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泡

  • 1例腮腺脂肪瘤合并腮腺腺泡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
    叶和深叶两部分。腺泡细胞癌是一种起源于上皮的恶性肿瘤,因其恶性程度低,早期手术治疗后一般恢复较好,复发率极低。腺泡细胞癌属于最常见的腮腺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黏液表皮样癌、腺癌和腺样囊性癌[1]。以往腮腺腺泡细胞癌多易误诊为腮腺的良性肿瘤,这主要是由于病变本身特异性较差且检查不完善所致,有可能导致临床选择的诊治方案不理想,耗费了医疗资源的同时,又无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腮腺脂肪瘤一般与外伤、遗传、肥胖、内分泌失调等有关,属于间叶组织来源的一种良性肿瘤,

    山东医药 2022年21期2023-01-06

  • 前列腺癌pT3亚型细分建议:精囊侵犯加前列腺腺外扩散比单独精囊侵犯的生化复发和淋巴结转移率更高
    伴EPE的前列腺腺泡腺癌,记录前列腺癌根治术时患者年龄(53~81岁,平均66.6岁),确定格里森评分及是否存在EPE和(或)SVI。生化复发(BCR)作为疾病进展早期替代指标,被定义为PSA升高>0.2 ng/mL。将SVI分为肿瘤经前列腺外间隙(IEPS)陷入精囊直接侵犯腺泡(1型,较多),沿EPE并累及精囊腺泡(2型)及经淋巴管血管播散至精囊腺泡(3型,极少)。根据当前ISUP指南,作者将SVI定义为肿瘤浸润精囊肌壁内部(侵犯精囊腺泡、射精管或精囊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2年3期2022-11-24

  • 病理性钙信号与急性胰腺炎
    0【提要】 胰腺腺泡细胞异常钙信号是AP最早期的细胞内事件,在AP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腺泡细胞内钙信号的转导受细胞内钙信号元件严格调控,主要包括细胞内钙库上表达的钙释放通道如三磷酸肌醇受体和兰尼碱受体、细胞膜上的钙库操纵型钙内流通道以及参与回补胞内钙库的肌质网膜钙ATP酶和参与钙外排的胞膜钙ATP酶等。目前研究提示这些钙信号元件或可作为AP早期治疗的干预靶点。本文围绕钙库操纵型钙内流通道及钙信号下游效应分子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旨在探索靶向钙信号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22年1期2022-11-22

  • 山羊胰腺腺泡细胞体外分离、纯化、培养和鉴定
    能不足。开展胰腺腺泡细胞分离培养工作对于进一步从细胞分泌、配体结合、底物摄取、蛋白质合成或第二代信使等角度解析反刍动物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机制,并建立可能的营养调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在细胞水平上对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3]。并已逐步建立了各类动物的胰腺腺泡细胞分离方法,包括人、猪、牛和鼠类等[4-7]。然而,目前尚未见山羊胰腺腺泡细胞的原代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相关报道。且在已有的培养方法中,消化各动物胰腺腺泡细胞所使用的消化酶和消化时间各有

    动物营养学报 2022年9期2022-10-12

  •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在胰腺腺泡细胞导管组织转化中的作用
    个月[1]。胰腺腺泡细胞导管组织转化是胰腺癌的起始事件之一,巨噬细胞通过多种途径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2-4]。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protein 9,card9)是巨噬细胞中一种重要的免疫炎性蛋白,可通过激活NF-κB等肿瘤炎性微环境中重要的信号分子,在胃癌、肾癌、结肠癌等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5]。然而,card9在胰腺癌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巨噬细胞card9在胰腺腺泡细胞导管组织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22年4期2022-08-23

  • 急性胰腺炎胰酶异常活化和分泌的分子机制
    活化和分泌是胰腺腺泡细胞中的早期病理事件[6],也是AP发生发展的始发因素。近年来,胰酶异常活化和分泌的细胞内分子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本文将从胰腺腺泡细胞内病理事件和调控分子角度,归纳胰酶异常活化和分泌的机制。1 AP胰酶异常活化的细胞内机制胰腺外分泌部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分泌胰液进入小肠,发挥消化吸收作用。胰蛋白酶原等胰酶前体是胰液的主要成分之一,由胰腺腺泡细胞合成、贮存和分泌。胰酶前体于腺泡细胞粗面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2年5期2022-05-14

  • 微小RNA-141-3p靶向调控含CUE结构域蛋白2基因对雨蛙素诱导的大鼠胰腺腺泡细胞损伤的影响
    凋亡和坏死是胰腺腺泡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1-2]。然而,急性胰腺炎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微小RNA(micro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长度为18 至22 个核苷酸非编码RNA,其可在转录后水平调控下游靶基因水平,参与组织生长、疾病发生和恶化过程[3]。已有研究表明,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清中微小RNA-141-3p(miR-141-3p)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4],但miR-141-3p对急性胰腺炎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尚不清楚。含CUE

    安徽医药 2022年4期2022-04-04

  • lncRNA GAS5对雨蛙肽体外诱导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应,研究认为胰腺腺泡细胞的过度凋亡与急性胰腺炎有关[1-2]。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能够在多个层面上发挥基因调控作用,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3-6]。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growth arrest-specific 5,GAS5)是一种lncRNA,最早被发现于鼠NIH3T3细胞,人类GAS5定位于1号染色体长臂,包含12个外显子和11个内含子,GAS5可参与肿瘤、缺氧脑损伤等病理过程[7-8]。有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03-31

  • 免疫组化抗体CPA1对胰腺腺泡细胞癌的诊断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7-104.胰腺腺泡细胞癌是一类源自胰腺腺泡细胞的罕见类型癌,常混合其他类型癌成分,其预后优于导管细胞癌,但比神经内分泌肿瘤差;其组织形态、免疫组化与神经内分泌肿瘤常交叉,难以鉴别。羧肽酶 A1 (CPA1) 是一种由胰腺腺泡细胞产生,并在膳食蛋白中切割C末端支链和芳香族氨基酸中发挥作用的锌金属蛋白酶,由位于7q32.2的CPA1基因编码。近年,研究发现CPA1在胰腺腺泡细胞癌中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为进一步评估CPA1免疫组化染色在诊断胰腺腺泡细胞癌的应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2年11期2022-02-15

  • mTOR/Akt 信号通路在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发病过程中胰腺腺泡细胞损伤的病理机制,对于研究新的治疗AP 的方案具有重要意义。1.AP 与炎症研究表明,胰腺腺泡细胞损伤是AP 最早期的病理变化,胰腺腺泡细胞的损伤程度对AP 的发展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胰腺腺泡的坏死及无菌性炎症导致了AP 的发生[3]。在对AP 模型的研究中,胰腺腺泡细胞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导致炎症的发生,导致了胰腺最初的损伤。研究表明,AP 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增加,因此AP的发展与炎症介质的上调有关,这些炎症介质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

    医药前沿 2021年34期2021-11-27

  • 胰腺腺泡细胞癌1例
    腺癌为主,来源于腺泡细胞的胰腺癌临床罕见。因其发病率低,临床对此病认识不足,术前误诊率高。本院收治1例术前误诊为脾脏肿瘤的患者,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男,60岁,因“左上腹隐痛不适6个月,加重2周”于2018年5月8日来本院就诊。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上腹隐痛,无明显缓解体位,偶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畏寒、发热,无腹泻、腹痛。2周前症状加重,当地医院查MRI见脾脏巨大占位,考虑为脾脏肿瘤。查体: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脾脏中度肿大,下

    浙江实用医学 2020年2期2020-08-05

  • 成人鼻部腺泡型横纹肌肉瘤1例
    理诊断:(鼻部)腺泡型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 RMS)。图1 右侧鼻部腺泡型RMS A.轴位T1WI; B.轴位T2WI; C.矢状位增强T1WI; D.病理图(HE ×200)讨论RMS是来源于横纹肌或具有向横纹肌细胞分化潜能的原始间叶细胞的小圆细胞性肿瘤,为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成人较少见,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RMS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头颈部及泌尿生殖道最常见,其次为四肢躯干、腹膜后等。根据组织形态,RMS可分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年6期2020-07-23

  • 乳腺癌中分泌成分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球蛋白是通过乳腺腺泡pIgR跨过上皮膜进入外分泌物中,pIgR在腺泡细胞顶端被蛋白酶水解释放出分泌片段进入分泌物中[2]。本文着重探讨与乳腺腺泡功能有关的标志物SC,旨在寻找与乳腺癌分型有关的标志物。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2010~2012年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存档的乳腺标本247例,诊断参考WHO(2012)乳腺肿瘤分类,分子分型标准参考2013年St.Gallen专家共识。247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83岁;其中乳腺癌133例,良性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3期2020-04-20

  • 热休克蛋白70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的激活来发挥胰腺腺泡细胞的损伤保护作用;HSP70多态性可能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存在关联,激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可能通过增加腺泡细胞内热休克因子1 /HSP70的激活转录减轻AP严重程度,而激动剂的可选择性可能为临床选择药物救治AP提供安全、有效的可能。1962年,Ritossa[1]在实验中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即在较高温度下孵化的果蝇唾液腺中的核酸合成增加。由于该现象发生在细胞暴露于高温下时,他便提出“热休克反应”这个术语。最初发现的热休克蛋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20年1期2020-01-07

  • 热休克蛋白A5对雨蛙肽诱导的胰腺腺泡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期损伤部位是胰腺腺泡细胞。在胰腺炎动物模型中,消化酶和溶酶体水解酶的转运出现障碍,且均出现在细胞内的液泡中[5]。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学者们对腺泡细胞损伤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这对研究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热休克蛋白A5(HSPA5)是HSP 70家族成员之一,其可作为分子伴侣促进正常生长状态下的细胞蛋白质成熟,是维持细胞机能和生命的关键性调节物[6]。HSPA5可识别错误折叠的多肽,并通过蛋白酶作用使其降解,其也是内质网上的一种应激蛋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9年5期2019-11-05

  • Notch信号通路在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唾液腺腺泡细胞中的作用
    ]。唾液腺由一些腺泡细胞组成,对放射线敏感,放射性唾液腺损伤主要是损伤腺泡细胞[6-7]。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向不同胚层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能力,有研究报道其已诱导出神经细胞、脂肪细胞、骨细胞等[8-9],向唾液腺腺泡细胞的分化也有动物细胞实验获得了成功,为临床唾液腺腺泡细胞损伤的修复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法[10]。本研究观察了Notch信号通路在骨髓MSCs分化成唾液腺腺泡细胞过程中的作用,为MSCs分化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9年8期2019-09-06

  • miR-216a-5p调控XIAP对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的表达抑制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0 引言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急,进展快,其发病机制复杂[1].细胞凋亡是AP的一个重要病理特征,参与其发病过程,是胰腺炎发病后对机体有利的一种反应,凋亡能减轻炎症反[2,3].微小RNA(microRNA,miRNA)具有组织特异性且涉及调控转录后的基因表达,在AP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实用性的研究有助于为AP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4].已有研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9年15期2019-08-24

  • 敲减TLR4表达减少LPS诱导的胰腺腺泡AR42J细胞分泌炎症因子*
    应,其起始于胰腺腺泡细胞内相关酶的激活,炎性介质释放和氧自由基等都可以降低胰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引起胰腺损伤[1-2]。胰腺腺泡细胞作为胰腺的外分泌单位,是胰腺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胰腺炎病理过程[3]。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是Toll样受体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在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表面表达,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炎症和氧化应激等过程;另外,TLR4还参与调控肿瘤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发生[4-6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9年4期2019-04-22

  • β-Catenin在雨蛙肽诱导的胰腺腺泡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其发生机制与胰腺腺泡细胞过度凋亡有关。雨蛙肽(caerulein)是常用的构建急性胰腺炎模型诱导因子,具有很强的刺激胆囊收缩和分泌胰酶的作用,雨蛙肽可以诱导细胞内胰酶的活化,促进凋亡有关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胰腺腺泡细胞凋亡[1-2]。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参与细胞之间的黏附及基因的表达转录过程,在内皮细胞和成骨细胞等各种类型的细胞中广泛表达,β-catenin具有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凋亡等作用,在人类的多种疾病中异常表达[3-5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9年3期2019-03-21

  • 胰腺腺泡细胞囊腺瘤的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瘤性的假性囊肿,腺泡细胞排列的囊肿占这些病变的5%以下[2],病变大多由急性炎症或胰腺导管阻塞导致。胰腺腺泡细胞肿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仅占胰腺肿瘤的2%[3]。其中腺泡细胞囊腺瘤(acinar cell cystadenoma,ACA)又称腺泡细胞囊性转化,尤为罕见[4]。传统观点认为所有的胰腺腺泡细胞肿瘤都是恶性的,直到2000年Kloppel发现了一种新的胰腺囊性病变,否定了传统观点[5]。Albores-Saavedra[6]在1例58岁患有糖尿病的

    癌症进展 2019年18期2019-03-15

  • 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为是多种因素引起腺泡细胞内酶原异常激活而导致胰腺局部的自身消化,甚至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由于AP病程进展迅速,有关疾病始发过程的机制难以从临床上获得,因此,目前有关AP的机制研究仍以动物实验及基于人体标本的体外研究为主。现就AP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钙超载与线粒体损伤生理性钙离子振荡在AP时受到破坏,腺泡细胞内Ca2+浓度病理性升高是AP的核心事件,在调节促细胞死亡和促炎信号通路中起到重要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9年12期2019-01-07

  • 胰腺损伤修复与再生的研究进展
    生的细胞基础1.腺泡细胞:腺泡细胞是胰腺的主要细胞类型,Desai等[1]研究证实,成熟的腺泡细胞在胰腺损伤模型的外分泌功能修复中起重要作用。Fendrich等[2]在小鼠模型胰腺损伤前用他莫昔芬标记腺泡细胞,然后用雨蛙肽诱导胰腺炎,经过一段时间的胰腺再生,发现增殖的腺泡细胞大部分来源于损伤前标记的腺泡细胞。另有谱系追踪实验表明,腺泡细胞可以转分化为导管细胞[3]。此外,在体内环境中导入表达V型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基因A(v-maf muscu-loa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9年3期2019-01-04

  • 大鼠腮腺主导管结扎损伤后再生的初步研究
    ,微观结构表现为腺泡细胞减少,导管系统扩张,导管再通后腺体形态逐渐恢复,腺泡细胞增多,导管系统萎缩,腺体功能逐渐恢复。HE染色结果:对照组腺泡细胞紧密排列,占腺小叶的大部分,导管分布均匀,占腺小叶的小部分,闰管、纹管、分泌管大小形态明显容易分辨。再通0 d腮腺组织,腺泡细胞减少明显,镜下有少量残存腺泡细胞,炎症细胞明显;再通1 d腮腺组织腺泡细胞有增生的现象,导管萎缩不明显;再通3 d的腺泡细胞明显增多,导管萎缩明显,视野内腺泡细胞与导管的比例增大;再通7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6期2018-12-12

  • 胰腺腺泡细胞癌14例诊治分析
    00144)胰腺腺泡细胞癌(pancreatic acellular carcinoma,PACC)是一种罕见的胰腺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仅占所有胰腺恶性肿瘤的1%左右[1]。本病由Bemer于1908年首次报道,由于发病率较低,国内外关于本病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17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收治胰腺腺泡细胞癌,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治疗、预后等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治策略。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14例胰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8年9期2018-10-10

  • 腮腺阻塞性萎缩动物模型细胞凋亡及再生的研究
    毛玉龙涎腺萎缩以腺泡萎缩最为明显,造成唾液腺分泌功能障碍,可引起口腔粘膜炎症,影响语音、吞咽、味觉等,严重时可发生龋病、牙周病等[1]器质性损伤。如何促进萎缩的腺体组织恢复,是目前口腔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就结扎腮腺主导管后实现再通,诱导腮腺组织萎缩后再生的大鼠腮腺模型,探究腺体萎缩后腮腺实质细胞再生的机制。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试剂和仪器一抗:PCNA单克隆抗体(ab92552)、P53多克隆抗体(ab131442)(Abcam公司,英国);HE染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3期2018-07-03

  • 小鼠原代胰腺腺泡细胞分离提纯的简化方法
    兆申 纪保安胰腺腺泡细胞的离体制备可从人、猪、禽类的胰腺中获取,但既往的研究主要在于鼠类(包括大鼠、小鼠和荷兰猪)。1972年Amsterdam和Jamieson[1]首次报道动物体内胰腺腺泡的分离方法,目前所采用的标准方法是基于1978年报道的提取方法的改进[2-3],但这些分离方法均耗时较长。本研究对小鼠胰腺腺泡细胞的提取和纯化进行了简化,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8~12周健康成年野生型C57BL/6(Black 6)小黑鼠,雌雄不限,体重2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8年2期2018-04-24

  • 胰腺腺泡细胞和胰岛β细胞损伤修复及再生的研究进展*
    王卫星审校胰腺腺泡细胞和胰岛β细胞损伤修复及再生的研究进展*石 乔综述 王卫星#审校胰腺炎可引起胰腺腺泡及胰岛β细胞损伤,修复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是胰腺炎治疗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胰腺损伤修复、胰腺干细胞及内、外分泌细胞的再生和调控再生信号通路(Notch、Hedgehog及Wnt信号)对其意义重大。而胰腺腺泡及胰岛β细胞的损伤修复、再生及调控胰腺内外分泌细胞的去分化、转化和再分化过程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胰腺炎;胰岛β细胞;腺泡;再生急性胰腺炎(Acute P

    微循环学杂志 2017年1期2017-03-16

  • 睑板腺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列;每个腺体分为腺泡和导管两部分,导管开口于睑缘后唇.作为人体最大的皮脂腺,MGs分泌方式为全分泌(Holocrine),即终末分化的腺体细胞崩解后,其合成的脂质与其它细胞成分一起排入导管,最终排出到眼表,形成光滑的光学界面,并构成泪膜前表面的脂质层.脂质层可防止泪液蒸发过快,从而发挥稳定泪膜的功能[1].脂质分泌伴随着细胞崩解意味着MGs内存在持续更新的系统,维持着动态的平衡.目前对于维持MGs持续更新的干细胞的系统研究还不是很透彻,本文回顾近年来相关研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7年8期2017-01-13

  • miRNA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
    RNA与AP胰腺腺泡细胞凋亡:1995年Kaiser等[3]报道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c pancreatitis, ANP)大鼠模型中有大量的腺泡细胞坏死,而凋亡细胞较少;在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cute edema pancreatitis, AEP)大鼠模型中绝大部分腺泡细胞的死亡方式是细胞凋亡,仅少量细胞坏死,从而提出AP的严重程度与腺泡细胞凋亡程度呈负相关的假说。He等[4]对AP患者的胰腺组织进行针刺活检,发现正常胰腺组织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7年5期2017-01-11

  • 热休克蛋白60对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影响*
    环障碍学说、胰腺腺泡细胞钙超载学说、氧自由基损伤学说、炎症介质-细胞因子损伤学说等,其中胰腺自身消化学说比较经典[1-3]。然而,胰腺腺泡细胞酶原激活与热休克蛋白60(heatshock protein 60,HSP60)的相互作用情况及对AP发病的影响尚未明确阐明[4-5]。本文作者就HSP60在AP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动物SD大鼠40只,体质量200~250 g,雌雄各半,购自复旦大学动物中心。1.2方法1.2.1AP模型复制实验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4期2016-09-05

  • 口虾蛄促雄腺的形态结构研究
    相对较小,各空心腺泡间界限明显,腺泡内的腺细胞数量相对较少,排列多不规则,腺细胞呈椭圆形;细胞核体积约占整个细胞的50%,细胞核染色深,嗜碱性强;核仁1个,不易分辨,核染色质含量少(图2A)。2.2.2合成期。腺泡间界限清晰,腺泡内腺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且规则的排列在腺泡膜内侧,腺细胞多呈长条形,少数为椭圆形;细胞核规则的排列在细胞的外侧,细胞核染色较浅,嗜碱性减弱;核仁1~3个,清晰可见,核染色质含量增多(图2B、C)。2.2.3分泌期。分泌期腺细胞出现2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9期2016-08-29

  • 区域动脉灌注5-FU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
    导大鼠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叶乐驰1,郑春晓2,金约朋2,白永愉2,李强2,周蒙滔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1.肿瘤外科;2.肝胆外科)[摘 要]目的 探讨区域动脉灌注(regional arterial infusion,RAI)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大鼠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1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6年3期2016-06-03

  • 糖尿病与急性胰腺炎
    分独特,它主要由腺泡和导管构成,腺泡就像繁茂的树叶,导管就像树枝那样与腺泡连接起来,腺泡制造、导管输送胰液至十二指肠,参与食物在小肠最重要也是最后一步消化过程。如果把胰腺主要的一部分比作湖泊的话,在广袤的湖泊中,分散着20万到180万个小岛,这些小岛称为胰岛。胰岛虽然身居湖泊之内,却有完全独立的结构,包括与腺泡完全不同的几种胰岛细胞。这些胰岛虽然个头不大,功能却很了不得。它们分泌胰岛素与高血糖素来调节体内血糖的浓度,胰岛细胞的功能出了问题,就会出现糖尿病或

    保健与生活 2016年5期2016-04-11

  • 急性胰腺炎与自噬
    的早期特征是胰腺腺泡细胞胞质出现空泡,空泡内蛋白酶原被激活。关于空泡来源、形成的机制以及在酶原激活中的作用还不完全清楚。1980年Helin等[14]观察了6例SAP患者胰腺腺泡的超微结构,在水肿性炎症的胰腺实质腺泡细胞内发现酶原颗粒的改变和腺泡空泡的增加,表明自噬现象增加。随后,Watanabe等[15]在雨蛙素诱导的AP动物模型中描述了有关腺泡细胞胞质空泡化的形态学特征,即腺泡细胞中出现的空泡是双层膜,且膜上有自噬标志物轻链蛋白3Ⅱ(light cha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6年6期2016-01-23

  • S.aureus 诱导的小鼠亚临床型乳房炎乳腺病理变化试验
    症常常造成泌乳性腺泡细胞损伤和组织的坏死,甚至永久性的产奶量下降。乳用动物乳房炎不仅严重影响奶产业发展,而且对人类的健康和食品安全造成巨大最威胁。S.aureus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能够引起人和动物多种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是奶牛、奶山羊等乳用动物临床和亚临床型乳房炎最主要的病原菌之一[1]。由于S.aureus较弱的抗原性、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以及与乳腺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等[2],使S.aureus乳房炎的防控和研究工作进展较为缓慢。通过动物模型进行S.au

    中国兽医杂志 2015年6期2015-03-18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大鼠腮腺萎缩和再生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腺小叶,腺体是由腺泡细胞组成,腺泡细胞大小均匀,规则排列,其周围广泛散在有导管(包括闰管、纹管及排泄管)(见图1A)。2.2.2结扎组:第1天时可见导管稍有扩张,但腺体无实质性改变;3天时导管增多,腺泡减少,腺小叶出现结构紊乱;5天、7天时腺泡细胞继续萎缩、减少,导管扩张,出现导管样结构(见图1B);14天时,导管样结构更多,少数的腺泡细胞分布在小叶边缘,大量淋巴细胞浸润;28天时,腺泡细胞几乎全部消失,腺体几乎全部是导管样结构,且相邻导管间有发生融合的倾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3期2015-02-24

  • 主导管损伤后SD大鼠下颌下腺的组织学观察
    管结扎后第6天,腺泡结构消失,腺小叶轮廓清楚。腺泡细胞重组形成管样结构;Ki-67阳性率为74.5%,在重组区域和导管基膜区层粘连蛋白(LN)、整合素α6β1和CD90.1表达。结论 主导管损伤能促使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开始表达这些潜在特性并分化为腺泡细胞。下颌下腺;损伤;干/祖细胞;组织学正常状态下,成熟个体组织中的干细胞很少。组织损伤后,成体干细胞能增殖分化修复损伤组织。本文通过结扎下颌下腺主导管,构建下颌下腺损伤模型,观察下颌下腺具有干/祖细胞特征细胞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2015-02-01

  • 羔羊碘缺乏病例报告
    患病羔羊的甲状腺腺泡上皮肿胀,多数呈柱状、少数是立方形,细胞核、胞浆淡染,上皮细胞数量多,排列紧密。腺泡增生多、排列紧密,腺腔较少、大小不均,一般呈梭形或扁形,腺腔内颜色加深。腺泡间质毛细血管较少,而基底膜内皮细胞增生,浓染的梭形内皮细胞把腺泡围成一圈。正常羔羊的甲状腺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均匀,腺泡上皮变平,细胞核染色深染。腺泡内淡染,腺泡毛细血管丰富。病理组织学观察是甲状腺肿。4 防治对策经过会诊,初步诊断为新生羔羊碘缺乏症。随后对尚未分娩的母羊进行补碘

    中国兽医杂志 2015年8期2015-01-25

  • NR5A2在胰腺腺泡细胞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5A2能促进胰腺腺泡细胞的形成并维持其正常功能,在急性胰腺炎(AP)中可参与胰腺腺泡细胞损伤后修复,还可诱导胰腺癌前病变的发生,并促进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1-4]。本文就NR5A2在胰腺腺泡细胞及胰腺相关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一、核受体NR5A2的结构和功能1.NR5A2的结构: NR5A2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首次发现,于1999年被正式命名 [5],属于孤儿核受体,是在肝脏中富集的转录因子 [6]。NR5A2的基因序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5年5期2015-01-21

  • 胰腺腺泡细胞癌的诊治分析
    天涛·论著·胰腺腺泡细胞癌的诊治分析朱洪旭 许雪峰 靳大勇 楼文晖 王单松 匡天涛目的分析胰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12年间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手术治疗的胰腺腺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结果共收治16例胰腺腺泡细胞癌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57岁。首发症状腹痛6例,腰背痛3例,腹胀2例,消瘦2例,黄疸2例,黑便1例。CA19-9升高8例,CEA升高3例。术中见肿瘤位于胰腺钩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5年3期2015-01-21

  • 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后SD大鼠下颌下腺的组织学观察
    进啮齿类动物涎腺腺泡细胞增殖、肥大[2];诱导大鼠腮腺闰管细胞分裂增殖, 表现出腺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性质[3]。本文通过腹腔注射IPR, 观察下颌下腺具有干/祖细胞特征细胞的增殖和功能变化。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8周龄雄性Sprague-Dawlye大鼠(SD大鼠), 180~200 g,SPF级, 第三军医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盐酸异丙肾上腺素(2 ml:1 mg, 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一抗:小鼠抗人淀粉酶单克隆抗体(Santa Cruz,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5期2014-09-12

  • 大黄牡丹汤组方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症之一,由于胰腺腺泡细胞内酶原异常激活,导致胰腺局部炎症反应,其发病急、病程快、并发症多、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中医将之归属于“结胸”“阳明腑实证”等范畴,用通里攻下治疗[1]。经中医临床应用证明,大黄牡丹汤组方(RPDP)具有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活血凉血,消痞除满等功效,对AP有很好的疗效。近年来,有研究对细胞凋亡在急性胰腺炎发病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探索,但RPDP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将对一次口服给予RPDP后急

    吉林中医药 2014年10期2014-08-09

  • 胰腺腺泡细胞钙振荡及其研究进展
    15041)胰腺腺泡细胞在兴奋剂刺激下产生的规律性钙振荡是指胞质游离钙的周期性升高和恢复,是一种普遍的胞内钙信号形式,几乎在迄今研究过的所有细胞中均可观察到[1]。胰腺腺泡细胞是一种非兴奋性细胞,主要负责分泌胰液。生理情况下,胰腺腺泡细胞的分泌主要受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和小肠黏膜中I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缩胆囊素(cholecystokinin,CCK)的双重调节。离体研究中发现,ACh和CCK都可作为受体激动剂

    医学综述 2014年6期2014-03-27

  • 肌上皮细胞在腮腺再生过程中的变化
    破坏,并最终导致腺泡和导管上皮丧失[3]。目前关于MEC在腮腺萎缩后再生过程中变化方面的研究较少,本实验通过结扎大鼠腮腺主导管14 d后使其再通,建立腮腺萎缩后再生的动物模型,观察MEC在该过程中的数量及分布的变化情况。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对象选用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 ied pathogen free,SPF)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4只为研究对象,质量(260±15)g,购于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批号:鲁动质字D20021024)。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5期2014-03-24

  • 钙离子在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炎动物模型中胰腺腺泡细胞内Ca2+浓度均有明显异常变化。本文主要就钙离子在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一 、钙离子生物学功能Ca2+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许多重要细胞功能的调节,如肌肉收缩、细胞运动、分泌功能、代谢、增殖、分化等。细胞内Ca2+浓度的升高,不仅可引起细胞功能改变,如果持续升高甚至还可导致细胞死亡。静息状态下胰腺腺泡细胞内Ca2+浓度维持在150 mmol/L,分泌状态下维持在280 mmol/L,随后又通过Ca2+通道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4年3期2014-01-21

  • 中国荷斯坦牛乳腺不同发育时期乳腺细胞内大分子成分变化研究
    性信号大多出现在腺泡间的结缔组织中,但腺泡和小叶间结缔组织明显变薄(见图1c)。妊娠180日,PAS阳性仍主要出现在结缔组织中,腺泡腔内阳性信号很难判断(见图1d)。妊娠260日,整个腺泡腔因为分泌物的增加而膨胀变大,腺泡腔部分内容物呈现紫色的PAS阳性反应。小叶间结缔组织中阳性信号明显,但面积逐步减少(见图1e,图1f)。泌乳期乳腺的发育分化完全,腺泡上皮细胞分泌特征明显,腺体的大部分都是充盈饱满的腺泡腔(见图1g,图1h)。腺泡腔中内容物的PAS阳性信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4年4期2014-01-14

  • 急性胰腺炎中胰腺腺泡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急性胰腺炎中胰腺腺泡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刘瑞霞 王婧 阴赪宏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一种炎症反应所致的胰腺腺泡细胞损伤、间质水肿和出血,并可导致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各种因素如胆结石、酒精、局部缺血、遗传等似乎都首先影响胰腺腺泡细胞,引起胰腺腺泡细胞胰酶活化,诱发局部炎症反应[1]。AP发病机制中胰腺腺泡细胞受到多种细胞因子调控,这些细胞因子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激活细胞内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使胰腺腺泡细胞的功能结构发生变化。一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3年4期2013-01-22

  • 奶水牛乳腺组织学研究报告
    和脂肪组织较少,腺泡较多,且为不规则的卵圆形,大小不一,内充满乳汁(图1),经过H.E染色后,结缔组织、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和腺泡内的乳汁被染成红色,上皮细胞的细胞核被染成紫蓝色。显微镜观察初步统计该水牛在乳腺小叶区域的乳腺泡数量范围为80~150个/mm2,直径范围为50~100μm。经过显微图片初步统计泌乳水牛乳腺组织占62.8%,结缔组织占7.6%,脂肪组织占19.6%。图1 摩拉水牛泌乳期乳腺组织切片(H.E×100倍)图2 摩×尼×本三元杂水牛泌乳后

    中国牛业科学 2012年6期2012-12-15

  • 胰腺腺泡细胞癌八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建明·论著·胰腺腺泡细胞癌八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蒋慧 宋彬 冯真 邓静静 徐晶晶 郑建明目的分析胰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蛋白表型。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例胰腺腺泡细胞癌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的蛋白表型,并进行随访。结果8例胰腺腺泡细胞癌病例均为男性,中位年龄47岁。肿瘤位于胰头部和胰体尾部各4例,大小平均为4.5 cm×4.0 cm×3.2 cm,切面灰黄、灰红色,呈实性或囊实性,体积较大者常伴有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2年2期2012-11-06

  • 高脂血症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缩胆囊素/三磷酸肌醇信号通路的变化及意义
    ,高脂血症时胰腺腺泡细胞中介导外分泌的信号途径的变化尚未见报道。2010年7月~2011年10月,我们观察了高脂血症大鼠腺泡细胞内信号分子三磷酸肌醇(IP3)变化及其对缩胆囊素(Cholecystokinin,CCK)刺激的淀粉酶释放的影响,旨在探讨高脂血症对胰腺腺泡细胞CCK/IP3信号途径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雄性Wistar大鼠24只,体质量65~75 g,购于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淀粉酶试剂盒和CCK-8分别购自罗氏公司和Sigma公

    山东医药 2012年23期2012-04-13

  • 奶牛不同发育时期乳腺细胞凋亡规律的研究
    娠初期2月,乳腺腺泡大量出现,脂肪细胞凋亡随之增加,出现了一个高峰;泌乳期乳腺的结构和功能最为完善,乳腺结构变化很小,细胞凋亡量维持在很低水平;退化期腺泡瓦解,大量细胞发生凋亡,其中退化初期乳腺细胞凋亡持续增加,退化3 d达到最大值,之后凋亡量逐渐降低,退化30 d后乳腺已经基本恢复到青春期状态,凋亡细胞量也随之减少。奶牛;乳腺;冰冻切片;细胞凋亡;TUENL0 引 言细胞凋亡是1972年由英国阿伯丁大学病理学教授Kerr等[1]首先提出的。乳腺上皮细胞凋

    中国乳品工业 2012年9期2012-01-04

  • 免疫蛋白酶体亚基在干燥综合征唇腺中的表达
    表达情况; 计算腺泡阳性率,半定量分析LMP2和LMP7在各组唇腺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对数据进行平方根反正弦转换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的LMP2和LMP7的腺泡阳性率差异,用Spearman进行pSS组的腺泡阳性率与各临床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分析。结果LMP2和LMP7表达在腺泡细胞和导管上皮细胞。LMP2的腺泡阳性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9),LMP7的腺泡阳性率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S患者唇腺中LMP7的表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1年2期2011-11-23

  • 急性胰腺炎胰腺腺泡细胞不同死亡方式与细胞内酶释放的关系
    ·急性胰腺炎胰腺腺泡细胞不同死亡方式与细胞内酶释放的关系薛东波 吕明 路广海 张伟辉 潘尚哈目的观察轻重程度不同的体外急性胰腺炎(AP)胰腺腺泡细胞发生凋亡、胀亡的状况及细胞内酶的释放情况,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以两步酶消化法分离胰腺腺泡细胞,分为4组。AP组加入雨蛙素0.1 μg/ml,细菌脂多糖(LPS)组加入雨蛙素及LPS(10 mg/L),奥曲肽(OCT)组加入雨蛙素及OCT(100 ng/ml),对照组加培养液。应用丫碇橙(AO)和溴乙锭(EB)双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1年4期2011-11-22

  • 生长抑素及其功能性受体表达与胰腺腺泡细胞外分泌的关系
    [3-4]。胰腺腺泡细胞上的各SSTR类型分布目前还存在争议。有研究证实,生长抑素可与胰腺腺泡细胞上的SSTR结合,直接抑制胰腺分泌和淀粉酶分泌。但是胰腺腺泡细胞上与生长抑素结合发挥抑制胰腺外分泌作用的受体是哪一种受体或亚型还不清楚。本研究初步探讨SD大鼠胰腺腺泡细胞上SSTR各亚型的分布及生长抑素的功能性受体亚型。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及配制 Trizol(Invitrogen公司)、SSTR1~5引物(Invitrogen公司合成),D

    重庆医学 2011年27期2011-08-13

  • 肥胖抑制素对大鼠胰腺腺泡和胰腺小叶淀粉酶分泌的影响
    抑制素对大鼠胰腺腺泡和胰腺小叶淀粉酶分泌的影响孙学成 廖专 李兆申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肥胖抑制素(Obestatin)对大鼠离体胰腺腺泡及胰腺小叶淀粉酶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大鼠胰腺腺泡,与不同浓度Obestatin (0、0.1、1、10、30 nmol/L)共培养1 h;另一组加Obestatin 30 min后加入100 pmol/L的胆囊收缩素(CCK-8)继续培养30 min。分离含有胰腺内神经末端、胰岛细胞及外分泌细胞的胰腺小叶,与不同浓度Obe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1年6期2011-02-09

  • 姜黄素对长期摄入酒精和不同量蛋白质的大鼠胰腺腺泡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Δ
    白质摄入都将促进腺泡细胞结构的破坏,加速酒精性胰腺损伤的进程[1]。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黄中提取的一种多酚类色素,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在抗炎、肿瘤预防和治疗上近年都备受关注[2]。已有研究发现,姜黄素对急性胰腺炎胰腺腺泡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3],但其对酒精联合过高、过低蛋白质摄入造成的胰腺损伤的作用如何尚未见文献报道。为此,笔者对其进行研讨,以期为姜黄素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 仪器与材料1.1 仪器CKX41型光学显微镜(日本Olympu

    中国药房 2011年43期2011-01-09

  • 胰腺腺泡细胞癌10例临床分析
    大勇·论著·胰腺腺泡细胞癌10例临床分析许雪峰 倪晓凌 纪元 楼文晖 王单松 匡天涛 吴文川 靳大勇目的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的组织学特点、生物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至2008年间收治的10例胰腺腺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病理学特征、治疗经过及随访资料。结果10例胰腺腺泡细胞癌患者中男9例,女1例,平均年龄(62±8)岁。CT检查示肿瘤位于胰腺钩突部1例,胰头7例,胰体尾2例;肿瘤大小平均为4.5 cm×4.7 cm;7例胆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0年1期2010-11-23

  • 胰腺腺泡细胞癌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景贵 张晓轩胰腺腺泡细胞癌较少见,占胰腺外分泌肿瘤的1%。腺泡细胞癌是具有高度分化的胰腺癌的特殊类型,但其有侵蚀性的生物学行为,预后差,生存期通常少于1年。多见于老年人,但也可发生于儿童[1,2]。我们对5例胰腺腺泡细胞癌的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例胰腺腺泡细胞癌为我院手术切除标本,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44~68岁,平均(62.8±10.5)岁。对所有肿瘤组织切片病理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胰腺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21期2010-08-15

  • 齐留通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中的作用陈敬涵 徐敏 吴恺 王兴鹏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 5-LOX)是脂肪酸氧化代谢的重要酶类,近年的大量研究已经证实,5-LOX在许多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都起到重要作用。而关于急性胰腺炎(AP)时,5-LOX在胰腺腺泡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文旨在探讨5-LOX抑制剂与AP腺泡细胞凋亡的关系和意义。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及分组:选用无特殊病原体SPF级雄性SD大鼠54只(由中科院实验动物中心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09年6期200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