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引入与创新

2018-05-14 14:27施宵宇丁晓杰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施宵宇 丁晓杰

【摘要】传统文化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目前重视程度不足,引入方式不够新颖。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引入与创新进行研究,指出可以通过教授汉字文化背景,让学生思索古诗词作者创作灵感等方法引入传统文化。将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结合到一起,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之处。本研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未来发展方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引入;传统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在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只有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领悟到我国语言文化的魅力,体味到古人思想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伟大民族精神的经典永恒,才能保证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来。当代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的引入与创新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新课改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引入

语文教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能够深入挖掘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资源,因此必须选取有效的手段将传统文化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教学时要将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引入其中,打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存在契合点,所以教师应该积极找寻这些契合点,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活跃,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挖掘语文的人文内涵。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和民族文化智慧在我国独特的汉字中就能够体现,可以通过挖掘中国汉字引入传统文化,汉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背景,既是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因此,教师要用心挖掘汉字的内涵,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汉字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文化价值,更在于它的情感价值,小学生如果从小就能热爱汉字,那么对中国文化也必然会更加热爱,学生从心底愿意學习汉字,对传统文化有着浓郁的兴趣。挖掘汉字文化背景,能够赋予汉字生命,让小学生不再认为汉字只是冷冰冰的传递符号,而是一种文化情感,写字时也会更加认真。例如“雨”字的甲骨文就是古人模仿天上下着雨的情境而创造出来的,后来经过不断演化,成为现在的样子,如果老师将甲骨文引入其中,学生必然会对其印象深刻。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想要让学生学好传统文化,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传统文化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但是也存在一些难懂之处,教师必须要想办法让学生与传统文化接触得更多一些。古诗词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手段之一。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伟大产物,每一首诗和每一句词都包含着作者的丰富情感,教师在帮助学生读懂诗意之后,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诗词来体会情感,跨越时间和空间领悟作者创作时的心境,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

我国的文化经典展现着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教师在传承这一方面担负着重要作用,背诵古诗词对于学生掌握传统文化,增长自身知识有积极的作用。我国古代在孩童启蒙时期,会让他们背诵《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诗经》《论语》等,这其中的语句虽然浅显易懂,但是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既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地理、哲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包括儒家伦理和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学生在诵读时能够直观接受传统文化,背诵之后就会反复揣摩其中的深意,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背诵是引入传统文化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创新

除了传统的引入方案以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来让小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由于现在的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过于宠爱,导致他们生活方式过于放肆,对于日常的基本礼仪了解也不够。因此,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规范教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什么叫知行合一。

传统节日也是教授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节日,在传统节日来临的时候,学生就会放假,有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可是教师不能让小学生只把传统节日当成一个放假的日子,而是应该让他们明白传统节日是如何来的。例如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教师就可以借机教学生关于屈原的知识,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包粽子,亲身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情,而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在历史文化传承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教授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时,不能选用一成不变的方式,要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教授某一汉字,或者教授学生某一古诗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创作对联的方式来表达,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拥有更高涨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将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重要的瑰宝,我们不仅要将其传承下去,更要发扬光大。小学阶段是人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的重要阶段,语文学科更是培养孩子素养的重要学科,必须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在语文课堂上传承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通过汉字教学和古诗词教学引入传统文化,同时让小学生多读多背古代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语文课堂也可以结合传统节日来普及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课堂上去探讨、去思索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参考文献

[1]张房玉.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J].课外语文,2016(22).

[2] 马学海.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22).

[3] 高中英.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17).

[4]赵玉荣.要重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神州旬刊,2016(10).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