状表现为上、下楼梯膝前痛。对于这部分病人,在临床上多数采用保守治疗,如磁疗、微波疗法、活血化瘀中成药、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等,但疗效有限且持续时间短[3],还有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8年4期2018-04-19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保留髌下脂肪垫对近期临床疗效的影响
    463000)髌下脂肪垫为位于股骨踝下、胫骨踝前及髌韧带后方楔形间隙内的脂肪团块,其能够对膝关节产生润滑和机械缓冲作用。膝关节疾病终末期主要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但在手术过程中,髌下脂肪垫对手术视野的暴露存在一定的影响。有研究报道,切除髌下脂肪垫能够使外侧间室的术野得到更好的暴露,从而能够提高胫骨截骨操作的精准程度,使胫骨假体便于放置并最大限程度地减少髌骨损伤[1]。但是,张志伟等[2]报道,切除髌下脂肪垫可造成髌腱痉挛,增加患者疼痛,影响术后康复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2-09

  • 银质针温针灸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25例
    063100)髌下脂肪垫位于膝前区髌骨及其上方的股四头肌腱以及下方髌韧带两侧,其前界为髌韧带,后界为胫骨关节间隙。髌下脂肪垫为三角形,表面有滑膜覆盖,随膝关节屈伸运动动态改变,脂肪垫内有血管神经丛。劳损和创伤等均可引起脂肪垫的渗出、水肿或出血,从而导致无菌性炎症的发生,造成膝痛。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5例均为唐山市古冶区医院针灸门诊收治的患者,其中男19例,女6例;年龄17~5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1年。25例患者均经过西医专业骨科并结合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2期2018-01-24

  • 关节镜治疗髌下脂肪垫囊肿15例报告*
    研究·关节镜治疗髌下脂肪垫囊肿15例报告*王迎春 丁 明 公 伟①甄志雷 廖炳辉 徐 虎 张春礼**(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西安 710032)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髌下脂肪垫囊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7年2月我院髌下脂肪垫囊肿15例资料,均有膝关节前方疼痛及包块。按照囊肿累及部位的不同,呈现脂肪垫内生长(n=5)、累及半月板(n=6)和关节外凸出(n=4)三种形态。前两种采用关节镜下囊肿切除,第三种采用关节镜辅助开放手术切除。术后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7年12期2018-01-02

  • 用保留髌下脂肪垫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分析
    1000)用保留髌下脂肪垫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分析王 轲,陈向阳★(徐州医科大学,新沂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徐州 22140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目的:探讨用保留髌下脂肪垫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早期疗效。方法:择取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新沂市人民医院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保留髌下脂肪垫将其分为保留组(30例)和去除组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8期2017-12-13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下脂肪垫切除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下脂肪垫切除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李高强*,方庆山,葛满意,段泽敏,陈晓鹏(邯郸市第一医院骨一科,河北 邯郸 056002)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下脂肪垫切除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分组,各有38例。保留组术中保留髌下脂肪垫,切除组术中切除髌下脂肪垫。比较两组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手术过程出血情况和操作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评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2017-11-02

  • 胫骨干骨折采用髌上、髌下入路髓内钉治疗的疗效对比
    干骨折采用髌上、髌下入路髓内钉治疗的疗效对比郇振东,李建军,胡振宇,李天威,顾一,张彦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创伤骨科,辽宁 沈阳 110004)目的分析总结胫骨干骨折采用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治疗的手术操作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于我院行胫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34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髌上入路组17例(甲组)和髌下入路组17例(乙组)。甲组男10例,女7例;年龄22~65岁,平均(45.2±15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9期2017-09-27

  • 钛缆治疗髌下结构损伤临床价值研究
    230)钛缆治疗髌下结构损伤临床价值研究王 彦,吕健娜(赞皇县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1230)目的研究并探讨钛缆在髌下结构损伤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分析其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髌下结构损伤患者45例为样本,将钛缆应用于髌下结构损伤患者45例的手术治疗之中,患者45例中髌骨下极骨折26例,髌韧带断裂14例,胫骨结节撕脱骨折5例,均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硬膜阻滞下行切开并使用钛缆进行固定的手术操作。结果手术用时1~2 h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6期2017-09-03

  • 髓内钉髌上与髌下入路治疗胫骨干骨折比较
    3)髓内钉髌上与髌下入路治疗胫骨干骨折比较王飞 王富强(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骨外科,山东泰安 271233)目的:比较髓内钉髌上与髌下入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与安全性,为胫骨干骨折的治疗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科172例胫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髌上入路组、髌下入路组各86例,分别行髓内钉髌上、髌下入路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与恢复情况,探讨两种入路方式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髌上入路组术中射线透照次数低于髌下入路组,术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7年4期2017-09-03

  • 改良张力带治疗髌下结构损伤患者78例临床探讨
    )改良张力带治疗髌下结构损伤患者78例临床探讨王 彦,吕健娜(赞皇县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1230)目的 探讨并研究改良张力带在髌下结构损伤治疗中的效果和临床推广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骨外科收治的髌下结构损伤患者78例为样本,将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张力带治疗。结果 对患者78例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得到以下数据,术后3~6月内对照组、观察组总疗效率分别为65.1%和9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5期2017-08-16

  • 电热针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47例
    60)电热针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47例王 春(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骨伤科,重庆 永川 402160)髌下脂肪垫损伤又叫髌下脂肪垫炎,多由慢性劳损性无菌性炎症所致,多见于运动员或膝关节活动较多者,主要特点为膝前疼痛,可伴有功能障碍。2009年12月至2013年6月我院骨伤科门诊用电热针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47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47例中,男18例、女29例,年龄16~70岁,病程1.5个月~3年。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1]。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1期2017-04-04

  • 髌下脂肪垫损伤的MRI表现及临床分析
    075000)髌下脂肪垫损伤的MRI表现及临床分析王小娟1,2,潘征2,吕国士2(1.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部,河北 张家口 075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影像科,河北 张家口075000)目的:探讨髌下脂肪垫(infrapatellar fat pad,IFP)损伤的MRI成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综合诊断及随访明确诊断为IFP损伤患者105例,并分析其MRI成像特点。结果:105例中,右膝54例,左膝45例,双膝6例。共11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5期2016-09-19

  • 穴位疗法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应用与分析
    的:通过临床分析髌下脂肪垫的损伤机制,研究观察穴位疗法治疗该病在临床中的效果与应用,為进一步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提供参考依据。资料来源与引用:引用发表在国内该领域相关研究论文、病例报告。结论:采用穴位疗法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医学领域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故而在临床医学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关键词】髌下脂肪垫损伤 ;穴位疗法【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16-021.概述髌下脂肪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2015-10-21

  • 高频超声对髌下脂肪垫损伤的诊断价值
    70)高频超声对髌下脂肪垫损伤的诊断价值蔡泳仪1方小林2冯建忠3陈玉玲1陈冬薇1(1.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1.超声科,2.中医正骨科,3.骨科,广东广州510170)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髌下脂肪垫损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已确诊的髌下脂肪垫损伤患者分别采取MRI和高频超声检查,对比二种方法对髌下脂肪垫损伤检查的准确率,观察髌下脂肪垫损伤患者高频超声图像。结果高频超声检查髌下脂肪垫损伤的准确率(93.7%)明显高于MRI(86.1%),差异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年5期2015-06-05

  • 针刀结合康复训练对髌下脂肪垫劳损患者疼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
    刀结合康复训练对髌下脂肪垫劳损患者疼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田有粮1,马彦红2,李 茜1,胡菲菲1(1. 解放军第306医院,北京 100101;2. 解放军第305医院,北京 100017)目的探讨针刀结合康复训练对髌下脂肪垫劳损患者疼痛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髌下脂肪垫劳损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刀松解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刀松解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活动痛(VAS评级法)、压痛记分法和JOA评分法进行指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34期2015-02-09

  • 髌下脂肪垫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唐剑邦 高大伟髌下脂肪垫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梁华辉唐剑邦高大伟目的 探讨髌下脂肪垫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453例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保留脂肪垫分为脂肪垫保留组217例(267膝)与脂肪垫切除组236例(293膝),术前、术后 6、12个月采用WOMAC 疼痛量表评价关节疼痛程度,膝评分和功能评分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系统(AKS)行膝评分与功能评分。结果 术前两组WOMAC骨关节疼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3期2015-01-31

  • 髌下脂肪垫炎的治疗概况
    ,印 帅,陈 立髌下脂肪垫炎,又称髌下脂肪垫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受限的疾病,多因劳损、外伤、受凉等引起髌下脂肪垫充血、水肿、肥厚、无菌性炎症反应,发病率较高,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该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针灸、针刀、推拿、银质针、理疗、药物、手术等,本文对近10年国内相关临床治疗报道概述如下。1 非手术治疗1.1针灸 针灸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进受损脂肪垫无菌性炎症的吸收,缓解膝关节周围肌肉痉挛[1]。赵一宇等[2

    西南国防医药 2014年8期2014-03-04

  • Hoffa病与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关系的研究进展
    offa病继发于髌下脂肪垫炎症和/或撞击,其临床特点是膝前痛。髌下脂肪垫内丰富的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受到伤害性刺激引起疼痛可能是Hoffa病疼痛机制之一。本文就Hoffa病与髌下脂肪垫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Hoffa病;髌下脂肪垫;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综述[本文著录格式]赖海芳,刘克敏.Hoffa病与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11): 1050-1052.1 Hoffa病1.1 定义190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年11期2014-01-25

  • 关节镜联合中药熏洗治疗Hoffa病38例
    Hoffa病又称髌下脂肪垫卡压综合征,常由于外伤、炎症等原因导致髌下脂肪垫水肿、增生,与胫股关节或髌股关节形成挤压、摩擦、撞击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成为一种引起膝前痛的少见原因。我们于2007年5月—2011年9月采用关节镜联合中药熏洗治疗38例,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24~62岁,平均45岁。均经关节镜检查确诊为Hoffa病,有明确外伤史26例。病程2~23个月,平均14.3个月。临床表现为关节肿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4年4期2014-01-22

  • 扶他林乳膏合小活络丹外用治疗髌下脂肪垫劳损6 0例临床观察
    小活络丹外用治疗髌下脂肪垫劳损6 0例临床观察史 洁 徐洪伟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郑州 450053目的 探讨扶他林乳膏合小活络丹外用治疗髌下脂肪垫劳损的治疗效果。 方法 髌下脂肪垫劳损患者12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扶他林乳膏合小活络丹外用,1次/d,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对照组60例,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加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1次/周,4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5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24期2013-09-07

  • 膝六穴矩阵针灸治疗髌下脂肪垫损害68例临床观察
    730000)髌下脂肪垫损害,是因髌骨下脂肪垫的无菌性炎症病变,而引起膝前痛及膝关节功能受限的临床症候群。膝关节是人体关节中负重最多、运动量最大关节[1],髌下脂肪垫在活动过程中最易受到摩擦而损伤[2]。该症起病缓慢,初为膝部不适,酸楚、凉感及隐痛;关节不稳,行走无力易跌跤。病情时轻时重,最后发展为持续性局限性膝前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于2009年6月至2012年5月采用矩针针灸治疗68例髌下脂肪垫损害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中国优生优育 2013年1期2013-07-26

  • 手法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121例
    105)手法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121例朱启明 赵美辉 王通(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125105)特色手法;髌下脂肪垫损伤;推拿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21例患者均来自门诊,男51例,女70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7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7年;单侧发病68例,双侧发病53例。1.2 诊断标准[1]①有外伤、劳损或膝关节受凉病史。②常见于膝关节运动较多者或久坐者,其中女性为多。③膝关节疼痛,部分患者上楼梯痛,部分患者下楼梯痛,也有上下楼梯均

    中国疗养医学 2013年5期2013-01-22

  • 温针灸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疗效观察
    石 435000髌下脂肪垫损伤又称髌下脂肪垫炎,是引起膝前痛及膝关节功能受限的常见病之一。多因急性损伤未予有效治疗迁延日久或慢性劳损或感受寒湿所致。笔者近年来采用温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5例;年龄36~72岁,平均53.4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7年,平均2.8年。对照组21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5例;年龄37~71岁,平均52.8岁;病程最短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8期2012-10-15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髌下脂肪垫损伤的诊断价值
    门 529100髌下脂肪垫损伤又称髌下脂肪垫炎、脂肪垫肥厚,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老年疾病,是某些因素刺激所造成的急、慢性髌下脂肪垫的无菌性炎症。此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膝关节有外伤史或经常下蹲、步行者、登山运动员居多[1]。髌下脂肪垫的检查缺乏特殊的方法,以往尚没有一种直观、简便的方法对髌下脂肪垫损伤进行诊断,随着高频超声对骨骼肌肉系统疾病诊断的应用,使髌下脂肪垫损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而有关这方面的超声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对108例髌下脂肪垫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6期2012-07-28

  • 隐神经及其分支髌下支解剖形态异常 1例
    的内侧缘。隐神经髌下支是由隐神经主干在内收肌管的下端发出的分支,穿过缝匠肌或绕过其后缘,向下行走至膝,与股外侧皮神经相联系,形成髌丛[1,2,8]。根据王震寰等报道[9],15.6 % 的髌下支在股三角内起自股神经,84.4 %在收肌管内起自隐神经。髌下支穿收肌管前壁的腱板行于膝关节囊内侧面。此两型髌下支均在缝匠肌下部肌腱的前缘穿出,至髌骨内侧缘处分支分布于膝前内侧区,穿出点周围均为致密结缔组织。我科研小组在进行尸体解剖过程中,发现隐神经髌下支发生异常(图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2年1期2012-05-15

  •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髌下脂肪垫炎临床观察
    130051)髌下脂肪垫炎性病变是慢性膝关节痛病中最常见的病损,但运用一般的常规疗法疗效均欠佳。笔者自2010年8月始运用银质针疗法治疗髌下脂肪垫炎3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患者中,男9例,女21例;年龄35~70岁,平均49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4.5年。均符合髌下脂肪垫炎的诊断标准[1],排除膝关节因肿瘤、结核、半月板损伤、关节滑膜损伤、关节内游离体等引起的疼痛肿胀及凝血功能障碍者。2 治疗方法治疗均采用上海曙新科技开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4期2012-03-31

  • 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飞行员髌下脂肪垫损伤的效果观察
    ,125105)髌下脂肪垫损伤髌下脂肪垫损伤为膝部损伤的常见病,飞行员因工作环境和体能训练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此病患病率有所增加,我们通过采取针刺、推拿按摩、理疗、封闭、温泉浴等综合疗法治疗膑下脂肪垫损伤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9-01—2010-12来我院疗养的因髌下脂肪垫损伤引起膝部疼痛的飞行员58例,均为男性;年龄24~56岁,平均32.5岁;单侧23例,双侧35例;病程3个月~5年,平均2.5年;有膝部外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3期2012-01-21

  • 银质针在髌下脂肪垫损害治疗中的应用
    030200)髌下脂肪垫损害引起的慢性膝关节疼痛,是临床常见病。笔者从2007年-2008年对确诊为单纯髌下脂肪垫损害所引起的严重膝关节疼痛,经多种非手术方法治疗无效或疗效欠佳的22例病例,在软组织外科学新理论指导下,采用了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2例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单纯髌下脂肪垫损害所引起的严重膝关节疼痛患者,所有病例均经针灸、封闭、推拿、理疗、药物等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其中男8例,女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5期2010-04-13

  • 银质针加手法治疗髌下脂肪垫炎25例
    3000)关键词髌下脂肪垫炎银针治疗手法治疗髌下脂肪垫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部队训练过程中的多发病,临床表现膝关节肿胀、疼痛不适,伸屈功能受限,浮髌试验阳性,脂肪垫处压痛明显,银质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5.6岁)50岁10例,膝关节外伤12例,病程0.6~10年,平均1.5年,左侧15例,右侧9例,双侧1例,25例均为髌下脂肪垫损伤。1.2临床表现:1.2.1患者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00年2期200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