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知识积累的有效性研究

2020-10-21 09:59陈顺德吴云珍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0期
关键词:语文知识小学语文

陈顺德 吴云珍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实施,打牢小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基础已成为学科教学的重点之一。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大多数的学生仍然存在学习兴趣不高、参与效果不佳、掌握不牢固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策略和组织环节存在问题,导致学生的语文知识得不到有效获取和积累。对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知识积累的有效性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知识;有效积累

语文是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知识学习的语言学科,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沟通交际、文化感知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小学是学生打牢基础、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其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有助于促进学生教育成长的良性发展,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与理解产生能动效果。因此,本文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发展现状、提升小学语文知识积累的有效性策略两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探究。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当前语文教学活动中大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课堂主体氛围不足。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活動的主体。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的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思想,忽视其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同时,其课堂氛围营造不足,缺乏对学生的主体培养和引导策略,进而降低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性。第二,课堂环节设计不当。大多数的教师未能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导致学生在环节活动的参与和探究过程中存在偏差,无法达到有效教学的课堂效果。第三,教学方法运用不足。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采取语言讲授、演示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不仅方法单一,还不能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最终影响学生个体和整体的学习质量。

二、提升小学语文知识积累的有效性策略

1、构建环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环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第二个老师”。良好的课堂环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这对实现学生高效学习的目标具有促进效果。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合理构建教学环境,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体验得到增强,以此达到有效教学、认知积累的目的。如在《观潮》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还未曾观看过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对此,我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和图片以电子课件的形式播放给学生,并构建以钱塘江大潮为主题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学生通过直观的大屏幕,清楚的观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潮景象,都纷纷被其吸引,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这时,我将本节的内容导入其中,有助于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通过课堂环境的构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实现其自我发展的目标。

2、优化方式,提高记忆

对于正处在儿童阶段的小学生,其思维记忆往往较为短暂,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进而影响其学习质量和知识的积累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记忆效果。游戏活动作为小学生喜爱的项目之一,将游戏活动导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助于保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还能提升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效果,增强其记忆的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活动形式,将游戏导入其中,既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取“成语接龙”“词语对对碰”“我来猜词你造句”等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还能使学生在语言的运用和积累上得到锻炼,有利于打牢学生的学习基础,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有效发展。

3、设置问题,增强理解

课堂问题往往能检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对知识的理解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及时了解课堂的授课情况,进而对下一步的教学实施作出相应调整。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变化,合理设置课堂问题,把握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导学生对重点问题展开探究,进而使学生得到深层次的学习与理解,这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在《走月亮》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基本了解本节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为了提升学生对文章细节的理解效果,我根据学生的学情基础,设置一下问题:①在第6自然段的阅读中,文中对秋虫夜鸟是怎样描述的?作者都嗅到野花的香味,那她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②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后,内心会有怎样的感觉?除了对景色美丽而感到高兴外,还有什么原因使作者愉快?③在4自然段的阅读中,一共用了几次“流着”,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通过对课堂问题的灵活设计,不仅能检验学生对文章的学习效果,还能增强学生对细节的理解能力。

4、小组合作,夯实基础

在语文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因个体原因、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难免存在理解不透、掌握不牢的差异现象,这种差异化现象需要教师采取及时、有效的引导手段进行化解和调整,避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厌学、抵触等心理问题。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状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基础,科学组织活动内容和学习形式,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从而促进其整体的有效发展。如在《蝙蝠和雷达》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化现象,我对此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在小组的成员搭配上,我还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保证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性和发展性。此外,我还根据各小组的学情变化,设置相应探究问题:在第三自然段中,蝙蝠的飞行有什么特点?蝙蝠是如何用嘴和耳朵探路的?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整体水平。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既能满足学生个体的学情需求,又能夯实学生整体的语言基础。

综上所述,通过对课堂环境的构建、教学方式的优化、课堂问题的设置以及小组合作的开展,不仅使学生个体在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上得到提升,还使学生的语言立理解能力得到增强,打牢学生的学习基础,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时刻关注学生的学情变化,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以其相互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实现其共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罗庆芬.小学语文知识教学的困境与突围[J].明日,2017(25):187-187.

[2]  陈妍.打好未来学习基础,注重小学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7(11):219-219.

[3]  王崇英.如何让学生学习好小学语文知识[J].南北桥,2017(22):78-78.

猜你喜欢
语文知识小学语文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知识教学创新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论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构建一个合理的语文知识教学序
利用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