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史

  • 作为思想史的史学史:中国西方史学史研究的一个当代视角
    研究领域,西方史学史学科是中国史学界为了回顾、总结西方历史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而开辟出来的。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与反全球化浪潮的双重冲击下,此学科需要在传承中创新。1949年之后,中国史学界对西方史学史的研究,以复旦大学为例,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耿淡如先生开启的“作为学科史的史学史”研究,二是张广智教授倡导的“作为文化史的史学史”研究。可以说,这两个阶段的发展既有对西方的学习与借鉴,更有对自我的突破与创新,且都是与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学术语境密切相关的。如今,在

    社会观察 2022年11期2022-12-21

  • 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研究对中国古代史著的征引和借鉴
    75)在“中国史学史”学科建立过程中,日本著名学者内藤湖南是较早在大学开设这门课程的学者之一。1914 年,内藤湖南第一次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文科大学东洋史讲座开设“中国史学史”课程,1919 年到1921 年又连续三年开课。此外,内藤湖南还在1915年、1925年单独开设“清朝史学”的课程。1917 年、1919 年开设有“东洋史籍讲读”课程,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是内藤湖南在当时重点讲读的著作之一。内藤湖南去世后,他的儿子内藤乾吉和学生神田喜一郎根据他在退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9-22

  • 这个结论应可商榷
    送了署名涵江《史学史的“四大重镇”》一文,介绍20世纪起,培养中国史学史学科人才的“四大重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及其学科带头人白寿彝、尹达、吴泽、杨翼骧四位先生。文后推介商务印书馆版中国史学史专业书籍,包括即将出版的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举要》、2020年2月出版的刘节著《中国史学史稿》、2016年10月出版的谢保成著《增订中国史学史》等。涵江写道:“1949年以后,中国史学史的教学研究一度陷入低谷,仅在19

    博览群书 2022年5期2022-06-22

  • 基于知识图谱构建中国史学史课程知识体系浅析
    5000)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学,首要任务是揭示中国史学和史著自身发展的规律;总结从古至今中国史学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史学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浓缩,从每个时代史学史中可以看出文化的发展水平。一、知识图谱及中国史学史课程简介中国史学史课程内容的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具体历史背景下论述中国史学人物及著作;贯古通今,上自夏商甲骨文记载,下至当代,涉及中国史学开端、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脉络清晰,构建了从古代史学、近代史学到现代史学的整体知识大厦,阐

    现代交际 2021年17期2021-11-24

  • 主持人语
    向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赵庆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陈峰,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张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叶建,温州医科大学城市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学史、中国出版史。主持人语(张越):如果从1930年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出版和1931年开始在《读书杂志》上展开的中国社会史论战算起,中国马克思主义

    史学集刊 2021年4期2021-11-18

  • 试述《藏族史学发展史纲要》对藏族史学史研究的影响
    山之作,对藏族史学史研究中藏族传统史学发展阶段的分期和藏族传统史学的分类体系以及藏族传统史学的分类特点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藏族 史学史  影响“史学史是研究古今历史著作,探索史学思想的源流与派别以及史学本身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藏族史学有悠久的历史,从吐蕃以来一千多年中创造出无数优秀史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族史学体系。”[1]孙林教授撰写的《藏族史学发展史纲要》(后简称纲要),是一部专门研究藏族史学发展史的著作。该书于2006年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文学天地 2021年7期2021-11-12

  • 《西方史学史》课堂教学方法探析 ——以凯里学院历史学专业为例
    已意识到《西方史学史》课程的重要性,大多已开设了此课程。许多从事西方史学科研、教学一线的史学工作者亦很重视西方史学理论研究,出版了许多优秀的教研成果。在教材方面,目前较为通用的主要有:郭小凌的《西方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009、2016年版)、张广智的《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004、2009、2018年版)、陈恒的《外国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等。在推动、从事西方史学史理论研究方面,先后有李大钊、耿淡如、齐

    长江丛刊 2021年13期2021-11-12

  • 著名历史学家金毓黻手稿本影印出版
    家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手稿本)近日由长春出版社影印出版。其手稿现藏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为该馆重要藏品。金毓黻(1887—1962年),原名毓璽,字谨庵,辽宁辽阳人,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他学识渊博,通贯经史,于文学、历史、文字、考古、文献等学科领域皆有所研究,多部著作至今仍是东北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除为东北历史研究拓荒外,金毓黻还以他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功底撰写了当时作为大学教材的《中国史学史》,成为中国史学史这一学科初创时期的代表人物。《中

    藏书报 2021年6期2021-09-10

  • 关于杨生茂美国史学史研究思想的探讨
    就开始从事美国史学史的研究,并反复强调中国的美国史研究者要通过鉴别吸收的方法,观察、总结美国历史发展的潮流与规律。他以美国史学史中3个重要学者特纳、威廉斯和班克罗夫特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他的历史哲学观点,以及对美国史学史发展脉络的理论思考。关键词 杨生茂,美国史学史,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威廉·阿普曼·威廉斯,乔治·班克罗夫特中图分类号 K0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457-6241(2021)10-0065-08自20世纪50年代初,杨生茂(1917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21年5期2021-05-31

  • 《近代以来中外史学交流史》
    史学家,尤其是史学史家之要务。……有道是,客观的历史不会改变,但历史学家对客观历史的认识却是与时变易的,当下流行语“与时俱进”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为此,历史需要不断地被重写,历史研究的开拓与创新也就成了各个时代的历史学家的重中之重了。那么,正在国内学界兴起的中外史学交流史的研究,毋庸质疑,也应提上日程。为什么这样说?在这里,我们就中外史学交流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学科建设与现实意义等方面略说一二。首先,中外史学交流史的研究,为历史研究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这里分两

    全国新书目 2021年2期2021-03-25

  • 近代湖南民间音乐分期与史学思考
    民间音乐  史学史中圖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1-0014-03一、早期:流行于湖南民间的“巫”与音乐有关20世纪早期湖南地区的“巫教”仪式、仪程与音声,“中国音乐研究所采访队”在《湖南音乐普查报告》中留下了非常珍贵的文字资料,其中有关音乐的内容记载如下:各地巫教的音乐,都与当地流行的民歌、小调和地方戏等有关,所以,各地之间也是互有差异的。例如,新晃的唱腔,以《呵呵腔》一个曲调为主;桃源的唱腔,有《平调

    艺术评鉴 2021年1期2021-02-22

  • “建设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以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为中心的考察
    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设和发展。白先生独立完成、自成体系的《中国史学史》第一册,是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探索的一次总结,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认识的一次升华,是中国史学史发展方向的一次指引。以往学界关于《中国史学史》第一册的研究很丰富,但一般侧重于分析白先生在本书中所阐发的具体问题,总结和评价他在中国史学史研究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而对该书在白先生史学史研究探索历程中的关键性意义挖掘不够,尤其是对于书中所彰显的“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02-13

  • 通史家的史学世界:吕思勉中国史学史撰述评议
    索,对早期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对不同学术谱系的史学史研究、中国史学史专书或讲义,着墨尤多,改变了过去对史学史学科建设史的单一叙述,呈现出早期史学史研究的繁荣景观(1)参见周文玖:《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王应宪:《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再探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张越:《再论初创时期的中国史学史学科》,《河北学刊》,2020年第1期;王传:《论民国时期中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01-16

  • 阅读史学经典著作对《中国史学史》教学的提升作用
    唐世农《中国史学史》课程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课程之一,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早在2018年,教育部、国家语言委员会便研究制定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将经典引入课堂教学,旨在到2025年,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历史、热爱历史,并且自觉将历史经典进行传承与弘扬,最终实现高度的语言自信和文化自信教育。对此,高校《中国史学史》更要积极发挥阅读带头作用,将史学经典与史学史相结合,逐步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素养,进一步拓宽学生对

    新阅读 2020年11期2020-12-28

  • 中国古代美术史学史研究断想
    年代以来,中国史学史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中国文学史学史研究已有十数年历史①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主编《中国文学史学史》(全三卷,百余万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被评为“一部富含史实的开创性力作”,可谓中国文学史学史研究标志性成果。;第一本《西方美术史学史》出版于2008年;《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史研究》也已于2016年出版。中国古代美术史学研究有悠久传统,至今虽未见标志性重大成果问世,但颇为学界关注,相关研究似乎也正在开展,如2019年度国家社

    艺术探索 2020年4期2020-12-06

  • 卫聚贤《中国史学史讲义》评介
    骧先生[J].史学史研究,1994(4).,然其在史学领域的贡献也不容小觑。因此,本文以鲜为学界关注的卫氏《中国史学史讲义》(未刊)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该书的编纂、内容与特点,管窥卫氏在中国史学史学科创立过程中的建树与贡献。识见未周,识者批评。一、中国史学史学科创建中的卫聚贤“中国史学史是阐述中国史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问,具体地说,它是探索中华文明进程之记载与撰述的历史。”(2)瞿林东.从梁启超到白寿彝——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家的史学史情结[J].群言,20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2-21

  • 平淡中的创新与突破:评2019年的中国史学史研究
    9年算作是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开始(1)杨翼骧先生曾说:“首先在大学课堂上讲授中国史学史的,应推北京大学史学系主任朱希祖先生。”见宁泊:《史学史研究的今与昔:访杨翼骧先生》,《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4期。中国史学史学科始于何时,学界有不同见解,这里采用杨先生的说法。,那么2019年则是中国史学史学科形成发展的100周年。从这个意义上说,总结2019年中国史学史研究状况,似乎也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意义。与往年的中国史学史研究情况相比,2019的中国史学史研究依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1-19

  • 桂遵义与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为中心
    业于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吴泽,从此长期从事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与教学工作,对华东师范大学史学史研究重镇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桂遵义专攻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与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研究领域,尤其以《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开启了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的先河。本文拟以桂遵义《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为考察中心,对他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主要成就作一梳理,以此反思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①桂遵义《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于1992年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1-17

  • 中国史学史分期的草创与集大成 ——内藤湖南与瞿林东中国史学史分期的比较研究
    0500)中国史学史的分期是史学史学科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分期的依据不同,其结论也往往不同。内藤湖南、瞿林东在这个问题上就展现出了很大的差异。一、史学史分期的“四段论”与“九段说”内藤湖南从未就中国史学史的分期作专文阐述,但其分期的方式与结论可从其著作《中国史学史》中看出该书是“后人”根据内藤湖南于1914至1915年、1919年至1921年、1925年三次在日本讲授的“中国史学史”这门课修订成的。修订始于1923年左右,但因各方面的原因直到1949年才得以

    文山学院学报 2019年5期2019-12-27

  • 无问西东:中国西方史学史研究范式的建构
    来,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到目前为止已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首先是由耿淡如、郭圣铭等老一辈学者筚路蓝缕的开拓阶段,这一时期主要以介绍西方史家的著作、有限引进西方的史学理论为主;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国门的打开,中国学者在吸纳西方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到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不同学说的基础上,大量引进、消化西方史学理论,并逐渐开始以一种中国眼光来审视西方史学及其理论。这两个阶段为今天中国西方史学史的研究和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未

    社会观察 2019年4期2019-11-17

  • 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引入理论性、研究性教学的现实意义
    革;史学理论;史学史;学术性人才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强调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价值观念等基本学科素养的考察。这些能力的考察要求越来越学术化、理论化,需要在日常的高中历史课程教育中引入一些基本的史学理论知识,以适应新时代研究性、创新性的人才培养需求。时空观念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时空联系和时空划分,并能够建立起某一模块内部历史知识的发展演变脉络,不同历史模块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史料实证要求学生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并能从史料中提取基本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6期2019-09-10

  • 进路:“反思”特质的中国史学史研究
    100101)史学史是对历史学进行反思的学科,相对于历史学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思,史学史的反思更为深层。白寿彝指出,从学科结构上讲,史学史是较高层次的史学工作。他说:“史学只是研究历史,史学史要研究人们如何研究历史,它比一般的史学工作要高一个层次,它是总结一般史学工作而产生的。”(1)白寿彝《在第一次全国史学史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史学史论集》,中华书局1999年,第406页。杨翼骧对史学史“反思之反思”的特点及其在中国的重要性阐述说:“如果说历史学是对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5期2019-02-22

  • “第一届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组稿工作坊”综述
    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栏目(征稿启事和组稿要求发表在2019年第1期),但从征稿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何在中共党史的学科视域和语境下开展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撰写出符合组稿要求的规范性学术论文,显然还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讨论和明确的问题。鉴于此,由《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史学研究中心联合筹办的“第一届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组稿工作坊”于2019年7月27日在上海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

    中共党史研究 2019年8期2019-01-27

  • 史学史视域下的史学评论
    当。史学评论是史学史学科的一项内容,是史学史评议以往史学现象向当代的延伸。史学史视域下的史学评论要将评论对象置于历来史学发展的进程中作定性和定位分析,眼光是长时段的、广视野的,具备深入的学术性。史学评论的价值标准,只有学术标准一项,其他因素都应该深化为学术性评议。史学史视域下的史学评论,需要克服难点,承当其推动历史学健康发展的学术使命。关键词 史学史,史学评论,学术价值标准,视域中图分类号 K0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24-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19年12期2019-01-06

  •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进展
    四十年代是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改革开放40年来则是其发展的又一高潮,并且在广度和深度方面远远地超过了前者。这不仅表现在研究成果的丰富方面,更体现在新的研究模式的建立与新研究领域的开辟、有关学科建设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对近现代中国史学和少数民族史学的重视,以及对史学发展中新问题的关注和探讨等方面。新的中国史学史学科体系的建立所谓新的中国史学史学科体系,是相对于20世纪前期受梁启超“史学史的做法”影响所形成以史官、史家、史学的成立及发展、最近史学

    社会观察 2018年11期2018-11-17

  • 反思改革开放40年史学理论发展的几个问题
    中国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学科的发展,成绩重大、有目共睹。此处重点就学科发展中的若干深层次问题进行一些思考。(一)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改革开放以后,史学理论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绩巨大。但是,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如探讨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的问题,应该说既属于历史理论的课题,也属于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的课题。许多历史理论的课题,本身也是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研究中提升上来的。要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理论问题,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的史学著

    社会观察 2018年11期2018-11-17

  • 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摘 要:西方史学史课程作为高校历史学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对于学生了解西方史学的古今嬗变、形成历史学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以讲授为主,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懈怠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试图创新西方史学史课程的教学方法。关键词:西方史学史;教学方法西方史学史课程的时间跨度长、内容多、理论性强,导致学生学习和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教学方法的创新应该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学内容的创新,这应该是主要的;二是教学形式

    艺术科技 2018年11期2018-07-23

  • 试论蒙文通《中国史学史》的体系建构
    科意义上的中国史学史,是由梁启超先生提出并且奠定了理论基础。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梁先生在清华大学作“补中国历史研究法”的演讲时,就曾经指出“在中国,史学的发达,比其他学问更利害,有如附庸蔚为大国,很有独立作史的资格。中国史学史,最简单也要有一二十万字才能说明个大概,所以很可以独立著作了。[1]”并进一步说明中国史学史的基本内容,“中国史学史,最少应对与下列各部分特别注意:一、史官;二、史家;三、史学的成立及发展;四、最近史学的趋势。[2]”自此以降,《中

    丝路艺术 2018年12期2018-04-01

  • 一本嘉惠后学的导读佳作 ——乔治忠《中国史学史经典精读》评介
    —乔治忠《中国史学史经典精读》评介薛艳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350)乔治忠主编的《中国史学史经典精读》于2014年出版。该书是最新的一部关于20世纪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论文选集,共选收29篇论文,每篇都分别由导读、原文和延伸阅读目录三部分构成。作者在导读方面独具匠心,选文方面也颇具史识,因而具有许多特色,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论文选集。乔治忠;中国史学史研究;导读;论文集2014年,乔治忠主编的《中国史学史经典精读》一书作为《现代学术经典精读丛书》的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3-11

  • 断代与会通 ——罗炳良教授的宋代史学史研究
    炳良教授的宋代史学史研究尤学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宋代历史和史学是罗炳良教授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涉足宋代历史尤其是军事史研究较早,稍后转向宋代史学史研究,《南宋史学史》是其宋代史学史研究的代表性著述。这部断代史学史的力作将南宋史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研究单元,深入系统地呈现了南宋史学的风貌和学术地位,对南宋史学研究有纠偏补白之功,推进了宋代史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他的宋代史学史研究注重以通识贯注断代,以断代深化通识,断代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3-11

  • 《增订中国史学史》之独到
    所著《增订中国史学史》,由北京商务印书馆于2016年10月出版发行。《增订中国史学史》,是谢保成先生在其主编三卷本《中国史学史》与所著《民国史学述论稿(1912—1949)》的基础上增补、修订、合并而成。该书对中国史学的遗产做了全面而系统的整理,时间由上古延续至20世纪40年代,在继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也展现出作者的独到见解。第一,对史学史的研究进行了概念上的区分。写作一部中国史学史论著,最重要的是对“历史”“史学”“史学史”这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的

    博览群书 2017年2期2017-03-10

  • 论白寿彝先生对范晔和《后汉书》的研究
    立后前17年的史学史研究的基本路径与基本理论方法。今天看来,依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意义。关键词:白寿彝;范晔;《后汉书》;史学史;学术价值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140-02“前四史”历来为史学史研究的重点。范晔和《后汉书》在中国史学史研究当中占据重要分量,为史学史学习者不可绕开之重要著作。白寿彝对范晔和《后汉书》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思路与阐释路径,在范晔和《后汉书》的研究中成一家之言。①并

    学理论·下 2016年11期2016-12-27

  • 西方史学史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文/陈恒西方史学史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传播文/陈恒西方史学史的诞生与发展关于历史是什么、历史学是什么、历史学家的任务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撰写历史等问题,自古以来就不断有人在探讨。早在二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就对历史学的方法路径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历史是描述发生的事情,是编年式的,处理的是偶然发生的特定之事。普鲁塔克在《论希罗多德的恶意》中,对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希罗多德的历史叙述中充满谎言,包含着反雅典的

    社会观察 2016年9期2016-11-26

  • 论白寿彝先生对战国、秦汉时期私家著述的研究
    此探讨出白寿彝史学史研究分析的若干特点。[关键词]白寿彝;史学史;《国语》;《左传》春秋时期王纲解纽,到了战国时代更为激烈,政治上由春秋五霸而逐渐演变成为战国七雄,原来的诸侯国越来越少,统一的趋势越来越强。到后来秦国一统天下,不到几年光景,即被刘汉所代。白寿彝正是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下讨论这一时代的史学史发展情况。一、白氏对《国语》的研究白寿彝仔细分析《国语》全书,认为《国语》这本书从整体上看是一本记言的书,记录了当时各国的一些重要的历史资料。对当时各国历史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6期2016-03-16

  • 试论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学术穿透力
    5)试论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学术穿透力乔治忠(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摘要:史学史学科具有评论以往历史学发展状况的内在功能,面对复杂多样的研讨对象,需要将思维突破本专业的界限,即具备很强的学术穿透力,才能完成其学术研究的任务。中国历史学在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不少偏差和扭曲,需要中国史学史学科在总结与评判中予以纠正。中国史学史的学术穿透力,还可以表现为在一般历史问题的探索中,发现和提出其他史学专业未能达到的思路,得出创新的论断。因此,加强史学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3-16

  • 当代史学史研究的一株奇葩——《周恩来研究概论》评析
    000)当代史学史研究的一株奇葩 ——《周恩来研究概论》评析刘济生(内蒙古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蒙古 通辽市 028000)摘要:《周恩来研究概论》是一部中国当代的史学史专著,在此研究领域是填补空白之作。这是一部从浩如烟海的周恩来研究历史文献中摘取一系列规律性,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40年来此领域的研究成果。这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的一部大型的研究“周恩来研究史”的系列著作之一。《概论》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动态性、全面性、精确性、特殊性和前瞻性等特点。关键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3-16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主持人语:“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栏自2011年5月开办以来,到本期正好刊出了十辑。此前已刊的九辑,一共发表了31篇论文,总字数达30余万字。其中既包括多位学术名家的力作,又有一批学术新秀的佳篇。成绩的取得,应归功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的高度重视,归功于众多著名学者的鼎力支持,归功于广大读者的厚爱。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学术文化发展的黄金期,人们注意到,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学术园地也在这大好春光中繁花盛开,各展风姿!理论的探讨不断深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3-16

  • 白寿彝先生与《三国志》研究
    中探讨出白寿彝史学史研究分析的若干特点。关键词:白寿彝;《三国志》;史学史;思考白寿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先生对史学史的研究,对史学史学科的创建有巨大贡献,本文结合白先生研究《三国志》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对其史学史研究特点作一分析。一白先生认为,陈寿对于《三国志》有一个总揽全局的看法。对于魏蜀吴的各自兴衰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看法。三国时代,群雄并起,要想从中理清出一个清晰的头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陈寿相当注意观察历史事件,又将这些看似凌乱的历史事件与历史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期2016-03-07

  •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趋势研究
    8000)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趋势研究唐世农(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民族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中国史学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由近代发展至今,已有80余年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及学科发展收获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研究领域开拓方面,还是研究问题深入方面,均是前无古人的。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进展,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趋势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中国史学史研究有序进行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史学史;新进展;新趋势引言中国史学史是一门独立的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0期2016-02-01

  • 义精本真 业继薪传 ——读《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
    —读《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时 培 磊(廊坊师范学院 社会发展学院, 河北 廊坊 065000)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基础资料的建设,扎实的资料整理工作是学科获得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基础资料的整理工作,2013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以下简称《编年》)就是这样一套为学科发展助力的著作。该书由先秦至隋唐五代卷、宋辽金卷、元明卷和清代卷共四卷组成,其中前三卷是在杨翼骧《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第一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7期2015-04-11

  • 方志学与史学史(上)
    摘要:方志学和史学史同为独立而又完整的学科体系,各自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二者皆源自历史学,在产生、发展历程及研究方法和理念等方面颇有诸多相通之处。当下,开展方志学与史学史的跨学科研究,既可以引领新的研究范式,又能推动各自学科研究的深入,还会有益于整个国家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关键词:方志学 史学史 跨学科 文化中国不仅地大物博,而且历史悠久,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历史条件使得中国的方志学和史学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中国的学术取得了辉煌

    天津史志 2014年4期2015-03-23

  • 白寿彝先生的史学研究现状述评
    关于通史编纂与史学史研究除了民族史以外,学术界对于白寿彝史学的研究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白氏与中国通史的编纂;二是白氏与史学史研究;三是白氏对史学史学科建设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四是白氏的历史文学思想;五是白氏的历史遗产观;六是白氏的历史文献学理论研究;七是白氏史学研究中的指导思想;八是对白氏史学研究贡献的评价问题。当然,这里也可以进一步合并归类,将历史文学、历史文献学等全部纳入到史学史研究当中。但由于这些问题在笔者看来较为重要,故而单列出来,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4期2015-03-17

  • 论李基白的韩国史学史认识 ——以《韩国史学史论》为中心
    论李基白的韩国史学史认识 ——以《韩国史学史论》为中心张 光 宇(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 天津 300071)分析了韩国著名历史学家李基白的《韩国史学史论》,研究了韩国史学史的研究方法和分期方式,认为李基白对韩国史学史的认识对史学史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李基白; 韩国史学史; 韩国史分期李基白(1924—2004)是韩国著名历史学家,毕业于首尔大学,曾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西江大学、翰林大学任教或从事研究,是构建韩国民族性、独立性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韩国史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04-03

  • 学科反思背景下的史学史力作——谢贵安《中国史学史》评介
    超明确提出中国史学史的概念和学科创建主张直到今日,中国史学史的发展经历了近百年前赴后继的建设和发展,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学者和杰出的著作,使得这一学科逐渐由幼稚走向成熟。谢贵安教授的《中国史学史》作为近代的一部史学史著作,也在前辈学人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理性解构旧的框架,重塑史学史新体系谢贵安最突出的特色在于能够以历史主义为依托,对现有的史学史体系进行理性反思和适度解构,以实事求是之精神还原中国史学的原生状态。谢贵安认为,在当前的中国史学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期2013-08-15

  • 读书得间 学贵专精* ——彭忠德先生《秦前史学史研究》评析
    忠德先生《秦前史学史研究》评析赵 骞1,王旭送2(1.咸宁学院 历史系,湖北 咸宁 437002;2.新疆社会科学院 历史所,830000)彭忠德先生《秦前史学史研究》系作者研究先秦史学史三十年的总结之作。该书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迄今为止,笔者似未见相关书评问世,笔者后学,不揣固陋,妄谈读后感受。彭忠德先生《秦前史学史研究》一书,分别讨论了“秦前”与“先秦”、史·历史、中国史学分期、秦前史学优良传统举偶、“六经皆史”源流及六经的史学价值、秦前的儒学与史学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1期2011-08-15

  • “人类第一部《中国史学史》” ——读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有感
    类第一部《中国史学史》” ——读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有感朱志先 张 霞内藤湖南(公元1866年—1934年)是日本“中国学”创始人之一,著有《中国上古史》、《中国上古的文化》、《中国近世史》、《中国史学史》、《燕山楚水》等著作。内藤氏《中国史学史》一书,由马彪翻译,2008年6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史学史》是“内藤先生晚年最为倾注心血的著作”,在内藤湖南众多著作之中,“可谓名著中的名著”。此书是对内藤氏20世纪20年代在京都大学所授“中国史学

    文化学刊 2011年2期2011-03-20

  • 浅论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
    的译介和输入,史学史与史学理论学科是近代中国,一批学人从西方学术作品中译介过来的,对我国史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部分介绍了何炳松对西方史学的输入,何炳松的学术原宗程朱理学,留学美国后,受西洋史学影响,提倡中西史学比较研究,吸取西方史学的长处,抉发传统史学的精微,为中国史学理论及方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关键词]史学史;史学理论;世界史著;何炳松1中国历史的研究方法中国的历史很长,地域广袤,社会发展的状况也不尽相同,经常有新的东西出现。因此,研究和学习

    南北桥 2009年5期2009-12-04

  • 《白寿彝文集》出版发行
    15元;《中国史学史教本初稿·史记新论·中国史学史(第一册)》,427千字,64元;《中国史学史论》,521千字,78元;《历史教育·序跋·评论》,427千字,63元;《朱熹撰述丛考·中国交通史》,320千字,48元。全套文集共计3074千字,总定价457元。欲购者请与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出版社营销部联系。邮编:475001。电话:0378-2825001。

    回族研究 2009年2期2009-06-15

  • 科学及其历史 科学史学史的再评价
    究,这就是科学史学史,也译科学编史学。而推动这门学科建立的正是本书的作者阿伽西。他的1963年论文“走向一种科学史学史”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也得到各方面专家的评论。本书就是近45年来对这一问题的反思,并进行再评价。本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论论文,题为科学宫廷的编年史家。讨论科学的传统及科学史。主要是针对他的论文的四种批评做出的答复,其中涉及出版的标准、批评的标准、普及的标准等问题。第二部分是本书的主体,即“走向一种科学史学史”的增订版,特别在文前加上修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 2009年3期2009-04-29