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究

2021-01-01 11:24焦中华
考试周刊 2021年88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对策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与个人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人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文章主要分析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并提出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以期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水平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与精神,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对策

随着中国教育的不断变革,中国相关教育部门对学生语文的学习情况越来越重视。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在现阶段,创新教学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语文这门课程不同于其他的学科,他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不断的实践才能够很好地学好这门科目。

一、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

现阶段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语文课程法教学。虽然现阶段语文课程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是仍旧存在许多的问题。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如果只是按照课本进行讲解,不给学生拓展课外知识,将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因此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对学生的监督不够严格,以至于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仅仅是在做一些表面功夫,并没有认真的进行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也没有合理地创新自己的教学内容,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至于学生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二)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对部分学生来说,在开展学习的时候自己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对一些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但是就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使得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容易产生畏惧,因而将会大大降低学习效率。对部分学生来说,都会认为语文这一门课程是枯燥无味的,并且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不够新颖,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还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效率。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家长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家长不够重视孩子们语文内容的学习,因此对于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不高,从而使得学生学习热情大大降低。

(三)教师无效的提问

教师无效的提问也是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极大的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考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表达不清晰、与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习能力的差距较大,导致学生无法明白教师提问的真实意图,造成课堂效率较低。部分语文教师甚至只提出简单的是非问题,这也导致学生养成了不经过认真思考而回答问题的习惯,学生无法深入掌握语文学习内容。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存在无层次化引导提问的情况,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只有学习能力强、活跃的同学回答问题,而其他内向、成绩差的学生不参加课堂活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差异较大,进一步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

二、 核心素养视域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把握教学特点,确定教学重点

教师只有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才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充分掌握语文教学本质的基础上,把握知识教学的特点,并确定教学重点。第一,立足语文现实。语文知识的学习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十分密切的。现阶段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将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这主要指以下两方面的情况,第一,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立足于显示。第二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将实际生活知识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帮助学生更加详细地了解相关的语文知识。因此,对语文教师来说,在进行教学到时候教师需要合理地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合理的利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语文某些知识同样也具备一定的抽象性,而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象到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中,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就需要依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基础能力来选择较为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搭建语文知识思维,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积极转变语文教学理念

传统小学语文观念下的课堂中教师仅仅依据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来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教学的所有步骤都在预计之中。即使如此的语文课堂规范统一,但此种语文课堂中导致学生丧失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也只存在简单的授课与接受的关系,小学生也习惯于此種被动接受语文知识的教学方法,长久以来也导致学生出现思维惰性,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创新与提升。传统且僵化的语文课堂中导致教师无法将知识与实践相互联系,也无法重点培养学生的新型思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主动改变教学观念,勇于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约束,重点提高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新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来重点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新型思维发展,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倘若小学语文教师仅仅使用造句的方法来组织学习,很容易造成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让学生深入掌握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新型思维。所以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基础学习外带领学生展开联想,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深入掌握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应用。教师应重点讲解要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应建立在存在内在联系的事物中,不能强行比较。此过程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新型思维,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开展创作活动

创新能力在学生的核心素养中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创新性的创作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多种方式来表达个人感受,例如绘画、文字表演等方式,这也是不同学科相互融合的体现,从而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提升个人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例如语文教师与语文教师在小学教学中都可以通过开展创作活动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为古诗或课文配画、续写结尾、依据文章内容来进行表演等内容。这不但需要学生深入了解文章或古诗的含义与意境,还需要学生通过语言或绘画来对内容进行再创作,如此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自信与交流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作能力的综合提升,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开展德育活动

立德树人是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这要求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但应重视学生知识量的丰富与扩充,还应重点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与品德素养。小学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小学教材中具备知识性、教育性的德育内容,并使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应用到日常教学中,通过将学生熟知或重点关注的事件与美德素养相结合,从而对学生进行自信、担当、爱国、感恩等多种素养的教育,从而潜移默化的加深小学生对高尚品德素养的理解,提高教育的德育效果。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与传统节日内容有关的教学时,就可以利用春节来培养学生热爱民俗的素质,教师也可以通过春节的压岁钱来引入合理消费的话题,让学生明白合理消费的重要性与应用方法,如此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采用多媒体教学

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语文教学将可以促使学生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语文教学,教师在此过程中就可以合理的结合信息技术、利用PPT视频等内容来让学生体会课文的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黄山奇石》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形式来向学生展示黄山奇石的景观,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与文章情感,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教师在课后也应积极鼓励同学们进行语文学习,主动为同学们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与网课资源,让学生独立进行语文的学习,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总结出在学习的时候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网上查资料、讨论、询问教师等方法来解决问题,以此来更好的提升语文教学效益。

(六)采用趣味教学法

现阶段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需要合理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此来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加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仍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导致学生无法全身心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不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将小学生的表现欲列入考虑范围中,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表演、朗读、画画等方法来增加趣味性,让学生融入学习氛围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教师还应使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教师提前布置任务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间合理辩论,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七)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现阶段,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们应当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来加强与学生的日常的沟通,利用教师自身的智慧来引导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老师们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众多平台来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交流,以此来更为深入地解决班级小学生的语文问题。通过有效师生溝通交流,促进学生语文思维与综合能力发展。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采用较好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及时地完成自己布置的任务,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并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进行《乌鸦喝水》文章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有关故事的背景与资料,再让学生进行分享与交流乌鸦喝水的故事,课后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线上的语文的作业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八)提高语言艺术

语文科目本就是语言的艺术,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应该尽量多地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师通过充满情感的语言可以将学生带领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让学生真实地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感受力与语文素养。在实际语文课堂中,如果教师不提升个人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就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能够选择优美生动的语言来进行学习,以此来使得课堂教学情况更加合理。除此之外,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也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起到启发作用。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合理地利用幽默的语言来给学生进行讲解相关知识,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标改革内容的重点要求,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的个人保障。因此小学教师应主动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途径,通过组织创新活动、开展德育教学等多种内容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为小学生未来更好的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兰芳.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118.

[2]钱得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5(6):96.

[3]喻越.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J].文学教育,2019(2):16.

[4]马银平.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6):137.

作者简介:

焦中华,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灵台县新集九年制学校。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