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距

  • 物距和光强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研究及补偿
    。现有研究缺少对物距和光源强度的双因素考虑,所以本文针对物距和光源强度在一定范围内耦合变化带来的影响展开了研究。为了提高图像尺寸的测量精度,本文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进行分析。验证了物距变化对像素当量标定结果的影响,光源强度对图像边缘位置的影响以及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种误差综合补偿方法,对图像尺寸测量结果进行补偿。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减小物距和光源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图像尺寸测量精度造成的影响,提高图像尺寸测量系统的精度。1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结构如图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23年9期2023-10-28

  • 自准直法测量薄凸透镜焦距实验中的干扰像分析
    距的同时继续改变物距,寻找干扰像并分析成像原因. 大部分学生都会找到凸透镜后表面的反射干扰像[3-6]. 但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是否存在干扰像,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发现. 本文将结合实验,针对物距大于焦距时的干扰像给出详细讨论.1 自准直法测凸透镜焦距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在凸透镜后面垂直于主光轴放一平面镜,由物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L后,被平面镜M反射回来,若物P放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即物距等于凸透镜焦距f,则物上每一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成为平行光,被平面镜反射回

    大学物理 2023年9期2023-10-18

  • 柱状透镜阵列对物体隐形现象的探究
    ,提出了临界隐形物距的概念,可作为衡量柱状透镜阵列隐形效果的关键参量,对设计制造具备较好光学隐形特性的柱状透镜阵列具有参考意义. 同时,本文也通过光学物理场仿真和实验探究了透镜单元间距、曲率半径、折射率以及物体几何形状等因素对隐形现象的影响. 本研究所涉及的实验对器材及场地要求较少,可在实验室或居家完成,可作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设计型项目,也可作为高校物理及光电信息相关专业课程内容的拓展.1 理论分析与物理场仿真1.1 柱状透镜阵列单元的放大率柱状透镜阵

    物理实验 2023年9期2023-10-16

  • 解读凸透镜成像规律
    像规律(1)通过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或者通过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得到成像特点,具体内容见下表:通过表格可知,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2)通过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得到成像特点。在成实像时,可以根据图象得出物距和像距哪个更大些,如果物距大于像距,则成像特点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物距小于像距,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考点2:物近像远像变大这个考点的关键就是这句话本身:“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关于这句话的理解有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2年12期2022-12-09

  • 厘清规律 调节透镜
    应用之一,这涉及物距u、像距v、焦距f三者的大小变化,生活中常见的透镜调节问题分为定焦距与变焦距两种类型。一、定焦距透镜的调节平时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是焦距不变的凸透镜的调节问题,即焦距f不变,改变物距u,从而改变像距v,进而使物体经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发生变化。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因此,定焦距透镜调节还需要分实像调节与虚像调节。1.实像调节。物体处于一倍焦距以外时成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动态规律可知: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2年12期2022-12-09

  • 泵站漂浮物拦污栅拦截与过栅试验研究
    与栅条间距比值(物距比δ)的关系如图3a所示.当物距比小于3.22时,过栅概率随物距比增大下降较快;当物距比大于3.22时,过栅概率随物距比增大下降趋于平缓;水花生的过栅概率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特别是当物距比较大时,为了保证漂浮物过栅概率不超过某个值(如25%),当水流流速增大后,可以显著减小物距比(δ由6.00减小到4.10).当漂浮物尺寸一定时,可适当减小拦污栅栅条密度,从而降低拦污栅制造成本.2)枯树枝.拟合枯树枝过栅概率与物距比的关系如图3b所示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22年6期2022-06-23

  • 视角直接比较法测自组望远镜放大率方法的改进
    与物镜的距离(即物距)不能过大,通常限制在2 m以内;而另一方面,若物距太小,测得的望远镜放大率结果与其理论值相对误差会比较大。为克服以上矛盾,有文献提出了游码法[2]、分划板法[3]、比较板法[4]、成像公式法[4]等诸多改进方法。笔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针对物距较小的情况,对望远镜放大率的计算公式进行适当地修正,即可在不额外增加实验器材、采用较短物距的前提下,精确地测得自组望远镜的放大率,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望远镜成像原理。1 开普勒望远镜放大率的理论

    大学物理实验 2022年1期2022-06-02

  • 基于发现学习 突破教学难点
    ?(2)如果改变物距,是不是还可以找到更多不同特点的像?教学意图:“发现学习”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学生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前,他们已学习了平面镜成像、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等知识,有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经验等.这些都是进行“发现学习”的基础.从平面镜成像到凸透镜成像,让学生发现了更多不一样的像,很顺利地引导学生进行了猜想.针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复杂性、物理名称的多样性,在教学中通过光屏接收,自然地引出了“倒立缩小的实像”,至于“正立放大”的是虚像还是

    物理教师 2022年4期2022-05-23

  • 从基于经验到基于证据的物理可视化教学实践研究 ——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为例
    非开放环境下给定物距的分组探究.该方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所用透镜的焦距均相同,每组探究一组条件相同的物距,如第1组探究物距都是大于2倍焦距的情况,第2组探究物距都是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的情况,第3组探究物距都是小于1倍焦距的情况,还可以让另两组分别探究物距等于2倍焦距或1倍焦距,每组学生在探究之后,教师将各组数据放在一起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在不同物距下成像的不同结论.这种方案在常规教学中被经常使用,是因为这种教学比较简单快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比较容易

    物理教师 2022年1期2022-02-24

  • 树下光斑寻常见小孔成像释成因
    到小孔的距离(即物距)和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即像距)有关。当物距一定时,像距越大,像越大,但像的亮度会变暗;当像距一定时,物距越大,像越小。具体来说,当物距大于像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 生活中的小孔成像现象夏天树荫下的光斑就是小孔成像现象。树叶的缝隙相当于小孔,地面相当于光屏,地面的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因为小孔所成的像与物体形状相同,所以光斑的形状与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1年11期2021-11-27

  • 大景深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的景深。因为不同物距对应着不同的最佳像面位置,意味着光学系统要有较大的焦深(Depth of Focus,DOF)。此外,受到复杂的环境因素比如入轨时的振动、在轨温度变化所影响,光学系统的结构参数及像面位置也会产生变化。为了保证系统可以清晰成像,通常的做法是在光学系统中增加调焦机构[1-2]。调焦机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会增加成像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同时调焦机构包含的活动机构使系统的可靠性降低。因此,研究更加简单有效的扩展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

    液晶与显示 2021年11期2021-11-12

  • 基于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实验创新设计 —— 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为例
    地同时调节好合适物距和像距才能看到相应的像,且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比较陌生,只对放大镜的使用比较熟悉,因此不容易找到倒立放大的像,要找到倒立缩小的像就更难了。图1图2图3也有一些教师利用实验室的凸透镜进行演示实验,但是由于成像太小而无法让全班学生看清楚这三种成像的情况,不能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合理的猜想。为解决此问题,笔者用废旧的水晶球音乐盒简单改造后得到一个透明水球(如图4所示),用于代替实验室的凸透镜进行演示实验。制作一个双色箭头图案作为被观察物

    课程教学研究 2021年8期2021-09-26

  • 巧判物像动态变化
    多同学会因为对“物距的变化而导致像距和成像特征的变化”而产生混淆,导致相关应用难以突破,而这些都和实验探究密切相关。下面结合2020年中考题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例1(2020·湖南·衡阳)(多选)一位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鏡成像规律,他先用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接下来他想改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A. 要使光屏再次成清晰的像,可只将光屏向右移B. 要使

    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 2021年4期2021-09-10

  • 采用液晶透镜校正电润湿液体透镜调焦系统的单色像差
    的调焦系统,随着物距的改变,电润湿液体透镜的曲率半径也随之改变,系统的像差特性将会发生变化。对不同物距下电润湿液体调焦系统的像差都能进行较好的校正,将会提高系统的成像质量。目前,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Reichelt等人[3]和Li等人[4]分别提出了具有3个两室液体透镜和4个两室液体透镜的多腔室结构液体透镜,通过在这些腔室内注入性质不同的液体,来校正球差以及色差。Zhang等人[5]和Li等人[6]都采用了多片电润湿液体透镜来进行变焦系统的设计

    液晶与显示 2021年7期2021-07-14

  • 浅析科学素养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反思
    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有关,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让学生经历产生学习探究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知识辩证的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数据分析及论证等能力。【关键词】凸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蜡烛;科学探究【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10-0140-02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因果关系的推理分析,使学生掌握从特殊过程到一般过程,找到普遍的探究科学规律的方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2期2021-06-11

  • 基于液体透镜的自动变焦扫描镜头的设计与验证
    了满足在多个工作物距下都可清晰成像,同时像面位置保持不变或基本不变的需求而产生的[1]。自动变焦系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调整系统中镜片与镜片之前的距离或整个镜头与像面的距离来实现自动变焦;另一种是通过调整镜片形状来实现镜头焦距的变化,使得所有从近到远的被拍对象都能成像在像面上,从而达到自动变焦的效果。以前者为基础的自动变焦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成像镜头,例如单反相机镜头;以后者为基础的自动变焦技术对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基于液体透镜的自动变焦

    光学仪器 2020年6期2021-01-20

  • “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出现的有关问题之探讨
    相同之处,像距与物距基本相等;按照图2(b)进行实验,所得实验数据和表格中小组2所得实验数据有相同之处,像距与物距不相等,但基本上像距都比物距大0.80 cm左右;按照图2(c)进行实验,所得实验数据和表格中小组3所得实验数据有相同之处,像距与物距不相等,但基本上像距都比物距大0.40 cm左右;按照图2(d)进行实验,所得实验数据和表格中小组4所得实验数据有相同之处,像距与物距不相等,但基本上像距都比物距小0.40 cm左右.由此笔者和学生发现,学生实验

    物理通报 2020年7期2020-07-01

  • 探索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
    都是正立的。”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實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不会成像。

    锦绣·上旬刊 2020年3期2020-06-08

  • 浅谈错题归纳有效措施之一:编制母题
    比如,照相机,有物距、像距、焦距、成像特点(包含像的正倒、大小、虚实、同侧异侧)等等,是学生觉得非常难学的一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帮学生理清整体分析思路: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物距、像距、成像特点)先确定是照相机、投影仪还是放大镜,然后再分析题目要求的是什么(物距、像距、焦距、成像特点)。而相应的母题,可以做如下考虑。透镜成像相应的题目至少需要知道这四个信息(物距、像距、、焦距、成像特点)中的二个信息才能确定第三个信息,通过对知识点的排列组合,可以有如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05期2019-09-10

  •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代数研究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与像距的倒数和等于焦距的倒数(即 ).我当时就试图过去证明这个结论,但发现无从下手.我就暂且将它放在了一边.到初三后,进行第一轮复习.当复习到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块时,我又想起了这个问题.我决定证明它.本着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我决定将物体在凸透镜的两倍焦点上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这个特殊的成像规律代入式子驗证一下,发现:当 时,满足 的结论.但这毕竟是特殊情况,不具有普遍性.所以我开始研究一般情况下物距、像距和焦距是否满足这个式子.然而,我仍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2019-09-10

  • 透镜奥秘知多少
    ,(2)像距小于物距,(3)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例1如图2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人的身后进行“补光”。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这些说法正确的是()A,甲与乙 B,甲与丙C,乙与丁 D,丙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2019年11期2019-09-10

  • 指向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以“生活中的透镜”为例
    图两条思路认识到物距和像距会影响成像特点,为下节课成像规律打下基础.(3)知道数码相机和现代投影仪的光学原理.深度学习是基于实践和经历体验的学习,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知识的形成都需经过体验、经历和感悟,通过丰富的表象进而对其抽象形成规律的过程才能完成知识的形成.因此,在上“生活中的透镜”之前,布置学生利用卡纸、透镜等制作好照相机和幻灯机模型.如图1和图2所示.图1 照相机模型图2 幻灯机模型初二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对物理充满了好奇,物理教师在上课过程

    物理通报 2019年9期2019-08-26

  • 《生活中的透镜》自制教具实验教学
    先弄清两个距离:物距u和像距v。(多媒体展示)打开灯,在刚才的位置还能看到手心里孙悟空的像吗?(不能)其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装置——(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照相机;真正的照相机工作时,也不能在很亮的地方成像——暗箱。现在,同学们想不想组装一台照相机,给我们的物体拍照?活动2: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如图2),组装照相机模型,并用此模型对白板上的“F”(如图3)进行“拍照”。图2图3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你通过照相机模型看到的像与白板上的“F”有什么区别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9年5期2019-08-12

  • 基于聚焦曲面的快速聚焦算法的研究
    目标物,导致目标物距获取困难;第三,高分辨率的图片,计算量大[3];第四,聚焦曲线测量困难,使用查表法等主动式聚焦数据量大,查表速度慢。为了解决大倍率摄像机聚焦慢,物距难以获取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不同物距下的聚焦曲线(变焦曲线)[1-2,4]的研究,通过合理选择测量物距,将所测量的聚焦曲线拟合成对焦曲面,通过分析当前聚焦位置反查出目标物距信息,利用此物距信息和聚焦曲面进行变焦跟踪处理,使得在进行变倍的同时进行聚焦从而加快聚焦速度。但由于聚焦曲面存在误差,本研

    现代计算机 2019年18期2019-07-30

  • 瞄准误差对多通道X射线KB显微镜一致性的影响
    了视场中心对准、物距、像距误差对分辨率、各通道系统效率、像间隔的影响,提出了解决瞄准误差可行性方案。研究结果对多通道X射线KB显微镜在强激光装置上的瞄准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1 八通道 KB 显微镜参数由于掠入射反射式成像的单通道KB显微镜是由两块相互正交放置的球面或柱面反射镜组成[11],其有效地校正了单块球面反射镜在掠入射成像时产生的严重像散。其子午和弧矢方向的成像分别满足[12]:式中:u为物距;v为像距;d为沿光轴方向的反射镜长度;f、R和θ分

    光学仪器 2019年2期2019-06-04

  • 浅谈错题归纳有效措施之一:编制母题 ——以“透镜成像”为例
    ,比如照相机,有物距、像距、焦距、成像特点(包含像的正倒、大小、虚实、同侧异侧等等),是学生觉得非常难学的一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帮学生理清整体分析思路: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物距、像距、成像特点)先确定是照相机、投影仪还是放大镜,然后再分析题目要求的是什么(物距、像距、焦距、成像特点)。而相应的母题,可以做如下考虑。透镜成像相应的题目至少需要知道这四个信息(物距、像距、、焦距、成像特点)中的二个信息才能确定第三个信息,通过对知识点的排列组合,可以有如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32期2019-04-07

  • 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例谈
    成像规律;焦距;物距;像距作者简介:杨戈(1979-),男,广东廉江人, 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材教法研究;吴结霞(1982-),女,广东茂名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研究.凸透镜成像是光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往往掌握不够扎实,容易混乱,无法熟练运用.本文运用对比归纳法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并针对像的性质、成像规律的应用、像的动态变化、器材与操作调节以及求焦距大小等问题,结合实例进行分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8年10期2018-12-11

  • 关于“小孔成像”的研究
    ”的实验结论有:物距越近,像越大且亮度越暗;物距越远,像越小且亮度越亮。像距越近,所成像越小且亮;反之,越大且暗。孔只要够小,它的形状不论是方的、圆的、扁圆的,对像的清晰程度和像的形状都没有影响。在图1中我们把蜡烛的火焰看成是由许多小发光点组成,每个发光点都向四面八方发射着光。总会有一小束光,笔直地穿过小孔,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小光斑。烛焰上的每一个发光点都会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对应的光斑,全部光斑在白纸上就组成了一个烛焰的像。通常认为“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物理与工程 2018年4期2018-08-31

  • 摄影艺术中的光影呈现
    景深营造故事性,物距影响景深表达主题性,以及调焦距控制景深体现创新性,摄影师将个人的情感意象转化为镜头下具有丰富意味的影像。〔关键词〕意象; 影像;光圈;物距;焦距摄影作品最忌讳的就是枯燥乏味平淡无奇,尤其是在当今视觉影象纷繁多样的时代,各种标新立异的视觉作品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对于已然处于“审美疲劳”的大众群体来说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作品是无法挤进视线的。而作为摄影师要想使摄影作品从众多作品中成功跳脱出来,抓人视线,就要有足够吸引观众驻足的“点”,一种具有

    艺海 2018年3期2018-05-17

  • 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案
    像;虚像;焦距;物距;像距作者简介:梁天骄(1993-),男,黑龙江省宾县人,本科学历.1 课前准备实像特点:(1)实像都是倒立的(上下左右与物体相反)(2)可以由光屏承接(3)实际光线会聚而成(4)实像是能量的聚集点虚像特点:(1)虚像都是正立的(2)不能由光屏承接(但可以被观察到)(3)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由反射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4)虚像不是能量聚集点实例区分:(1)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像.(2)

    中学物理·初中 2017年4期2017-05-31

  • 凸透镜成像变化规律总结及其应用
    的方向移动,减小物距(仍保持u>2f),此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移动凸透镜,直到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为止,记下像距的值、像的大小,提醒学生与步骤一中的像距值比较,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像变大了,还是变小了?(3)完成表格中第一行;(4)在f(5)分别在f2f)范围内增大物距,观察像距变化及像的变化情况,完成表格第三行和第四行。[引导学生分析表格,不难发现,无论在u>2f,还是f像距与物距的变化相反,像与像距的变化相同。三、通过作图法巩固凸透镜成像变化规律为

    速读·下旬 2016年8期2017-05-09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及探究方法的改进*
    度尺,准确地测量物距和像距,使实验误差减小;通过改变探究的方法,给学生更多探索与思考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更多的探索、观察、分析和思考,应用实验现象和数据总结、归纳出物理规律。凸透镜成像;装置;探究方法;改进1 引言很多教师在初中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是在实验中物距相等时,不同组的同学测出的像距不相同,有的相差甚远;二是像与原物的大小怎样确定的问题,尤其是判断像与物大小相等的情况时遇到困难,在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往往有一部分同学得

    广西物理 2016年2期2017-01-18

  • 薄透镜焦距测定方法的研究
    ,从理论上分析了物距成像法和自准直法测定透镜焦距的原理,实验中,采用物距法测定凸透镜及凹透镜焦距,并与自准直法测定的焦距相比较,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运用自准直方法测量的结果实验误差小,实验结果更为准确。薄透镜;焦距;自准直法;物距法1 引言薄透镜是光学系统经常用到的光学器件,广泛应用于望远镜、照相机镜头、航天摄像等多种领域,焦距是反应薄透镜成像特性的一个重要参量,薄透镜焦距的准确性影响着总体光学系统的设计。薄透镜焦距的测量也是大学物理光学实验中的一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2017-01-04

  • 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相关问题.焦距;物距;像距;实像;虚像;三段两点成像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初中物理重要实验之一.该实验涉及概念较多,成像规律较为复杂,成像规律的应用较为广泛并容易混淆,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困难,所以教师在完成该部分教学内容时应该循序渐进,实验、作图、习题多角度相结合开展教学.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将凸透镜成像规律概括为“三段两点”成像规律,并用该规律来解决相关问题.我们应该明确凸透镜成像的原因是由于光的折射,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再由玻璃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年26期2016-12-16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与方法的改进
    题:一是在实验中物距相等时,不同组的同学测出的像距不相同,有的相差甚远;二是像与原物的大小怎样确定,像比原物大还是小的问题,这个主要体现在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一部分同学得出的是倒立放大实像,一部分同学得出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真正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的同学为数不多。其实问题的原因在于光屏上所成的像是摇晃的烛焰形成的,烛焰摇晃难以判断当时的像是否是最清晰;其次是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想必是由人的主观意识来比较完成的,这样只能说是判断而不是测量比较,不能定量以进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年34期2016-12-07

  • 厚积薄发环环相扣先渔后鱼
    词多,如对焦距、物距、像距,实像、虚像,放大、缩小这些物理名词的理解;(2)实验操作要求高,要找到各种像应调整什么,如何调整,学生感到盲目;(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复杂,在不同的物距条件下所成像的性质不同.为能顺利完成教学,课前教师要为学生做好充分的知识技能准备.1.重视小孔成像规律的探究在光的直线传播中学生已经接触到了小孔成像,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做好这个探究实验,把以下几个方面做到位:(1)结合做光路图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和规律;(2)通过这个探究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6年11期2016-12-03

  •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研究
    00)在简单介绍物距像距法、两次成像法、自准直法和成等大像法等四种测量薄透镜焦距的实验原理的基础上,以一个已知焦距的薄透镜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这四种方法的原理对其焦距进行实验测量。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各种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其适用范围,并得出成等大像法是这四种测量方法中相对较好的方法的结论。薄透镜;焦距;测量;研究0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薄透镜成像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天文、医学、汽车、数码相机等方面。针对薄透镜应用的场合和目的等方面,应当选取不

    河池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9-02

  • 透镜倾斜对焦距测量误差的影响
    的倾斜导致测得的物距和像距不是真实的物距和像距,然后代入成像公式计算出的焦距值,必然严重偏离透镜的实际焦距值.文中推导出了透镜的焦距测量误差与物距及透镜的倾斜角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从理论上分析了焦距测量误差随物距和倾斜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物距情形比小物距情形的焦距测量误差要小,并且得到了实验验证.透镜倾斜;焦距;测量误差;影响在测量透镜的焦距实验中,影响焦距测量误差的因素[3-10]很多,由透镜倾斜而产生的系统误差是导致焦距测量误差的因素之一.实验

    物理与工程 2016年3期2016-08-31

  • 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的一点做法
    关系?(像距小于物距)4、通过观察你还有发现吗?(引导学生发现像距小于物距,像也小于物。)在进行投影仪一节教学时,在设计以上问题之后再设计如下问题:比较照相机原理图和投影仪原理图你有何发现或猜想?(引导学生发现物体靠近凸透镜像会变大,同时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还会变大)如果我们希望照相机底片上的像大一些可以怎么做?如果希望投影片的像大一些又该如何做?后两个问题学生会知道物要靠近一些,像要远离一些。此时老师再提出问题:比较照相机原理图和投影仪原理图你认为物可以无限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2期2016-07-12

  • 平面镜成像效果简析
    较暗且不够清晰,物距U与像距V略有差距(U3.用深“茶色”厚、薄玻璃实验:厚茶色玻璃像较清晰,物距U略大于像距V,但不好找像所在的位置。薄茶色玻璃像比较清晰,物距U=像距V,但不好找像所在的位置。4.用浅色“茶色”薄玻璃实验:像比较清晰,物距U=像距V,容易找像所在的位置。(二)室内光线较暗时1.毛玻璃:正面有较模糊的像,但无法在异侧找到像的位置。2.用厚、薄无色玻璃实验:厚玻璃有清晰的像,容易找出像的位置,物距U与像距V略有差距(U3.用深“茶色”厚、薄

    当代教育 2016年2期2016-07-02

  • 数码照片中摄影物距推算与摄影现场重建
    数码照片中摄影物距推算与摄影现场重建冯永平,满勤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杭州310053)摘要:目的研究推算数码照片中的目标物与摄影机位的距离(即物距)。方法首先在电脑中查看数码照片拍摄所用的焦距值,其次在Adobe Photoshop软件中测得目标物成像在照片中的影像大小值,在拍摄现场实际测量目标物的大小值,最终依据摄影成像原理结合应用商用图像处理软件(ACDSee、Adobe Photoshop)完成对摄影物距的推算。结果实验测试表明,推算的物距与实际

    中国司法鉴定 2016年3期2016-06-12

  • 除白发简易装置
    作者眼睛的距离,物距则是头发离凸透镜的距离。凸透镜可根据装置需要专门定制,也可选用市面上的成品。支撑筒用于凸透镜的安放和调焦以及剪刀的放置,由筒体和筒盖两部分组成。筒体是略扁的圆柱形,两端敞口,底部可扣在人的头顶,顶部带有螺纹锁紧结构以便与筒盖连接。筒盖周围开有许多大小适中的洞,用于剪头发。筒盖也带有螺纹锁紧结构,用于与筒体旋转连接,可通过旋转调节筒盖和凸透镜的高度,即调节物距,使操作者看清白发。将筒盖中间挖空,作为安置凸透镜的观察窗口,在盖子的顶面用粘合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6年10期2016-05-30

  • 像与物大小关系如何判断
    析如下.一、根据物距u或像距v与焦距f的大小关系判断当u>2 f,f<v<2 f时,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为缩小实像;当f<u<2f,v>2 f时,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为放大实像;当u=2 f,v=2f时,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为等大实像;当u<f时,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为放大虚像.例1(2016·泰州)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

    初中生天地 2016年32期2016-03-22

  • 凸透镜成像“四步教学法”
    实验,亲自感受当物距发生变化时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规律。首先把凸透镜、蜡烛、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如上图所示,把蜡烛放在凸透镜2倍焦距点以外,即u >2f(u表示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f表示凸透镜的焦距),沿直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明亮的烛焰像,观察像是正立还是倒立,是放大还是缩小,记下光屏距凸透镜中心的距离v。接着依次移动蜡烛,使得u=2f,f像情况及光屏距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二、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2期2016-03-07

  • 把握实验细节,提高课堂效率 ——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一点认识
    ,还能准确到满足物距和像距倒数和等于焦距倒数的规律(这一规律初中无需让学生掌握,但教师可以有所思考)。二、光具座的不足与改进实验室的光具座零刻度线在最左端,从左向右依次增大,实验中将透镜固定在40或50cm处,学生在实验中读出的物距和像距都是要计算的,而不少学生忘记计算或计算错误,导致实验数据整理时,无法得到成像规律。这次上课中,有教师用1cm宽的纸带粘在了光具座上,利用光具座已有的刻度在纸带上重新标数字,“0”写在了原来的“45”之处,向两侧数字依次变大

    学苑教育 2016年3期2016-03-02

  • 基于MATLAB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仿真*
    机仿真,得到不同物距下凸透镜的成像图像,动态地呈现出像距与物距和焦距之间的变化关系.仿真为中学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提供了直观的教学辅助手段.关键词:凸透镜成像MATLAB计算机仿真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中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初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主要是在测得凸透镜焦距的条件下,运用蜡烛作为光源,通过实验测定与焦距相关的物像位置关系,实验现象客观、真实.但是在教学实施时,某些学校由于实验设备、仪器、场地等不足,加之课时的限制及实验所需的严格

    物理通报 2016年1期2016-01-20

  • 善变的像
    镜的成像性质会因物距的不同而多变,当物距不同时,对应的成像性质、像距、成像大小及成像规律的实际应用等均不相同,因此要掌握“像”的善变,必须理解成“像”的规律。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可以得到的成像规律如表1。表1中设置了u>2f、f物体在三个“区间”的成像情况及应用表1显示,物体分别在三个区间时的成像规律是:(1)u>2f或(u>v)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应用是照相机,(2)f例1,让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透镜5cm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2015年11期2015-11-30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的特点论述,如从物距的变化,观察像的虚实、大小、正倒变化等。2.根据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像的特点,请你提出几个关于凸透镜成像的猜想。解析:通过生活经验,可以提出猜想:照相机能使物体成缩小的像,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较远,因此,当物体离凸透镜较远时,可能成缩小的像;投影仪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像,成像时物体离投影仪较近,因此,当物体离凸透镜较近时,可能成放大的像;放大镜成的像也是放大的,跟投影仪成的像却不同,猜想正确与否,可以通过后面的实验验证。3.实验时,小明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2015年11期2015-11-30

  • 逆向思维 大胆创新
    思维方式是先探究物距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别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和正立放大的虚像。通过数据的不完全归纳得出物距满足的条件,然后再探究3个成像区间的两个分界点,u=2f和u=f时分别成什么像。笔者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设计,先探究物距和像距满足什么条件时成等大的像,物距满足什么条件时光屏上刚刚开始没有像,从而得到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u=2f和u=2f,光屏上有无像的分界点是u=f,顺理成章地得到物距和像距分别满足什么条件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4年5期2015-03-11

  • 一种制冷型红外近景成像系统的无调焦设计
    统设计时一般假设物距为无穷远,物距减小时通过调焦机构使得像面与探测器平面重合。在近景成像中,物距减小导致景深减小,景深过小时不能保证近景和远景同时清晰成像。为了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需要进行调焦。同时,温度变化也会导致像面漂移和成像质量下降,一般系统也是通过调焦机构进行补偿[1-2]。然而,近景探测热像仪在探测时无法预知所关注的事物将出现在距离镜头多远的位置,只能将焦点设置在某一固定位置处,如果其景深不能覆盖探测范围内的所有位置,一旦目标物偏离较远,不调焦就

    激光与红外 2014年8期2014-10-25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课的若干难点分析和突破建议
    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的实验探究活动.设计好实验探究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猜想,明确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通过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一:如何引入新课?目前的引入主要有四种方式.第一种是事先布置学生查找关于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为后面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和倒立放大实像做铺垫.这种引入的优点是让学生了解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教师也在下面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光具座上找倒立缩小实像和倒立放大实像

    物理之友 2014年7期2014-03-21

  • 中国(传统)绘画透视的科学验证
    000毫米,由于物距加大,透视图(E1F1G1A1D1C1B1)由内依次向外反向畸变。物距的变化使得透视畸变显现出渐变性、连续性和可逆性。A顶点随着透视反向畸变依次变化为A1、A2、……A7、A8;同样,其它顶点由此类推。图中灰色反向畸变图为焦距 270毫米(E5F5G5A5D5C5B5)线框图,其边线A5B5=b5(图2所示)。最外线框(E8F8G8A8D8C8B8)图为轴测透视图(又称:零点透视图、简称:WMY)[3]。图1 透视畸变渐变图图2 平移对

    图学学报 2012年5期2012-07-09

  • 声子晶体平板组合成像特性分析
    平板左表面距离为物距u,外部像到平板右表面的距离为像距v。点声源经平板两个表面折射后的像点分别成内部像点S0和外部像点S1。其中θi,θr分别代表入射角和折射角,平板的等效负折射率用neff表示。根据反Snell定律及图中的几何关系可得,当入射角θi较小时,利用近轴近似,表达式(1)、式(2)可简化为:图2 负折射率声子晶体平板成像过程可用示意图Fig.2 Negative refractive index phononic crystal tablet

    振动与冲击 2012年17期2012-02-13

  • 焦深在焦距测量实验中的应用
    中,必须严格测定物距和像距才能得到精确的焦距.本文对焦深随焦距的变化趋势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并且得到了实验的验证,然后利用这种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调节透镜或者像屏来精确测量像距,以此提高焦距的测量精度.焦深;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焦距测量焦深[1]是一个应用光学概念,尽管在高校光学教科书中一般不做介绍,但它在光学成像理论中确有重要意义.在测定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距实验中,稍加注意即可发现在不同的物距范围内,调节透镜和调节像屏,像屏上像的清晰度变化快慢是不一样的,有

    物理与工程 2011年3期2011-12-22

  • 小孔成像的实验探究
    环节.小孔成像;物距;像距1 引 言学生在校园的树荫下玩耍时会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圆形的和非圆形的光斑.学了小孔成像的知识后,知道小孔所成太阳的像应该是圆形的,怎么会出现非圆形的光斑呢?这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不少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现将学生中比较典型的探究过程整理如下:1)树荫下非圆形光斑的形成原因是什么?2)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有关吗?3)小孔成像与孔的大小有关吗?4)小孔成像与物距有关吗?5)小孔成像与像距有关吗?2 制作仪器结合所学物理

    物理实验 2011年2期2011-09-27

  • 二维声子晶体平板成像中的通道特征*
    ‘线’分布.图中物距为声源到平板前表面之间的距离.图1 钢/水声子晶体带结构与负折射成像(填充率F=0.403) (a)无限周期平板能带结构(cl为水的波速);(b)9层平板负折射成像(物距u=7.794,频率f=0.65)图2 负折射成像原理示意图 (a)n=-1,理想成像;(b)n≠-1,非理想成像借用几何光学中‘光路’的概念,可对平板成像加以解释.图2给出了负折射成像的示意图.图2(a)中,平板的厚度为d,点源S距平板左端面距离为物距u,平板右端面到

    物理学报 2010年1期2010-09-19

  • 《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案例
    透镜 成像规律 物距教材分析:本节是在研究光的折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归纳和总结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锻炼学生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与技巧,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激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与别人交流合作、反思评估的意识。同时,本节又是学习眼睛及视力矫正、学习其它光学仪器的基础,所以本节在初中光学部分中占有重要位置。学生现状:凸透镜在学生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如放大镜、照相机和幻灯机的镜头等。学生最熟悉的莫过于放大镜了,而他们又往往认为,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3期2009-04-07

  • 用作图法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
    定时,成像情况跟物距的关系.我们把主光轴上分三个区域:2f之外,2f和f之间,焦点之内.把物体分别竖直放在这三个区域内,通过作图探究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物距u>2f时,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成像情况从发光点A发出的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从A射出的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即为物体A点的像点.把物体AB看成由无数个发光点组成的,依次类推,可作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成的像A1B1.由于A1B1是实际折射光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2008年10期200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