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氏

  • 善是最大的福报 ——谈《翠翠》的创作
    立夏的忠,对婆婆章氏的孝顺,遭受不公的忍,对董大山的宽容。婆婆章氏的善表现在:收养了翠翠,视如己出;冒着生命危险,主动救助了新四军伤员董大山;在遭受不公正对待时,和翠翠一样不辞辛苦,奋力寻找证人董大山证清白;得知翠翠隐瞒董大山寻求作证的实情后,坚持自己的原则。董大山(董新元)的善表现在:对国家的忠肝义胆,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对翠翠一家恩情的始终铭记在心,只是因为误将章村混成了张庄,而未能报恩;后要求儿子董良回到恩人的村庄报恩,为翠翠

    剧影月报 2023年2期2023-09-05

  • 苏州国学界的一次纠纷
    生了苏州国学会和章氏国学讲习会等学术研讨组织。师生之间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显得相当热闹。1937年1月,由金松岑、李根源、陈石遗和张一麐领衔发起的苏州国学会出版了一种月刊,刊名《卫星》。这份月刊的编辑为陈丹崖和范烟桥两人,他们都是吴江金松岑的入门弟子。《卫星》第一卷第一号卷首有一则《编辑余言(下期预告)》,介绍了《卫星》第二号的主要内容,其中有这样不甚引人注目的一段:“……至于《红鹤亭边琐语》下期,系辨正二十五年东方杂志第一号所载吴稚晖先生《回忆蒋竹庄先生

    苏州杂志 2022年6期2023-01-28

  • 章氏熏洗方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5例*
    7500笔者运用章氏熏洗方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患者35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70例符合腰背肌筋膜炎诊断[1]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6~60岁,平均(47.20±7.07)岁;病程6~48月,平均(14.03±8.98)月。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8~62岁,平均(47.69±7.88)岁;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9期2022-09-20

  • 100年前章士钊的特别启事
    的郑重登报声明。章氏选择公共媒体,公开声明自己“忽患虎疫”,入院隔离至少7天,希望亲友们在此期间勿来探视。章氏所患“虎疫”,即急性传染病霍乱的旧称,因病名旧译“虎列拉”或“虎力拉”,故亦简称虎疫。据考,20世紀前半段,上海至少出现过6次较大的霍乱疫情。值得注意的是,章氏“忽患虎疫”之后,所入红十字会时疫医院,乃是当时上海最早开办,也是诊疗经验最为丰富的传染病专科医院。1909年,为应对1908年春秋季间流行的“白喉”恶疾,时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沈敦和等联络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4期2022-04-02

  • 宗族视野下明清歙县瞻淇村的村落权力变迁
    为“章祁”,本是章氏居地。唐代章氏孝女事迹在歙南地域广为流传,元代郑玉作《歙章孝女双庙碑》以记之。所指章顶(预)二女搏虎救母事迹,歙州刺史刘赞褒奖有加,改其居地合阳乡为孝女乡,得建“孝女庙(祠)”“孝第桥”等。后由此事,观察使韩荐刘赞升迁。关于章祁村的建立,有四说:◇孝女庙其一见于元大德乙巳年(1305年)的《章祁章氏族谱序》。南朝陈文帝时,章璇()为新安太守,自福建浦城迁居歙南“二十里章祁,家焉”(张恺:《歙故丛谭》,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点

    寻根 2022年6期2022-02-06

  • 《医门棒喝》温病证治刍议
    本旨》闻名于世。章氏读叶天士之言悟仲景之论,又发其未发,续叶氏之灯。在其《医门棒喝初集》中摘录疵谬之论,酌加评点,对沉酣醉乡者,以棒喝之,欲启医林聋聩。对温病方论的看法尤其独到,阐张仲景之旨,辨温病、伤寒混同之误;纠吴鞠通之偏,析温病、瘟疫殽杂之愚;辨伏气病理,探温病源流,将温病分列五类论治。章氏对温病的分类及治法加以评判,直论不足。评析叶、吴时,对二人一扬一抑,揭其理蕴,泾渭分明[1]。该书笔锋犀利,论点鲜明,论据充分,逻辑周密,说理充足,是一部“振聋发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11-30

  • 新见南宋《范龟年夫人章氏墓记》撰写者及其家族世系考述
    写的《范龟年夫人章氏墓记》和潭州州学学录范翔凤撰写的《范夷简墓志》这四方墓志为中心,对《范龟年夫人章氏墓记》的撰写者进行考证并对该撰写者的家族世系进行考述。一、墓志撰写者的重要性在一方墓志上我们往往能够很清楚的看到撰写者、篆盖者、书丹者和镌刻者的名字,在有的墓志上可能还会看到检校者的名字。事实上这从侧面也为我们展示了墓志的制作过程。墓志碑刻的制作往往要经过选石、采石、撰文、书丹、镌刻、检校等过程,以上的每个环节都相当重要。一些中下层平民墓志在制作过程中迫于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6期2021-11-26

  • 论章学诚的散文创作及其特征
    文家”[1]1。章氏笔耕不辍,著作宏富,其中“绝大多数是散文”[1]1。章氏的散文创作丰富多彩,类型多样,有即景抒情的游记散文,有揭示时政利弊的政论散文,有探讨文史利病的学术散文,有不拘一格的传记散文,这些散文创作,既是章氏古文创作理论的极好运用和广泛体现,同时也极大丰富了章氏的文学创作实践。鉴于前人对此内容鲜有涉及,笔者不揣谫陋,对章氏散文创作及其特征加以梳理总结,以资借鉴。一、精粹雅洁的游记散文章学诚所作游记散文凡四篇,篇目为《记游阳山九莲寺》《月夜游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2021-11-16

  • “明月前身”的忆念
    昌硕年轻时曾聘妻章氏,尚未大婚,清军与太平军战乱的烽火已经烧到吴昌硕的家乡。章家将女儿送至吴家,吴家男性这时都已逃离,章氏与婆母相守家门。后章氏病死,吴家仓促将其遗骸埋在门前桂树下。吴昌硕流亡回到家已是在五年之后了。当年与章氏的生离竟成了死别。吴昌硕曾有长古《感梦》追念往事,诗句“别来千万语,含意苦难诉”,道出了思念的殷切。1909年,章氏逝去四十多年的时候,吴昌硕又一次梦见章氏,就刻了这方印以慰亡灵。“明月前身”,阳文小篆,婀娜多姿。边款共有三处:印的一

    寻根 2021年2期2021-04-28

  • 论章太炎《齐物论释》中的“齐物哲学”
    报案”入狱之后,章氏开始接触大量佛经,1906年之后他一改过去“阿屯哲学”的立场,逐步建立了以“真如”本心为本体的新哲学体系。而《齐物论释》的初本写作及定本修改皆发生于这个新哲学体系构建和完善的关键阶段。于《齐物论释》之中,章氏构建了一套自己的“齐物哲学”。但由于在《齐物论释》中章氏想要论证的问题、论述的结构和层次都非常庞杂,不同学者对于“齐物哲学”的理解互有出入。《自述学术次第》云,“若《齐物论释》《文始》诸书,可谓一字千金”[1]前言,1,这表明,章氏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02-01

  • 章太炎哲学思想研究综述
    的轨迹,提出了“章氏在哲学研究上,是通过了非常迂回而多角的道路,最后又重返于庄子”的观点[1]217。此论突出了章氏哲学思想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且认识到庄子思想是章太炎哲学思想的最终立足点。时至今日,侯先生的观点在学术界依旧影响很大,成为长期以来评述章氏哲学思想的主流观点之一。从时间上来看,1949年之后的中国大陆学界对于章太炎哲学思想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1978年之前。在这一阶段,学者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来批判太炎哲学体系中的所谓唯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01-16

  • 浅论“六经皆史”及其现代意义
    个创见,但其实在章氏之前早已有学者对此命题进行过论述,只是未能将其概括为“六经皆史”这一名词。“六经皆史”之说,是在对“六经”的形成、内容及性质进行思考的基础上所生发出来的。一、“六经皆史”之内涵首先,从“六经”的形成上来说,章氏认为“古人不著书”。这是尊信古文經学,以“古史”来看待儒家“六经”。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何谓“述”?即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保留传统文化。但是孔子并非盲目地保留继承,而是“信而好古”,对前代的资料加以考证,对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2期2020-04-07

  • 清代《易筋经》市隐斋本与来章氏本比较研究
    中,市隐斋本和来章氏本是清代的两个刻本。来章氏本经过周伟良等学者的研究,已经广为人知,市隐斋本则社会关注较少。就时间而言,这两个版本均为清朝道光年间的刻本,内容上也多有相似之处,但市隐斋本要早于来章氏本,同时也是最早辑录“易筋十二式”的版本。本文拟对两个版本①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以期推进《易筋经》的相关理论研究。1 两个版本的基本情况1.1 市隐斋本《易筋经》市隐斋本《易筋经》,清道光三年刻本,1册,内容包括《易筋经》上下卷和《洗髓经》1卷。因封面题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3-28

  • 从《说文解字》授课到学术著述:章太炎《小学答问》编纂修订考
    》,1933年在章氏国学讲习会讲《记本师章公自述治学之功夫及志向》,其中关于《小学答问》等书的著作情况,均为后来追忆。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中,据初版的《小学答问》牌记,将《小学答问》著作系于1909年,并指出实际刊印在1911年,但在1915年右文社《章氏丛书》条下,《章太炎年谱长编》并未像《国故论衡》《检论》那样,说明《章氏丛书》本与初版的差异。(2)参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修订本)1909年、1915年条,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研究者在引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1-19

  • 《张载集·横渠易说》校注献疑
    4.45%。可见章氏对《周易系辞精义》的倚重。其中73条注《横渠易说》时,附带注明《周易系辞精义》脱衍错讹。另有79条非校注《横渠易说》,实注明《周易系辞精义》文字讹误脱衍等。二项合计152条,约占39.79%。说明章氏对《周易系辞精义》之粗疏有所觉察。《周易系辞精义》,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皆以为存二卷,清末学者杨守敬《古逸丛书》收录为一卷,又分上、下卷。《朱子语录》卷122吕伯恭条,朱子与门人李德之的两则对话论及《周易系辞精义》,认

    唐都学刊 2019年1期2019-12-16

  • 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章炳麟
    晚年,在苏州设立章氏国学讲习会,开馆授徒。其一生著述颇丰,代表者有《章氏丛书》《章氏丛书续编》《章氏丛书三编》等。章太炎是中国近代学界最具传奇色彩和争议的人物,一生屡遭世变,卷入到各种政治斗争当中。作为民国开国元勋,章氏的政治地位仅次于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黄兴等,从政之余,他勤于著述和讲学,于经学、文字学和音韵学均有极深的造诣,加之精通书法,故其被视为民国时期带有革命色彩之朴学巨擘。据学人厉鼎煃记:“先生(章太炎)为人隆准,盖多才之征。”章氏友人刘成禺在《世

    艺术品 2019年10期2019-11-27

  • 蔡元培佚文《章正卿传》释读
    清(山阴)《阮社章氏宗谱》(复印本)[1],内有一篇蔡元培先生撰写的《十八世正卿公传》(又称《章正卿传》,以下简称《章传》),该文为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2]所未收录,对挖掘和研究绍兴阮社章东明酒坊的发展历史,以及蔡元培与谱牒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兹将全文移录如下,并对文中涉及的相关问题略作考释。十八世正卿公传公讳廷栋,字正卿,行一,东明公之孙、利川公之长子也。性刚方正直,而识见足以达之。当利川公在时,早以外事委之。公既肩其任,事无巨细,必躬亲无间

    浙江档案 2019年9期2019-10-14

  • 章学诚的史学宣言:《文史通义·浙东学术》述评
    想做到正本清源,章氏所谓的浙东学术根源当从何处探寻呢?朱陆异同似乎仍是问题的关键。实斋多次论及朱陆异同,事实上这也是南宋以来历代学人都争论不休的问题。从章的讨论看来,其所论多集中于“尊德性”与“道问学”此二种治学方法孰为先后的问题,而非是哲学层面的心性、气质、无极太极之辩的分歧,事实上这抓住了朱、陆分歧的关键,也反映了章氏在学术方面的具体关切:聚焦于朱、陆异同的议论事实上是为了引出章氏自身与其时主流学术的争论。章学诚虽然提出调和朱陆异同是徒劳的,并将朱陆异

    华夏文化 2019年2期2019-07-16

  • 章学诚“文”“史”汇通明义学术观念之新探
    大成者。历来关于章氏《文史通义》的研究,学者们往往受限于现代学科的区分,或从“文”或从“史”的角度加以阐释,大多偏向于对“史义”的解析,[注]关于“史义”,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这是章学诚史学思想的精华,参见仓修良、叶建华:《章学诚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7页。持基本相同看法的还有瞿林东的《中国史学通论》,张国刚、乔治忠的《中国学术史》,谢保成的《中国史学史》等。对于“文史”的解读则相对较少,如内藤湖南在《中国史学史》中说:“通常,学者们是将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02-21

  • 章学诚《文史通义·妇学》的学术背景、论证方式与局限:以清中期学术史的角度
    别的一篇。不同于章氏其他绝大多数作品,该文在章氏生前即被编入数种选本,得到了广泛关注。[1]在此文中,章氏一反谨严学风,以“无耻妄人”抨击袁枚,认为袁氏全然不懂诗歌真义。因袁枚的诗学和妇学思想分别满足了新文化运动以来,学界针对文学解放和妇女革命的“双重想象”,故对于袁氏对立面的章学诚,长期以来研究者常以“卫道”视之,并对此疑惑不解:为何章氏一提到袁枚及妇学,其治学的冷静客观即荡然无存?钱穆、钱钟书等人将此归因于气质和意气之争。近年有学者认为《妇学》并不能完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02-19

  • 章太炎蜀中讲学及其影响
    业后,考入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研究班,受业于章太炎,章氏曾称其“为承继绝学唯一有望之人”,对其期望之高、赞赏之甚,由此可见一斑。曾为四川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屈原学会会长、《楚辭研究》主编、中国诗经学会和章太炎研究学会顾问等。其学术建树主要集中于古代语言学研究与楚辞研究,著有《语言之起源》、《屈赋新探》、《〈楚辞〉类稿》、《渊研楼屈学存稿》、《〈楚辞〉今注》等,是我国知名语言学家、楚辞学专家。叶太炎教育谈曳袁员怨圆园年成都双流李天根校刊袁汤炳正员怨远源年购藏

    书屋 2019年1期2019-01-25

  • 骆鸿凯挽词两首笺释
    大师”即章太炎,章氏曾以“菿汉”为笔名,晚年弟子亦往往称其为“菿汉大师”。骆鸿凯师事黄侃,又曾从章太炎问学。据黄侃《避寇日记》壬申二月廿三日(1932年3月29日)记载,趁章太炎在北京讲学之时,黄侃门下弟子八人曾设宴邀请章氏,骆鸿凯亦在其中。章氏去世后,《制言》第二十七期(1936)还发表了骆鸿凯所录的章氏遗著《余杭章公评校段氏〈说文解字〉注》,题目之下骆氏自称“小门人”,强调骆氏的再传弟子身份。“《文始》诵遗编”,指章太炎所著《文始》,是章氏小学研究中极

    书屋 2018年11期2018-11-20

  •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者是他的原配夫人章氏,那是咸丰十年(1860年),十六岁的吴昌硕在父母的操持下与安吉县过山村的章氏定下婚约。很多的时候,一个伟大坚韧的灵魂往往驻扎在一个并不伟岸的身躯,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都不缺乏。所以金石大写意这样一个名字铿锵的画派,它的柱石一样的人物吴昌硕也是一个身材矮小瘦弱的男子。这个今人眼中散发着耀眼夺目光芒的一代宗师,当年却是一个典型的“矮穷挫”。这样的男子是不太招女孩子喜欢的,但是出身书香门第的章氏却慧眼独具的看到了他身上的专注刻苦和过人才华,满

    醒狮国学 2018年10期2018-11-12

  • 一方中国印,一诺值千金
    。吴昌硕少年时与章氏女子订婚,当时正值太平天国战乱,很多人家都把已订婚的闺女送往夫婿家以保平安,而未过门的章氏也被送往吴家。吴家决定逃难,但吴昌硕的祖母、母亲裹小脚行动不便,善解人意的章氏便留下来照顾她们。离别时,章氏将亲手缝制的布鞋羞涩地塞给吴昌硕,说:“婆母由我照应,你不用担心。你要多保重,早日歸来。”没想到归来时,吴昌硕与章氏竟阴阳永隔。吴昌硕从母亲处得知,章氏尽心照顾婆母,却因饥饿和操劳过度不幸亡故。吴昌硕听了悲痛欲绝,重情重义的他十年后才结婚。老

    学生天地·初中 2018年10期2018-10-25

  • 一方中国印,一诺值千金
    。吴昌硕少年时与章氏女子订婚,当时正值太平天国战乱,很多人家都把已订婚的闺女送往夫婿家以保平安,而未过门的章氏也被送往吴家。吴家决定逃难,但吴昌硕的祖母、母亲裹小脚行动不便,善解人意的章氏便留下来照顾她们。离别时,章氏将亲手缝制的布鞋羞涩地塞给吴昌硕,说:“婆母由我照应,你不用担心。你要多保重,早日归来。”没想到归来时,吴昌硕与章氏竟阴阳永隔。吴昌硕从母亲处得知,章氏尽心照顾婆母,却因饥饿和操劳过度不幸亡故。吴昌硕听了悲痛欲绝,重情重义的他十年后才结婚。老

    学生天地 2018年28期2018-10-17

  • 黄侃的“三怕”
    受教于章太炎,是章氏门下的大弟子。他不仅学问大,脾气也大,还特别好吃。据说他在北大上课时,经常讲着讲着,突然就会停下来对学生说:“这段古书后面藏着一个大秘密,你们想知道吗?但是对不起,就凭北大给的这点薪水,不值得讲,要听,饭馆请!”又,他对自己的学问一向十分自负,特别是在与人讨论“小学”时,若遇观点不同者,经常大怒之下,持刀杖相向。然而,他却也有三怕:一怕兵、二怕狗、三怕雷。特别是这最后一旧,甚至怕到了“蜷踞桌下”的地步。

    北广人物 2018年21期2018-06-27

  • 论章太炎的清代今文学研究*
    丰。清代学术史是章氏相关著述中的重要主题。近代学者所作清代学术史著作,以梁启超、钱穆同名的二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最为知名。而早在梁启超之前,章太炎《检论·清儒》一文已对清代学术有系统研究,并对梁氏著作有所影响。周予同先生指出,“若要了解清代三百年学术史,一定要读这篇《清儒》,它是清代学术的概论”,(梁启超)“论述近三百年学术史,实是从章太炎《清儒》那里来的”①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朱维铮:《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3

    深圳社会科学 2018年2期2018-04-01

  • 相对主义的理性智慧:章太炎公理批判思想论析
    可逾越的界限,但章氏认为,这些所谓的“理”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它只是依托人的观念而形成,故不应被赋予绝对神圣性的权威。就“公”而言,受荀子“缘天官”经验反映论的影响,早在《訄书》时期章太炎就借助自然现象、人的感官体验论证“公言”即“共名”与时间、空间的发展变化紧密相关,[2]《公言》464得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公与私的界限也并非一成不变。章氏认为,公理在自然科学领域可能是成立的,但在社会领域则不然。“社会之学,与言质学者殊科,几何之方面,重力之形式,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2-25

  • 浅论章懋家世源流与家学家风*
    21000)兰溪章氏祖籍为福建浦城, 于宋末方腊倡乱之际自淳安“渡渎”支派迁至兰溪。 浦城章氏乃唐宋之际名门望族, 名公硕儒彬彬辈出, 代不乏人, 若五代名将章仔钧、 北宋宰相章得象等皆奕奕于后。 有元一代, 兰溪章氏家族因社会动荡等原因有过较长时间的沉寂, 至明中期, 二十一世孙章懋以科举、 理学闻名于世, 兰溪章氏家族才开始逐渐振兴。 兰溪章氏之振兴离不开章懋个人的魅力感召, 更离不开章氏家族历经数百年形成的独特家族文化, 若“孝悌文化” “理学文化”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6期2018-01-07

  • 起起伏伏章士钊
    在政治思想领域,章氏一向提倡“调和论”,主进化,反激进,不主张进行阶级斗争,不主张使用暴力。“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后,章在思想文化上主张复古。1920年秋,孙中山迫岑春煊下台,章亦被开除非常国会议员资格。1924年,段祺瑞上台,邀章赴京。段委章任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章欣然受命,步入北洋军阀集团。北京学生举行“五七”国耻纪念集会,章令警察禁止,学生愤而捣毁章宅。1928年,国民革命军占领京津,章氏被通缉,遂出国赴欧。两年后,受张学良之聘,赴沈阳任东北大学教授。

    老年世界 2017年5期2017-06-13

  • 章太炎的文学复古与周作人的“文抄公”体
    主要特征;周氏把章氏的儒家人本主义言说表述为“人情物理”一语,作为“文抄公”体写作的核心价值;“文抄公”体继承了《新方言》借助方言考察中国社会、生活、文化变迁史的民间立场,将民俗作为写作的内容主体。对两者关系的考察显示了中国现代文学与晚清文学复古之间复杂而深刻的联系。关键词:章太炎;周作人;文学复古;“文抄公”体;考据;人本主义;民俗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17)02007206周作人在20世纪30年代创造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5-12

  • 试论章学诚吏治改革思想与主张*
    闻名,历来学界对章氏之研究多集中于史学方面,但是除了史学成就外,章氏在《上执政论时务书》、《上韩城相公书》等文章中详细论述了“设法”弥补亏空是乾嘉时期吏治问题的根源,具体表现在其滋生贪污腐败、毁坏人才、诱人犯科、贪墨公款等方面;同时章氏也提出了相应的改革主张,即严惩有度、抄没家产、转变考核标准、裁革陋归等;章氏吏治改革思想主要来源于其变革和进化的社会发展史观。这对我们全面了解章氏的学术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吏治思想;改革主张;章学诚章学诚素以史学成就而闻名,历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3-09

  • 關於“怨女”説的一點補充意見(上)
    無藴畜私財也”。章氏稱“惟女有藴蓄於宫中者,則民乃無妻,不論女之情怨與不怨也。即使千人同御,女無怨情,民之無妻,何以異於不怨哉?故知怨非怨恨意也”。蔣氏又引《新序·雜事》“後宫多幽女者,下民多曠”。認爲“以幽代怨,是怨非怨憤之確證也”(章説見《膏蘭室札記》,《章太炎全集》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頁76。蔣説見《義府續貂》,中華書局,1981年,頁114)。蔣禮鴻認爲《新序·雜事》之例是“怨”非“怨憤”之確證。關於此“幽”字,蔣氏無説,郭在貽《訓詁學

    中华文史论丛 2017年2期2017-01-28

  • 章太炎
    炎作品◎新方言◎章氏丛书◎续编◎章氏丛书三编◎文始◎儒术新论◎订孔章太炎章太炎,名炳麟(1869~1936)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章太炎早年接受西方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生物进化论,在他的著作中阐述了西方哲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新思想、新内容,主要表现在《訄书》中,认为“精气为物”,“其智虑非气”;宣称“若夫天与上帝,则未尝有矣”,否定天命论

    学苑教育 2016年12期2016-12-02

  • 论章太炎的《文心雕龙》研究及其对黄侃的影响
    知。这主要是由于章氏并没有将他对《文心雕龙》的研究整理成专著,而仅仅是依靠讲学的途径来表达他的真知灼见。不过幸运的是,他当年传授《文心雕龙》的讲义被弟子们记录下来,而且还保存在上海博物馆里。周兴陆先生对这批材料予以整理,并撰写《章太炎讲解〈文心雕龙〉辨释》一文*载《复旦学报》2003年第6期,后收入黄霖《文心雕龙汇评》附录。本文所引用的章太炎讲义资料,乃依《文心雕龙汇评》附录所收“章太炎讲授《文心雕龙》记录稿两种(整理稿)”,特此说明。,就“泛文学观的表现

    中国文论 2016年0期2016-11-25

  • 清廷国史《章学诚传》的编纂:章氏学说实际境遇之补证
    广的观点,即有关章氏生平与学说的信息被埋没了一百二十年,但也一直有人认为胡氏所言与事实不符。本文对章氏身后境遇状况提供一个补证,指出在清国史馆档案的传包传稿中有多个章学诚传记,且章学诚在国史《文苑传》中数次获立正传。这些材料补充证明,章学诚学说在晚清获得了高度评价,其生平概况更没有被埋没,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清廷官方的认可。这对于实事求是地研究章氏学说的命运和晚清学术的实况或有助益。章学诚;国史《文苑传》;缪荃孙;胡适K82581;K25A0143-05

    社会科学研究 2016年2期2016-11-03

  • 章学诚“交相裨益”学术观念的内涵及影响
    术理论著作,其中章氏的《文史通义》对中国古代学术史做了最为全面的总结阐释,堪称集大成者。回眸历来围绕章氏《文史通义》的研究,学者们往往从中国古代史学史的角度展开论析,而少有从中国古代学术史的视野探究章氏《文史通义》学术思想价值和意义的成果。笔者认为,尽管章氏用《文史通义》名其著作,但他的精辟论述实际上已超越了文学与史学通义的范畴,所谓“典籍文章为学术源流之所自出”,[1](卷6,P655)故非常有必要从中国古代学术史的视野重新加以阐析。本文试就章氏“交相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4-13

  • 朱希祖日记中的章太炎
    史学会的发起者。章氏有所谓“五大天王”的戏谑之语,后又封西王朱希祖。虽为玩笑,即天王黄侃、东王汪东、北王吴承仕、翼王钱玄同,却反映出他心目中对其弟子的看法。而朱希祖本人,对于这“四大”或“五大”天王的说法也很看重,在其日记中专门有记载并评价说:“黄、钱、汪皆传师之文字学,吴传经学,称为‘四子’较是。……余则独治史学,非传自师,应不在‘四子’之列。余之治文字学、经学,皆以史学治之,与师法皆异,其不列入‘四子’甚是。”(见其1939年12月7日日记)。章太炎在

    书屋 2016年3期2016-03-29

  • 章太炎手迹民国就有身价
    一条“补记”缀于章氏文章末尾。“补记”曰:“家父为扩充校务再捐田百亩合为二百亩,癸酉琮谨记。”事实上,章氏书写《瑞安姚氏家庙记》时,姚雁秋还并未逝世。从这条补记来看,他热心公益、捐资办学,直到1934年3月病故之前,都还在为扩大学校规模捐田出力。关于章太炎所书《瑞安姚君墓志铭》,除了当年曾勒碑刻石及其拓本,以及眼前这部相当逼真于原迹的珂罗版之外,原迹究竟是否还存世,是否还在姚氏后人手中?为此,笔者查阅了所能掌握的相关资料,但均无从确证其下落。不过,在《吴梅

    中国收藏 2016年1期2016-01-16

  • “孔子”形象的现代转折——章太炎的孔子观
    法。从表面上看,章氏早年所作《诸子学略说》①此文首次发表于《国粹学报》第二年丙午第八、第九号,即1906年9月8日、10月7日两期,又发表于同年的《国学讲习会略说》,更名为《论诸子学》。,对孔子大加诋毁,中岁之《检论·订孔》②《检论·订孔》出版于1914年,是根据1904年出版的《訄书》重订本中的《订孔》修订。,视孔子为“良史”而有所肯定,其后对孔子的评价越来越高,尤其是晚年讲学,更是多次肯定孔子。章太炎一生对孔子的评价多随机而发,尤其是辛亥革命前的政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5年3期2015-12-27

  • 多面章士钊
    在政治思想领域,章氏一向提倡“调和论”,主进化,反激进,不主张进行阶级斗争,不主张使用暴力。章氏对孙中山有偏见,认为革命党有“好同恶异”之弊,“全力以强人同己,使天下人才尽出己党而后快”。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后,章在思想文化上主张复古。1920年秋,孙中山迫岑春煊下台,章亦被开除非常国会议员资格。1924年,段祺瑞上台,邀章赴京。段委章任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章欣然受命,步入北洋军阀集团。北京学生举行“五七”国耻纪念集会,章令警察禁止,学生愤而捣毁章宅。1928

    领导文萃 2015年20期2015-10-28

  • 章学诚的文学发展史论及其现实意义
    史理论极其丰富。章氏通过“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方法,以诗教为中心,以情志为指向,构建起了文学发展史理论的初步体系。他的这些理论对当今学人研究文学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镜作用和现实意义。一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的流变过程,文学也不例外,文学的源头起于何时,章学诚对此问题是有过深入思考的,他在《言公上》指出:“古人先有口耳之授而后著之竹帛。”①又在《言公下》云:“口耳之学既微,竹帛之功斯显。”②还在《诗教下》有言:“后世竹帛之功,胜于口耳,古人声音之传,胜于

    文艺评论 2015年10期2015-09-29

  • 论章太炎的“语言缘起说”*
    言文字学方面。在章氏的语言文字学中,又以字源研究最为特出。语言缘起说是章氏字源学的理论基石,在其整个学说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全面梳理语言缘起说的提出背景、由来基础、具体应用、成就价值,对正确理解和充分继承章氏的字源学理论以及更好地开展汉语语源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1 语言缘起说的提出章太炎的语言缘起说主要体现在《订文》、《正名杂义》、《与吴君遂书》、《论语言文字之学》、《语言缘起说》等文章中。以这些文章的发表时间为序,罗列排比章氏在不同时期不同著作中对此问题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02-20

  • 章太炎之威权政治理论管窥
    学步之嫌,因之,章氏力主在革命成功后,我国之政治发展理当步入一条由威权主义为指导之新路线。之所以要专门论述章氏之威权政治理论,其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近代以来,威权政治不仅仅在中国,而且是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要选择;从另一方面言之,长期以来学界对于章太炎的研究或时时受到所谓“革命史学”的影响,刻意给予其“革命家”的定位;或受到所谓“国学热”的作用,将其刻画成为一个坚定的“国粹主义”者,这些都不足以还原历史人物之原貌。一、学术综述学界对于章太

    泰山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02-12

  • 吴昌硕:一生书画只为相思
    遇到了独具慧眼的章氏章氏同样出身书香门第,她看重的是吴昌硕专注刻苦的品质和过人才华。1860年,16岁的吴昌硕与章氏订婚。章氏对自己的认可通过亲人之口传人吴昌硕的耳中,他对这个还未过门的妻子充满了感激。时局动荡,太平天国并没有给大家带来太平。清军和太平军在浙西激战,附近百姓纷纷离家逃难。许多人家把已出聘的女子送往夫婿家中,未过门的章氏也被父亲送到了吴家。仓促中,这对未婚夫妇还未成婚,吴家就决定也逃难避祸。因为婆婆的身体不适合长途跋涉,章氏就主动要求留下来

    百家讲坛 2014年11期2014-09-22

  • 《隋经籍志考证》是否仅完成史部①
    章宗源所撰,那么章氏所撰的《隋志考证》也仍不完整,因《玉函山房辑佚书》唯经部较全,子部已是零乱之作,更无集部可言。所以,言章氏曾撰成《隋志考证》之说,实不能成立。”③见李庆《关于〈隋书经籍志考证〉的三个问题》。可见李庆认为《隋经籍志考证》并未撰成的主要依据就是《玉函山房辑佚书》,而且是依据 “《玉函山房辑佚书》原系章宗源所撰”之说,但是李庆在文章的第三部分的结论中最后又断言“《玉函山房辑佚书》不可能是马国翰剽窃章宗源之作。”④同上。既然自己都认为马国翰《玉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4-10

  • 章穆《调疾饮食辩》食疗学思想探析*
    最为丰富而详实。章氏,字深远,晚号杏云老人,清乾嘉间鄱阳(江西波阳县)人。章氏一生以医为业,不从仕途,博览群书,崇尚圣贤,著述颇丰。作者在50 余载的行医生涯中,体悟到“见误于药饵者十五,误于饮食者亦十五……饮食之误,罪在病人,医者也不得辞七责也。”遂考竟历代数百家之说,寒暑三更,稿凡五六易,并结合自己临证经验著成《调疾饮食辩》。现就其主要学术思想阐述于下。1 崇尚经典,发凡历代1.1 立论依据章氏崇尚经典,以《黄帝内经》的食疗方法、食疗思想作为自己食疗养

    江西中医药 2013年12期2013-04-16

  •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的方法创新
    “难看”云云,盖章氏记忆之误。也。孔、好声近,好、孔双声⑤按,《笔记》为三人所记(其中鲁迅所记讫于第三篇),内容大同小异,所以只引某一人所记,不一一标明记录者。但是此条朱希祖、钱玄同各有二次记录,这里以一次记录为主,参考其他三次记录酌补。。(481⑥此数字为《笔记》页码,下同。“孔”字下)甚与孔声谊相通,甚亦读堪,与孔声近。(201“甚”字下)好,媄⑦“媄”,二徐本皆作“美”,段氏改,章氏依段改。也。引申为好恶,假借为孔。(516“好”字下)按,“好”通“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3期2013-04-13

  • 论章太炎的魏晋文学思想
    探究。对于文学,章氏多从学术的视角切入,提出一些十分中肯的观点,这些观点对发掘章氏文学思想的有价值成分,梳理其文学思想的来龙去脉,甚至在宏观上对研究章太炎思想体系的总貌是必要也是有益的。一、章太炎推崇魏晋学术的原因晚清时期,西方的进化论学说经严复的翻译介绍曾一度在中国思想界盛行。这一理论认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将人类社会历史看成一个进步发展的过程,它的演化过程总是由“野蛮”走“文明”,最终走至善尽美的境地。而章太炎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并非仅仅朝着“文明

    史志学刊 2013年2期2013-04-11

  • 古代圣学的终结与近代历史思想的发轫 ——章学诚“六经皆史”论新探
    术背景来考量,则章氏经史论之影响,客观上不仅具有在理论上终结中国古代经圣学、恢复经学本来面目的价值,而且具有开启中国近现代历史思想的意义。章氏经史论对中国传统学术领域中的经史关联的系统思辨和阐述,达到了中国古代学者于经学认识所能达到的最具科学性的理解,对经圣学在近现代的解体具有思想启蒙作用。他对史学的理解、建构和某些学术范式上的构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思想的发生亦具发韧之功。是故,其言虽旧,其意维新。笔者不揣浅陋,就此发声,以求教于方家。一、中国古代经学的双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5期2013-04-09

  • 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办学事迹考
    15021)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办学事迹考夏 骏(苏州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是由章太炎创办的具有特殊形式的国学高等教育机构,以研究固有文化、造就国学人才为办学宗旨,力图培养具有存亡继绝之使命感、扎实的学术功底、拥有独到创见并能融通中西的高层次国学人才。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组织实施、学生管理、师资配备、教育经费筹措与使用、学术刊物出版等方面,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办学风格。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章太炎;国学教育章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04-06

  • 竞争能否生智慧?——章太炎、辛亥革命与现代性
    们似乎还欠思量。章氏哲学对人性之恶的肯定赋予了竞争以合法性,但是,其所具有的相对主义倾向又使得竞争最终成为了多余之物。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将竞争解释成实践, “竞争生智慧”的意思是说主体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改变自己,从而获得智慧。但是,由于章氏在认识论、方法论上走向了怀疑论,在政治哲学上走向了唯我论,所以他不能够提供成功改变世界所需要的理论和工具,最终导致 “竞争生智慧”走向了唯意志论而自我消解。这从一个侧面解释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又暗示了中国现代性诞生的步履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期2012-04-18

  • 章学诚方志艺文思想探述
    探索大有裨益,故章氏对方志艺文志的功用认识非常到位。他说方志艺文应该“取士邦学士著撰书籍,分其部汇,首加目录,次序颠末,删芜撷秀,掇取大旨,论其得失,比类成编,乃使后人得所考据,或可为馆阁雠校取材,斯不失为志乘体尔”,并以史学家的眼光,有针对性地处理方志艺文志的各种问题。如,志书代代递续,连绵不断,这里涉及到如何对待旧志的问题,就此之分析和论断,可见史学大师的敏锐思维,如章氏主张,修志者必须保留前人之已成之书,而不宜加以毁灭。他在《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一书》中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2年5期2012-04-02

  •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的时代气息
    到与孙中山结盟,章氏的民主使命感已经完全明确,坚定不移。这在《笔记》里反映得非常明显。章太炎在《笔记》里反映的民主思想,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否定君权众所周知,早在1903年,章太炎就在文章里写了“载癤小丑,不辨菽麦”之语,被清廷认为骂皇帝,酿成轰动一时的“苏报案”。尽管在当时租界的法庭上,章太炎辩称“小丑”乃小儿之义,而非詈言,但是《笔记》可以证明,章氏确有骂皇帝之心。例如“师”字下云:“君者,群也,一群之头目曰君。”③“君者群也”最早是董仲舒说的,

    江西社会科学 2012年1期2012-02-18

  • 《国故论衡·正赍送》考述——兼论章太炎的丧葬观及哀祭文体①思想
    辞、挽歌等文体。章氏看来,伤辞乃哀吊之辞,其出现在吊文产生之前。“自伤辞出者,后有吊文。”[4]450章氏举例贾谊吊屈原、司马相如吊秦二世,以说明后世吊文产生于伤辞之后。章氏此谓“吊文”主要指后世的吊赋,从章氏所举之例不难看出这与《文心雕龙·哀吊》中的观点基本一致。《礼记·曲礼》:“知生者吊,知亡者伤。知生而不知死,吊而不伤;知死而不知生,伤而不吊。”郑注云:“吊、伤,皆谓致命辞也。”[6]1249可见在伤辞出现的同时也出现了吊辞,它们都是为了哀吊亡者。章

    黄山学院学报 2011年2期2011-12-22

  • 章学诚文学观研究的学术史述评
    方面整理近百年来章氏文学观研究的学术史,另一方面希望提示未被前贤足够关注的章氏古文理论与实践这一面向。并提出“古文世界”的概念,以期作为新的研究再出发的起点。章学诚;文学观;古文;学术史①一作为清代思想和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章学诚的学术声名在其身后一直沉寂。直到进入20世纪,先有日本的内藤湖南为他作了年谱,随后胡适又在内藤的基础上重作,章氏之学始由晦显明。期间正好伴随着晚清民国学术时势的一大转变,即经学的衰败和史学的提升,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被引用、

    枣庄学院学报 2010年6期2010-08-15

  • 论章学诚的史传文体观
    非常突出的一位。章氏在他的《文史通义》中对史传文体提出很多的看法,在此,我们主要抽出该书有关先秦两汉史传文献的看法作一些讨论,以此来剖析他有关先秦两汉史传文体的观念。一“六经皆史”的命题并不是由章学诚首先提出来的,在此之前许多文献已涉及这一命题,[1]但是,“六经皆史”说备受世人的关注,这又不得不归功于章氏对它所赋予的独到意义。章学诚全面而完整地表述“六经皆史”看法的文献是《文史通义·易教上》:“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

    铜仁学院学报 2010年4期2010-08-15

  • 章太炎
    ,执后辈礼甚恭。章氏大赏其文才,畅谈至乐。是日适为旧历端午节,章氏享以角黍,而他自己即以手持醮糖而食,其时适有一墨匣与糖盆并列,章氏以黍竟误醮在墨匣中,一面欢谈,一面大吃,吃得满嘴黑墨,仍怡怡如焉,边吃边揩,右手亦全黑了,他自己竟毫不为意。冯氏以初见面,亦未敢告之,次日以告余,大笑不止也。后冯氏又告余云,章先生从南洋桥迁居原同孚路之同福里中,初晋屋不久,尝出门访友,回家时,忘却自己居处,在路中招一巡捕,告以原委,请其陪同回家。巡捕问以所居里弄名,门牌几号?

    读书文摘 2004年1期200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