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

  • 我的叔叔于勒》对人性描写的精准定位
    其中,《我的叔叔于勒》以精准的人性描写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莫泊桑通过一个贫困的家庭对于遥远的叔叔于勒的期望、失望与悔恨的情感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呈现了人们在现实与期望、欺骗与自我欺骗之间的挣扎。莫泊桑运用心理分析、对比与反差等独特的叙事视角,以及对角色形象、情感交织等方面的刻画,精准地展现了人性中的种种矛盾与困惑,揭示了社会现实对人性的影响,蕴含着深刻的思考与寓意。一、莫泊桑的人性描写方法1.心理分析与角色塑造(1)对主人公父亲的内心冲突的揭示。①期望与

    中学语文 2023年29期2023-11-30

  • 小说教学中的文本研读
    本文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从文本内容出发,探讨小说教学中的文本研读。关键词 小说教学  文本研读  《我的叔叔于勒》在传统的小说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停留在情节梳理和简析人物形象上,而忽视了文本内容的细节,没有引领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笔者以为,小说教学只有从文本出发,在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梳理结构、厘清脉络、还原文本和对照细读中,才能真正带领学生深入到作者营造的小说世界。下面以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为例,探讨文本研读的途径与方法。一、品味细节,分析形象小说情节丰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5期2023-07-17

  • 我的叔叔于勒》文本解读史述评
    摘要:《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被选入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小说单元。小说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后,便成为初中语文小说的经典篇目。本文根据相关理论,将《我的叔叔于勒》的文本解读史划分为社会化解读、工具化解读和多元化解读。通过对这篇小说的文本解读史的研究及评价,使得对《我的叔叔于勒》及教材中其他外国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迁移应用。关键词:《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社会化解读 工具化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6期2023-06-29

  • 我的叔叔于勒》的“四字法”分析
    摘要:《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小说名篇之一。根据文本解读“四字法”,我们对该文的言,如字词句、表达方式、表现技巧和体裁等进行了逐一分析;对该文的“象与志”,如海面和泽西岛景色的特征和象征意义,于勒的来信和牡蛎等物的特征和象征意义以及菲利普夫妇等的性格和社会典型意义,进行了结合分析;也对该文的自然情、社会情和人类情也进行了具体分析。关键词:《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四字法” 言象志情自21世纪之交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关于文本解读有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6期2023-06-29

  • 我的叔叔于勒》主题及人物形象解读
    要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通过对菲利普一家贫穷生活的描述,折射出19世纪中后期法国小市民家庭生活的真实情境,以此来揭示资本主义的丑恶。该小说翻译到中国后,便很快被选入教材之中,成为批判资本主义的典型课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对其主题以及人物形象的解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基于此,本文对小说主题及人物形象在不同时期的解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关键词 《我的叔叔于勒》 主题 人物形象 解读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2期2023-06-11

  • 我的叔叔于勒》的伦理身份解读
    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批判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刻画了人物的伦理身份。船长的伦理身份产生错位,从而引发伦理混乱,这与当时法国社会流行拜金主义有着密切关系。菲利普的伦理身份发生扭曲,导致兄弟关系异化,这既与当时社会的经济危机相关,也与其内心的兽性因子相关。若瑟夫坚守自己的伦理身份,维护了叔侄亲情,这得益于其内心的人性因子所起的道德约束作用。作品中人物的伦理身份正是19世纪法国社会人情冷暖的真实写照,传达出莫泊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情批判和对人性善良的深切呼唤。【关

    今古文创 2023年11期2023-05-30

  • 名人名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重构实践研究
    的名篇《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实践,融合专家点评、教师互评及授课教师的课后反思,从整体感知、称谓变化、人物角色、明暗线索及名著改编五个方面入手,重构名著教学,力图在还原作者本意的基础上彰显名著在学科育人中的魅力,为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探寻新路。【关键词】名人名篇 教学重构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多有名家名篇,名家名篇中又多篇幅长者,如何长文短教、推陈出新?这个问题常常让年轻教师困囿其中,让成熟教师百思难解。本文以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品、九年级上册小说单

    中国教师 2023年5期2023-05-30

  • 从《我的叔叔于勒》谈莫泊桑对于人性描写的准确拿捏
    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会令我们对人性的思考更加深入。《我的叔叔于勒》最早发表于1883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跨度,其间被无数读者捧读、解析,至今经久不衰。小说作者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写作风格以小见大,曾创造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底层小人物形象。其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的丑恶嘴脸及社会风气的同时,对那个时代小人物的命运和遭遇给予了深切的关怀和同情,其中《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其代表作。《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写“我们”一家人去哲尔赛岛途中偶

    课外语文·上 2023年1期2023-05-30

  • 我的叔叔于勒》的叙事学解读
    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中选择了以“生活的横截面”展开,以过去和现在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巧妙地控制叙述时间,形成独特的叙事节奏。另外,小说还采用了嵌套式的讲故事模式,第一人称回忆和第三人称旁观的口吻相互交替,展示出多重叙事角度,小说主旨因此变得复杂而丰富。本文主要从叙述时间和叙述视角两个方面进行开掘,拓宽文本解读思路,为一线教师提供解读的方向。一、叙事时间、叙事节奏和人物刻画时间在小说中是极为重要的存在,英国小说家E.M.福斯特曾说:“在小说中,对时间的效忠是

    名作欣赏 2023年15期2023-05-18

  • 小说文本的解读路径:《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解读】《我的叔叔于勒》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体裁都是小说,选材涉及中外经典篇目,主题都与少年、成长有关。由此看来,无论是《故乡》《我的叔叔于勒》,还是《孤独之旅》的教学,都不能脱离“少年成长”的主题。而《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内容更不能只把目光集中在于勒和菲利普夫妇这些成年人身上,读者视角应当更多地关注到“我”若瑟夫的身上。据此,我对文本做了以下结构:小说的第一层显性内容是我们一家人“巧遇”于勒先后发生的故

    教育·教学科研 2023年2期2023-05-10

  • 我的叔叔于勒》教材视域分析
    国选文《我的叔叔于勒》为研究对象,从教材视域的角度深入分析其教学内容,探索其教学策略,期望对该篇课文教学的发展起到些许促进作用。一、理念分析(一)小说教学的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出了具体说明,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指形式层面的言语文字与表达方式,人文性是指内容层面的各种事物与思想情感。由此性质说明来看,语文学习应该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进行,基本手法技巧的学习也应该与思想内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2期2023-03-23

  • 小说文本的解读路径:《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解读】《我的叔叔于勒》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体裁都是小说,选材涉及中外经典篇目,主题都与少年、成长有关。由此看来,无论是《故乡》《我的叔叔于勒》,还是《孤独之旅》的教学,都不能脱离“少年成长”的主题。而《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内容更不能只把目光集中在于勒和菲利普夫妇这些成年人身上,读者视角应当更多地关注到“我”若瑟夫的身上。据此,我对文本做了以下结构:小说的第一层显性内容是我们一家人“巧遇”于勒先后发生的故

    教育 2023年5期2023-03-18

  • 从《我的叔叔于勒》谈莫泊桑对于人性描写的准确拿捏
    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会令我们对人性的思考更加深入。《我的叔叔于勒》最早发表于1883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跨度,其间被无数读者捧读、解析,至今经久不衰。小说作者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写作风格以小见大,曾创造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底层小人物形象。其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的丑恶嘴脸及社会风气的同时,对那个时代小人物的命运和遭遇给予了深切的关怀和同情,其中《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其代表作。《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写“我们”一家人去哲尔赛岛途中偶

    课外语文 2023年1期2023-02-06

  • 以“问题链”构建小说阅读教学 ——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下面以《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从儿童视角切入,用“问题链”设计来建构小说阅读的教学环节。一、单元目标与文本特征《我的叔叔于勒》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小说。该单元提示中说:“本单元的小说,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的视角观察世间百态,取材独特而广泛。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确定自我意识,更好地成长。”这个单元的学习就是帮助学生认识人性的多样性,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而《我的叔叔于勒

    中学语文 2022年25期2022-11-21

  • 叙事学角度解读《我的叔叔于勒
    键词:《我的叔叔于勒》 叙事学 文本解读《我的叔叔于勒》是“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的经典作品,多次入选各版本的语文教材。但不少教师因其篇幅短小,情节简单,或泛泛而谈,以模式化的小说三要素分析小说;或老生常谈,以“资本主义社会下人性扭曲”a 概括小说主题。教师缺乏对文章细致深入的解读,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可能会造成误读现象。因此,本文拟从叙事学角度,从“虚构”和“叙述”两个方面分析《我的叔叔于勒》的独特艺术魅力,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有益参考。一、虚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7期2022-07-16

  • 叙事学角度解读《我的叔叔于勒
    00]《我的叔叔于勒》是“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的经典作品,多次入选各版本的语文教材。但不少教师因其篇幅短小,情节简单,或泛泛而谈,以模式化的小说三要素分析小说;或老生常谈,以“资本主义社会下人性扭曲”概括小说主题。教师缺乏对文章细致深入的解读,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可能会造成误读现象。因此,本文拟从叙事学角度,从“虚构”和“叙述”两个方面分析《我的叔叔于勒》的独特艺术魅力,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有益参考。一、虚构的艺术:曲折、设疑和留白不同篇幅的小

    名作欣赏 2022年20期2022-07-16

  • 探生命之视角,唤人性之光芒——《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分析】《我的叔叔于勒》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的小说作品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学生阅读这一单元的小说作品,可以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对小说本质的理解和对特征的把握是小说教学的一个基本前提。只有对小说的内涵理解到位了,对小说的特征把握准确了,才能够在教小说时把内容选择正确,才能够教‘准’、教‘对’,进而教‘好’。”[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2年3期2022-07-11

  • 第一人称视角在小说中的应用
    在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运用,表现了作者高超的叙述技巧:限制性叙述使作品给读者一种逼真感;话语方式的多元拓宽了叙事的意义生成空间;作者的“隐退”使读者的阅读更加自由;叙述者在故事中的角色定位使主题解读增加新的可能;“叙事代言人”巧妙传达了作者的价值理念。关键词:第一人称视角 莫泊桑 法国文学 《我的叔叔于勒》长久以来,小说教学总是遵循着“概括人物形象——梳理情节脉络——勾画环境描写”的范式,重在分析小说“写了什么”这一内容维度,对于小说“怎么说的”则关注

    文学教育 2022年7期2022-05-30

  • 谈谈《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几处对比
    深刻。《我的叔叔于勒》构思精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短篇小说。在小说中,作者巧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和人之间冷酷无情的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和腐朽。接下来,笔者就谈一谈《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对比手法。一、称呼的对比在《我的叔叔于勒》中,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称呼,可谓用心良苦。于勒本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花花公子”。在收到其信件之前,菲利普夫妇称他为“坏蛋”“流氓”“无赖”。当从信中得知于勒做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2022年1期2022-05-30

  • 冷观与热望:《我的叔叔于勒》与《最后一课》比较谈
    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和原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为例,结合发生于1870年的普法战争给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带来重创的历史背景,从“冷与热——目之所及;曲与直——笔之所至;明与暗——意之所指”三个方面,对两个文本展开分析比较,以期给文本阅读和跨学科教学带来更多思考和启发。一、冷与热——目之所及《我的叔叔于勒》是用冷峻笔墨写就的一篇意味深刻的讽刺小说。年轻时的于勒曾一度“行为不正”、挥霍钱财,被看作“流氓”遣送美洲。出人意料的是,于勒在那里发了大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8期2022-05-30

  •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突变与错位
    摘要:《我的叔叔于勒》是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莫泊桑所写的一篇经典短篇小说。这篇小说写了菲利普夫妇与“我”在船上遇到于勒,把两者对于勒情感态度的不同进行对比所产生的情感错位,进而得出主题对人性回归的呼唤。许多教师在教学该篇时,总是按照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方式去教授,不知该如何进一步解读小说。通过研读该篇小说,抓住这一篇课文的巧妙之处,即叙述视角与情节处理,引导以“我”之眼叙述小说的情节变化,通过探其“突变”、析情“错位”两大环节学习小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3期2022-04-02

  • 我的叔叔于勒》40年教学研究综述
    杨盼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此文一直被作为经典篇目保留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其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为研究这篇课文的教学实践发展历程,本文搜集了自1978年至2021年约40年间有关《我的叔叔于勒》的解读文章以及教学课例,在阅读与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这篇课文40年来阅读教学实践的发展阶段以及各阶段特点。 一、教学大纲阶段(1978-2001年) 1978年,为了迅速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教育部在1963年教学大纲的基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2年3期2022-03-24

  • 论经典篇目的完整性解读 ——以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完整性《我的叔叔于勒》在入选教材前是进行了修改的。原来小说开头是这样的: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这故事,我一直记着不忘的,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小说结尾也被删掉了,原小说结尾: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文本的完整性与否将直接影响教者解读的完整性、深刻性。笔者在设

    中学语文 2022年8期2022-03-23

  • 主题聚焦重选择纵横交织循路径 朗读品味贯始终 ——以《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为例谈词语品析教学
    面就以《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一谈笔者词语品析教学策略的具体尝试。一、主题聚焦重选择词语品析教学策略的设计前提是要基于学情,从单元教学主题和要求出发,细致分析文本的题材、特色等,从而设计任务聚焦、切入巧妙的品析方法和路径。本课面对的是九年级学生,对于小说这种题材较感兴趣,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品析词语的技能。本课所在的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的人文主题是“青春年少”,“本单元的小说,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本单元的阅读方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年14期2022-03-18

  • 从道具探究《我的叔叔于勒》的作品主题
    在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巧妙地借助船、信、牡蛎三件道具描绘了典型人物赖以成长的社会土壤,揭示了丰富而深刻的作品主题。关键词:小说;道具设计;船;信;牡蛎“道具”本指戏剧表演或影视摄制中为剧情需要使用的器物。文艺作品中的“道具”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凸显作品主题、塑造人物性格、传达人物内心情感、揭示人物命运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诸多文学巨匠都注重道具在作品中的运用,法国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在这方面就有着杰出表现,其经典名篇《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写了“我”们一家

    语文教学之友 2021年11期2021-12-23

  • 浅谈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及案例呈现
    。拟以《我的叔叔于勒》这篇经典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为例,从教学内容确定的现状、教材体系、教学点、学生学习体系、文本价值等方面探究其核心教学价值。关键词:《我的叔叔于勒》;教学点;教学体系;学习体系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看似不成问题,实则不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本体式。一些教师没有把小說研究的新成果作为参照系,只关注环境、人物、情节等因素,忽略了“叙述、结构、情感、虚构等形式要素”,因此教学核心多定义为通过解读人物形象去理解小说

    语文教学之友 2021年11期2021-12-23

  • 我的叔叔于勒》叙事学解读
    要】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经典小说,教材中的选文与原文相比被删去了开头、中间对于生活的细节描写和结尾三个部分。原文的叙述方式十分特别,在故事套故事的叙述结构下,有着内外两个叙述者,三个不同的叙述视角,并采用了自由引语的人物话语模式和插叙、静述等叙述时间,使得这篇小说拥有独特的叙述艺术魅力。【关键词】 《我的叔叔于勒》;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语态;叙述时间【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今古文创 2021年46期2021-12-21

  • 安全感:打开《我的叔叔于勒》的新钥匙
    赵同生《我的叔叔于勒》作为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经典小说,赏析文章汗牛充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常读常新”,找到新的阅读方法,开辟新的阅读路径,形成新的阅读体验,理应成为教学的头等大事。如果罔顾其经典特征,只带着学生在“环境、情节、人物”的陈述性知识中低效循环,那么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是无法提升的。家境——安全感来自于于勒境况1.生活拮据——缺乏安全感从于勒哥嫂家的经济状况来说,一方面于勒不仅花光了自己应得的部分,还占用了哥哥嫂嫂的一部分钱财。这是他被驱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10期2021-12-08

  • 从角色“变身”的视角鉴赏《我的叔叔于勒
    要: 《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很值得我们回味咀嚼的小说,通过“变身”作品中的角色,品析和体会人物的所言所行,了解人物形象,感悟人物的内心情感,可以让读者对《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关键词:角色变身 《我的叔叔于勒》 作品鉴赏最近,笔者再一次拜读了韩军老师和佟飞老师分别发表的《我们今天怎样教“于勒”》和《从角色“变身”谈开去》两文,收获颇丰,现结合自身的学习,通过角色“变身”鉴赏《我的叔叔于勒》。一、“变身”克拉丽丝,体会其尖刻无奈对克拉丽丝这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11期2021-11-30

  • 黄厚江、余映潮、王君《我的叔叔于勒》课例分析
    00)《我的叔叔于勒》借助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弟弟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刻画了菲利普夫妇的薄情寡义、唯利是图,也展现了若瑟夫对亲情、人生、社会的认识。本文精选黄厚江、余映潮、王君三位名师,通过分析比较名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进一步追问小说这种体裁应该“教什么”“怎么教”。1.教学内容的选择黄厚江老师以小说的“情节”为踏板,展开教学活动。首先以“于勒”为线索,概括故事内容,初步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表面的主题:亲情余映潮老师把小说主题定位为一

    读与写 2021年19期2021-11-21

  • 论《我的叔叔于勒》的道德价值定位
    王健《我的叔叔于勒》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阶段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也是文学名篇。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對人物的分析和思想价值定位有失公正,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引导,现结合文章谈一下我的认识。《我的叔叔于勒》讲述的是于勒年轻时“行为不正,糟蹋钱”,被当成“坏蛋、流氓、无赖”,在“逼得父母动老本”,又“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有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被他哥哥菲利普扫打发到美洲去。到美洲后,他写信给菲利普说赚了点钱,菲利普也听说他做了“很大的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8期2021-11-17

  • 我的叔叔于勒
    材分析《我的叔叔于勒》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写金钱的文章,写亲情的文章,更是一篇写金钱和人关系的文章。二、学情分析小说故事性强,学生有阅读兴趣,但对主题把握较为薄弱,需要重点指导。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2017年中考说明要求:阅读文学作品时,要对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据此,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学会思考,大膽表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9期2021-11-15

  • 向文本更深处漫溯:也读《我的叔叔于勒
    摘要:《我的叔叔于勒》被编选入初中语文教材时做了删节,传统教学对课文的解读都定义为了展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本文试着根据原作重新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并对删节前后小说叙事视角比较分析,从而解读出文本所蕴含的更为深刻的意义。关键词:人物形象 叙事视角 小说主题 悲悯情怀《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经典短篇小说,向来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虽然篇幅短小,却有着丰富的内涵。不同时代、不同读者在解读它时都明显带有时代和个人的印记。本文编选入初中

    文学教育 2021年10期2021-11-05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
    花——《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分析[J].课外语文,2019(34):35+37.[2]滕海滨.悟主题内涵 品人生百态——读《我的叔叔于勒》有感[J].名师在线,2019(21):64-65.[3]王树红. 《我的叔叔于勒》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1课时)[A]. 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4年教学案例[C].: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5:6.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1期2021-10-15

  • 我的叔叔于勒》备教手记
    惯,教《我的叔叔于勒》一定会“自然而然”地采用“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赏析重点语句——概括小说主旨”的流程。这似乎成为小说教学的“集体无意识”,而学生最终获得的是关于“三要素”的文体知识。我在阅读了施良方教授的《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以及其他教授的课程与教学理论著作之后,阅读了王荣生教授、孙绍振教授以及肖培东老师等专家和教师的理论著作与实践案例之后,对过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流程产生了疑问。在我看来,备课的第一步应该是裸读,即不带任何成见、不参考任何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9期2021-09-29

  • 反讽:解读《我的叔叔于勒》的一个有效窗口
    要: 《我的叔叔于勒》作为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多次被选入不同版本的初中语文课本。由言语行为理论结合反讽的视角走进文本,这篇小说出现了戏剧性反讽、承诺性反讽和阐述性反讽。统观整篇小说,我们发现使用反讽能展现人物多方面的性格特点及其处境。这些分析旨在为解读这篇小说提供新的启发。关键词:《我的叔叔于勒》 言语行为理论 反讽 解读言语行为理论由英国语言哲学研究者约翰·朗肖·奥斯丁(J .L.Austin)提出,该理论将言语行为分为三类: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9期2021-09-26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摘要:《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名篇,本文从小说文本的体式特点和学情特征两个角度对《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展开讨论。关键词:《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内容 小说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的一篇经典短篇小说,选入多个版本的教材,除了人教版(部编版和旧版),还有鄂教版、苏教版语文教材都有选入。从各教材中这篇课文的助读系统来看,主要关注的是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这几个方面的理解,那我们的教学就教这些内容吗?部編版教材有一个较大的变化

    文学天地 2021年5期2021-09-10

  • 我的叔叔于勒》的课例评析
    ,可知《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多样化。王君老师重在以自己的生活阅历引导学生体会灰色人物的灰色梦想;余映潮老师最大的特色是板块式教学方式十分清晰,引导学生多角度地鉴赏小说;黄厚江老师以“情节”作为课堂内容的生长点,组织学生进行品析活动。关键词:《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例评析一、名师课例分析(一)王君课例分析1.教学内容王君老师将《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划分为主题型文本,重在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矛盾点,理解课文的主题在于揭露社

    文学天地 2021年5期2021-09-10

  • 我的叔叔于勒》课例比较研究
    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解读并赏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出教学启示,提高其实践意义,以期为中学语文教师的小说教学提供些许参考。关键词:名师;小说教学;于勒《我的叔叔于勒》不仅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经典,还是小说阅读教学的重要篇目,具有重要影响力。小说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精选黄厚江、余映潮和王君三位语文名师《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进行对比解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教学内容的分析《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应该教什么呢?因此,对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9期2021-09-01

  •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对比手法及作用
    的名作《我的叔叔于勒》运用了多处对比,不仅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耐读性,而且揭示了小说的深刻主旨。可以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不同的称呼和态度、于勒在南美阔绰时与再次潦倒后对菲利普夫妇的态度、菲利普夫妇的前后用度、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偶遇于勒的不同态度、菲利普一家人去哲尔赛岛旅行的前后情况、若瑟夫与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不同态度等六组对比入手,多角度地分析挖掘小说丰富深刻的意蕴。关键词 《我的叔叔于勒》 ;对比手法;深刻意蕴《我的叔叔于勒》通过叙写菲利普一家人在去哲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1年6期2021-08-27

  • 我的叔叔于勒》主题及人物形象解读的嬗变
    我的叔叔于勒》是著名文学大师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通过对菲利普一家在贫苦线上垂死挣扎现状的描写,反映出了当时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家庭所处水深火热的生活境地,以此来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以金钱为主宰的嘴脸。在这部短篇小说入选我国教材的历史中可以看出我国社会思想意识的变迁,体现出了我国思想意识形态不同的风貌。一、《我的叔叔于勒》主题及人物形象解读嬗变背景概述莫泊桑是一位著名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着“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7期2021-08-27

  • 谈《我的叔叔于勒》和《变色龙》互文联结比较教学
    摘要:《我的叔叔于勒》和《变色龙》都属于传统经典小说,小说的特点和小说教学的要求给两篇文章互文联结阅读提供了可行性。从文本来看,《我的叔叔于勒》侧重小说的几个基本要素和小说的叙述视角,《变色龙》侧重于这篇小说的特点以及讽刺艺术。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归纳整理,学会小说阅读的策略和方法。关键词:传统小说;语文作业本;归纳;联结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9-0097一、互文阅读的可行性1.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9期2021-07-14

  • 从“异化”主题的角度解读《我的叔叔于勒
    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写于1883年)时,笔者发现这一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品中可能所共通的一个现象——描写人的“异化”。“异化”本是一个哲学术语,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1843年,马克思将这个词语从哲学领域提炼出来并进一步演绎,强调人的异化不仅仅指人从主体变成了客体,而且指人受到社会关系的扭曲从而失去自己的本质。简单而言,人的异化,就是指自然、社会、人与人关系对于人本质的改变和扭曲。在《我的叔叔于勒》中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4期2021-06-06

  • 那颗五彩糖果 ——续写《我的叔叔于勒
    ◎郑如欣 浙江省杭州高新实验学校902班回到勒阿弗尔后的几个月一直风平浪静,让全家人忧心的,也仅仅只有二姐迟迟不成的婚事。父亲和母亲不再老把于勒叔叔的信拿出来逢人便读了,他们反而把它锁进了一个不起眼的抽屉里,似乎把它忘却了。次年的春天,为了早促成二姐的婚事,母亲让我沿街去贩卖她手工制作的隔热垫。一日,我拜访了好几家人都被客气地“请”了出来,我懊悔极了,一屁股坐在台阶上,望着长街的尽头。那儿驶来了一辆马车,金晃晃的,在阳光下一闪一闪。我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了

    作文新天地 2021年11期2021-05-06

  • 我的叔叔于勒》的多元主题教学
    、前言《我的叔叔于勒》自20世纪60年代被选入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以来,其单元位置和作品内容都在不断更改,这也说明了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直至如今,这部作品早已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屹立不倒,也作为外国文学中的典范一直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这样一部名家名作,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也几经坎坷,其主题解读经历了社会化、工具化、多元化解读时期。因此,对《我的叔叔于勒》进行多元主题解读,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有助于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理解的能力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8期2021-04-08

  •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九年级上册)
    的解读《我的叔叔于勒》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兄弟于勒的前后态度变化,尖锐地指出了金钱左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者用平常的人物,平常的情节,表现了一个普通的主题。但主题思想深刻,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二)教学的设想1.根据小说的情节结构,理清全文的线索。课文围绕于勒的命运构成了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小说的情节,跌宕曲折,围绕着于勒贫富的变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期2021-01-28

  • 试论《我的叔叔于勒》的视角与主题
    摘要:《我的叔叔于勒》成为莫泊桑的经典之作的关键在于其能在短小的篇幅内体现情节的虚构之工以及叙述视角的选取之妙,将关于金钱的“实用价值”与关于亲情的“情感价值”的对比关系显现出来。文中在情节突转的设置以及叙述视角的转换下,表达作者对金钱社会里人性扭曲的强烈批判以及对人性回归本真的深切呼唤,充分显示了文本意蕴的深化。 关键词:情节突转 叙述视角 人性回归钱理群指出该篇小说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有二:一是故事悬念的设置,二是故事叙述者、叙述视角的选择[1]。其中,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2期2021-01-03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
    话题是《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变”。请大家细读文本,开动脑筋,找找小说中有哪些方面是在变化着的。大家可以从人物的自白、对话、动作、心理等方面来思考。(学生默读,教师巡视,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生:父亲见到于勒前后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没见到于勒时,他盼望于勒回来;见到于勒后,却紧张,惶恐。生:父母对于勒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前期是“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后期是“贼,讨饭的,流氓”。生:搭乘的轮船发生了变化。“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

    初中生世界 2020年4期2020-12-18

  •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
    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去感受一下其中描写了怎样的亲情。(教师了解预习情况。)师:同学们,对于莫泊桑,大家都知道些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回答后,教师通过屏显介绍:莫泊桑,法国19 世纪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师: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莫泊桑塑造出了许多在世界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小人物形象。今天,我们就走进《我的叔叔于勒》,认识几个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请同学们齐读本课的学习目

    初中生世界 2020年40期2020-12-18

  •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
    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去感受一下其中描写了怎样的亲情。(教师了解预习情况。)师:同学们,对于莫泊桑,大家都知道些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回答后,教师通过屏显介绍:莫泊桑,法国19世纪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师: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莫泊桑塑造出了许多在世界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小人物形象。今天,我们就走进《我的叔叔于勒》,认识几个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请同学们齐读本课的学习目标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2020-11-30

  • 从场景到结构:《我的叔叔于勒》的阅读视野
    理解。《我的叔叔于勒》近四十年来的阅读视野——两种主题的探究及其“视野的融合”,基本形成了我们对该小说的理解。但该小说的主题理解不能脱离语境分析与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也就是说,现代小说的阅读,不同于传统小说,其阅读应该关注场景,以及由场景构成的结构。该小说的结构有两种:一是场景与二级叙事的对应关系,二是“人”型结构。而主题正是从这两种结构中显现。关键词:阅读视野 视野的融合 场景 结构什么是阅读视野?阅读理论告诉我们:我们的阅读总是与我们过去的经验知识联系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0年7期2020-10-30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
    话题是《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变”。请大家细读文本,开动脑筋,找找小说中有哪些方面是在变化着的。大家可以从人物的自白、对话、动作、心理等方面来思考。(学生默读,教师巡视,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生:父亲见到于勒前后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没见到于勒时,他盼望于勒回来;见到于勒后,却紧张,惶恐。生:父母对于勒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前期是“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后期是“贼,讨饭的,流氓”。生:搭乘的轮船发生了变化。“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0年1期2020-04-30

  • 从人性角度解读《我的叔叔于勒
    ,课文《我的叔叔于勒》其实已被掐头去尾,笔者以为不妥。因为这首尾的保留不仅关系到叙事手法的效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作品主题的开掘,特别是影响了对作品中“我”的评判。故去掉首尾,作品黯然失色,故应保留原来首尾)中,“我”已是一个成年人。小时候“我”耳闻目睹父母的辛酸生活、叔叔的昔日荒唐故事,却始终保持一颗纯真可贵的童心,更是一颗爱心,闪耀着美好人性的光芒。但更可贵的是从作品首尾部分可以看出“我”长大后仍然保持了那些美好的人性。他说对这个故事“一直记住不忘的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0年1期2020-02-14

  • 激发课堂探讨热情 点燃个性思维火花
    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是传统名篇。小说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的生活图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变化,展现了他们的寡情无义。少年若瑟夫是他们表现的观察者,从孩童的眼光展现了对那个社会的认识。课文在写作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手法的运用、情节的波折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关键词】课堂;个性思维;《我的叔叔于勒》【中图分类号】G633                                             

    课外语文·上 2019年12期2019-12-26

  • 我的叔叔于勒》之三思
    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被选入很多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对它的解读也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多教学是通过对菲利普夫妇的解读来剖析法国资本主义初期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近些年有些教师要为菲利普夫妇平反了,就如对《项链》中的玛蒂尔德的解读一样,从生活的角度给予菲利普夫妇很大的理解,使其行为合理化,应该从人性的角度去品悟,最起码摆脱了写、读时代贴在人物额头上的标签。然而站在时代的角度再读此文,似乎仍旧有很多值得读者品悟和反思的地方,比如钱对于勒意味着什么?

    课外语文·上 2019年11期2019-12-11

  • 悟主题内涵 品人生百态——读《我的叔叔于勒》有感
    引 言《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近年来,由于教学的需要,笔者又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了《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发现恰恰正是作者以小见大写作技巧的运用以及出神入化的人物塑造手法使这一小说始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令人读之而得以品析人生百态。一、以小见大显真章以小见大是指从较小的题材或者材料入手,刻画重大或深刻的主题内容,从而使所写文章的思想得以无限升华与深化的一种写作手法。由这一定义延伸开来,我们不难得知,以小见大中

    名师在线 2019年21期2019-11-26

  • 浅谈“新基础教育”视域下文体“类”教学的重要性
    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文体,是指文学作品的体裁、体制或样式。文体在语文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教师教学往往只注重内容而忽视形式,不论是教散文、小说还是说明文,都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提升”的固定程式进行。其实,在阅读教学时,只有在文体意识的引领下,才能对作品进行适当评判、体验和再创造,才能让语文阅读教学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一、抓住文体,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写作目的,对学生学习的要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39期2019-11-21

  •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比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原文是按照菲利普一家“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的顺序来写的,中间还补充介绍了于勒在年轻的时候如何挥霍钱财,给哥哥嫂子一家带来困扰等,情节跌宕起伏,耐人寻味。但要缩写这篇小说,就只需要沿着于勒的人生轨迹来写,不需要什么铺陈和渲染。当然,菲利普一家人的态度,尤其是菲利普夫妇的表现是不能略去的,而其他次要人物,如大姐、二姐,那个所谓的二姐夫、船长、船上吃牡蛎的妇人等,则可以一笔带过,甚至可以略去不写。总之,对小说这种文体的

    作文·初中版 2019年10期2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