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

  • 晚清现代教育行政机构中云南提学使司研究
    【摘要】依据清末新政的要求,云南省教育行政体制完成了由提督学政向提学使司的新旧转变。作为清末云南教育行政改革中重要的一环,云南提学使司的设立使清末教育行政改制正式在云南省运行,云南教育改革得到很好的实行,极大地促进了云南省新式教育发展。提学使司设立改变了地方在推进新政教育改革中出现各行其是的问题,开启省级教育行政制度化的先河。本文通过对其官职、权限关系研究,窥探晚清云南教育行政機构对云南教育近代化的影响。【关键词】清末;云南;教育行政;提学使司【中图分类号

    今古文创 2023年38期2023-10-27

  • “政府”概念的创制与清末政治改革
    相府 三权分立 清末〔中图分类号〕K251;D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8-0110-13中国现代政府体系的形成史,是重要的历史课题。从“名”与“实”角度而言,现有研究基本由后一视角出发,关注政府和各部门体制以及围绕其中的人事活动,而鲜有从“政府”概念层面展开的讨论。①事实上,“政府”是一个具有历时性的建构概念。如果忽视这一维度,不仅会遮蔽“政府”概念本身的历史,也会影响对特定时空政治体系的理解。如所周知,新名词于

    人文杂志 2023年8期2023-09-09

  • 清末阅报社考察(1898-1911)
    徐明涛【摘要】清末时期全国出现了创办阅报社的热潮,数量高达592处之多,几乎遍布全国所有省份,且发展至乡、镇、村、里,走进寺庙、茶馆、街头,推动了近代报刊文化的下移与空间拓展。从媒介学角度审视之,阅报社犹如一个个媒介节点,将近代书报递送至城乡、内陆及偏远地区,同时还将普通民众邀约至其所创造的空间之中,为制度化、公共阅读提供了可能,从而使近代报刊与读者得以联系起来。阅报社犹如“精神车间”,使报刊的“意识形态”成为可能。其不仅导引了清末社会阅报风气,改变了青年

    编辑之友 2022年11期2022-05-30

  • 清末胡凤丹父子目录学成就的原因探析
    要:胡凤丹父子为清末著名藏书家和刻书家,他们穷一生精力刊刻《金华丛书》、《续金华丛书》及《金华经籍志》,对保存金华地方文献做出了很大成就,在目录学方面也有颇多建树。文章分别从藏书基础、主持书局条件、朋友支持动力及考辨严谨的主观条件等几个方面入手,就其目录学成就取得的原因展开探讨,以期对后世学者有所启示。关键词:清末 《金华丛书总目提要》 胡凤丹胡宗懋 目录学胡凤丹(1828—1889),字枫江,后字月樵,一字齐飞,清末著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同治五年(186

    文学教育 2022年11期2022-05-30

  • 从管制到监禁:清末社会的变迁与女犯惩戒制度的变革
    所助力。关键词:清末;女犯;管制;监禁中图分类号:K2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9 — 0117 — 07女犯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状况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诸多方面。对此,民国时期的学者彭善彰就认为“妇女犯罪的问题,大半关系于社会恶劣的环境”,①社会有责任用良善来救赎而不是一味地用刑罚来惩戒,但未就近代女犯的收禁制度作进一步的阐述。本文通过对清末法制的变迁、伦理道德的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女性生存的状况等进行考察,

    理论观察 2022年9期2022-05-30

  • “何必非真”
    吴晨悦摘 要:清末,在危急的局势下,清廷讳疾忌医、堵塞言论的作为令京师文人们一次次失望。对时局持悲观态度的他們同气相求,慈仁寺访松,花之寺赏花,同游陶然亭、法源寺赏丁香……其中林纾作为志图者几乎皆有参与。林纾1911年作的《花之寺图卷》以偶然的机会得以重现,通过这张林纾所绘的雅集图,再读同游文人的诗句,得以了解在特殊局势下京师文人们复杂的心态。关键词:辛亥诗社;林纾;清末;文人雅集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让帝都的帷幕自此落下,曾经的文人才子、忠英名士,于沧

    百花 2022年2期2022-05-29

  • 清末直隶地区中学教育发展概况及其借鉴意义
    樊艳艳摘 要:清末社会危机的加深导致教育变革势在必行,作为畿辅之地的直隶率先进行教育变革。近代中学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之延续、大学教育之开端,在洋务运动时期得以萌芽,戊戌维新时期得到重视,清末新政时期得以推行,从具有中学性质的京师同文馆的设立到北洋西学堂二等学堂再到五城中学堂、顺天中学堂,完全意义上的中学在直隶地区出现,清政府《钦定中学堂章程》与《奏定中学堂章程》的颁布,使得中学教育体制不断完备。受时代局限,这一时期的中学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但其对于当时各省中学

    文教资料 2022年1期2022-04-08

  • 从《申报》看清末的谣言及政府应对
    意义和学术价值。清末时期,谣言盛行,内容也纷繁复杂,根据《申报》所载,这些谣言主要涉及政治、社会民众生活,还有文化思想等。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以出示告示、增派兵力、实际调查核实、各部门相互督促合作、派遣侦探等措施应对谣言。清末政府的谣言应对,在今天看来仍不乏借鉴意义。【关键词】谣言;申报;清末;政府应对;传播清末十年间,各类谣言伴随着动荡的时局产生和扩散。目前学界对其有所研究,如黄珍德的《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谣言》[1]论述了新政谣言,刘威、赵政的《清末东北鼠疫的

    新闻爱好者 2022年3期2022-03-30

  • 远足:清末新式学堂的师生“从游”
    3关键词:远足;清末;新式学堂;远足会;远足记摘 要:清末的新式学堂,特别重视师生进行有计划的集体户外游学,史称“远足会”。“远足”是从日本输入的词汇,词汇所附着的教育理念,既受到欧美自然主义户外教育模式以及日本明治时期“远足”教育模式的影响,也与中国古代师生从游、登山临水的文化基因一脉相承。围绕远足活动,清末各地学堂积累了制度化的筹备经验,同时也对其流弊进行了矫正。远足活动之后的“远足记”,既是“远足会”制度规定下的写作训练,也是学子们在清末“数千年未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6期2021-11-13

  • 清末收回三瞻浅析
    未断绝。关键词:清末;瞻对;川边中图分类号:K281;K2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9-0023-021三瞻的历史情况“瞻对”(1)清代四川总督鹿传霖对瞻对的特点有一个很精辟的概括,那就是“地最险、人最强”,地处雅砻江大峡谷,进可攻,退可守,且易守难攻,清朝曾前后八次大规模用兵于瞻对,延续时间长达两百年左右,都难以奏效。另一方面,此地高山陡坡,资源极为匮乏;地形环境封闭,部落社会传统和遗风得到较好的保留。从明朝后期开始,为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9期2021-09-12

  • 清末桐城文献的存佚考论
    著述盛极一时。但清末时局不稳,兵燹处处,对清末桐城藏书造成了极大的损毁与散佚。战火过后,文献匮乏促使当时的文人积极著述,桐城文献得以复兴。关键词:桐城 清末 文献 战火 藏书于清代出现于中国文坛的“桐城派”,前后迁延两百年,流派意识明确,古文风格强烈,作家群体庞大,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散文流派。文化发达之地必是文献聚集之地,桐城除了以古文流派闻名,明清时期的桐城,其科举举士、名宦学者、私家藏书都有盛名。但晚清社会时局不稳,战火频发,尤其是1850

    科技研究 2021年14期2021-09-10

  • 清末青海河湟地区的宗法社会
    的内容,可以看出清末青海河湟地区宗族法发展较慢的状况以及内陆边地人民对时代变化的抗拒。【关键词】清末;青海;河湟地区;宗族法;李土司家族【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9-060-03【本文著录格式】郭志彪.论清末青海河湟地区的宗法社会——以忠孝堂《李氏家谱》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09):60-61,88.明清以来,国家对边疆的控制逐渐加强,但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却一直没有大的改革,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9期2021-08-09

  • 困境与纾困:锡良督东时期东三省新军编练
    [摘 要]清末时期东北地区面临严峻边防危机,在首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练兵基础上,继任东督锡良加大整军经武力度。锡良履任后屡次实时奏报东三省危迫局势,其意主要在于获取练兵经费支持,尽管光绪初年清政府即为保固东北边防设立专项经费,然此时中央实无款可拨并要求东三省练兵不得借用外款。处此情势,锡良与吉抚陈昭常、黑抚周树模往返协商、奋发蹈厉,勉力解决经费竭蹶以及兵源不足、将领缺乏、军械落后等难题,对于清政府改编巡防营的指令亦非全然遵循而是根据三省实际情形分别落实,最终

    关东学刊 2021年1期2021-08-02

  • 马达汉笔下清末西北边疆的军事改革
    的西域考察揭示了清末新政在不同地区实施的时段性与差异性,其关于军队作风建设、改革不可逆的诸多见解时至今日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关键词] 马达汉;清末;军事改革[中图分类号]K252[文献标志码]A一、引言1901年1月29日,面对日益激化的社会危机、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在求改革、建强国社会思潮影响下,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宣布进行改革,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清末新政。清末新政作为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社会转型的聚焦点,“是执政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04-30

  • 中国百年教科书字体的时代特色与历史演变
    美观和艺术性。自清末近代出版技术进入中国以来,教科书的字体和字号受到中国传统出版模式和近代出版模式的双重影响,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传承性,宋体和楷体成为中国近现代教科书的主要字体。按课文不同功能模块进行字号区分成为固定模式,并且字号大小随着年级的升高成逐渐递减趋势。本文通过收集各个时期教科书实例,采用实际测量的方法,对字体和字号进行了全面研究,并通过比较和统计,对各个时期教科书字体和字号的使用特征、时代特色和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论述,呈现了中国百年教科书字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3期2021-04-01

  • 左宗棠作战方略探析——以入陕作战为中心
    。关键词:捻军;清末;左宗棠 左宗棠,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重要统领。对于晚清重臣左宗棠的相关历史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但作为左宗棠从东南战局转向西北的首战之地,其入陕剿捻的相关战略研究却暂付阙如。本文欲借助上谕档、清实录等史料以及地方方志记载,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求西捻军入陕的战略意图以及左宗棠的作战方略与军事思想,进一步丰富晚清地方治理相关研究。 同治五年(1866),由清廷委派的新陕甘总督左宗棠离任浙闽奔赴西北,被寄予“以期迅扫回氛,

    客联 2021年12期2021-02-25

  • 宁波储才学堂的创办及清末时期发展
    发展。关键词: 清末; 宁波储才学堂; 新式学堂中图分类号: G529;K2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0)04-0087-061897年,宁波第一所新式学堂——宁波储才学堂在当地官商的合作下正式建成。随后百年间,曾几度易名,然作为宁波近代教育发展大趋势中的一个例证,清末宁波储才学堂的创办及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定位于1897年—1911年,对宁波储才学堂在这段历史时期内的发展演变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12-24

  • 清末奉天农业教育的兴办及其特征
    唤近代农业教育,清末奉天省农业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改进农业技术、开发农智,在此背景下,清末奉天省地方政府倡导兴办并大力推动农业教育。清末奉天农业教育在兴办过程中呈现出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办学模式产学研一体化、首倡实践的办学理念等特征,其对今天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关键词 清末;奉天省;农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实习实践中图分类号 K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27-0075-06清末奉天①虽地处边陲

    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27期2020-12-23

  • 论日本农学对清末农业近代化的影响
    孙杨摘 要:清末有志之士认为农业盛则国富、农业衰则国贫,因此试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农业科学,振兴中国农业,使国家富强。在引进西方农学之时,也依旧采取了“取道日本”这一做法。罗振玉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农业协会——农学会和第一份农业专刊——《农学报》,《农学报》的主要内容后来汇总成《农学丛书》出版发行。《农学报》和《农学丛书》中大半内容译自日语,这种由日本引进西方农业技术的做法在清末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推进作用。关键词:清末;农业

    山西农经 2020年21期2020-12-15

  • 清末社会舆论与新式陆军形象的建立
    伍星尧摘 要:在清末政府所渐次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中,仿照西方化组织及训练模式建立起来的新式陆军,对中国近代历史走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比广宗及莱阳两场民变过程中新式陆军的表现及社会舆论的评价。可以发现,通过展现自身有效的组织模式而区别于旧式军队,新式陆军的形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与旧军队混淆不清而到泾渭分明的阶段变化。这种学习西方先进经验所产生的优势,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渐为时论所认可,并在社会上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形象。关键词:清末;民变;新式陆军

    学理论·下 2020年3期2020-09-22

  • 关于《胡传日记》的几点考证
    程日记》,记载了清末琼州府部分汉区和黎区的社会发展状况,不仅反映出当时汉民的社会风貌,也反映出当时黎族人民的社会风貌。对于研究清末的黎族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笔者在研究该日记时,也发现了一些急需论证的问题,本文分别论述了三个问题,即胡传受何人派遣前往琼州考察、衣领港为何港、黎区的田赋银问题。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关键词】《胡传日记》;黎族;清末【中图分类号】K825.6 【文献标识码】A引言胡传(1841-1895),字铁花,又字守三,号钝夫,安徽绩溪人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8期2020-09-21

  • 清末江苏铁路在铁路网规划中的地位解读
    周子仪摘 要:清末受西方影响,铁路逐渐走入清廷视野,以张之洞、盛宣怀为代表的官员建议学习西方,筹建铁路以促进经济发展。在此期间,江苏因临海经济发达、思想束缚相对较小,成为铁路规划的重点区域。清末江苏铁路在铁路网规划中的地位,大致为地方筹建铁路的排头兵、清廷对商人与外国势力的平衡性经济补偿与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廷对江苏铁路的态度一方面希望将其作为暂时堵住虎狼之国的方法,另一方面不甘放弃其作为整体铁路网一部分的主权与经济利益。江苏铁路的研究具有代表性。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7期2020-09-10

  • 清末客闽方言持续体表现形式的比较研究
    邓小琴摘要:清末客家方言持续体表现形式至少有“V紧”、“V倒”和“V等”三种,闽南(潮汕)方言持续体常用“V着/V”和“在+V”来表示。清末客闽方言持续体表现形式的比较研究表明:客闽方言持续体表现形式大部分是对近代汉语“V着”的语法继承,是近代汉语演变的结果;闽南(潮汕)方言持续体语法范畴虚化程度相对较弱,没有明显虚化的体标记;客家方言较之于闽南(潮汕)方言与粤方言更具有一定的接触密度。关键词:清末;客闽方言;持续体表现形式一、引言汉语持续体表现形式一

    北方文学 2020年6期2020-06-19

  • 从戏单看清末政治与社会
    桑慧荣摘 要:清末戏单可分为营业戏戏单、义务戏戏单和堂会戏戏单三种类型,营业戏戏单较为常见。戏单内容由简到繁,信息日渐增多。戏单所记剧目可以反映出清末民众观戏爱好、审美品味,戏单所记演员信息、广告信息、戏园形制信息、演出时间信息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末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风俗、民众生活日常的变化内容与趋势,戏单应是研究近代政治史、社会史、戏剧史的重要资料。关键词:清末;北京戏单;上海戏单本文所论戏单,是晚清民国时期剧场所用的戏剧演出宣传品。目前学界对于戏

    中州学刊 2020年4期2020-06-19

  • 袁大化的实边思想及实践
    足稳定。关键词:清末;袁大化;实边新疆位于祖国的西北,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新疆远在边塞,经济落后,与内地隔绝,因此长期不受重视。清军收复新疆之后,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新疆。宣统二年(1910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政府任命袁大化为新疆巡抚,袁大化成为新疆建省之后的最后一任巡抚。辛亥革命在新疆爆发后,袁大化被迫辞职。尽管袁大化担任新疆巡抚时间很短,仅有一年多。但他对治理新疆有许多新构思,其中构想修筑铁路、推行经济改革等展现了他的治边思想。一、兴利实边思想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期2020-05-25

  • 近代山东移民迁陕原因探析
    贺钊摘 要:清末光绪初年到解放前后,陕西关中地区出现一次持续性的山东移民浪潮。此次移民主要原因有三:近代山东黄灾频发人民流离失所形成迁出地的推力,陕西回民起义使人口锐减引起迁入地的拉力以及清政府的倡导。此次移民既有政府主导也有群众自发迁移性质。其持续时间较长,区域影响较大,在今关中地区共形成了四百多个山东庄,繁衍了三十多万山东移民后裔。关键词:清末;移民;关中;山东庄人口迁移是历史上常常会出现的问题,从古至今未曾间断,我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人口迁移出现在永嘉

    山东青年 2020年3期2020-05-22

  • 清季预备立宪事件再析
    仅方式)的视角看清末立宪,就会发现晚清有一个“立宪场”,其主要建构在舆论失控和官员失位这两大支点之上。 今天我们看清季立宪,可资总结之处包括本土化而非照搬、构建系统性改革工程、化解矛盾需要做减法而非加法及认同立宪的可取性。关键词:预备立宪;清末;改良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末民初政治体制平稳转型研究”(18BZZ049)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0)03-0094-09清季是学界显学,成

    江汉论坛 2020年3期2020-05-19

  • 清末西藏方志中的“备边”与“实边”
    摘要:清末西藏方志就藏地边防问题有“备边”与“实边”之论,“备边”重在整顿边防、编练新军,而“实边”更与“备边”辩证统一,以边军屯垦为依托,兼顾耕战,修筑道路,以期尽免转运之费,使藏防得固,国土得保。关键词:清末;西藏方志;备边;实边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4-0131-03清朝末年,伴随着英俄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西藏侵略的日益加深,尤其是英国悍然发动了两次侵藏战争之后,广大爱国人士纷纷将视线集

    西部学刊 2020年4期2020-05-13

  • 清末女子师范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关娴娴摘 要:清末民初是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催生了女子师范教育。早期的女子师范教育带有时代的特点,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发展缓慢,教育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存在,重视职业培训等。女子师范教育的兴起对我国师范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即使现在已不再实行男女分隔的教育,仍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关键词:清末;女子师范教育;特点;启示中图分类号:K2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1 — 0115 — 03鸦片战争后,中国的

    理论观察 2020年1期2020-05-11

  • 从《我的前半生》谈溥仪的悲剧命运
    代价值。关键词:清末;溥仪;封建统治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05-00-040 引言《我的前半生》一书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广泛关注,甚至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读者反响如此热烈,笔者认為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溥仪身份的特殊性和经历的丰富性。亲身经历清朝、民国、新中国的人有很多,但没有一个人的身份比溥仪的身份特殊,溥仪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曾三度登上帝位,又仓皇退位,最后作为战犯接受了改造,成为了一个普通公民

    艺术科技 2020年5期2020-04-20

  • 清末时期的社会变局与传统书院的转型
    与内涵。关键词:清末;太原书院;书院改制书院改制这一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中,意义非凡。当前对于山西书院改制的研究中,多以山西书院的整体改制事件为研究对象,或以山西大学堂的发展历史作个案研究,但进行区域研究的较少。因此,鉴于该主題研究的空缺以及山西全省在嘉靖、万历时期就已“形成以太原为中心的文化教育网络”[1],本文以清末山西太原市的书院改制为研究对象,整体探究的基础上加以个案分析,以太原地区的书院改制过程来侧面展现山西整体的教育改革特征。1 太原市书院发展的基

    卷宗 2019年32期2019-12-13

  • 文化变迁视野下的清末贵阳教案探究
    键词:文化变迁;清末;贵阳教案;变迁19世纪中后期,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内陆地区进一步加强传教活动,企图获得对当地社会思想文化的控制权,从而在精神领域奴役当地人民群众。西方传教士通过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相关条款获得了传教自由;从此,西方传教士就在中国内陆地区取得了公开合法的传教身份,更依据这些不平等条款,开始在五口通商口岸以外的全国各地,租赁购置房屋土地,用以兴办教堂及传教所需的各项设施。一、贵阳教案发生的始末最早在贵州传教的天主教传教士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9期2019-11-29

  • 清末黄绍箕教育思想研究
    投身教育,促进了清末教育的近代化,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关键词:清末;黄绍箕;教育思想黄绍箕(1854-1908),清代末年出现的具有全国影响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的建树十分可观,《国史儒林传》里说:“今日海内学校如林,教科成立,皆绍箕首先提倡之力。”可见黄绍箕贡献之大。学术界对黄绍箕教育思想的研究很少,我认为通过研究黄绍箕的教育思想,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黄绍箕这个人及晚清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之际教育思想的转变。一、黄绍箕教育思想的来源黄绍箕主动开眼看世界,接受

    青年生活 2019年13期2019-10-21

  • 浅析近年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研究
    李奕欣摘 要: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始于1903年,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革新。近年来,随着教育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有关“新政”时期教育改革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学界对“新政”教育的认识也不断丰富加深。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关于“新政”教育的研究进行简要的概括综述。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新式学堂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顺应民众呼声进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于1901年开始,“新政”的开展,同时也是为了清政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7期2019-10-21

  • 浅析清末社会改革运动中的大众媒介
    媛 余杨摘要:清末,清政府内外交困,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阵阵思想浪潮。早期是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思想,而维新运动将民族报业推向一个高峰。《辛丑条约》后的改革思想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出现白话报刊和口语传播。传播媒介在清末运动中对社会思潮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媒介的发展也被社会思潮推动前进。关键词:清末;社会思潮;大众传播媒介20世纪中期以来,论述传播媒介在多个领域变迁影响成为讨论热点。而国内传播学起步则时间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媒介变迁才引起普遍关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4期2019-10-21

  • 清末新疆吐鲁番厅合同之债探究
    在清代依旧如此,清末新疆被收复后,吐鲁番民事社会得到发展,债作为民事生活最为主要的一部分,作为民法最主要的内容,被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清代作为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吸收借鉴各个朝代的经验,民事活动已经十分丰富,从而必然会导致合同之债发生原因的多样性。【关键词】:清末 吐鲁番 合同之债 清代新疆档案选辑有关清朝的时间界定,以鸦片战争为界,学术界一般把清朝基本分为:清朝前期和清朝后期,而《清代新疆档案选辑》中档案资料从光绪三年(1877年)至宣统三年(1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2019-10-21

  • 清末西方对中国瓷器的接受视野
    摘要:卜士礼作为清末来华的英国人,用大量时间投入在中国陶瓷的收藏和研究中,让西方对于中国陶瓷艺术及其历史更加明晰地呈现在西方人面前。卜士礼的中国陶瓷研究第一次将陶瓷视为“东方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部类而非所谓收藏“杂项”中的一个小门类,首次用英文以西方人的视角梳理了中国陶瓷的分类和分期。对于卜士礼陶瓷文献的发掘,有助于我们理解西方人对中国陶瓷认知和收藏活动,以及当时中国陶瓷文化海外传播的主要方式。关键词:中国陶瓷;卜士礼;西方;接受视野;清末一、问题的提出中国

    艺术大观 2019年19期2019-10-12

  • 清末徽州新式学堂的经费来源研究
    转型。【关键词】清末;徽州;学堂;经费1901年清政府颁布命令,要求各地将书院一律改为学堂,在这一背景下徽州各地掀起了兴建新式学堂的浪潮,伴随新式学堂开办而来的就是经费问题。清末徽州新式学堂经费来源如何,怎样筹集?本文将清末徽州新式学堂的经费来源总结为五种方式,即政府开征捐税和摊派、宗族经费投入、移用旧式教育款产、私人捐助、学费收入。一、政府开征捐税和摊派清末面对着列强入侵,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巨额的战争赔款,使清政府的中央财政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所以

    智富时代 2019年8期2019-09-23

  • 清末银元单位问题的论争
    击。 [关键词]清末;银元;银两;币制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9)01-0072-03当时银元的单位问题,有一两与七钱二分两种主张,争论不决。一两银元源于旧有的银两制度,七钱二分银元则仿自流入的外国银元。唯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官铸未开始以前,这问题尚未被正式提出,及至广:东、湖北等省继仿铸七钱二分银元以后,即有人主张以一两为单位。尚未对这一问题进行专自]的深入论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冬

    北方论丛 2019年1期2019-09-10

  • 清末西方代数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普及
    科书被广泛学习。清末兴学办报.促进了代数知识的传播。1902年,随着钦定学堂章程的颁行.编辑出版了大量代数教科书,进一步普及了代数知识。中国古代数学秉承经世致用,工于计算十进位制计数法的筹算及《九章算术》中解线性方程组的消元法,《孙子算经》及南宋秦九韶《数书九章》中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11世纪贾宪《皇帝九章算法细草》中的“杨辉代数”,宋元时期李冶的“天元术”、朱世杰的“四元术”,及秦九韶的求高次代数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都堪称世界一流。明清时期,中国

    科学 2019年3期2019-09-10

  • 清末新式学生群体与辛亥革命
    周志贤摘要:清末,由于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在中国诞生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第一代学生群体。这个学生群体自身具有革命倾向,加之革命派的鼓吹,遂逐渐走向革命道路,并通过其特殊的方式推动辛亥革命的进展。关键词:清末;新式学生群体;辛亥革命清末时期,政府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开始实施自救,逐渐采取一些改革措施,使得社会各阶层进行了重新分化组合,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第一代学生群体,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力量重新洗牌的过程中,登上了历史的

    雨露风 2019年1期2019-09-10

  • 清末至民国时期重庆各地乡土志的纺织服装业资料研究
    摘 要:乡土志是清末至民国时期乡土教育的教材,其涵盖的信息丰富而全面。当时重庆成书的乡土志数量较多、信息量大、质量较高,是研究清末至民国时期重庆纺织服装业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重庆各地乡土志中纺织服装业的相关信息直观呈现了当时重庆此产业原材料种类、生产加工详情和贸易概况,其研究价值颇高。这种以乡土志为基本材料,开展区域产业经济研究,既可为此类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还可为其他方面,诸如艺术、文化、民族等主题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关键词:纺织服装业;乡土志;清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09-10

  • 清末行政诉讼制度研究
    领事裁判权,在“清末新政”的大背景下,开启了“修律”的时代。在刑事、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同时,清廷本着“尊国法,防吏蠹”的宗旨,开始在中央筹设行政裁判院,并出台了一些行政诉讼领域的法令与草案,中国近代的行政诉讼制度开始萌芽。遗憾的是,辛亥革命之后,清廷的这套计划由于王朝的覆灭而没能实现,但是,行政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时至今日,清末行政诉讼开始萌芽的这段历史仍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这是因为,当前全国的铁路运输法院都在积极推行集中管辖行政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4期2019-09-09

  • 清末时期奉票产生原因探析
    的因素。关键词:清末;奉票;产生原因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7-0130-03奉票作为清末民初在东三省统一发行与流通的地方性纸币,曾对东北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其具有存在时间长、流通范围广和影响大等特点,在中国近代地方性纸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当时动荡复杂的历史环境,使奉票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不断变动的过程。就广义的奉票的定义来说,奉票是包括东三省官银号(其前身是奉天官银号)、

    学理论·下 2019年7期2019-08-01

  • 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
    汉译和出版传播是清末中国学习和效仿日本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是在救国图强思想的影响下,在大量出版机构和复合型出版人才的推动下形成的。该时期的汉译日文小说迎合时代审美情趣,以潜移默化的形态传播国外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唤醒当时国人的觉醒。因此,日文小说的汉译和出版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发展,是中国出版传播史上的重要篇章之一。关键词:日文小说;汉译;出版;清末中图分类号: H365.9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9)03-00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3期2019-06-26

  • 山西商人在清末东北市场的商业影响
    业影响一直延续到清末,并且其组织商业活动的模式发生较大变化,以维持在东北贸易活动的稳定性。相关史料证明,山西商人在清末的制度创新,尤其是对行会制度进行近代化的探索,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山西商人在清末东北市场活动中的优势地位。关键词:山西商人;清末;东北市场;商业影响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3-0066-02一、清代山西商人在东北地区的经贸发展状况早在清前期,中国东北地区的贸易就是由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3期2019-06-24

  • 蒙古族书画家松年身份考证
    实基础。关键词:清末;蒙古族书画家;松年;考证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05.042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5-0174-04关于蒙古族书画理论家松年的生平事迹,有记载的史料十分有限,现在所搜集到的资料记载的内容也很简单,只是进行最简单的信息记载。令人惋惜的是,即使是如此简短的信息,其中还出现了明显的错误。有的是“意”同“字”不同,有的干脆“字意”都不同。如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2019-06-05

  • 《癸卯学制》对清末学前音乐教育的影响探析
    现《癸卯学制》对清末的学前音乐教育产生了较大的正向影响。【关键词】清末;学前音乐教育;《癸卯学制》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9-0207-01一、《癸卯学制》从法律层面确立了音乐教育在清末学前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癸卯学制》共分三段七级,第一级即是四年制的学前教育机构“蒙养院”,并且制定了隶属于《癸卯学制》的蒙养院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章程中规定:蒙养院教学科目共有四项,音乐科目的名称是“

    戏剧之家 2019年9期2019-05-24

  • 清末民初女子服饰研究
    张震摘要:清末民初時期,满汉文化交融,服饰也随之变化。加之当时西风东渐的影响,服饰的设计的元素也随之增加,在诸多文化的碰撞之下,服饰究竟将会如何变化。受到西方文化影响,这一时期的服饰更一步加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加美化佩戴者,强调装饰性、艺术性。表面上影响着清末民初时期服饰的廓形、纹饰、工艺等方面。精神上影响着当时人们审美、文化等方面,这是一场思潮上革命。关键词:清末;民国;工艺;审美;文化中图分类号:K8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1期2019-05-08

  • 大沽口船舶案:清末国际法在外交上的适用
    大沽口船舶案”是清末政府运用近代国际法知识处理外交问题时的第一起案件。这一场清末外交的胜利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清末国际法在外交上的适用。关键词:大沽口;船舶案;清末;国际法;外交一、研究的意义清末,国际关系十分复杂,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国际纠纷,那么在遇到外交问题时,如果单纯地以中国人传统的和为上的思想是根本立不了足的,比如一味退让只会引来类似中日甲午戰争的失败,最终,清政府被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迫使签署了一项羞辱国家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

    青年与社会 2019年4期2019-03-29

  • 清末五种舆图与“清史地图集”陕西图之编绘
    的“复原”工作。清末关于陕西的五种舆图,对于“清史地图集”陕西草图的编绘,从编绘理路、整体框架和边界、点线面等地物著录均有着重要价值。由此从实践出发,抛砖引玉,希望学界进一步研究历史地图编绘理论,促进学科发展进步。 关键词:清末;舆图;清史地图集;编绘理论中图分类号:K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9)01-0113-12历史的演进不能超脱于地理空间之外,对历史的面貌进行客观复原与解释,不能仅靠文字描述。此时,对地

    江汉论坛 2019年1期2019-03-16

  • 清末内阁协理大臣的增设及朝野之反应
    臣之理,而中国在清末责任内阁的“筹划试行”中却开此先例。其原因极为复杂,它既与军机大臣相互牵制、安置裁员密切相关,又与中国幅员辽阔、总理大臣一人难以全盘负责紧密相联,更与袁世凯等地方督抚为维护其权益,以及繁杂的预备立宪事宜等不无关系。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导致在清末增设内阁协理大臣的过程中,既有反对者以立宪原理中无增设协理大臣之理而进行的抵制,同时又有协理大臣名额及其遴选之争。最终在朝野各方面强烈的博弈下,奕劻增设协理大臣的建议获得了清廷的批准。关键词:清末

    史学集刊 2019年1期2019-03-10

  • 清末革命党对湖北新军策反较为成功的原因
    的原因。关键词:清末 革命党 新军清末全国内地各省起义,大多都有新军参加,但参加武昌起义的湖北新军作用更大。湖北新军不仅首先发动了起义,而且新军士兵自始至终发挥了主要的战斗作用。究其原因,与湖北新军革命化程度较高有关。新军为何会转向革命,学界已有不少研究成果[1]。但已有研究關注新军转向革命的共性因素居多,而对湖北新军革命化程度较高这一特殊现象及其产生的特殊原因探讨较少。鉴于此,本文主要从湖北新军的特殊性着手,分析革命党人为什么在湖北新军中渗透得更为成功,

    祖国 2019年2期2019-03-08

  • 清末服饰元素在影视剧中的应用分析
    月正圆》为例,以清末服饰元素在影视剧服饰中的应用为分析对象,对《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周莹所穿着的服饰款式以及所运用的元素为切入点,从审美和文化这两个角度进行总结和分析。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影视剧作品,对清末服饰图案、纹样以及搭配等方面进行研究。本论文研究的方法为文献研究法、资料综合法和影视鉴赏法。在剧中,清末服饰元素与现代服饰的款式、颜色相结合,遵循了现代时尚的潮流,也体现了时代背景,彰显了特色的影视剧服装设计的理念,以期为今后古装剧服装提供更多的设计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11期2019-01-03

  • 浅谈清末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
    堂之争。本文基于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角度,探讨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深层次的原因。关键词:科举制度;清末;考试制度前言:学界关于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制度本身的缺陷,越来越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部分学者对科举制度的批判,来作为清廷废除科举制度的主要论据。但是这一论据,并不能有效支持此论点。早在明末清初,科举制度就已出现清末时期的缺陷和弊端,随着对其制度的完善和改革,才使得这一制度沿用至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新式学堂的推广和普及有关。一、新式学堂的出

    山东青年 2018年9期2018-11-13

  • 近代女子教育起兴之困境
    育;惠兴女学堂;清末;媒体中图分类号:G527/K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8-0168-021905年12月21日,惠兴为应办学之初的誓言——“如此校关闭,我必以身殉之,”[1]在家中服大量鸦片自杀身亡,希望能以此获得常年经费。这一女子殉学事件霎时轰动各界,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目前学界对于惠兴的研究已有撰述,但尚不够充分,着重将目光集中于惠兴自杀殉学,或渲染历史主体的媒体呈现,或强调事件背后的民族矛盾,都只在剖析事件

    学理论·下 2018年8期2018-10-24

  • 清末群体性事件频发背景及启示
    葛风涛摘 要:清末群体性事件频发,有些是传统社会痼疾的致因,有些则为新政引发。清末群体性事件与新政同频共振,筹办新政增税抽捐,加重民众负担。群体性事件虽由改革而起,却非改革所必然,多因地方官绅办理不善而使“阵痛”突显。群体性事件频发反映出清末社会的复杂性,更折射出改革的多面性。相对于扬抑“改不改”,更要关注“怎么改”。增强改革的有效性,才能减少改革的“阵痛”。关键词:清末;群体性事件;新政改革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

    理论观察 2018年5期2018-10-20

  • 义与利:清末民赈中的商人赈济
    益考量。关键词:清末;商人赈济;道义;利益中图分类号:D691;K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1-0137-02一、前言商人在古代传统荒政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以往的救荒史研究中,常常对于商人的慷慨解囊多予“义举”嘉许,却往往忽视了商人“义”举背后出于“利”的考量。本文以丁戊奇荒为例,主要依据荒政文献的记载,通过对灾荒场合商人赈济的考察,试图揭示我国传统社会中赈济的丰富内容以及商人这一群体的另一个侧面。不妥之处,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4期2018-09-27

  • 清末滇缅商贸(1886—1911)浅议
    快速的发展。分析清末,即缅甸沦为殖民地到清朝灭亡(1886—1911)期间滇缅商贸状况,理清其发展因素、具体表现、发展特点等,对于明晰清末滇缅间的开放交流有很大意义。关键词: 清末 滇缅商贸 腾越关 腾冲商人滇缅间的贸易发展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汉代已有的“蜀身毒道”。早些时期在商人牟利及双方互通有无的推动下发展商贸。到元明清时期,滇缅间商贸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清末,英国为了将云南等中国西南省份纳入其殖民体系,成为其商品倾销地和原料基地,英国吞并缅甸划归英属印度

    文教资料 2018年12期2018-09-20

  • 清末平面媒体中的湖北女性“公共空间”
    点。[关键词] 清末;湖北;女性;公共空间[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志码]A对公共生活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学派,分别以于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和理查德·桑内特( Richard Sennett)为代表。近年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 public sphere)理论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用于研究明清以来的中国社会,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是由“经济利益和政治争论构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5期201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